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阿塔尔·比哈里·瓦杰帕伊

印度人民党的创始人,也是第一位担任印度总理的印度教民族主义者。1924年12月25日生于印度中央邦。他早年在北方邦坎普尔县一所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在勒克瑙大学攻读法学,因参加政治活动,中途辍学。1996年5月和1998年3月曾两次出任政府总理,1999年10月第三次出任总理。2004年5月,因执政的全国民主联盟在大选中失败,瓦杰帕伊向总统卡拉姆递交辞呈。
中文名
阿塔尔·比哈里·瓦杰帕伊
国    籍
印度
出生日期
1924年12月25日
职    业
政治家
毕业院校
勒克瑙大学
主要成就
前印度总理

目录

阿塔尔·比哈里·瓦杰帕伊 (Atal Bihari Vajpayee) ,印度总理(1998-2004)。1924年12月25日生于印度中央邦。他早年在北方邦坎普尔县一所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在勒克瑙大学攻读法学,在青少年时期就在政治上很活跃,曾被英国殖民当局短期关押。虽然原本被共产主义吸引,但当1940年代共产党支持创建巴基斯坦后,他才觉悟。从法学院辍学后,1942年参加印度教教派组织“国家公仆会”,这是1925年创建的一支自卫部队,在暴乱中保护印度教徒并促进印度教文化。同年参加印度国大党。因参加独立运动被捕,后获释。1947年他脱离国大党,专门从事国家“公仆会”工作。

瓦杰帕伊1951年加入人民同盟,后任人民同盟议会党团领袖和主席。由于反对国大党内外政策,多次入狱。他1977年参与人民党的组建工作。在德赛等人民党内阁中任外交部长,由於改善了与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关系而建立了名声。他1980年4月退出人民党,成立印度人民党,曾任主席和该党议会党团领袖。但他的温和观点被印度教里的强硬派压制。他是少数几个站出来反对1992年发生的破坏阿约提亚穆斯林古清真寺事件的印度教领袖之一。

1957年以来他先后11次当选人民院或联邦院议员,1996年5月,瓦杰帕伊宣誓就任总理,但由於得不到其他党派的支持,他只在这个位置上待了13天。在1998年印度人民院第12届大选中,印度人民党再次胜出,瓦杰帕伊二度出任总理。1999年10月,以印度人民党为核心、由24党联合而成的全国民主联盟获得第13届大选的压倒性胜利,瓦杰帕伊第三次担任总理。

瓦杰帕伊两次坐牢,三次登上印度政治的颠峰。他终身未娶,生活简朴,为官清廉;他虽然身为教派主义组织―――国民志愿服务团成员,但却并非激进的教派主义者;西方记者曾说他开会打瞌睡、记忆力差,其实他非常睿智,在复杂的政治局面下纵横捭阖,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多有建树;他坚持在各种国际场合讲印地语,着民族服装,他富于感情、文采和学识的演讲很能打动人心;他外柔内刚,善于同各种人打交道、交朋友。

执政时期

在瓦杰帕伊执政的六年时间里,他的政府取得了可观的业绩。

他大力推进印度的经济改革,使印度经济快速增长。在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印度经济仍然以不低于5%的速度增长,1998年至2003年,印度经济的增长率一直保持在6.5%左右,成为继中国之后第二个快速发展的国家。

他基本上坚持了世俗主义原则,维护了国家的稳定。他所领导的印度人民党,与教派主义有着密切关系。但瓦杰帕伊上台以后,顶住了来自反对党和人民党内部态度强硬的右翼民族主义者的压力,坚持宪法规定的世俗主义原则,在处理教派冲突时大体做到了公平合理。

为实现印度的大国梦,瓦杰帕伊注重发展军事实力。1998年他上台伊始,印度就在三天内进行了五次核试验。此举有对内巩固其政权、对外威慑巴基斯坦和与中国抗衡的用意,遭到了国际社会的谴责,但此举也引起了全世界对印度的特别重视。由于连年提高军费开支,印度的军备得到加强,这使印度成为世界级军事大国。

在国际上,他开展大国外交,改善与邻国的关系。在2001年的一次演讲中,瓦杰帕伊表示:“吸取冷战的教训和不结。

“运动的经验,我们相信,只有通过多极合作,世界秩序才能稳定,才能获得全球政治的均势。”他启动了与夙敌巴基斯坦的和平进程,与美国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推进了与中国关系的快速发展,强化了印俄传统关系,又不失时机地与欧盟和东盟建立了对话国关系。

瓦杰帕伊在在1999年4月17日的议会信任投票中,瓦杰帕伊政府以1票之差被击败,遂向总统纳拉亚南提出辞呈,但仍担任看守内阁总理。

焦点时刻

1998年瓦杰帕伊第二次当选总理后刚两个月,便下令进行了五次核试验(5月11日和13日),打破了印度24年无核试验的记录,令全世界震惊。随后,巴基斯坦马上还以颜色,在5月28日和30日也进行了六次核试验。1999年2月,为缓和印巴间的紧张关系,瓦杰帕伊发起“巴士”外交,乘公共汽车前往巴基斯坦的拉合尔访问。

1999年5月,印巴之间在印控克什米尔的卡吉尔一带发生大规模的武装冲突,印度出动了大批战斗机和武装直升机对该地区进行空中打击,险些酿成第四次印巴战争。在10个星期的时间里,双方有1000多人丧生。

2001年12月13日,印度议会大厦遭恐怖袭击,印方认为此举为巴基斯坦的恐怖分子所为。很快在1000多公里的印巴边境线上,双方屯积了80万~100万大军,剑拔弩张。但在2002年1月5日的南盟峰会上,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向印度总理瓦杰帕伊伸出了“友谊之手”。

2002年2月,“世界印度教大会”在印度阿约提亚进行重建罗摩庙的造势活动,引起穆斯林的极大不满。双方发生冲突,导致700多人丧生。之后,瓦杰帕伊政府出面劝阻,“世界印度教大会”改变了要在清真寺遗址举行罗摩庙“奠基仪式”的计划。冲突暂告平息。

印中交往

印中两国将是推动建立合作的、多极化国际秩序的伙伴国

作为自1993年以来第一位访华的印度总理,在谈到当前国际形势时,瓦杰帕伊总理指出,在过去10年内,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技术革命不仅极大促进了生产力和经济的飞速发展,而且也让国与国甚至国家内部产生了数字鸿沟的问题。因此,在全球化进程不可避免向前推进的同时,人们因利益分配不公所带来的失望情绪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对全球化的热情。全球恐怖主义以及伊拉克问题的发生,都表明了建立一个合作的、多极化国际秩序的紧迫性。瓦杰帕伊总理认为,这个合作的、多极化的国际秩序应建立在多元化与共识的基础上,这将能让各成员的利益和愿望合法化。而印中两国将是推动该秩序建立的伙伴国。

在谈到印中两国关系问题时,瓦杰帕伊总理表示,作为邻邦,印中两国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宗教、文化和经济联系,尤其是近年来两国已在广泛的领域建立了互利的合作关系。他认为,近年来两国已开始了双边关系多元化的进程。目前,双边的对话不仅集中在有利于促进两国合作的一系列领域,而且还涉及恐怖主义、安全、环境、可持续性发展以及多边经济体系等一系列国际事务。两国经贸关系正在健康发展,文化、教育、科技、媒体以及旅游业领域的交往也在增加。在解决双方分歧的同时,印中两国正在成功寻找双方富有成果的合作道路,这是印中两个文明古国成熟的迹象。

瓦杰帕伊总理称,对于印度和中国的规模、人口、人力资源和经济力量来说,现有的合作只是迈出了通往长久与希望之路的前几步。两国需要更加努力,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寻求建立国际秩序多极化,以务实态度应对全球化的挑战,打击恐怖主义和暴力对两国社会的威胁,从而实现印中伙伴关系的真正潜能。

在谈到进一步促进和加强印中交流的问题上,瓦杰帕伊总理说,近年来,印中两国在贸易、文化、旅游、体育等双边交流领域都取得了有益的进展。他希望在与中国领导人会晤时,双方将会确定进一步扩大和深化两国在这些领域以及一些新的领域合作的意愿。他相信在这一点上,双方领导人都有共同的愿望。

瓦杰帕伊总理认为,自他1979年作为外交部长访华以来,中国在一切尽可能的领域都在向前发展。他本人希望利用此次访华的机会,亲眼目睹中国人民过去20年中,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领域取得显著成绩。瓦杰帕伊总理认为,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对印度而言,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在谈到印巴关系和南亚未来发展前景的问题上,瓦杰帕伊总理说,他本人多次表示,印度愿致力于与巴基斯坦发展和平、友好以及合作关系。他认为,印巴两国将注意力放在经济发展与和平共处上,将让两国都受益无穷。

在谈到地区合作以及建立印度—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问题上,瓦杰帕伊总理说,印度目前正在与东盟国家讨论及建立自由贸易区的问题。印度也一直在努力促进南亚地区经济合作,并与一些南亚周边国家达成了贸易协定,他坚信南亚地区经济一体化将会造福南亚人民。

选举失利

2004年6月13日为期3周的印度人民院选举结果揭晓。由索尼娅·甘地领导的反对党“印度国民大会党”(简称国大党)在选举中出人意料地击败了阿塔尔·比哈里·瓦杰帕伊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取代人民党成为议会第一大党,获得了组建内阁的权利。面对这样的结果,大势已去的印度人民党只能承认失败,总理瓦杰帕伊已向印度总统卡拉姆递交辞呈,并得到总统同意。

在这次选举中,人民党除了在拉贾斯坦邦等少数地区的选举中大获全胜外,在大部分地区的选举中都处于下风。现任外交部长亚什万特·辛哈等政府中的重量级人物都在选举中失利。

总理瓦杰帕伊虽然在自己的选区以绝对优势击败对手,但是随着全国民主联盟在竞选中失利,瓦杰帕伊不得不决定辞职。

分析人士指出,当瓦杰帕伊在半年前决定举行大选时认为执政联盟将稳操胜券,击败对手获得连任,不料选举结果却大大出乎他们的预料,反而在选举中被对手击败,沦为在野党。

家庭情况

瓦杰帕伊是一位独身主义者,一生未婚,政治是他忠诚的伴侣。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无法享受家庭的快乐。瓦杰帕伊膝下有一个养女,叫纳米塔,女儿于1983年与相识6年的男友哈迈尔结婚。哈迈尔在一篇文章中介绍说,巴吉(瓦杰帕伊的昵称)从本性上是一个热爱家庭的人,即使是在政务最繁忙的时候,他也能够抽出时间来与家庭成员呆在一起。瓦杰帕伊对女儿非常宠爱,总是尽可能地关照纳米塔的学习和生活。当哈迈尔于1977年第一次走进这个家庭时,瓦杰帕伊充分尊重了女儿的选择,尽管在初期不苟言笑,但后来便与这位小伙子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甚至有时还会相互开一些玩笑。当然,作为诗人,写诗仍然是瓦杰帕伊家庭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即使这些作品并不一定会公开发表。据哈迈尔介绍说,政务越是繁忙、斗争越是激烈的时候,瓦杰帕伊写的诗就越多越频繁。特别是在庆祝自己生日的时候,这位诗人总理也总会写一两篇诗作送给女儿女婿。他曾出版过《狱中诗集》、《我的51首诗》等多本诗集,他的诗作在印度普通百姓间颇受欢迎,有许多人都能够用印地语背诵其中的名句。

部分诗选

瓦杰帕伊诗选:

广岛之痛

深夜某时,突然,睡意远离了我

我的眼睛睁开了,

我思索那些发明核武的科学家,

听到广岛和长崎的惨剧,

他们怎能每夜安睡?

他们有没有想过,

自己手中产生的罪恶?

如果有,岁月不会留下他们的痕迹

如果没有,历史永远不会将他们原谅。

与死神的交锋

(节选)

当我知道我必将返航时我为什么要害怕离别?

风暴不会摧毁我的意志只会最终给我增添航行的力量。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戴维·本-古里安    下一篇 因德尔·库马尔·古杰拉尔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