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解放碑地下环道
- 中文名
- 重庆解放碑地下环道
- 位 置
- 重庆市渝中区
- 长 度
- 2.8公里
- 通车时间
- 2015年9月
- 限 速
- 每小时30公里
目录
解放碑地下环道一期一号桥到十八梯主通道段已贯通,预计最快2015年6月一期竣工,市民有望直接从地下环道进入各大商厦。解放碑地下环道工程共分三期建设,由“一环、七联络、N连通”构成。其中,“一环”是一条地下车行循环道,总长约4公里,线路走向为“临江门—较场口转盘—新华路—中华路—五一路—临江路—临江门”。其中,一期工程为从临江门到较场口转盘;二期工程为从较场口转盘到五一路口;三期工程为从五一路口到临江门。一期工程出入口一隧道通过重宾连接道与保利重宾地下车库相接,两个支洞分别连接英利国际金融中心、万豪、合景大厦地下车库。目前一号桥到十八梯主通道段已经贯通。2015年6月一期竣工,建成通车后能够增加解放碑地区停车库的周转率及利用率,实现停车资源的共享,以后市民逛解放碑,可直接驾车通过地下环道进入解放碑商圈各大商务大厦。此外,整个三期工程地下环道建成后,接入的停车泊位上万个,能有效缓解临江门、小什字片区的地面交通压力,发挥嘉滨路和长滨路的作用。
如果要在寸土寸金的解放碑地面,新建或改扩建一条道路,无疑是一件“奢侈得几乎无法实现”的事情。
但是,解放碑的拥堵状况又不得不改变。
历经多年酝酿,昨日,渝中区政府全面披露了新方案—向地下空间“要”畅通。
渝中区政府介绍,解放碑地下交通组织方案计划总投资15亿元,分三期建设,拟于2015年建成通车。目前,一、二期工程已经开工。
地下交通组织方案由“一环、七联络、N连通”组成。
“一环”长2.8公里,为单向循环双车道,路宽为7~9米,层高5.5米,处于地下20米处,连接整个解放碑核心区域。其线路走向为临江门—较场口转盘— 新华路—中华路—五一路—临江路—临江门。其中,从临江门到较场口转盘,为一期工程;从较场口转盘至五一路口,为二期工程;从五一路口到临江门,为三期工 程。目前,一、二期工程已经正式开工。
“七联络”则是出入解放碑的7条地下连接道,同样位于地下20米处,与“一环”直接接轨。“七联络”中,有3条通道出解放碑、3条通道进解放碑,另1条则为双向进出解放碑。
在渝中地下交通组织方案中,特别提到“N连通”。所谓“N连通”就是通过多条支线将“一环”内外的地下车库连成一体,并与“一环”形成互通。
“地下车库连为一个整体后,将有效缓解解放碑核心区地面的交通压力,因为,车辆不再需要通过地面通行来寻求车位了”,昨日,渝中区城投公司介绍,解放碑 核心区内的知名楼宇地下车库几乎都将被全覆盖:世贸中心、中天酒店、万豪、国际金融中心、得意世界、创汇大厦、大都会、商业大厦、帝都大厦、金融广场、威 斯汀酒店等。
“经过整合,核心区内的13200个停车位将被融为一体”,渝中区城投公司一人士介绍,这就相当于在解放碑地下形成了一个偌大的停车库。
之所以投入15亿打造地下交通组织方案,目的就是为了给解放碑地面交通减压。昨日,渝中区城投公司该人士介绍,2015年,进出解放碑的车辆可不再经地面通行完成。
这主要依靠新建的“七联络”完成。该人士介绍,“3条进道”的入口分别位于一号桥北区路附近的灯饰广场、长滨路上的储奇门匝道处、千厮门大桥渝中隧道处 (沧白路附近);“3条出道”的出口则位于较场口地下、海逸酒店地下、五一路口地下,分别连接解放东路、解放东路和千厮门大桥(东水门大桥);而另1条双 向进出道则位于嘉滨路上,穿重医附二院抵达“一环”。
通过“一环”与“七联络”的互通,届时,进出解放碑均可经地下完成通行。换句话说,江北、南岸、沙坪坝、九龙坡等地车辆,均可经滨江路入地到达解放碑,从而让地面交通压力缓解,为解放碑交通减压。
在地下环道内,遭遇突发状况,如车祸、火灾等,怎么办?渝中区城投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不用担心,制定了专门的应对预案和配有应对的设施。
在地下环道内,设置有专门的紧急备用车道,用于紧急停车和意外事故发生时,后续救援车辆的通行,保证消防、公安或者医疗救护的车辆能在第一时间赶到现 场。同时,地下环道装有类似于宾馆房间的烟感、喷淋装置以及排烟送风、视频摄像、备用发电等安全系统。同时,为了保证地下车辆有序运行,在五一路口附近, 将建立一个大型的地面控制室。投入运行后,将实施24小时监控。另外,该负责人介绍,地下环道将禁止行人通行。
幕后
攻克消防难题
花100万做火灾模拟试验
解放碑地下环道工程,刷新了两项国内空白。
渝中区城投公司办公室主任陆川介绍,解放碑地下环道工程,集地下车行交通、轨道交通、人防设施、地下车库等为一体,此前国内尚无此工程,国家也无与之对应的消防安全技术标准。
为此,经多次协商,国家消防局同意,由指定的权威消防安全评估机构制作模型实验,采集数据。
陆川说,渝中区政府花费近100万元,由该机构设计模型,模拟地下环道发生火灾。采集排烟、人员疏散时间、喷淋情况等数据。
今年4月下旬,渝中政府邀请了北京、上海、天津、云南等13名全国知名消防专家,来渝中专业评审。经现场提问、讨论、答辩、现场查看等,专家组一致认为,地下环道方案安全性可行,攻破了“世界级难题”。
陆川谈到,我国关于地下道路的坡度的标准,不能高于4%。因山城地形条件,解放碑地下环道大大高于标准。经交通部专家组审定,按重庆地形条件,特地同意 地下道路的标准,提高两个百分点,不超过6%。这项重庆地方标准的设立,为重庆其他类似工程,提供了参照样本,破解工程标准“瓶颈”难题。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