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马濠运河

系横跨山东半岛之胶莱运河一部分,地处胶州湾西南岸的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岛市黄岛区)井冈山路东侧。南口唐岛湾,北口黄岛前湾,为元、明两代相继开凿的我国惟一海水运河。马家濠是由胶州湾进入南胶莱河的咽喉要地,战略地位重要。
中文名
马濠运河
所在地区
山东半岛
南    口
唐岛湾
北    口
黄岛前湾
开凿时间
1280年

目录

开凿

元代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世祖忽必烈纳莱人姚演之言,开胶莱运河,通南北漕运。十八年,世祖命元帅阿八赤督开运河。十九年八月,开通胶州湾麻湾口至莱州湾海仓口之胶莱运河,水路比绕行山东半岛缩短数倍。因开凿马濠运河遇石而罢,胶莱运河亦难奏效。明代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世宗朱厚熜用监察御使攫山东按察司副使王献之说,并命其再开马濠运河。王献访父老,阅图志,观海流,相地形,雇役民,选将士,备其材。将士役民力不告残,形不知疲。取彼巨石,焚以烈火,沃以水潦,摧石破顽。工程自十六年正月二十二日始,于四月二十二日凿成。马濠运河长十又四里,宽六丈,深三丈。运河两侧的官厅、濠南头、濠洼、濠北头四村庄,皆因此得名。

兴衰

马濠运河终于凿通。海波流入,溶溶浩浩。文武登舟,旌旗飞扬。商贾百货,兴旺非常。南来商船,由马濠运河入胶州湾,经胶莱运河至莱州湾,进渤海走直沽(今天津)达京师(今北京),既能避薛家岛淮子口水道礁石之险要,又可通南北商贾济当地之贫困。可惜不久,胶莱运河为泥沙积淤,马濠运河亦随之废弃。尔后历代,欲复未果。

现代利用和保护

1984年,青岛市人民政府公布马濠运河遗址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5年,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在马濠运河两侧兴建。四海宾朋慕名而至,中外客商投资兴业,当地经济迅速繁荣,现代新城初现风貌。

1997年,青岛市文物管理部门指导,开发区管委会出巨资,修复马濠运河遗址中段并将运河东侧辟为公园。小桥碧水,树绿花香,百姓休憩,心旷神怡。

附录:新开胶州马濠记 蓝田

齐之东,青、登、莱三郡,皆海濒也。海运之罢,百二十余年矣。先时,邱文庄公及先蓝侍郎公论列海运,皆不果。行议者惜之。

嘉靖乙未,巡海宪使王公建行台于莱,练兵纠吏,既肃且宁,兴废流滞,巨细毕覃。乃按部郡邑,稽阅图志,访胶莱新河之故迹,以及于马濠口。叹曰:嗟乎,齐人之穷困,我知之矣,盖舟楫不通,故耳。

父老进曰:昔在有元,东仰海运,以灵山之东,浮山、劳山北,至于成山西,至于九皋大洋之险,乃议开胶莱新河。南自麻湾,北至海仓,三百余里,出北海以避之。然浮山之西有薛岛、陈岛,相接百数十里,石礁林立,横据大洋,若桥梁然,尤为险阻。薛岛之西十里许,连海涯处有平冈焉,曰马濠者,南北几五里。元人尝凿之,遇石而罢。今若凿马濠以抵麻湾,浚新河以出北海,则舟楫可通。吾侪之穷困,庶其可济乎!

公曰:然。又询诸乡大夫士,皆如父老言。< 公南登琅琊台观之。见沿涯海溜,宛如素练,萦转迂回,北至马濠而止。父老曰:海溜者,旧运道也。

爰以其议,请于抚台及察院,下其议于藩臬。皆曰:巡海之议,是也。乃檄公成之。

公虑财计徒,将举斯役。时有妒能忌功者,飞语腾谤波涌,风起不可遏止。 或以蠡螟之后,庾积空矣。公曰:用取诸赎金,而费不敢敛于民也。

或以恶莩之余,筋力耗矣。公曰:募民以顾役,而阴以寓夫赈恤也。

或以濠中皆石,不可凿矣。公曰:独不见李冰之凿离。确乎,天下无不可举之事,亦无不可成之功。人可与乐成,难于虑始。苟足于国而裕于民,吾虽获谤亦,何悔之有!

乃下令。雇役民,皆乐趋。选文武将士之有才力者,以督其成程,以备其器用。

公复戾止,相形度势。去元人之旧迹,少西七丈许开之。

其始,也土石相半;其下,则皆石也。

立法以示惩,而厚犒以劝劳。而畚插云动,锤凿雷奔,决壅斩莽。取彼巨石,焚以烈火,沃以水潦,摧坚破顽,化为灰烬。力不告残,形不知疲,而石渠成矣。

盖经始于丁酉正月之二十二日,毕于四月二十二日凿石成渠者,一千三百余步。浚南北之滩碛,二千五百余步。潮汐日至,护以木椿。其为阔六丈余,其深半之。

海波流入,宛若天成地列,有神明阴相之者。是日,也召淮舟适至,乃率文武将士,卓午登舟。自濠南滩而入,岛屿环抱,中夹一水,广如湖潭,南风徐来,波涛不惊。帆樯载张,舟师鼓舵,旌旗飞扬,鼓吹振作。北至胶州,又东至麻湾,入于新河陈村而止。日尚未曛,盖已百五十余里矣。老稚妇子扶携,来观者皆呼忭曰:余百年而未见也。 自兹,南北商贾舳舻,络绎往来不绝,百货骈集,贸迁有无,远迩获利矣。

抚台闻马濠之开,也屡行褒嘉具疏公焉。而复以浚新河之役,责成于公焉。父老曰:公之凿马濠,也出于昔人之所难,而成于今日之独易。在力断浮议之非,而坚持永逸之利耳。由是安不忘危,河漕阻涩。而邱公江淮海运之说,可试也。易盐输布,盐贱如土。而蓝公胶东运盐之说,可行也。斗粟十钱,丰年亦饥,而粟米之征,可运于京师也。

呜呼!地有定形,人可以用其力。天有迅变,然人力亦可以胜之也。但观成者怠,而交承者诿。事之可以为,而莫为之者多矣,岂独水哉!公之治水,泽庇当时,而功垂来世,与李蜀守相伯仲也。敢假词刻石,以志不忘矣。新河之成,自有太史氏纪于河渠书。

公,名献,字帷臣,陕之咸阳人,登癸未进士,授监察御史擢山东按察副使斯役也。纲维于上者,巡抚都御史蔡公经、胡公穳宗,巡按御史张公鹏、李公松、周公铁,文武将士若莱州府同知陈栋,武举千户周鲁,指挥王瑾、程文、柳碧、朱继祖、刘琦,皆督功有劳者,附书于后。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两沙运河    下一篇 隋唐大运河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