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黄山铺镇

黄山铺镇位于沂水县的西南部,沂河西岸,东距城区10公里,东北与龙家圈乡相邻,西靠崔家峪镇,南与姚店子镇、院东头乡接壤。全镇共有48个行政村,60个自然村,1.5万户,5.1 万人。镇区人口1.2万人,城市化率为31%。全镇总面积98.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7万亩,兖(州)石(臼)公路横穿镇区东西。

目录

黄山铺镇历史悠久,相传黄姓于元朝自临朐县麻屋村迁此,因地处黄山子东山脚,古时于此设驿站,故名黄山铺。1943年前属沂水县第一区。1953年9月称沂水县第十区,1958年9月成立黄山公社。1984年4月改称黄山铺区。1985年9月,改为黄山铺乡。1994年12月,改称黄山铺镇。 

地理水文 

黄山铺镇属半丘陵半平原地区,地势西高东低,西南、西北系山区,中部为丘陵 ,东部属沂河冲积平原,海拔平均高度在200米左右,森林覆盖率38%以上。全镇境内主要河流有胜利河、清源河、泉庄河,均系季节性河流。黄山铺镇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2.5℃,年平均降水量792mm,全年无霜期206天。 

城镇建设 

高标准规划建设了黄山铺沿街商贸楼、南朱冬商贸楼、黄山建安综合楼、永兴居民小区等一批精品工程,建设商住楼99栋,小康楼12栋,综合办公楼1栋,老年人公寓1栋,建筑面积4万余平方米,总投资1500余万元。同时,狠抓了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投资300万元,建广场两处,硬化框架路8条8万平方米,绿化1.2万平方米,铺设自来水管道6500米,安装路灯660盏,建水冲厕所1处,挖排水沟450米,铺设燃气管道800米,建供暖管道1200米,设立垃圾箱28处。

交通电力 

黄山铺镇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发达,省道兖石公路横穿镇区,并与小城镇框架路交叉,形成“三横六纵”总体格局。镇域南部20.8公里的外环公路与37条村级公路以及围边乡镇公路有机联系起来。

辖区内有35KV变电所一处,主变2台/10300KVA,共有配电变压器134台/14805KVA,10KV线路88.8km,0.4KV线路100.72KVA。2004年度,全镇完成供电量1399.7万KWH,售电量1388.9万KWH,高压综合线损率2.25%,低压线损率10.04%,实现供电可行率99.76%,供电电压合格率96.2%。实现连续安全生产7025天。辖区内设网通公司一处,有接入网28个,总容量10500线,实占8600线;有小灵通基站20处,覆盖全镇21个村。

文教卫生 

全镇有初级中学1处,小学11处,其中驻地小学1处,完全小学6处,初级小学5处,成教中心、幼教中心各一处。全镇共有教职工401人,专任教师352人,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均为100%。中小学在校生3803人,其中小学1977人,初中1836人。2004年,全镇重点高中进线128人,居全县第四位。全镇有卫生院1处,建筑面积3011M2,拥有门诊楼、病房楼各一座,内设内科、外科、妇产科、中医科、精神病专科、肛肠痔瘘专科、风湿骨病专科、康复理疗科、五官科9个临床科室,放射科、检验科、B超室、脑电地形图室、心电图室5个医技科室。拥有200MA遥控摇篮X光机、日本产岛津B超机、日本产中文分析心电图机、意大利产半自动生化分析仪、自动血液分析仪、血流变仪、麻醉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电子胃镜、自动洗胃机等先进医疗设备。卫生院下设村级一体化门诊19处。

自然资源 

黄山铺镇矿产资源主要是石灰岩,石灰岩总储量达100亿吨,其中氧化钙含量50%-51%的储量50亿吨,是良好的水泥原料。目前,凯利水泥集团正在以年生产60万吨水泥的规模对养老山进行开发。

黄山铺镇主要有胜利河、清源河、泉庄河。胜利河过境长度12.5公里,清源河过境长度14公里,泉庄河过境长度11.8公里,均属季节性河流,同发源于崔家峪镇区西及西南部,经镇区中部东流,至龙家圈乡公家疃村西相江后东流入沂河。境内有小(一)型水库一座,小(二)型水库六座,全镇地表水蓄积量1200万立方米,地下水总蓄量3000立方米左右,水质较好。

黄山铺镇沿河林木茂盛,河水清澈,镇区南部有九顶莲花山、黄石山、黑山,北部有养老山,四座山脉横贯东西,自然环境秀丽。

旅游景点 

圣水坊位于黄山铺镇西北部,距县城12公里,占地5.8平方公里,此地风景秀丽,文化古迹颇多。 早在明代就成为旅游胜地,明朝诗人杨光溥游罢圣水坊后赋诗曰:“路入仙境万虑轻,无边佳景足怡情。峰头树带烟霞色,洞口泉流日夜声。隔浦泥融闻燕语,傍林松漳觉风生.因来疑问前村酒,元晏先生倒履迎”。

黄山铺镇
黄山铺镇

圣水坊有三大特点:山奇,树奇,水奇。山奇是:圣水坊被西游记传说中的九顶莲花山环绕于中。群山秀丽,郁郁丛林,古木参天,山顶处岩石摇摇欲坠,清源河缓缓流于山下,景色怡人,风景独特。树奇是:圣水坊有名扬八方的银杏雄树,树径2.25米,高33米。遮荫半亩多地,树龄已达1300余年,在此树北、东、南三面15米处,均匀排列着八棵合抱粗的雌银杏树。被当地人称为“九仙落圣水”。最负盛名的是圣水坊的“水”。在银杏树下,有座用石雕成的观音祠,内有观音菩萨塑像,观音祠外壁刻文曰:济南府莱芜县薜野保芦地王鹰 因棍徒事曹刑,圣水脱险,捐修,落款:天启二年孟冬秋月(即明熹宗公元1622年)。观音祠有久负盛名的圣水龙宫,宫内泉水潺潺流入龙池,池内碧水盈盈,泉水清澈甘甜,传说此泉与东海相连,龙王爷到沂蒙山观赏七十二崮胜景,常在此小驻。

除此以外,圣水龙宫内外有石碑三块,上面刻有重修圣水龙宫的字样,落款时间为:“大清康熙拾年孟秋和二十七年孟冬。圣水龙宫上端平地上有些残存的墙基,传说以前曾建有龙王庙一座,里面供龙王爷塑像和一些虾兵蟹将的雕塑。据说龙王庙院内曾有大小石碑百余块,由于历史原因现仅存明天启、清康熙年间4通牌,字迹已模糊不清。 这里原有《文昌阁大殿》现已无存。仅有《三元洞府》,其建筑结构以石筑成,窗乃一巨石凿就,屋顶由39块石灰岩板组成,巧夺天工,浑然一体。

经济发展 

1、到2010年,全镇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017.7万元,是2005年633.3万元的3.2倍,年均增长2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7977元,是2005年3715元的2.1倍,年均增长增16.5%。

2、民营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繁荣壮大。到2010年末,全镇私营企业达到77家、个体工商户达到777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4.8亿元,实现利税7573万元。形成了建筑建材,轻工造纸,工艺抽纱三大优势产业,板材、食品、机械、果蔬、家具五大支柱产业。

3、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全镇围绕畜牧、瓜菜、林果、黄烟等产业,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到2010年末,全镇耕地面积达到4.8万亩,粮食产量达到2.5万吨,年畜禽存养量92万只(头),收购黄烟35万斤,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15283万元,是2005年的52340万元的2.2倍,年均增长17.1%。

4、基础设施和小城镇建设速度加快,成效显著。树立“打造精品中心镇 建设幸福新黄山”的建设理念,科学制定了小城镇及各村庄的规划,积极推进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工作,严厉打击各类违章占地和违法建设行为。2010年,完成了山西中南部大能力铁路通道黄山段建设前期的土地测绘、地上附属物清点清理、公示、资金兑付工作、房屋拆除等工作,初步规划镇火车站工业园区,构建项目建设的新载体、新平台。全镇形成以万和家园小区、尧崖头居民小区、龙山苑居民小区为主的现代居民区,以中心文化广场、综合文化站及各村文化大院为主的休闲娱乐区,以镇中心校、卫生院及兖石公路沿线商贸区为主的服务区,以镇各个产业工业园区构成的现代城镇新格局。

深入开展了环境综合整治,建设完成了独具特色的农村环境保护“八位一体”模式工程,逐步建立了长效管护机制,落实各单位和经营业户门前“五包”措施和责任,建立规范化镇村卫生清扫保洁和“户集、村收、镇清运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机制,并组织环保、乡建、工商、行政执法等部门进行定期巡查,确保全镇环境的干净整洁。2008年,获得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文明镇称号。

5、民生和社会建设繁荣发展,群众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积极推行素质教育,通过各项措施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有龙山小学、泉庄小学、埠西小学三处学校通过了市级规范化标准验收,“一校一品”特色学校建设在全省做了典型发言,中考列全县先进行列。2008年,在黄山中心初中投资100万元新建教学实验楼1座,维修和改造校舍2万平方米。计划生育工作成绩显著。2010年,育龄妇女普查进站率99.5%,计划生育率96.6%,晚育率57.8%,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连续8年获得县委县政府考核一等奖。医疗卫生事业有了较大的改善。搞好手足口病和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工作,2010年,全镇新农合参保率稳定在99%以上。按程序、分步骤开展了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完成参保2.3万余人,参保率98%。健全完善了“平安黄山”长效工作机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进一步深入,2009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基层单位”称号,2010年,连续8年获得一等奖,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平安临沂建设先进乡镇”称号。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丰富多彩,2006年代表山东省参加了在上海举办的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展示暨全国农民健身秧歌大赛,并在决赛中获得了三等奖。 

农业

黄山铺镇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平衡发展”的原则,大力发展畜牧、瓜菜、林果、黄烟、桑蚕等五大支柱产业,高效农业面积达到3.2万亩,其中瓜菜总面积11000亩,桑园总面积3000亩,黄烟3000亩,林果面积15000亩。黄山铺镇是全市最大的鹌鹑养殖基地,年饲养量60万只;是全县最大的“两鸡”养殖基地,其中蛋鸡年饲养量120万只,肉食鸡80万只;是全县最大的奶牛养殖基地之一,现存栏奶牛670头。全镇共有养殖小区38个,养殖专业村达32个,养殖专业户1567户,年畜禽存养量266万只(头),畜牧业收入占全镇农业总收入的67%。

工业

黄山铺镇企业发展迅速,初步形成了建筑建材、轻工造纸、工艺抽纱、布鞋加工、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

民营经济

全镇设有6处农贸市场,一处占地50亩的建材批发市场,并初步形成了以中心街为主的集餐饮、金融、商贸为一体的商业区。全镇有个体私营企业2360家,从业人员19638人,年完成产值11.7亿元,实现利税1.18亿元。

农特产品 

全镇农特产品主要包括:以北京十四、城阳鲜、陆王仙、中华寿桃为代表的优质桃;以莫尔特尼、安哥诺、黑、红宝石等为代表的优质李子,以兴华系列,黑红提系列、紫珍香系列等为代表的优良葡萄品种;以107、201、土耳其为代表的丰产杨;以及牛心柿、羊角辣椒、金太阳杏等。

特色文化 

拉魂腔又称拉呼腔,民间称之为肘鼓子,主要在黄山铺镇岳庄、崖上等村流行。拉魂腔具有说唱音乐的特点,伴奏乐器有二胡、月琴、笛子、锣鼓、快板等。演出主要剧目有《东京》《北京》《梁祝》《仙人指路》《火龙记》等。拉魂腔唱腔清越优雅,通俗易懂,民风浓郁,很吸引人。著名的岳庄拉魂腔剧团历史悠久,自明清两朝流传至今已有十几代人参加。每年在元旦、春节等节日期间,剧团到各村为群众演唱,深受中老年人喜爱。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季羡林散文选集    下一篇 崔家峪镇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