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一中
目录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莱州知府熙臣(字敬甫)创办“莱州府官立中学堂”。校址选在考院(今云峰山宾馆址),因筹建未就暂设旧道署(今材机厂址)。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考院校址落成,学堂随即迁入。
1912年,学校改称”莱州中学校“。
1913年,更名为“山东省立第十四中学校”。
1914年,原胶州“省立第十六中学校”和蓝村的“胶莱中学校”均并入莱州“省立第十四中学校”,学校更名为“山东省立第九中学校”。
1929年,学校定名“山东省立第九中学”。
1933年2月10日,学校临时迁址平度,校舍定名为“山东省立第九中学临时校舍”,共设五个院子。
1934年,改称“山东省立掖县初级中学”。
1941年,筹建“西海中学”。
1944年秋,西海中学与栖招莱联中在平度大田合并,改称“西海联中”。
1945年5月,西海联中(包括两掖联师)与南海中学(原西海中学分校)、两平联师合并整编,改称“西南海联中”,校址设在平度北部梁家涧口一带。同年9月,学校复称“西海中学”。
1946年,成立“掖县中学”,校址设在原”山东省立第九中学“。
1947年,学校迁到沿海区柳林头,改称“掖平中学”。
1948年,西海中学与掖平中学在沙河西杜家村合并成立“胶东区西海中学”。
1952年,更名为“山东省掖县第一中学”。
1988年,定名为“山东省莱州市第一中学”。
2000年,启动建设莱州一中新校区。
2002年,新校区启动办学。
根据2014年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3栋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的教学楼;实验楼3栋(含物理、化学、生物),建筑面积8200平方米。行政办公楼1栋,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学生公寓10栋,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 教师生活综合楼1栋,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学生伙房餐厅及特色餐厅各1栋,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图书科技艺术馆,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2000人阅读报刊图书资料,200余座大型电子阅览室和千余台学生用微机,36间理化生实验室超国标一类配置,专业琴房、画室、舞蹈教室。400米标准运动场2个,均为塑胶跑道。并设有高标准的校园计算机网络、闭路电视教学系统、智能音响广播系统。
根据2015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老校和新校两个校区,总占地648.5亩,建筑面积18万余平方米。有152个教学班、8300余名在校学生。
根据2015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在编在岗教职工706人。其中,专任教师609人,职工97人;本科学历628人,研究生学历17人,进修研究生37人;高级职称184人,中级职称243人,初级职称17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山东省教育创新人物2人,山东省教学能手1人,省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9人,烟台市十大杏坛名人2人,烟台市名师、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杰出班主任等62人,莱州市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89人,获莱州市十杰教师、优秀教师、教学能手等称号的有403人次。
山东省级名师(6人):刘沣、周育玲、王志香、王睿、张显芳、王朝晖
烟台市级名师(30人):刘沣、周育玲、王志香、王睿、张显芳、王朝晖、邓河、于春民、于津霞、王启东、王爱节、史胜江、孙旭东、闫磊、沈学彦、周爱萍、柳日美、姜宝芝、姜岳松、原永雯、唐林军、潘智明、毛建光、孙利民、李长进、李炳文、宋希坚、赵清华、王世琴、董波
截至2014年,学校与与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关系,并澳大利亚国际应用教育学会、英国公立赫特福德大学以及天津市树才中学等国内外学校建立了多项合作交流。
高考成绩
学校自1977年恢复高考至2014年,有42人摘取山东省个人总分和单科成绩桂冠。800余人次在全国奥赛和省、地级以上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300余名学生获博士学位。2005年至2014年,首榜本科上线10663人,64人考入清华和北京大学。
学科竞赛与科技发明情况
2005年至2014年,先后有207人在奥林匹克学科竞赛中获奖,其中35人获国家级前三等奖,58人获山东省一等奖。[1]
学科竞赛与科技发明情况一览表
2005年全国物理竞赛中,学校盛钧祺、祝元虎、郑汉彬获国家二等奖;李骁洪、刘文刚、姜伟鹏、梁 林、沈达、李佳明、董士杰获国家三等奖。同年在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中学校杨新涛、杜学文、鹿贻鹏获国家二等奖;李国东、孙浩凯、刘军获国家三等奖;曲国铖、王升霞、胡云波、刘晓刚、杜新新、鲍金辉、孙爱萍、于俊英、王震、杜青青获省一等奖。
2006年9月全国高中化学竞赛中,学校高三年级学生李晨、曲云飞获山东赛区二等奖,胡旭峰、宗方汝、孙腾、邱晨、孙晓晨等5位同学获省级一等奖,姜鹏同学获省级二等奖。在全国物理竞赛复赛中,刘锡刚、马晓鹏、邱伟潭、方浩锟、刘洋成和范毅松等六名同学获国家二等奖;吕毅、国方鑫等两名同学获国家三等奖。在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中,孙浩凯、王震获全国二等奖,曲亚楠获全国三等奖,单磊波、赵伟鹏、于英龙等获山东省一等奖。
艺术特长生培养
2008年至2014年,在全国“蒲公英”推新人大赛中曾有4人获国家一等奖,5人获山东省一、二等奖。98人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等全国重点音乐学院;22人考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国美术学院,50余人考入全国重点美术学院。
体育特长生培养
2005年至2014年,参加“耐克杯”全国高中篮球联赛获山东赛区第六名,是打进前六名的唯一一所县级高中。曾获山东省传统校男子篮球第五名。参加山东省“学校杯”中运会,先后夺得8个单项冠军。先后培养出国家一级运动员18人,二级运动员298人,向大学输送高素质体育人才162人。
截至2014年,学校有被评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山东省优秀教师”2人、“山东省劳动模范”1人、“山东省德育先进工作者”1人、“山东省师德标兵”1人、“山东省教学能手”2人。
截至2014年,学校先后获全国“为人师表单位”、“全国百强中学”、“中华百年名校”、“全国百强特色学校”、“思想政治先进单位”、“奥赛优秀学校”,山东省“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德育工作先进单位”、“依法治校先进单位”、“文明单位”,烟台市“优生培养先进高中”等百余项称号。
诚 勇
1919年春,学校成立校友会,并定期出刊校友会杂志。来自校友会出版刊物《杂志》上载校训为:诚(勤恳、敬慎、朴实),勇(坚苦、进取、果毅)。
《诚勇砺风骨》
《校友会歌》为:”愿吾辈务实勿徒存心博虚声,复愿我有恒,凡有志者事竟成。赓歌祝前程,欲与鹅湖鹿洞争,是在共进行。”
截至2015年4月,学校创立了体育、艺术、科技、文化等30多个社团。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青岛市城阳第三高级中学 下一篇 莱州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