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苏里高

菲律宾港市。北苏里高省首府。位于棉兰老岛东北端,临苏里高海峡。沿岸航运频繁的港口。公路交通中心。附近有丰富的铁、金矿、椰子集散地。捕鱼业甚盛,近期的旅游业发展也十分旺盛。
中文名称
苏里高
外文名称
Surigao
所属地区
菲律宾北苏里高省
人    口
8万(1980)
相关事件
苏里高海峡海战
城市类型
港口城市

目录

苏里高海峡,位于菲律宾棉兰老与莱持岛之间,自南中国海进入莱特湾,可经两个海峡:隆马岛以北的圣伯纳底奴海峡,棉兰老与莱持岛之间的苏里高海峡。苏里高海峡是连接莱特湾和保和海的通道,长30海里,宽10海里。海峡内水流湍急,漩涡翻滚,两岸险峰陡峭,危壁兀立。

苏里高(Surigao)海峡之名来源于同名的菲律宾行省,其语义有很多说法,而起源于西班牙语的Surgir,意思为涌流的说法比较有力。这倒也确切地反映了这个海峡的特征,它长约30浬,连接着保和海与莱特湾,是莱特湾南面的要道。海峡宽度南口约12里,北口约25浬呈喇叭状。海峡里水流湍急,漩涡翻滚,两岸礁石突兀,险峰高耸。最窄处仅约10浬。苏里高这个地名对于航海者而言还具有特殊的意义,早在1521年,麦哲伦横渡广袤的太平洋后,就在通过这里踏上了最初的陆地,他环球之梦也在这条海峡以西数浬的一个叫麦克坦的小岛上无奈地破灭了。

苏里高海峡之战

苏里高海峡(Surigao Strait),长30海里,连接保和海和莱特湾,从地图上看并不像是条特别重要的水道。但是在1944年10月,美国和日本于莱特湾附近海域爆发海空大战。在短短三天四夜里,双方投入军舰500余艘,战沉32艘共计34.2万吨,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海战。而莱特湾战役期间,双方在苏里高海峡进行了一场水面舰艇之间的激战,史称“苏里高海峡之战”。

1944年10月17日,美军先头部队正是首先从这里登陆,揭开了莱特湾大海战的序幕。不仅如此,几天后的25日凌晨,西村祥治海军中将率领的日军第三分舰队,在苏里高海峡拼死突破了美军鱼雷艇和驱逐舰的重重狙击后,在这里一头撞上了奥登多夫海军少将的战列舰编队——苏里高海峡之战达到最高潮。

西村的南路舰队由战列舰扶桑、山城以及最上号重巡洋舰和四艘驱逐舰组成。1944年10月24日他们遭到空袭,但只受小伤。

由于南路舰队和中路舰队严守电报寂静,西村无法与栗田和志摩协调他们的步骤。当他于02:00进入苏里高海峡时,志摩在他后面约40千米,而栗田还在锡布延海,离莱特岛的海岸还有好几个小时。

他们刚刚开过帕纳翁岛就闯进了美国第七舰队为他们设置的圈套。杰西·奥尔登多夫少将的六艘战列舰(密西西比号、马里兰号、西弗吉尼亚号、田纳西号、加利福尼亚号和宾夕法尼亚号,除了密西西比号以外,其余战舰皆在珍珠港被击沉或重创过,将在这场海战中大复仇。)、八艘巡洋舰、29艘驱逐舰和39艘鱼雷艇已经严阵以待。要穿过海峡打击登陆军,西村必须通过鱼雷艇施放的鱼雷,闯过两组驱逐舰警戒线,在六艘战列舰以及两队巡洋舰的集中火力下通过海峡来到海峡另一端的登陆地。

约03:00扶桑号和三艘驱逐舰中鱼雷。扶桑号发生爆炸断为两截,但没有沉没。03:50美国战列舰开火。美舰成一字形横排,日舰排成一路纵队只能舰艏朝向美舰。是采用战列战术的最后一次交战。美国当时已经拥有雷达控制火力,美国战列舰可以在日本军舰无法还击的距离上就开火。山城号和最上号不断被战列舰的穿甲炮弹重创。最上号巡洋舰转身逃跑但丧失了机动能力。山城号于04:19沉没。

04:25志摩的那智号和足柄号重巡洋舰以及八艘驱逐舰到达战场。志摩以为他看到的那两段残片是西村的两艘战列舰的剩余(实际上它们是扶桑号的两段),他认识到通过海峡是毫无希望的因此下令转身撤退。在混乱中他的旗舰那智号与焚烧的最上号相撞,丧失机动能力而落后的最上号第二天被飞机击沉。扶桑号的前半部被一艘美国重巡洋舰击沉,后半后来也沉没了。西村的七艘船中只有一艘驱逐舰幸存。

山城号是最后一艘与其它战列舰交战的战列舰,也是少数几艘被其它战列舰击沉的战列舰之一。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三宝颜    下一篇 安吉利斯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