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张西鼎

张西鼎(1913~1977)又名张醒华,化名邓谦。陕西省扶风县五泉乡(今属杨陵区)人。解放战争时期,张西鼎为创建豫鄂陕革命根据地和解放陕南做出了突出贡献。建国后,担任陕西省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陕西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甘肃省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等职。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中文名
张西鼎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陕西扶风五泉乡(今属杨陵)
出生日期
1913年
逝世日期
1977年
职    业
军人
信    仰
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
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目录

甘肃省军区原副政委。

张西鼎将军是陕西扶风东南乡人。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入延安抗大学习。毕业后任中共扶风县委书记。后到国民党军三十八军(赵寿山部)任补充二团通信排长,第九十八团便衣队队长、教导大队区队长、连长。从事党的秘密工作。1945年参与组织国民党军第十七师起义。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十七师政治部主任、中原野战军三十八军十七师政治部主任。1949年任陕西军区安康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参加了上党、邯郸、豫西、宛西等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陕西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副主任、主任,甘肃省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生平经历

张西鼎,1913年出生,陕西省扶风县五泉乡(今属杨陵区)人。又名张醒华,化名邓谦。1935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

张西鼎幼年曾入本村私塾读书,后因家乡大旱辍学。

1930年,陕军甄士仁部收编灾民时在凤翔成立军官学校,张西鼎入伍当了学兵。甄部后隶属杨虎城的十七路军。

1934年,张西鼎进入孙蔚如第38军教导大队。

1935年12月,张西鼎任第38军17师通信排排长。

1937年12月,张西鼎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结业后,回家乡筹建中共扶风县委,任县委书记。

1938年10月,张西鼎被派往山西(因在扶风县无公开职业作掩护),加入在中条山与日军鏖战的国民党第38军赵寿山部,历任补充2团通信排长、98团3营便衣队队长、教导大队区队长、连长,从事党的秘密工作。

1945年,张西鼎参与组织国民党军第38军17师起义。

(二)

解放战争时期,张西鼎历任晋冀鲁豫军区第17师政治部主任、中原野战军第38军17师政治部主任、陕南军区第17师政治部主任、陕西军区安康军分区副政委。参加了上党、邯郸、出击陇海路等战役战斗。为创建豫鄂陕革命根据地和解放陕南做了大量工作。

(三)

新中国成立后,张西鼎历任陕西省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甘肃省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为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以及人民军队的建设做出了贡献。

张西鼎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解放勋章。

1977年7月31日,张西鼎在兰州逝世,终年64岁。

人物履历

张西鼎1913年出生于陕西省扶风县五泉乡(今属杨陵区)。幼年入本村私塾读书,后因家乡大旱辍学。

1930年,陕军甄士仁部收编灾民时在凤翔成立军官学校,张西鼎入伍当了学兵。甄部后隶属杨虎城的十七路军。

1934年入孙蔚如第三十八军教导大队。

1935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12月被分配到第十七师任通信排排长。

1937年12月,去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结业后奉派回家乡筹建中共扶风县委,任县委书记。

1938年10月,因无公开职业作掩护,中共组织派他到山西,加入在中条山与日军鏖战的国民党第三十八军赵寿山部,任补充二团通信排长,九十八团三营便衣队队长,教导大队区队长,连长,做党的秘密工作。

1939年2月, 中共陕西省委决定成立中共三十八军工作委员会,张为工委委员。工委把培养训练干部作为改造部队的中心工作, 先后办了五期教导队。第二期于1939年春在茅津渡举办, 张奉派担任第一队的一个区队队长,兼中共第一队军官小组组长。

1940年3月,三十八军以军部教育连名义在娘娘庙附近举办第三期教导队,张仍参与,任教育连连长兼中共军官支部负责人,为三十八军培养了一批军政骨干。

1940年冬, 三十八军被调离中条山,张随军移防河南巩县、泗水一带。

1941年皖南事变后,蒋介石对三十八军施加压力,点名要赵寿山军长将张等几十名“红色军官”送往西安劳动营受训。经军中中共地下组织和赵寿山共同努力,使这批中共党员脱离了险境。中共三十八军工委分析了部队的处境和形势,听取了赵寿山的意见,决定派张去延安向中共中央汇报。张以回乡送家属为名,由巩县入潼关抵耀县,通过封锁陕甘宁边区的哨卡,进入中共陕西省委驻地照金。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汪锋带他到延安,先向中共中央军委和第十八集团军总参谋长叶剑英作了汇报,用一周时间研究了中央军委提出的“部队行动方案”;为以后同中共中央进行无线电联络,他还学会了密码翻译。随后毛泽东接见了张,对中共三十八军地下工委和赵寿山军长的工作作了肯定,并亲切地说:“纵观全局,目前三十八军不宜拉向解放区,你们若发现中原新的动向,及时速报中央, 再决定你们的行动。”

1941年5月初,张返回部队仍然是先到照金,再由省委派人送过国民党封锁线,于5月中旬回到巩县,及时向中共军工委和赵寿山转达了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

1942年深秋,蒋介石派汤恩伯的六个军对赵寿山部形成包围。中共军工委和赵反复研究将部队拉向解放区的应急措施,又一次派张和范明到延安汇报请示。毛泽东先后两次召见他们。在详细地询问了三十八军的处境和赵寿山的行动计划后,毛语重心长地说:“你们的工作成绩、经验是好的,是我们党的统战工作的典范。今后党在赵部的方针是,进一步做好上层统战工作,坚持抗战到底。具体做法要隐蔽骨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待机而作”;“要广交朋友,外灰内红,尽量使党的骨干‘向上爬’,掌握兵权,保存实力,巩固好三十八军部队,北抗日本,南斗重庆。”还说:我们对赵军长是完全相信的,可向他公开三十八军中共地下党员名单,使赵心中有数。三十八军贯彻毛泽东的指示,中共地下组织的工作越做越好。但是国民党顽固派不会让三十八军“外灰内红” 。

1944年3月,蒋介石把赵寿山调往第三集团军任总司令,另派亲信张耀明接任军长。为防不测,张西鼎和范明等一批中共党员撤回陕甘宁边区,张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

1944年冬,张和周仲英突然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同志召见,派他们再到三十八军,帮助中共三十八军地下工委工作。临行前,中共中央领导同志还意味深长地说:“山高路险,注意安全。”

1945年元旦,张、周从延安出发,辗转回到三十八军驻地,整顿了中共地下组织,确立了工委核心领导小组,指定了各团、营、连的中共组织负责人,为起义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3月,张、周一起隐蔽到副团长、中共党员尤继贤领导的陕县国民兵团。

6月,八路军豫西军分区收编的地方武装两个旅被国民党顽固派策反叛变,张、周同军分区失去联系。关键时刻,他俩接到中共中央的通知:三十八军十七师有西调迹象,应迅速决然将该师拉出来,其他部队能拉多少就拉多少。张、周立即同共产党员徐又彬、梁励生、朱曼青进行研究,一面布置十七师立即准备起义,一面组织陕县国民兵团应付突然事变。

7月7日,国民党顽固派的两个保安团和两个自卫大队向陕县国民兵团发起攻击。张、周带一个小分队占领制高点进行抵抗,尤继贤率团部及几十个武装人员向西突围, 于次日12时找到八路军豫西军分区的部队。

7月17日,十七师起义部队也胜利抵达豫西军分区。部队起义后成立了军政委员会和中共十七师总支部,张任中共总支部书记。

革命经历

解放战争时期,张西鼎同志先后担任晋冀鲁豫军区西北民主联军第三十八军第十七师政治部主任、陕南军区第十七师政治部主任、陕西军区安康军分区副政委等职,参加了上党、邯郸、豫西、宛西等战役。为创建豫鄂陕革命根据地和解放陕南做了大量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西鼎同志历任陕西省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陕西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甘肃省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等职,为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以及人民军队的建设做出了贡献。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解放勋章。

1977年7月31日逝世,终年64岁。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张加洛    下一篇 张贤良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