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山东省高青一中

高青县第一中学,建于1951年,前身为山东省省立高青中学,现有120个教学班,在校生7600余人。

目录

教学楼教学楼

高青县第一中学,建于1951年,前身为山东省省立高青中学,几经易名,于1980年定名为高青县第一中学,是省级规范化学校、省级文明单位、淄博市重点高中。每周一的升国旗仪式,由学生自己组织发表国旗下讲话并进行国旗下宣誓。学生积极参加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文明校园创建取得新成效。不断开展“关注身边的贫困生”活动,结合学校为贫困生减免学杂费的机会,让学生关注身边的困难学生,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让困难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历史沿革

高青县第一中学,建于1951年,前身为山东省省立高青中学,几经易名,于1980年定名为高青县第一中学。

学校简史

1956年暑假学校落成并招收第一届新生,学校定名为“齐东第三中学”;

1958年秋,学校易名“博兴县第九中学”。

1958年至1961年,师生投入“卫星田”劳动、土法上马大炼钢铁、勤工俭学建农场,教学质量受到影响。

1959年,5月,赵店中学撤销,有2个班学生约100人及部分教师并入该校,是学校规模发展的第一个高峰。

1961年学校放长假,从6月1日起至1962年5月,以度荒保人。

1961年冬,学校易名为“高青县第二中学”。

1962年,5月,花沟中学撤销,转来2个班的学生及部分教职工。

1963年至1965年,教育教学稳定发展,出现了学校规模发展的第二个高峰。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爆发,学校在极短的时间内陷入一片混乱状态,曾一度易名为“高青县卫东战校”。

1967年、1968年停止招生2年。

1968年,学校名称恢复为高青县田镇中学。

1968年1月,开始设立高中班。

1969年,学校成为完全中学,学制高、初中均改为2年。

1971年秋,学校在苗家办起了农场,师生轮流去劳动。

1974年,开始了大规模的校舍改造工作,至1978年全部结束,旧房全部拆除翻新。

1975年,将临近毕业的高中6级改为专业班,即农业知识1个班,赤脚医生1个班,农业机械1个班。高中7级和8级入学时都按专业班招生。

1979年,9月,王兴仁被评为山东省特级教师。

1979年,初中部开始实行3年制。

1980年,学校定名为“高青县第一中学”。

1981年,高中学制由之前的两年改为三年。

1983年,停招初中班。

1987年,学校被表彰为省级文明单位。

1989年,9月,胡尊亚和王兴仁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1990年,胡尊亚被评为山东省特级教师。

1991年,9月,成士江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1992年,开始兴办了多个校办工厂。

1993年,5月,淄博市人民政府将该校明确为副县级事业单位。

1994年,高考本科上线107人,首次突破百人大关。

1995年,孙鹏祚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2001年,8月8日新校以“世纪中学”的名称奠基。

2002年,8月,新生就读于新建高青一中。

2003年,9月,高青一中整体迁入位于黄河路七号的新校址。

2004年,6月,学校成为省级规范化学校。

2006年,成为韩国京畿大学培养基地。

2009年,各年级全面推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2010年,11月,全市教学工作会议在该校召开。

2010年,12月,全国生本教育现场会在该校召开。

2012年,8月,高青县第一中学与高青二中合校,共同组建高青一中。

办学条件

办学规模

现有120个教学班,在校生7600余人。学校先后获得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学校、省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连续28年保持了省级精神文明单位称号。学校占地381亩,总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校园内楼群高雅、壮观,绿树成荫、湖光粼粼,环境优美。

硬件设施

设施设备现代、齐全,教学、运动、生活三区布局合理。建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图书馆;建有两个标准的400米塑胶跑道和多个标准的球类运动场等;建有两个可同时容纳6000多名学生就餐的学生餐厅;建有6栋学生公寓,学生宿舍配有独立卫生间,加装了太阳能热水淋浴系统。教室和宿舍内都装配了中央空调系统,冬暖夏凉,学习生活安心舒适。

师资队伍

全校在编教职员工571人,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64人。拥有特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122人,一级教师219人,县级以上学科带头人18人、教学能手44人、骨干教师48人,县“教育杰出人才”20人。

学校管理科学民主,领导班子勤政廉洁、团结高效,教职工爱岗敬业、严谨博学。全国优秀教师、省优秀教师、市师德标兵、市学科带头人、市优秀班主任、市教学能手、市优秀教师30多人;县优秀教师、县优秀班主任、优秀教研组长50多名;06到07学年,在省市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论文131篇,教师队伍素质一流。学校坚持德育为首,大力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学生爱国爱校、勤奋多思、尊师守纪、道德水平高。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定陶县第一中学    下一篇 曹县第一中学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