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起源于1905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1995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北京农业大学与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并成立新的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是中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是国家“211工程” 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教育部、农业部、水利部和北京市共管的全国重点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截至2013年4月,中国农业大学有全日制本科生12510名,全日制研究生7039名,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4307名,全日制博士研究生2732名;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207名。 学校拥有14个博士后流动站,1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3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专业学位类型,37个专业学位领域;64个本科专业,其中生物学、化学两个学科被列入“国家理科基础学科研究和教育人才培养基地”。 农大作为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的国家重点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正向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目标迈进。中国农业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农学、生命科学和农业工程为特色和优势的研究型大学,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农业与生命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农业工程与自动化科学、经济管理与社会科学等学科群。

目录

中国农业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教育部直属高校。现任党委书记姜沛民,校长孙其信。

简史

中国农业大学是我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其历史起自于1905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1949年9月,由北 京大学农学院、清华大学农学院和华北大学农学院合并为北京 农业大学。1952年10月,北京农业大学农业机械系与华北农业 机械专科学校、中央农业部机耕学校合并成立北京机械化农业 学院,同年11月,平原农学院并入北京机械化农业学院。1953 年7月更名为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1985年更名为北京农业工 程大学。国务院于1954年和1984年将北京农业大学列为全国六 所重点院校和全国重点建设的十所高等院校之一,于1960年10 月将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列为全国64所重点大学之一。1995年 9月,经国务院批准,北京农业大学与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并成立中国农业大学,江泽民同志亲自题写校名。2003年5月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中国农业大学,发表了重要讲话。2005年10月1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吴邦国委员长视察中国农业大学,祝贺农大建校百年,鼓励学校再创辉煌。2009 年 5 月 2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视察中国农业大学,与师生代表亲切座谈,对青年学生提出了殷切期望,对学校提出了“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步伐”的要求。2010年5月2日,胡锦涛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师生回信,鼓励全校师生为发展现代农业作出更大贡献。2012年9月15日,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来校参加全国科普日北京主场活动,在视察学校时要求学校教书育人和党的建设“两手抓两促进两不耽误”,“真正建成有中国特色的、具有农业特色的一流大学”,为学校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极大激发了全校师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历经百年的世纪风雨,中国农业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农学、生命科学和农业工程为特色和优势的研究型大学,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农业与生命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农业工程与自动化科学、经济管理与社会科学等学科群。学校共设有14个学院,涉及农学、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医学、哲学等9大学科门类;设有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学校拥有6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6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0个北京市重点学科。在第三轮一级学科水平评估中,6个一级学科蝉联全国第一,排名第一的学科数量居全国高校第四位;拥有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中心、基地);1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6个部级野外科学观测实验站。

师资力量

中国农业大学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现有专任教师1613人,其中教授(含研究员)570人、副教授 (含副研究员)806人。研究生导师1199人,其中博士生导师 547人。学校有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9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获得者39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5人,新世 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 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47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6人。聘 请了包括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获得者、“DNA之父”James Watson 和我国杰出的农业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内的一批 国内外著名学者担任名誉教授和客座教授。

学科设置

中国农业大学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 学校拥有14个博士后流动站,1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3 个博士学位授权点,3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69个硕士学 位授权点,10个专业学位类型,37个专业学位领域;65个本科专业,其中生物学、化学两个学科被列入“国家理科基础学科研究和教育人才培养基地”。全日制本科生12085名,全日制研究生7257名,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4470名,全日制博士研究生2787名;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202名。

办学方向

中国农业大学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主线,充分发挥高水平教师队伍的优势,积极倡导教研结合,以研促教,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学校拥有2名国家级教学名师和26名北京市教学名师,5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和10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1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和2个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学校不断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建成了23门国家精品课程和25门北京市精品课程,117项教材入选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拥有生命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机械与农业工程3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5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通过强化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构建了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开展高水平的研究性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活跃。2008年以来,我校本科生在各类创新项目支持下,共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12篇,其中Science 1篇,SCI 183篇,EI 23篇,ISTP 5篇;发明专利127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外观设计专利9项;学生获省部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奖励1029项。深入推进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博士生“申请考核制”;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保障体系,促进学位论文的质量不断提高。学校总计有19篇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在全国高校中位居前列。学校已培养了13万余名合格的毕业生,取得了一大批教育教学成果,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办学成果

中国农业大学坚持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以高水平和实用型的科研成果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服务,在生物与农业高技术领域的研究居国内领先水平。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项目21项(含重大科学问题导向项目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各1项),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6名。2001-2013年,获国家级科技奖励62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370项,获得授权专利2164件。石元春院士主持完成的“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区综合治理的研究与开发”研究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先后有15篇高水平研究论文在国际著名杂志《SCIENCE》、《CELL》、《NATURE》和《NATURE GENETICS》上发表,奠定了我校在基础研究方面的领先地位。我校2013年度被 SCI、EI和SSCI收录论文数量达到1770篇。在ESI学科评价指标中,我校的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科学、环境/生态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化学、微生物学和工程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和临床医学等9个学科和所有学科论文总引用量进入了全球前1%。学校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服务,各项实用技术成果推广覆盖全国。2013年我校推广自主研发的玉米新品种15个,推广面积1200余万亩,亩增产50-70斤;推广小麦新品种农大211、农大212、农大399、农大1108等共170余万亩,亩增产60-70斤;棉花化学控制栽培技术在全国应用5000余万亩,亩增产10%;2013年农大3号小型蛋鸡销售8000万只,累计推广5亿余只。干旱内陆河流域考虑生态的水资源配置理论与调控技术推广应用2339万亩,节水17.40亿立方米,生态效果明显。北方小麦免耕播种与装备技术累计推广1.2亿亩,节本增收达35亿元。玉米免耕精量播种机、玉米气吹式精密播种机和振动深松施肥机与传统方式相比亩增产40-50斤,亩节约成本20元左右,经济效益显著,已在山东省、河南省、河北省、辽宁省十多个省市地方进行了试验示范、辐射推广。以我校农业物联网技术建成的寿光蔬菜集成示范中心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集中连片的温室物联网示范基地。

国际交流与合作

中国农业大学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努力扩大开放,加速国际化进程。学校与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荷兰、挪威、丹麦、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俄罗斯、以色列、坦桑尼亚、几内亚等43个国家和地区的204所大学、研究单位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校内设有与美国的普渡大学、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等合作的7个联合研究中心,还设有国际学院、中德综合农业发展中心、中以国际农业培训中心等国际教育、科研与培训机构。学校十分重视培养本科生的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与海外大学广泛开展交换生项目、短期交流项目、交换实习项目等各类本科生交流项目。学校与美国的康奈尔大学、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普度大学、伊利诺依大学、奥本大学,加拿大的滑铁卢大学、阿尔伯特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英国利兹大学等国外著名高校在互认学分的前提下开展各种形式的本科生联合培养项目。

办学特色

中国农业大学十分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育活动,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学校现有75个学生社团,包含公益类、理论学术类、科技实践类、文化艺术类、体育类等多种类型。学校登山队的成员曾代表当代大学生成为奥运珠峰火炬手;农村发展研究会、挚友社被评为“全国优秀学生社团”。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创业活动蓬勃开展,依托大学生科技协会和创业联合协会开展科技拓展工作,近年来相继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与计算机应用竞赛等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和能力不断提高。中国农业大学橄榄球队是中国大陆第一支橄榄球队,多次代表国家参加国际比赛,为祖国争光。2010年11月,在广州亚运会上,以我校学生为主的中国橄榄球女队夺得银牌,男队获得第四名。2012年,我校足球队获得全国大学生足球联赛北区冠军。田径队也在北京高校顶级比赛中多人多次获得冠军,在全国大学生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经过多年努力,我校艺术教育蓬勃发展,在艺术教育、艺术团管理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我们有建制完善的大学生艺术团,包括合唱团、管乐团、舞蹈团、戏剧团、民乐团和弦乐团。其中,我校合唱团、管乐团先后成为北京市大学生艺术团。这些艺术团体充分展现了我校独特的艺术特点和魅力。

国富民殷、强农为本。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是我校百年不变的追求。数代农大人情系乡土,忧患苍生,为实现中国人千百年来的温饱和富庶之梦不遗余力,与祖国和人民保持着最紧密的血肉联系,形成了学校特有的勤勉持重、爱国忧民的精神传统和严谨求实、厚德博学的办学传统。今天的中国农业大学,保持着农业优势学科,发展着多种新兴学科,同瞬息万变的世界紧密相连,与日新月异的科技同步发展,正朝着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目标阔步迈进。

学校领导

党委书记:姜沛民

校长:孙其信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张东军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张东军(兼)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秦世成

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建华

党委副书记:钱学军

党委常委、副校长:王 涛

党委副书记:宁秋娅

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召虎

副校长:龚元石

党委常委、副校长:辛 贤

校史介绍

中国农业大学是我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其历史起自于京 师大学堂农科大学。1898年,中国近代意义上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 ——京师大学堂建立,1905年,作为京师大学堂八个分科大学之一的农 科大学开始筹建,这是形成中国农业大学的最早源头。

从1905年到1938年,学校经历了晚清、北洋和国民政府三个时期, 校名和组织机构也随政局变迁不断演变。

1914年2月,农科大学独立,改组为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以“教 授农业高等学术,养成专门人才”为办学宗旨,是当时北京著名的国立 八校之一。1923年3月,北京农业专门学校改为国立北京农业大学,以“ 改进农业及农民生活,培养各种农业专门人才,期与农民通力合作,蔚 成农村立国”为新的办学宗旨。1928年,国民政府改北京为北平,实行 大学区制,将北京国立九校合并组建国立北平大学,农大旋即改为国立 北平大学农学院。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北平大学迁往西安,与北平师范大学和北 洋工学院等院校组成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国民政府教育部以“发展 西北高等教育,提高边省文化”为由,命令西安临时大学南迁汉中,改 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临时大学农学院改为西北联大农学院。同年7月, 西北联大农学院与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国立西北农学院。

1946年10月,北京大学在北平复学,于原北平大学农学院院址重建 农学院。北京大学农学院汇聚了一大批学界才俊,并建立起比较完善的 院系体制,为当时全国农业院校之冠,其中,土壤肥料学系和兽医学系更是国内仅有。

1949年7月,辅仁大学农学院并入北京大学农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的第二支源头是清华大学农学院。1921年,清华学校开办农科 ,设立作物学、果树园艺学、畜牧学等课程,以为志愿赴美学农之选修。1934年 ,清华大学创办农业研究所。在抗战期间,农业研究所先后在河北及云南地区开 展了大量植物病理、生理和昆虫学调查和研究,培养储备了一批农业科学技术人 才,在艰苦的战争年代里,为中国农业科学做出了宝贵的贡献。1946年,清华大 学复员北平,以农业研究所为基础,正式成立农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的第三支源头是华北大学农学院。学院前身是1940年中共中央 创办的延安自然科学院生物系。1943年,延安自然科学院并入延安大学,1944年 ,自然科学院生物系改为农业系。内战期间,自然科学院向华北地区转移。1947 年3月,为了“开展农村大生产运动,为战争和人民服务”,晋冀鲁豫边区以原自 然科学院农业系为基础,在山西长 治建立北方大学农学院。1948年7月,北方大学与华北联合大学合并成 立华北大学,农学院随之改为华北大学农学院,迁往河北石家庄。

1949年9月29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北大学三所大学的农学院 合并,组建成新中国第一所多科性、综合性的新型农业高等学府,并于1950年4月,正式命名为北京农业大学。 此时,学校已基本形成了学科门类相对齐全的农业高等教育和科技研究中 心,对我国农业高等教育和现代化建设的意义重大,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

1954年和1984年,北京农业大学分别被国务院列为全国六所重点院校和全国重点建设的十所高等院校之一。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北京农业大学农业机械系与中央农业部机耕学校、华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北京机械化农业学院。1953年1月,平原农学院部分师生并入北京机械化农业学院。同年7月,更名为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1960年10月,学校进入全国64所重点大学行列。1985年10月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改名为北京农业工程大学。

1995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北京农业大学与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并 成立中国农业大学,成为一所规模更大、学科设置更趋综合化的新型农 业大学,江泽民同志亲自为学校题写校名。中国农业大学的历史自此翻 开了新的一页。

1998年,学校被列入国家重点建设“211工程”高校;2003年,学校 进入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985工程”高校行列。

2003年5月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中国农业大学,发表了重要讲话。2005年10月1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吴邦国委员长视察中国农业大学,祝贺农大建校百年,鼓励学校再创辉煌。2009 年5 月 2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视察中国农业大学,与师生代表亲切座谈,对青年学生提出了殷切期望,对学校提出了“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步伐”的要求。2010年5月2日,胡锦涛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师生回信,鼓励全校师生为发展现代农业作出更大贡献。2012年9月15日,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来校参加全国科普日北京主场活动,在视察学校时要求学校教书育人和党的建设“两手抓两促进两不耽误”,“真正建成有中国特色的、具有农业特色的一流大学”,为学校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极大激发了全校师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是我校百年不变的追求。数代农大人情系乡 土,忧患苍生,为实现中国人千百年来的温饱和富庶之梦不遗余力,与祖国和人 民保持着最紧密的血肉联系,形成了学校特有的勤勉持重、爱国忧民的精神传统 和严谨求实、厚德博学的办学传统。今天的中国农业大学,保持着农业优势学科 ,发展着多种新兴学科,同瞬息万变的世界紧密相连,与日新月异的科技同步发 展,正朝着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目标阔步迈进。

学院

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的前身是始建于清末的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农学门,已经有108年的历史。1949年由北京大学农学院、清华大学农学院、华北大学农学院相关院系合并组建为北京农业大学农艺学系、植物病理学系、昆虫学系和园艺学系,并设置相应的本科专业。1952年,随着全国性的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将原来的系和专业调整为农学系(设农学专业)、园艺系(设果树蔬菜、造园2专业)、植物保护系(设植物保护专业)。1958年,学校进行系和专业调整,调整为农学系(设农学专业、农业植物生理及生物化学专业、作物遗传选种及良种繁育专业),园艺系(设果树园林专业、蔬菜栽培专业),植物保护与农业微生物学系(设植物病理专业、农业昆虫专业、农业微生物专业)。

1986年学校进行机构改革和院系调整,设农学系(农学专业、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农业气象专业),园艺系(果树专业、蔬菜专业、观赏园艺专业),植物保护系(植物病理专业、农业昆虫专业)。1995年学校将农学系、园艺系、植物保护系合并为植物科技学院,按照农学专业、作物遗传育种专业、植物病理专业、农业昆虫专业、果树专业、蔬菜专业、观赏园艺专业等专业招生培养。1999年,学校又将原农学系、园艺系、植物保护系分别调整为作物学院、植物保护学院和园艺学院,分别按照农学专业、植物保护专业和园艺专业招生和培养,但具体按照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植物病理学、昆虫学、植保与植物检疫、果树学、蔬菜学等专业方向进行培养。2001年园艺学院新增园林专业、2002年作物学院新增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

2002年,学校大规模进行院系调整,将作物学院、植物保护学院和园艺学院合并为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学院现设有农学系、植物遗传育种学系、植物病理学系、昆虫学系、果树学系、蔬菜学系和观赏园艺与园林系等7个教学机构。举全院力量按照农学专业、植物保护专业、园艺专业、园林专业和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招生与培养。多年来,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已培养了成千上万名各层次的农学、植物保护、园艺、园林和种子科学工程等高级人才。

现有国家玉米改良中心,教育部杂种优势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作物基因组学与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部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部分子植物病理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部农作物病虫草害生物防治资源研究与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市果树逆境生理与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北京市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教育部玉米育种工程中心等8个部级重点实验室或研究中心。

学科建设方面,学院拥有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学、果树学、蔬菜学、植物检疫与农业生态健康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种子科学、作物生理学等10个二级学科,其中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学和果树学等5个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在2006年的部分国家一级学科评估中,参评的作物学和植物保护学2个一级学科均被评为第一名。在2007年的国家重点学科评估中,作物育种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学等二级学科被评为第一名。通过“十一五”期间的重点建设,上述各学科点继续保持国内的领先地位,在一些领域,如玉米育种、作物节水栽培技术、杂种优势机理、害虫生物防治等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或者先进水平。同时,蔬菜与设施园艺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学和植物检疫学等新兴学科也得到了很大发展,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

截至2013年4月,学院共有在岗教师236人;其中专任教师189人,教授95人、副教授77人,讲师18人, 35岁以下教师2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58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占83.6%。其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人、“973”首席科学家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人、跨世纪/新世纪人才19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青年千人计划1人,这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脱颖而出,正日渐成长为在国内外同类学科领域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学者群体。已经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学缘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的师资队伍。

“十一五”期间,学院承担国家“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国家科技攻关、公益性行业(农业)专项等项目600余项,科研经费达52155万元。发表论文3000余篇,其中SCI等五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512篇;授权专利23项,育成新品种16个,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5亿亩;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48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省部级一等奖5项,省部级二等奖11项;目前,学院承担各类课题300余项。2011年科研经费达3.3亿元,获得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发表SCI论文172篇。

随着本科专业的拓展,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本科招生规模稳步增长,在师生共同努力下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就业率在我校名列前茅,学生受到用人单位一致好评。

生物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始建于1984年,是由原农学、兽医、植保、气象、畜牧等5个系的生物学相关教研组和专业组建而成,是国内各大院校中最早设立的生物(生命科学)学院,也是国家“211”工程和“985” 工程在我校的重点建设单位。

学院现设4个系(植物科学、动物学与动物生理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和1个教学中心(生物学院教学中心)。学院拥有植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1个北京市重点学科——动物学。学院设有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农业部农业微生物资源及其利用重点实验室。2009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发布全国高校学科评估排名,我校生物学一级学科在62所重点高校中排名第六。

学院现有教职工167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45人,副教授56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6人、讲座教授4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0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优秀创新群体3个;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 名。

学院具备完整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及博士后人才培养体系,拥有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目前招收植物学、生理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7个专业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并设有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本科教学开设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两个专业,拥有生物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生物学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生命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教育部农业生命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全程保障生命科学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我校最重要的高层次基础理科人才培养基地。

近年来,学院先后主持“973项目”6项,承担“863计划”、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重大、重点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2010年到位科研经费30835万。建院以来共获国家级奖励12项,省部级奖励30项,其中陈文新院士等完成的“中国豆科植物根瘤菌资源多样性、分类及系统发育研究”200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李宁院士等完成的“牛和猪体细胞克隆研究及应用”201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鸡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及其育种应用”2009年获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猪高产仔数FSHβ基因的发现及其应用研究”2003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学院还在Cell, Nature, Science, Plant Cell, Genome Research和PNAS等重要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大量高质量研究论文。

在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方面,学院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河边分校及伯克利分校、美国德克萨斯大学、法国科学院及韩国国立庆尚大学等单位建立了国际合作研究关系。另外学院与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NIBS)、北京大学等单位也建立了长期合作研究关系。学院每年邀请众多国内外知名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

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成立于1992年4月,是由原土壤与植物营养系、土地资源系、农业气象系和遥感研究所等单位组建而成。学院下设2个研究中心:资源科学中心、生态环境科学中心,1个实验教学中心。资源科学中心下辖土壤与水科学系、土地资源管理系和农业气象系;生态环境科学中心下辖植物营养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和生态科学与工程系。

学院拥有农业资源与利用(国家重点)和环境科学与工程(2010年获批)2个一级学科。农业资源与利用包括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两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包括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两个二级学科。两个省部级重点学科:生态学、土地资源管理。学院有博士后流动站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2个,国家级环境质量影响评价中心(甲级资质)1个,是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资源环境学科群,也是中国农业大学国家“985工程”二期重点建设的两个一类平台之一。

学院现有教职工142人,教授57人,副教授53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双院士1人-石元春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教育部跨世纪和新世纪人才11人,国家级优秀教师1人; 李保国教授和张福锁教授领导的科研团队分别获2004年和2005年度教育部创新团队。

学院具备本科、硕士、博士、农业推广硕士和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等完善的教育体系,现有本科生620人、研究生608人。

“八五”以来,学院先后承担了200多项国家、省部级和国际合作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省部级二等奖10余项。被SCI收录的论文600多篇,其中在《Science》杂志发表论文3篇,《PANS》杂志发表论文2篇。

学院先后与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荷兰等国家建立了合作关系,现有国际合作项目20项。近年来共接待国内外学者500多人次,接纳工作时间1年以上的国内合作研究人员150多名、国外博士生10名和科学家4名。多次主办大型国际学术会议,成功举办了第十五届国际植物营养学大会等。

近年来,学院立足国际农业、资源与环境科学研究的前沿,以解决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资源环境问题为己任,充分利用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科群的优势,构建农业资源及其高效利用科技平台,重点开展我国中东部集约化农业生态区和西部脆弱生态区以生产力持续提高、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目标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创新研究,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保障。

动物科技学院
学术骨干姓名所属学科
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常信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李 宁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教授
教授吴常信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教授张 沅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教授张 劳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教授张 勤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教授杨 宁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教授朱士恩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教授王爱国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教授王楚端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教授连正兴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李德发动物营养与饲料
教授孟庆翔动物营养与饲料
教授呙于明动物营养与饲料
教授计 成动物营养与饲料
教授贾志海动物营养与饲料
教授赵广永动物营养与饲料
教授谯仕彦动物营养与饲料
教授韩建国草业科学
教授周 禾草业科学
教授王 堃草业科学
动物医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学院遵循“育天下之英才、解民生之多艰”的指导思想,以培养专业人才为己任,以高新科技为先导,以一流的师资为保障,以传统兽医学科为基础,朝着建设一流研究型兽医学院阔步前进。

兽医学为国家重点一级学科,2003年教育部一级学科评估中,我院排名全国第一名;二级学科有基础兽医学(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家畜生理学、药理毒理学、病理学)、预防兽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传染病学、寄生虫学、实验动物学)、临床兽医学(兽医临床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产科学、中兽医学),2001年基础兽医学和预防兽医学被评为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兽医生物医学和兽医公共卫生学是2002年新增的研究生教育二级学科。三级学科家畜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学1986年、1991年两次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家畜传染病学1993年被评为农业部重点学科。

动物医学院下设基础医学系、预防医学系、临床医学系和继续教育系,设有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实验室2个(基础兽医学和预防兽医学),国家兽药安全评价中心、国家兽药残留基准实验室、国家动物海绵状脑病实验室(含P3实验室)、国家动物寄生原虫实验室、农业部兽药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农业部预防兽医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实验动物研究所、教学动物医院,以及中国兽医杂志编辑部。

学院现有全日制农学博士、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和兽医博士、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覆盖了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临床兽医学、兽医生物医学和兽医公共卫生学五个二级学科。研究生教育从过去单一的硕士、博士培养模式变为现在的普通硕士、普通博士、硕博连读、直博和提前攻博(5年)等培养方案。设有兽医学博士后流动站。

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工程,葡萄与葡萄酒工程

工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系2002年8月学校整合工学门类部分骨干学科专业群,由原机械工程学院、车辆与交通工程学院和农业工程研究院三个单位共同组建而成的。工学院教学科研办公用房总面积达2.2万平方米,设施、设备以及科研、教学条件先进。学院下设农业工程、车辆与交通工程、机械设计与制造和机电工程4个系,设有机械工程训练中心和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中心,设有机械与农业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精细农业系统集成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现代农业装备优化设计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土壤-机器-植物系统技术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可再生能源清洁化利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装备研发分中心、农业部河北北部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农业部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工程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中心等。现有教职工160人,其中教授41人、副教授57人、讲师16人。师资队伍中包括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2人、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农业部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7人、北京市科技新星2人。

学院学科建设涉及农业工程、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和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二级学科。其中,农业工程学科目前是该一级学科全国唯一的国家重点学科;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创建于1952年,是国内最早的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点之一,曾诞生了我国第一号发明专利,分别于1988年、2002年和2007年连续三次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也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学科;机械工程学科由原“农机设计与制造学科”发展而来,2007年获得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其中车辆工程二级学科为部级重点学科;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二级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主要从事农产品加工装备、农产品干燥、农产品物料工程特性以及生物质工程等方向的科学研究工作,农产品干燥学科方向产生了首批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学院现有本科生1300余名,硕士研究生311名,博士研究生176名,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设有农业工程、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农业工程、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硕士点授权点;拥有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装备工程、车辆工程、机械设计理论、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和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7个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以及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装备工程、车辆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和载运工具运用工程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设有农业工程、机械工程、物流工程和项目管理工程4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以及农业机械化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设有农业工程、机械工程两个本科专业大类,共6个专业,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和车辆工程是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农业机械化生产学和机械制造工程学为国家精品课程。学院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多年在全校领先。

学院在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研究、旱地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与机具、农田作业机械化、农业机器人技术、秸秆加工及其转化利用、牧草、饲料加工技术装备、农产品干燥理论与技术装备、农业装备机电一体化、农业装备数字化设计、车辆人机工程学等优势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先后获得了一大批重要科技成果,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教育部、农业部及其他省部级及其以上科技成果奖励30余项。2012年,全院发表SCI和EI收录论文159篇,获国家专利授权139件,其中国家发明专利授权86件。

长期以来,学院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人才培养目标,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人才强院”的办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在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先后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3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其他省部级教学成果奖多项。机械设计制造系列专业基础课程获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称号。

本科生实践教学和创新能力培养成效显著,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幻响杯”外观设计大赛、中国设计红星奖等各类学科和科技大赛中获得全国及省级以上各类奖项70余项。

学院国际合作和交流日益广泛。先后与美国、德国、加拿大、英国、荷兰、挪威、日本、韩国、泰国、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以色列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所著名大学建立了科研、教学以及学生联合培养等友好合作关系,拥有多项国际合作项目。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起源于1955年筹建的农村电气化系,不断适应信息与电气工程学科人才培养需求,建设和发展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学院。

学院教学、科研实力雄厚,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员工18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3名,享受教育部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名,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者1名,北京市教学名师1名,北京市青年英才计划入选者3名,并逐步涌现出一批出色的中青年骨干;学院以培养学科高层次人才为首要任务,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1600余名,其中研究生500多名,本科生1100多名,每年为社会输送大批优秀人才。

学院涵盖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信息工程与计算机两大学科群,下设电力工程系、电子工程系、计算机工程系和地理信息工程系4个教学系,1个电气信息实验中心;中国农业大学计算中心挂靠学院;拥有7个本科专业、1个信息科学试验班,1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国家级重点学科。学院建有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2个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1个北京市示范性创新实践基地;“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电分会科教专委会”、“国家电网公司农电新技术培训中心”和“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农林类专业委员会”挂靠学院。

依托电力与新能源发电技术研究中心、电子与自动化技术研究中心、农业信息化技术研究中心三大科技创新平台及下设的多个研究所,学院承担着国家“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及国际合作、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等重大科研项目,年科研经费5000万元以上,科技成果转化产值超过3000万元。

学院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的多所大学、研究机构、国际组织及企业协会等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与人才培养。

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的前身是1958年10月在原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创建的农田水利化系,1984年更名为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水利与建筑工程系,1987年更名为北京农业工程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系;1994年经水利部和农业部批准并联合发文,撤系建院,成立北京农业工程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1995年随着北京农业工程大学与北京农业大学合并为中国农业大学,学院更名为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2011年,学校成为教育部和水利部共建的全国8所重点大学之一。学院在校内简称“水院”。

学院于1958年创立后,始终将培养高素质人才作为首要目标,不断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之路。1958年招收第一届农田水利专业本科生;1979年开办水力机械本科专业、农业建筑与环境工程本科专业;1988和2000年分别开办工业与民用建筑本科专业、水利水电工程本科专业。学院从1982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6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1996年开始招收工程硕士研究生。学院现已具备本科、硕士、博士、工程硕士和农业推广硕士等完善的教育体系。

学院创办50多年来,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8200余名,其中包括原水利部部长钮茂生、西藏昌都水电事业的开拓者孙英杰、北京奥运会珠峰火炬手黄春贵等知名校友。我院学生经常在全国大学生水利创新大赛、北京市大学生挑战杯、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等活动中获得佳绩。因良好的人才培养质量,我院毕业生一直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就业率一直在学校各学院前列。目前学院在册本科生968人、研究生443人(其中硕士生340、博士生103人、留学生5人)。

学院现设4个系(水利工程、流体机械与流体工程、农业建筑与环境工程、土木工程)和1个实验教学中心(水利与土木工程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有农业水利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等5个本科专业。设有水利工程和农业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以及农业水土工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动力学与水力机械等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在水利工程、农业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土木工程、城乡规划学等5个一级学科及农业水土工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流体机械及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结构工程等6个二级学科上招收硕士研究生。其中,农业水土工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为全国重点学科,水文学及水资源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在2012年教育部举办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水利工程学科排全国第7位,农业工程学科排全国第1位。

学院现有教职工105人,其中教授28人、副教授51人。在教师队伍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千人计划”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中科院百人计划2人,北京市教学名师3人,农业部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1人,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5人,北京市科技新星4人,霍英东奖励及基金3人。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创新团队1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学科群1个。已经形成了一支专业结构及学缘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的师资队伍。

学院拥有农业部设施农业工程综合重点实验室、农业节水与水资源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农业部作物高效用水石羊河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农业部沼气质量测试中心华北工作站、中国农业水问题研究中心、中国—以色列国际农业研究培训中心等科研和国际交流平台。在甘肃武威、北京通州、内蒙古巴彦淖尔、三峡等地建有多个科研和教学基地。多年来,学院在农业节水与水资源、水动力学与水力机械、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设施农业工程、畜禽健康养殖工艺与环境、城乡规划等领域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自“十一五”以来,承担国家“973”、“863”、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以及省部级科研课题390项,总科研经费达到2.9亿元,获得国家科技奖9项、省部级科技奖励21项,发表学术论文2640篇,其中SCI和EI收录论文1081篇,获得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227项,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32部,其中北京市精品教材和国家级规划教材11部,获得国家科技出版基金资助3部。2013年,我院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3项、经费1420万元,全年科研总经费达到4300万元;我院主报的“干旱内陆河流域考虑生态的水资源配置理论与调控技术及其应用”获得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海河流域农田水循环过程与农业高效用水模式”获2013年度水利部大禹科技一等奖,“大流量双吸离心泵压力脉动调控与节能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2013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此外,我院还有2项参报的成果获得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参报的成果获得2013年度农业部和水利部科技一、二等奖。

在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方面,学院与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美国康涅狄格大学、英国斯旺西大学等单位建立了国际合作研究关系。另外学院与香港浸会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水科院等单位也建立了长期合作研究关系。多家跨国灌溉设备公司和国内水利土木领域的知名企业在学院设有奖学金和奖教金。学院每年邀请众多国内外知名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多次举办国内外学术会议。

理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由原应用化学学院、工程基础科学部、信息学院的部分专业于2002年合并而成,下设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应用化学、应用力学四个系。学院拥有农药学国家重点学科、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化学专业点(国家化学理科基地)、农业部农药化学及使用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农业部农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北京)。

理学院现有教职工171人,其中专职教师140人,教授30人,副教授6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约占70%,45岁以下教师约为77%。

近年来,在学校领导大力支持及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理学院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

教学工作

理学院为全校开设数学、物理、化学、力学类本科生公共基础课47门,为本院开设专业课116门。2006年总标准学时为62834.5,是我校承担教学工作量最大的学院。

在教学工作中,学院特别强调两个并重与两个支撑,即公共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并重、教学与科研并重及专业课支撑公共课、科研支撑教学。同时学院强调高水平的教师为本科生上基础课,目前所有教授、博士生导师均开设本科生课程。

科研工作

近5年主持973课题、 86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五”攻关、国际合作及横向项目共260项;发表论文80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近300篇,2007年发表SCI、EI收录论文的数量名列学校各学院之首。

学科建设经费4510万元;出版专著和教材58部;申请发明专利29项,授权10项;成果鉴定7项;获得农药临时登记证的自主知识产权品种2个,完成新型施药机械产品2个。

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其它省部级二等奖2项。小麦化学杂交剂BAU-9403、手性农药环境行为、高效施药机具、系列微乳剂及微胶囊剂等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人才培养

理学院设有农药学博士后流动站;农药学、农产品安全及运筹与管理3个博士点;数学、化学、力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农药学、农产品安全、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固体力学、应用数学、运筹与管理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化学、应用数学、工程力学三个本科专业。目前在校博士生73人,硕士生148人,本科生918人。

近几年学生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明显提高,有多名本科生、硕士生以第一作者发表了SCI收录论文,大多数博士生发表3篇以上SCI收录论文。

在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邀请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赛、国际数学建模赛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考研率、就业率位于学校前列。通过 “大学生村官” 、“红色1+1”等活动,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明显增强。

经济管理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源于1927年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成立的农业经济系。1949年原北京大学农学院、清华大学农学院和华北大学农学院合并成立北京农业大学,同时下设农业经济系。1952年高等院校院系调整时,从全国抽调的一批著名农业经济学家壮大了北京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系。1985年扩建为农业经济管理学院,1993年扩建为经济管理学院。2002年6月经济管理学院和管理工程学院合并组建成现在的经济管理学院。原管理工程学院创立于1995年,由中国农业大学原乡镇企业与社会发展学院、管理工程教研室、系统工程教研室及农业经济教研室合并而成。

经济管理学院现拥有农林经济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和应用经济学三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工商管理一级硕士学位授予权,农业经济管理和管理科学与工程两个博士后流动站。其中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二级学科是国家级重点建设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是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经济管理学院是我国首批招收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单位,是国家教委首批颁布的具有博士、硕士和学士授予权的学科点,可授予经济学和管理学两种学位。学院还提供MBA、金融、保险、国际商务与农业推广等硕士专业学位的教育。经济管理学院重点培养高水平的科学研究人才,MBA教育重点培养期货、食品与农业企业、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农产品国际贸易、项目管理等领域的职业经理人才。

学院现有教职工135人,其中教授37人,副教授54人。学院设有七个系:农业经济系、国际贸易系、工商管理系、财务与会计系、财政金融系、信息管理与电子商务系和应用经济系;两个教育中心: 中国农业大学MBA教育中心、实验教学中心;14个研究机构: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村政策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期货与金融衍生品研究中心、农业经济研究所、农产品市场研究中心、农村金融与投资研究中心、国际农产品贸易研究中心、战略与决策研究中心、农产品流通与营销研究中心、中国农业模型与预测中心、物流规划与发展战略研究所、项目管理研究中心、农业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所、农户经济研究中心、国际应用经济研究中心;学院拥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先进的网络计算机室和藏书6万多册的资料室。

人文与发展学院

人文与发展学院正式成立于2002年,是在原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与农村发展学院等院系基础上组建的。学院下设发展管理系、国际发展系、社会学系、法学系、管理科学系、媒体传播系和外语系。

学院目前已形成教育、研究、培训和咨询为一体的综合性功能体系,有着广泛的国际交流、长期的对外合作和巨大的社会影响。学院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农村发展政策与干预行动、农村社会与管理和农村法治与政治等。教学与研究涉及到管理学、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六个一级学科门类,囊括了对中国未来发展尤其是农村发展有重要意义的几乎所有的前沿学科。

人文与发展学院成立以来,学科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已经建立起学科比较齐全、培养层次完善、综合性强并且培养教育体系较为完备的高级研究人才培养体系。学院博士招生专业现有:公共管理(一级学科授权点,招收社会保障、教育经济与管理、行政管理)、农村发展与管理(北京市重点学科)、区域经济学;硕士专业,分别为社会学(一级学科授权点)、法学(一级学科授权点)、区域经济学、科学技术哲学、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授权点,目前招收社会保障学)、英语语言文学、传播学。学院还招收公共管理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农村与区域发展、农业科技组织与管理领域)等全日制和在职人员专业学位研究生。学院设有全英文的国际发展专业(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Studies)的留学生硕士博士项目,每年招收15-20名留学生。

学院同时承担中国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职能。中国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职能包括MPA教育、研究、培训与咨询。公共管理学院下设扶贫研究中心、发展干预研究中心、留守人口研究中心、发展工作方法研究中心、灾害研究中心、发展规划研究中心和社会性别与发展研究中心等。培训课程包括扶贫管理、参与式发展规划、参与式项目管理及社会性别与发展等内容。公共管理学院还为从事农村工作的政府部门及非政府部门提供规划管理、项目管理、扶贫管理、社会工作、土地与自然资源管理、社会性别与发展等领域的技术支持服务。

学院设有国际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生态补偿政策研究中心、农业与农村法治研究中心、农民问题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室、乡村传播研究所、推广与创新管理研究中心、性别与发展研究中心等研究咨询机构。学院还设有教育部“985工程”中国农村发展与政策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学院同时承办《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由我院国际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的“China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Research Network (CIDRN)”于2013年成立。该网络由从事发展研究、国际问题研究、对外援助研究的中国学者共同组成。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国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等研究机构均加入了该网络。

由我院主办的“农政与发展”系列讲座自2010年9月开讲,至2013年底已经连续开展42讲。讲座内容围绕“农政与发展”研究领域的广泛主题而展开,涉及社会学、人类学、政治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哲学等多门学科。主讲人均为来自国内外学术界的顶尖研究人员。

人文与发展学院有教职工195人,其中教授31人,副教授86人(其中副研究员1人),讲师60人,教辅7人,职员9人,高级工1人,外聘人员8人(其中外语系6人,发展系1人,法律系1人)。

思想政治教育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2009年6月成立(党发[2009]17号),为直属学校领导的二级机构,正处级单位。其前身为人文与发展学院下属的社会科学部。

思想政治教育学院现有专职教师30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8人、讲师7人,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4人。学院下设四个系和一个教研中心,即马克思主义原理系、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系、思想道德教育系、近现代历史系和研究生教研中心。

学院承担着全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同时为全校学生开设了21门富有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公选课程,并承担了人发学院3门专业课和1门院选课。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学院现有硕士研究生学位授权点4个,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技术史、教育经济与管理,担负着几十位硕士研究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

学院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核心地位,重视教学质量工程建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2006年被评为院级精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2009年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在校学生会组织的四届“魅力教师”评选中,学院5位教师11人次获此殊荣。

学院高度重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积极鼓励教师以科研促教学。学院教师先后获得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北京市教工委各类课题42项,在CSSCI等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著作教材40余部。其中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成果5项。

学院始建,重任在肩。学院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质教学为基础,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科学研究为动力,加快建设与发展,紧密结合中国农业大学的实际情况,不懈奋斗,努力把我院建成教学与科研水平一流、特色鲜明的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专业人才培养基地。

国际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是我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其历史起自于1905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1949年9月,由北京大学农学院、清华大学农学院和华北大学农学院合并为北京农业大学。1952年10月,北京农业大学农业机械系与华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中央农业部机耕学校合并成立北京机械化农业学院,同年11月,平原农学院并入北京机械化农业学院。1953年7月更名为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1985年更名为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国务院于1954年和1984年将北京农业大学列为全国六所重点院校和全国重点建设的十所高等院校之一,于1960年10月将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列为全国64所重点大学之一。1995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北京农业大学与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并成立中国农业大学,江泽民同志亲自题写校名。2003年5月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中国农业大学,发表了重要讲话。2005年10月1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吴邦国委员长视察中国农业大学,祝贺农大建校百年,鼓励学校再创辉煌。2009年5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视察中国农业大学,与师生代表亲切座谈,对青年学生提出了殷切期望,对学校提出了“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步伐”的要求。2010年5月2日,胡锦涛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师生回信,鼓励全校师生为发展现代农业作出更大贡献。

历经百年的世纪风雨,中国农业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农学、生命科学和农业工程为特色和优势的研究型大学,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农业与生命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农业工程与自动化科学、经济管理与社会科学等学科群。学校共设有14个学院,涉及农学、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医学、哲学等9大学科门类;设有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学校拥有6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6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2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9个部级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级研究中心,19个省部级研究中心;1个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4个部级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中国农业大学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546人,其中教授(含研究员)502人、副教授(含副研究员)733人。学校有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36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专家人选22人,“新(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97人。中国农业大学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学校拥有1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3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专业学位类型;64个本科专业,其中生物学、化学两个学科被列入“国家理科基础学科研究和教育人才培养基地”。全日制本科生13459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956名,全日制博士研究生2491名;学校现有12个博士后流动站,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163名。

中国农业大学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主线,充分发挥高水平教师队伍的优势,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截止2010年底,学校有国家级教学名师2名和北京市教学名师18名,国家精品课程23门和北京市精品课程25门,117项教材入选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和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取得了一大批优秀教育教学改革成果。

中国农业大学坚持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以高水平和实用型的科研成果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服务,在生物与农业高技术领域的研究居国内领先水平。近十年来,学校获国家级科技奖励42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257项,获得授权专利942件。石元春院士主持完成的“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区综合治理的研究与开发”研究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先后有8篇高水平研究论文在国际著名杂志《SCIENCE》、《CELL》、《NATURE》和《NATURE GENETICS》上发表,奠定了我校在农业基础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2010年度我校发表SCI、EI等收录的国际论文1552篇。在ESI学科评价指标中,我校的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等四个学科进入了世界前1%。我校始终坚持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和服务“三农”的新机制、新模式。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我校自主培育农作物新品种推广1000多万亩,冬小麦节水高产技术推广1000多万亩;农大3号小型蛋鸡销售7000万只;保护性耕作关键技术与机具应用3500多万亩;作物养分资源综合管理技术推广到全国20个省市区的110个县,推广面积达5000万亩;我校自主研制的“超高压食品非热加工设备”当年国内销售8000多万元,出口创汇220万美元。

中国农业大学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努力扩大开放、加速国际化进程。学校与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荷兰、挪威、丹麦、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俄罗斯、以色列等35个国家和地区的178所大学与研究机构和国际组织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校内设有国际学院、中德综合农业发展中心、中以国际农业培训中心、中加中心等国际教育、科研机构。学校与美国的康奈尔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德州农工大学、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普度大学、伊利诺依(香槟)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德国克劳斯特尔工业大学,英国利兹大学等国外著名高校在互认学分的前提下开展各种形式的本科生、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和研究生项目,与日本、美国、法国、丹麦、澳大利亚、德国和英国等的大学开展学生交换项目。

中国农业大学十分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育活动,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学校现有75个学生社团,包含公益类、理论学术类、科技实践类、文化艺术类、体育类等多种类型;建制完善的大学生艺术团,包括合唱团、管乐团(弦乐组)、舞蹈团、戏剧团、民乐团和健美操队等,充分展现了我校独特的艺术特点和魅力。学校登山队的部分成员曾代表当代大学生成为奥运珠峰火炬手;农村发展研究会、挚友社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学生社团”。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蓬勃开展,近年来相继荣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与计算机应用竞赛一等奖。

中国农业大学橄榄球队是中国大陆第一支橄榄球队,多次代表国家参加国际比赛,为祖国争光。在2010年的亚运会橄榄球比赛中,以中国农业大学队员为班底的中国女队夺得亚运会女子橄榄球决赛银牌,以中国农业大学队员为主要组成人员的中国男队获得亚运会男子橄榄球赛第四名。

国富民殷、强农为本。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是我校百年不变的追求。数代农大人情系乡土,忧患苍生,为实现中国人千百年来的温饱和富庶之梦不遗余力,与祖国和人民保持着最紧密的血肉联系,形成了学校特有的勤勉持重、爱国忧民的精神传统和严谨求实、厚德博学的办学传统。今天的中国农业大学,保持着农业优势学科,发展着多种新兴学科,同瞬息万变的世界紧密相连,与日新月异的科技同步发展,正朝着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目标阔步迈进。

体育与艺术教学部

中国农业大学体育与艺术教学部是2005年由体育教学部与艺术中心合并成立,现有教职工70人,其中体育教师53人,艺术类教师9人。体育教师中教授5人,副教授28人,艺术教师中副教授3人。

中国农业大学体育与艺术教学部在校党政的领导和支持下,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积淀,形成了不断进取、勇于创新、踏实苦干、积极奉献的工作作风,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己任,在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育人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体育与艺术教学部广大教师热爱本职工作,在紧张的教学、训练之余,挤出时间,立足学校体育工作实践,联系相关学科,把理论与实践、科研与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开展研究,研究的领域涵盖了教学、训练、体育理论、体质健康、大众体育、运动医学、运动生物化学、体育信息、奥林匹克文化、体育竞技与市场、民族体育、民俗体育、赛事欣赏等诸多方面。从整个学科发展的高度,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近五年,我部体育教师积极参加教学改革研究活动,共有2人主持省部级课题2项,7人参与省部级课题6项,6人主持校级教学改革课题8项。

近五年,在各级公开出版物上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50篇,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收录1篇,国内学术会议论文集收录10篇。在2010年北京市高等院校第15届体育科学学术论文报告会征文中,我部教师上交论文15篇,有7篇获奖,其中一等奖1篇,二等奖1篇,三等奖4篇,优秀奖1篇。我部还有1位教师的论文入选第16届亚洲运动会科学大会。

近五年编写的著作与教材24部,其中主编的著作与教材7册,主译的著作与教材1册,副主编的著作与教材12册,参编的著作与教材3册,参译的著作与教材1册。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体育科学学术研究活动,在改进和提高学校体育工作中,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在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艺术中心现有专职教师9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7人,其中副教授3人,讲师5人,助教1人。艺术中心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兼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在培养学生综合艺术素质和能力,致力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现面向全校学生开设艺术类课程近50门,由全校公选课和艺术类限选(实践)课两个层面组成,涉及影视、戏剧、声乐合唱、器乐演奏、音乐赏析、舞蹈、艺术概论六大门类,近年来我校每年选修艺术类课程的学生已达3000多人次,选修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

艺术中心的教师承担了7个学生艺术团(管乐团、舞蹈团、合唱团、戏剧团、民乐团、弦乐团、健美操队)的业务教学指导工作。近年来在北京市、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比赛中屡获大奖,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教师非常注重艺术教育理论的研究,十多篇艺术教育优秀论文在教育部及北京市教委组织的艺术教育科研论文评选中获奖,并成功申请了多项学校艺术教育教学研究课题项目。

文化标识

视觉识别系统

色彩:以植物的色彩,体现农业特点,象征生机勃勃蓄势待发。整体外形:盾形代表坚固、稳重和持久;锹和犁的形态体现培养人才的治学理念。且从整体上表现“顶天立地”,上部象征进取和开放,下部表现面向社会的办学主旨。三、主要元素:以手绘农科大校门和“1905”表示学校始源。以托举状的麦穗寓意托举农业未来的重任;麦穗和齿轮代表农科和工科;书本图案代表传播知识、培育英才,还象征翱翔的海鸥,预示大学腾飞的美好未来。

校风

团结、朴实、求是、创新。

“团结”原意主旨是为了集中力量实现共同的理想或任务而联合起来。这里主要是指我们要有团结合作的精神风貌,就是要通过共同理想、共同目标凝聚广大师生员工信念,在学校中形成自由的学术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协作机制,共同推进学校事业的不断发展。“朴实”原意主旨为质朴诚实、纯真朴实。这里是寄寓我农大学子继承民族优秀品质,在教学科研工作中作到朴实无华,体现出农大百年积淀的精神,这是农大建设与发展的思想基础。“求是”一语,最早见于《汉书•河间献王传》。唐代训诂学家颜师古曾注释为:“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所谓“实事求是”就是指人们在占有大量、全面、系统的事实材料的基础上,研究和探索进而发现其中包含的客观规律性。“求是”就是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尊重事实,真正把握事物内部的客观规律。“创新”是现代科学精神的精髓。它被称作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和教育的灵魂。农大校面临各种挑战与机遇,应力求以新的体制和机制,培养造就新型的创新创业人才;要求广大师生员工以创新的观念、创新的思维开展科学研究和教育,发展创新成果和培养创新人才,促进学校跨越式发展。

校训

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是屈原《离骚》中的名句,其中所寓含了深沉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几千年来一直感动并激励着中国知识分子为国为民殚精竭智。“民生之多艰”是中国的农情,也是中国的国情,中国农大以农立校,国富民殷、强农为本,是中国农大百年不变的追求。数代农大人情系乡土,忧患苍生,为实现中国人千百年来的温饱和富庶之梦不遗余力。以“解”代“哀”,以此为己任的大气取代了原句中的悲戚之气,恰切地表现了中国农业大学有别于其他高校的独特性。以“育天下之英才”接“解民生之多艰”充分体现了中国农大作为农业高校首府的教育特性,磅礴有力、气势不凡,上合我校百年深厚历史,下启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世纪雄心,以育“天下”英才为乐,也体现了中国农大开阔的胸襟和远大理想。

校歌

《金色的希望》

词:石顺义 作曲:张伟

(女)戴上我们的校徽,就怀揣一片绿色的向往。

(男)走进我们的课堂,就走进田野金色的希望。

(女)翻开我们的书本,就闻到五谷淡淡的清香。

(男)走出我们的校门,就担起天下饱暖和安康。

(合)啊,燕山脚下,书声琅琅。啊,桃李满园,天高地广。

今天我们在这里奋发向上,

明天我们从这里铺开那万里春光。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下一篇 罗荣桓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