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加西亚·马尔克斯

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1927年3月6日—2014年4月17日),哥伦比亚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为一个天才的、赢得广泛赞誉的小说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将现实主义与幻想结合起来,创造了一部风云变幻的哥伦比亚和整个南美大陆的神话般的历史。代表作有《百年孤独》(1967年)《霍乱时期的爱情》(1985年)。2014年4月17日下午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因病去世,享年87岁。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骨灰于2016年12月安葬在哥伦比亚加勒比海岸边的卡塔赫纳。卡塔赫纳所在的玻利瓦尔省省长胡安·卡洛斯·戈萨因8月11日告诉埃菲社,这是加博家属作出的决定。“我们卡塔赫纳人为永远拥有加博感到非常幸福,十分骄傲,我们在生活中永远有他。”他说。
全名
加布里埃尔·加西亚·马尔克斯
译名
加西亚·马尔克斯或加布里尔·马尔克斯
小名
加比托(Gabito)
出生日
1928年3月6日
逝世日
2014年4月17日
出生地
哥伦比亚阿拉卡塔卡
职业
小说家、记者、出版人、社会运动家、短篇故事作者
流派
魔幻现实主义
影响他的作家
威廉·福克纳、索福克勒斯、弗兰兹·卡夫卡、鲁佛、弗拉基米尔·纳博可夫、君特·格拉斯、费奥多尔·杜思妥也夫斯基、G·K·卻斯特顿
受他影响的作家
威尔·塞尔夫、萨尔曼·鲁西迪

目录


加西亚·马尔克斯 加西亚·马尔克斯

1927年3月6日马尔克斯生于


加西亚·马尔克斯 加西亚·马尔克斯

加西亚·马尔克斯虽然是一个法学专业学生,却是

《百年孤独》是一部极其丰富的、多层次的小说,它可以有多重解释。它是一部关于霍塞·阿卡狄奥·布恩狄亚几代子孙的家庭编年史;它描写了一个象征着马尔克斯故乡阿拉卡塔卡的小镇马孔多的时代变迁;同时也是哥伦比亚、拉丁美洲和现代世界上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神话般的历史。百年孤独》也反映和评价了哥伦比亚和拉丁美洲被西班牙征服以来的社会历史事件。

19世纪自由党人与保守党人之间的战争和20世纪不断重演的暴力事件得到了生动的描绘;它还详细地记述了外国香蕉公司的发展与剥削导致的破坏与骚乱(有1928年果品联合公司的罢工为依据)。《百年孤独》是一部极其丰富的、多层次的小说,它可以有多重解释。从更深远的意义上说,它是西方文明的一个总结,从它的源头古希腊神话、荷马史诗、《创世纪》中的创世神话开始,带着对蒙昧状态的

1955年 - 《枯枝败叶》(La hojarasca)

1961年 - 《没有人写信给上校》(El coronel no tiene quien le escriba)

1962年 - 《大妈妈的葬礼》(Los funerales de la Mamá Grande)

1962年 - 《蓝宝石般的眼睛》(Ojos de perro azul)

1962年 - 《恶时辰》(La mala hora)

1967年 - 《百年孤独》(Cien años de soledad)

1975年 - 《家长的没落》(El otoño del patriarca)

1970年 - 《落难海员的故事》(Relato de un náufrago)

1978年 - 《难以置信的悲惨故事——纯真的埃伦蒂拉和残忍的祖母》(La increíble y triste historia de la cándida Eréndira y de su abuela desalmada)

1981年 - 《一桩事先张扬的谋杀案》(Crónica de una muerte anunciada)

1985年 - 《霍乱时期的爱情》(El amor en los tiempos del cólera)

1989年 - 《迷宫里的将军》(El general en su laberinto)

1992年 - 《奇怪的朝圣者》(Doce cuentos peregrinos)

1994年 - 《关于爱和其它恶魔》(Del amor y otros demonios)

1996年 - 《绑架》(Noticia de un secuestro)

荣誉

1962年 - 《恶时辰》获埃索奖。

1969年 - 《百年孤独》获意大利基安恰诺奖。

1969年 - 《百年孤独》获法国最佳外国作品奖

1971年 - 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教授称号。

1972年 - 获拉丁美洲文学最高奖——加列戈斯文学奖。

1981年 - 获法国政府颁荣誉军团勋章。

1982年 - 获诺贝尔文学奖。

1982年 - 获哥伦比亚语言科学院名誉院士称号。

人物评价

瑞典学院的授奖词是这么言说马尔克斯及其《百年孤独》的:“他的小说以富的想象编织了一个现实与幻想交相辉映的世界,反映了一个大陆的生命与矛盾。”相关令闻则或可用两句话来概括。一句是韩素音所说的:马尔克斯是诺贝尔文学奖“唯一没有争议的获奖者”;另一句出自乌拉圭文豪贝内德蒂之口,谓“难说诺贝尔奖能给马尔克斯增添多少光彩,但他的获奖必将使该奖的声誉有所恢复”。

大多数评论认为此奖授予加西亚·马尔克斯是毫不奇怪的。有些报道仅仅是对他如此快地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感到惊讶:“这位哥伦比亚的小说家年仅五十多岁,因为看来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近几年内不大有可能将诺贝尔奖再次授予拉美作家,所以有人觉得这次奖金应授予年长的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美国《国民评论》,1982年11月12日)许多文章讨论博尔赫斯未能获奖的原因,但所有的评论家都一致同意加西亚·马尔克斯是一位才能非凡的作家,“其作品有着永恒的魅力”。(《时代》周刊,1982年11月1日)一些评论家还指出:“加西亚·马尔克斯是当代作家的佼佼者——不仅现代主义和实验小说的拥护者欣赏他,托尔斯泰和旧式小说的忠实读者也会为之倾倒。”

对加西亚·马尔克斯获奖的否定评价,能使人看出评论者的个人好恶。艾萨克·巴希维斯·辛格——197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在称赞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选中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同时,又痛惜本世纪缺少真正伟大的作家。“我认为他是一位好作家,”辛格先生在纽约说,“但我不能说他是我这一类作家……我仍然敬佩托尔斯泰、陀思妥夫斯基和福楼拜——如果他们今天还活着,马尔克斯将是一个蹩脚的选择,可是他们今天已不在人世了。”

评论家欧文·肖在评论马尔克斯获奖时说:“这是一个果断的选择。他是个强有力的作家,有着丰富的想象。马尔克斯善于将个人生活与历史危机联系在一起。从他的作品中,你得不到关于拉丁美洲问题理论上的系统阐述,但当它们以活生生的形象出现在你面前时,你会看到它们。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继承了欧洲政治小说的伟大传统,其结果是历史剧与个人戏剧合二为一。”

人物影响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巨作《百年孤独》198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部小说自1967年问世以来,已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影响之大,遍及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

马尔克斯不仅因其丰富的文学创作在世界文坛上占有重要的位置,而且还以其深刻独到的文学创作观和美学追求著称于世。马尔克斯的创作立足于拉美大地,怀着深厚的民族感情,表现人民的生活和斗争,鞭挞各种各样的邪恶势力,同情弱小,反对强暴,表达人民对民主、自由和美好未来的渴望,揭示重要的社会问题,暴露形形色色的社会流弊等等,从不同的侧面反映拉丁美洲的历史和现实,展示当代拉美的社会面貌。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被认为是拉丁美洲“文学爆炸”时代的代表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当人们提起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小说,便自然联想到魔幻现实主义。之所以如此,不仅仅因为马尔克斯的小说创作是魔幻现实主义的,而更重要的是因为魔幻现实主义作为一个文学流派是因马尔克斯的小说而闻名于世的。《百年孤独》无疑是二十世纪留给后世的一尊金鼎,它的保守保证了它的沉积与留传。

他打破的不仅是个人的孤独、他的祖国哥伦比亚的孤独乃至整个拉丁美洲的孤独,而且还打破了世界的孤独。人类集体的孤独感,造就出勇于反抗孤独的作家———他们在孤独的挤压下,成为一股与孤独敌对(而不是妥协)的势力。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世界舞蹈日    下一篇 美洲开发银行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