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沾化一中

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第一中学,始建于1956年,是市属重点学校、市级规范化学校,2013年8月学校完成整体搬迁,新校园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占地300亩,建筑面积80000多平方米。

目录

学校现有教学班66个,在校生3500多人。在厚重历史文化的熏陶下,在追求优异办学效果的感召下,一中人形成了“勇于担当、敢于攀登、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优良传统,树立了“做更好的自己”的人生价值追求,初创时的筚路蓝缕,发展中的千辛万苦,一中人时刻铭记“明责致远,弘毅至善”的校训要求,启航了“成就学生、成就教师、成就学校”的一中共同梦想,努力成真“学生向往、教师有归属感、社会美誉度高”的学校发展之愿景,铸就了“止于至善”的学校文化标签,孕育了一中今天的辉煌。

教学设施

新的领导班子狠抓学校管理,加强师德建设,深化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平安校园,构建和谐学校,社会公认力逐年攀升,各项工作走上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投资1600多万元高标准配套内部设施,教师人手一台电脑,网络中心、学生电子阅览室、一卡通系统、多媒体一体机教学应用平台、电子屏工程、数字安防监控、数字广播系统等相继投入使用,文理科实验室,历史、地理演示室全部配设到位。

校史沿革

1956年初,山东省人民政府决定在沾化县富国区吴家荒建立沾化县第二所中学,规模12个班,定名山东省沾化第二中学,属省立中学,归惠民地区行政公署领导,县委县政府协助管理。7月,招收初中班4个,学生216名,9月1日首届新生入初学,沾化二中正式成立。

沾化一中沾化一中

1957年9月,建立中共沾化二中支部委员会,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1958年,学校领导管理权下放,改由县主管,业务工作接受地区教育局业务部门的指导,学校建立校务委员会,领导体制则实行党支部领导下以校长为首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11月,沾(化)利(津)两县合并为沾化县,沾化二中称沾化四中。

1960年暑假,根据沾化县人民政府决定,增设高中班,招收高中2个班,学生88名,成为完全中学。

1961年8月,沾化、利津两县分治,学校复称沾化二中。

1963年3月,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指定的《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学校行政工作,由校长领导下的校务会议研究决定,不再设校务委员会,学校领导体制,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校领导被批斗,学校管理体制名存实亡,处于无政府状态。

1967年4月,学校群众“造反”组织联合夺了学校的领导权,将校名改为红卫中学,建立红卫中学革命委员会。

1968年8月,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简称“工宣队”)进驻学校,领导学校的斗、批、改运动,成为实际上的领导者。

1970年6月,红卫中学和沾化工读师范、县直机关小学合并为“五七红校”。

1973年8月撤销五七红校,校名复称沾化二中。

1975年10月30日,县革委决定县中学更名,沾化二中改称沾化县五七中学,直属县领导。

1976年9月,恢复沾化二中校名。

1977年11月,取消“工宣队”,恢复原学校领导体制,同时,地区教育局确定沾化二中为地属重点中学,受地、县双重领导,以县为主,业务工作接受地区教育局教研室指导。

1983年3月,沾化县人民政府决定,沾化二中易名为山东省沾化县第一中学。

1984年,地区教育局重新确定沾化一中为地属重点中学。

1985年,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中小学领导管理体质的暂行规定》,沾化一中由县人民政府文教局直接领导,业务工作仍属地区教育局业务部门管理。

1991年10月,县直机关党委批准建立中共沾化一中总支部委员会,学校领导体制改为党总支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

1992年,初中部停止招生。

1994年12月19日,经滨州地区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县编委会正式公布,沾化一中由局级单位升格为副县级单位。

2000年9月5日,经县委、县政府和县编委批准,学校增设“教科研室”,和“电教实验室”两个科室,均为股级规格。

2003年7月25日,学校办公室、教导处、政教处、总务处、工会、团委、教科研室、电教实验室被县编委确定为副科级规格。

2014年11月,沾化县撤县立区,沾化县第一中学更名为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第一中学。

教学成果

在近60年的办学历程中,沾化一中先后培养出近6万名合格毕业生,为高校输送了数千名优秀学生。其中有7名同学考入清华大学,2名同学考入北京大学,数百名同学被名牌大学录取。

学校先后获得省级“教育先进集体”“卫生先进单位”和市级“文明单位”“师德建设先进集体”“教师队伍管理先进单位”“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教育质量优胜奖”“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和县级“先进基层党组织”“预防职务犯罪先进集体”“反腐倡廉和勤政效能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张宁江    下一篇 孙来苗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