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杨虎城将军纪念馆

杨虎城将军纪念馆(3A)位于陕西省蒲城县槐院路29号,是在杨虎城将军故居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杨虎城将军故居又称杨公馆,建于一九三四年,距今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杨虎城将军与母亲孙一莲、夫人张惠兰、谢葆真及儿女都曾在此居住过。现属于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
杨虎城将军纪念馆
别    名
止园
面    积
1250平方米
门    票
免门票
所属区域
陕西蒲城县
位    于
蒲城县城
属    于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级    别
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开放时间
8:00-18:00

目录

杨虎城将军纪念馆是以杨将军故居为馆址的纪念馆,位于蒲城县城东槐院巷中段,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民党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纪念馆,位于蒲城县城东槐院巷,座北向南,分东西两院。东院为正院,西院为花园,占地2亩,是杨虎城将军故居,属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家3A旅游景区。

建设历史

杨将军故居建于1934年,是一座传统式的“民居宅院,整个建筑古色古香,杨将军与其母孙一莲、夫人谢宝贞、张惠兰均曾在此居住过,故居占地面积1250平方米,座北朝南,分正偏两院,正院格局为门厅,大厅女厅和后楼房,中间三个院落两侧皆有外厢房、内厢房多间;偏院为杨将军的书房及花园等、整个建筑、院落布局简洁、浑然一体、青竹翠柏、郁郁葱葱,体现出杨虎城将军朴实无华的品质和无比崇高的气节。纪念馆共设大小展室七个,分别展出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翔实地记录了将军一生的战斗历程,另外,还有西安事变专题展览以及将军生前生活用具,作战兵械等实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杨虎城与张学良两位将军西安事变前夕互赠互勉的条幅“勿忘国耻”“为国努力”。

接待游客

杨虎城将军纪念馆从83年开放至今十余年,海内外游人络绎不绝,接待人数已达百万人次,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近年来,蒲城县委、县政府提出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确定了“以县城为中心,以两陵开发为重点”的战略,围绕旅游搞规划,围绕旅游搞道路制定了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决定,拓宽改造了东槐院巷道路,给投资者提供全方位的优惠政策,更是给发展杨虎城纪念馆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充分挖掘杨将军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促进经济发展将起到促进作用。我们拟在故居西偏院筹建一处杨将军生平蜡像馆,陈列面积800平方米;同时,杨将军出生地孙镇甘北故居和纪念馆结构相似,修缮后也可以利用,从而和龙首坝旅游区、水圣李仪祉故居、新修的蒲城电厂形成蒲城旅游东线。

纪念馆陈列

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将军,一九八三年,经蒲城县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成立杨虎城将军纪念馆。纪念馆的建筑形式,为关中典型的四进式,共分东西两院,东院为正院,为杨虎城将军及其家属的居住地,西院为偏院,为杨虎城将军的花园及书房所在地,整个建筑布局简洁大方,反映出杨虎城将军朴实无华的性格。

纪念馆共设大小展室七个,分别展出大量珍贵历史图片,翔实地记录了杨虎城将军一生的战斗历程,另外,还有西安事变专题展览以及杨虎城将军的生活用具,作战兵械以及杨母寿屏展览,特别是杨虎城将军与张学良将军在发动事变前夕手书的条幅“勿忘国耻”、“为国努力”更加令人注目,使人不由得想起1936年冬那可歌可泣的一幕。杨虎城将军纪念馆于1983年11月26日,在杨虎城将军诞辰90周年之际正式对外开放,建馆十多年,海内外游客络绎不绝,接待人数百万之众,有中、省、市、县领导,有杨将军的部下、故旧官兵和亲属子女,更多是省内外广大青年。杨虎城将军纪念馆已成为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纪念馆建设

为了纪念杨虎城将军及其诞辰九十周年,向广大群众和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一九八三年,中共蒲城县委决定,将杨虎城在县城的故居,改为杨虎城将军纪念馆,迁走林业局机关,拨了专款,进行整修粉刷,使其面貌焕然一新。整修过的故居正院,南北总长七十五米,宽十米,面积七百五十平方米,建筑面积五百平方米。从门前到后院,有门厅、两侧外厢房、大厅、女厅(带券棚)、两侧内厢房、后楼房。花园南北总长五十米贮藏十米,面积五百平方米,建筑面积二百五十八平方米。有门房、花园、书房、两侧厦房和后上房。东西两院都是公元一九三四年三月十二日(古历)开始修建,十月底以后完工的,均系关中地区民间传统式土砖木结构,花窗格门,制作精良,浮雕讲究,油漆光滑,色泽明快,秀而不俗。另外,正院的东北角通向墙外,还有南北长二十一米,宽六米,面积为一百二十六平方米盖有三间厦子伙房(现北半截为空院)。原为平板房,房下箍有石囤。正院的对面,马路南边,座南面北,原为杨故居的马房。

杨虎城将军纪念馆一九五七年已卖给私人,其建筑情况改组较大,未作考查。现在故居收藏的有杨虎城将军生前用过的部分桌、椅、床、柜等家具和杨虎城母亲孙老太太六十大寿时亲朋赠送的部分礼品九十多件。同时,还展出杨虎城将军生平事迹照片和连环画一套,介绍了杨虎城将军的一生和他的战斗历程。从一九八三年十一月起,开始对外开放,前来参观的干部、群众、学生、游客络绎不绝,达三万人之多。他们对杨虎城将军的爱国主义精神,表示敬仰和钦佩,作了高度的评价和赞扬,题诗留言,要“挥泪继承先烈志,誓将遗愿化宏图”,为祖国统一大业,为四化贡献终身。

纪念馆沿革

止园,原为杨虎城将军的别墅,又称杨虎城公馆。80年代初改为杨虎城将军纪念馆,1983年杨将军诞生90周年时正式对外开放,并由中国国务院列为中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是一座比较朴素的别墅式楼房。

止园止园

这里最初杨虎城将军取名“紫园”,有紫气东来之意,当时杨虎城正直胶东、豫东凯旋。后来为避免蒋介石猜疑,改名为“止园”取“止戈为武”的第一个字,有“停止内战,团结抗日”“止乎于此,别无政治野心”之意。止园是事变前夜(1936年12月11日)张杨二人秘密碰头的地方。那晚,因蒋介石再次拒绝张杨二人的苦谏,绝不停止内战,还准备在第二天发布第六次“围剿”中共红军的命令。张学良当晚接到消息,他知道情势危急,于是连夜赶到止园与杨虎城紧急磋商,两人决定马上发动兵谏,扣押蒋介石。止园紧急磋商后,两人分头召集高级军官开会,宣布行动计划及进行军事部署。几个小时后,震动中外的西安事变发生了。止园可说是这场事变的策源地。

人物介绍

杨虎城将军,幼名长久,曾用名忠,号虎城,1893年11月26日出生于蒲城县孙镇甘北村一户农民家里,早年投身旧民主革命,是陕西靖国军主力,先后任师长、军长、陕西省主席、国民党五中全会中央常委。1934年与张学良将军联合发动“西安事变”,促进抗日,后被蒋介石残杀于重庆,终年五十六岁。东西两院都是公元1934年3月12日(古历)开始修建,10月底以后完工,均系关中地区民间传统木式结构,花窗格门,制作精良,浮雕讲究,油漆光滑,色泽明快,秀而不俗。现在故居收藏的有杨虎城将军生前用过的部分桌、椅、床、柜等家具和杨虎城母亲孙老太太六十大寿时亲朋赠送的部分礼品九十多件。同时还展出杨虎城将军生平事迹照片和连环画一套,介绍了杨虎城将军的一生和他的战斗经历。

杨虎城将军杨虎城将军

杨虎城将军一八九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出生于陕西蒲城县孙镇甘北村一户农民家里。父亲杨怀福,母亲孙一莲,以农业为主,家境贫寒。他仅读过两年私塾,便为人佣工。一九0八年,杨父怀福被清政府绞杀于西安,使杨更加仇视清廷,他便联络贫苦农民,抗御暴政。一九一一年,他投身于辛亥革命运动,一九一七年,参加陕西民主革命早期仅有的一支武装力量——靖国军,后又参加国民军。一九二四年参加国民党,拥护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先后担任师长、军长、十七路军总指挥、陕西省政府主席、西安绥靖公署主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等职。综观其一生,由蒲城起事,反清抗暴,讨袁护法,转战关中,坚守西安,出师北伐,回陕主政,被迫内战,直到呼吁抗战,张杨合作,实行“兵谏”,逼蒋抗日。

参观须知

地址:陕西省蒲城县槐院路29号。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毛岸英墓    下一篇 山西洪洞红军八路军纪念馆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