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钟楼

钟楼,厦门市同安城关同新路中心处,耸立着一座五层钟楼。这座钟楼建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是为纪念辛亥革命后在护国讨袁战争中牺牲的庄尊贤、潘节文二烈士而建造的。
中文名称
钟楼
外文名称
Bell Tower
地理位置
厦门市同安区老城区中心的南门路65号
气候类型
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修建时间
民国十九年(1930年)
相关人物
庄尊贤、潘节文

目录

钟楼坐北朝南,五层砖混结构,建筑平面呈正方形,四面折坡攒尖顶,通高23米。底层边长4.33米,下承石砌方形台基,高1.08米,每边长9.3米,南面有石登阶7级。第三层正面额墙镌横题楷书“庄潘二烈士纪念钟楼”。第四、五层立墙逐层收分内缩,形成四周连通栏廊过道。第四层四个立面原各嵌置圆形时钟一面,今已不存。第五层南立面额墙镌横题楷书年款“中华民国十九年”。今钟楼周边的石埕、护栏,系1987年重修时增建。

庄尊贤(1875—1916年),字育才,同安灌口(今属厦门市集美区)人,同盟会革命党人,辛亥革命前夕曾创办灌口商办天然农林种植有限公司作为掩护,秘密从事推翻满清统治的活动,并于武昌起义爆发后率灌口革命军参加光复漳泉州地区的战役。后袁世凯篡权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同安县城再次易帜,庄尊贤逐召集旧部重建讨袁护国军,并以潘节文(1890—1916年,字奕敬,福建永春人,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为军事教练官。民国五年五月五日夜,庄尊贤、潘节文在率领革命军一百八十多人进攻同安县城时不幸殉身。庄尊贤牺牲时年四十一岁,潘节文牺牲时仅二十六岁。

庄尊贤、潘节文牺牲后,先埋葬于同安小西门的内校场。民国十二年四月,国民革命军自治军前敌总指挥张贞把庄、潘骸骨迁到同安外校场重葬,墓之四周,环以铁条,当地人称“铁枝墓”。可惜庄、潘的烈士墓已于1967年被拆除建原同安中百公司仓库,今已无存。

概述

钟楼位于厦门市同安区老城区中心的南门路65号,与双溪公园遥对。始建于1930年(民国十九年),为纪念在护国战争中牺牲的庄尊贤、潘节文两位烈士所建。

钟楼钟楼

同安古城中心,耸立着一座钟楼。没有报时的装置,也没有悠扬的钟声,古老的钟楼俯瞰着脚下的车水马龙,独守寂寞。

91年前护国战争的风云早已化为尘烟消逝于时光的轨迹中,独有这钟楼,给后人留下凭吊的印记。

“民国五年(1916年)6月1日(农历端午节)之夜,同安发生反对袁世凯复辟称帝的‘护国之役’,‘中华革命党人’庄尊贤、潘节文率‘闽南讨袁联军’攻打县城,与北洋军一营血战,不幸中炮牺牲。因军心涣散、弹药不继,同安反袁之役失败。1930年,辛亥元老陈延香先生募资在城中心建‘钟楼’以纪念两烈士。”

这便是钟楼的由来。随着它的建成,同安县城有了新的最高点。如今,古老的同安城早已车水马龙,然而钟楼依然是屹立于老城区的地标。“到钟楼。”只要你报出这三个字,同安的摩的司机便能准确无误地把你送达目的地,不用再费其他言语。

然而,钟楼的存在,对于新同安人而言,更多的也只是一个地标,随意问几个30岁以下的同安人:“钟楼历史由来如何?”得到的回答不是瞠目相对,便是面面相觑了。

原同安县文化局局长、文史专家颜立水老先生回忆了钟楼旧事。

抗战时期直到解放后很长一段时间,钟楼都是空袭警报的“发布中心”。先是从原同安后河教堂搬来一口1921年美国铸的钟,后来换成了防空警报器,遇有飞机来袭,急促的钟声和尖厉的防空警报便曾先后从这里响起。

“警报声很长,在乡下都能听得见。”颜老说,1954年台湾飞行员胡弘一驾机起义后,就迫降于今同安双溪公园附近的溪边,当时,钟楼上的防空警报响了好久。

上世纪60年代起,钟楼又成了同安消防队的驻地,直到1988年,消防队搬走。时年,颜老在同安县文化局局长任上,他组织人员拆掉了钟楼周围的一些建筑,并重新对其进行装修,才恢复了钟楼原貌。此后,钟楼成为文物保护单位。现在,当年做防空警报用的钟和防空警报器都还在钟楼上,只不过都已成为文物,而钟楼也在周遭的尘嚣中独守寂寞,回味往昔。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钟楼    下一篇 钟楼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