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金鸡钻石

金鸡钻石是中国发现的最大钻石,重281.25克拉,于1937年在山东省郯城县李庄镇发现,后被侵华日军驻临沂县的顾问掠去,至今下落不明。
中文名
金鸡钻石
发现地点
山东省郯城县李庄镇
重    量
281.25克拉
发现时间
1937年

目录

金鸡岭,盛产钻石。1937年秋,当地贫农罗佃邦在菜园翻地时,捡到一颗钻石,重达标两次钱,合281.25克拉。该钻石大如核桃,黄色透明,耀眼夺目,象一只刚出壳的小鸡,又出产在金鸡岭上,故名金鸡钻石。罗佃邦得到这颗钻石后,以为发横财,结果消息传到乡长朱希品那儿。朱经过威逼利诱,把钻石骗到手里。不久,事情被本地警察局长张英杰知道。张经过恐吓,把钻石抢走。事后,张通知罗佃邦到警察局拉800斤小麦了事.罗找张说理未果,反被打出门外。回家后,罗悲愤而死。1938年春,临、郯等地被侵华日寇侵占,这颗钻石又被伪沂州道公署侵华日军顾问川本定雄从张英杰手中抢去。据传,川本定雄得到钻石后,在日寇侵华上层头目中引起了一场争夺金鸡钻石的事件,明争暗斗,互相残杀,死了很多人。抗战胜利后,钻石的去向不明。

下落说法

1.随同日船“阿波丸”号沉入大洋。

2.被日寇带到日本,流落日本民间。

3.被日本天皇得到,据说现藏于日本皇宫。

4.遗失或损毁于战争。

5.流落于亚太某国。

6.被中国民间收藏

背景故事

郯城县李庄镇东南五公里处有一片山丘土岭,名曰金鸡岭,罗莫岭村就坐落在山下。1937年秋,该村贫苦农民罗佃帮在锄菜园时意外捡到了一颗钻石,大如核桃,通体黄色透明,耀眼夺目,形状恰似出壳的小鸡。因其产于金鸡岭,后来钻石被命名为“金鸡钻石”。

罗佃帮简直高兴得无法形容,左邻右舍看了以后均赞不绝口,说是无价之宝。有乡邻打趣说:“佃帮啊,你可真走红运,骑着金鸡一步升天了,有了这颗钻石就再也不用受穷啦!”罗佃帮听到夸赞,心里自然美滋滋的,于是打算卖掉钻石,盖上几间像模像样的房子,再买上牛驴,置上田产,留给子孙后代用……可在背后也有人议论,说罗佃帮捡到这么大的一颗钻石,既是福又是祸。在那个世道,到处都是土匪,乡里恶霸横行,稍有不慎,就怕不被土匪抢去,也被恶霸夺走,甚至连性命都得搭进去。

果然,消息很快传到乡长朱希品的耳朵里。他对这颗钻石垂涎欲滴,总想把它搞到手。有一天,朱希品来到罗佃帮家,看过钻石后爱不释手,于是他心生一计,恫吓罗佃帮,说土匪头子已经知道这颗钻石,不但要抢,还要杀人灭口。朱希品看出罗佃帮有惧色,“好心”给罗佃帮想了个“万全之策”,说趁早把钻石卖掉,免得惹事生非。又毛遂自荐要替罗佃帮卖钻石,并说一定给卖个好价钱。罗佃帮是老实人,对外地行情不熟悉,同时他又怕权势,怕土匪抢,就无可奈何地托朱希品代卖。朱希品就这样把钻石骗到手了。

不久,驻李庄镇警察局长张英杰得知朱希品骗得一颗特大钻石,就把朱希品传到警察局,威逼他交出钻石。朱希品以代卖为理由申辩无效,只得交出钻石。为掩人耳目,张英杰通知罗佃帮到李庄警察局拉小麦,只给了罗佃帮800斤小麦。罗佃帮拉着小麦,心里像刀穿一样难受。他回家后又气又恨,不久就病倒在床。村里左邻右舍也都为罗佃帮喊冤叫屈,认为这颗钻石别说800斤小麦,就是8万斤也换不去。村民们抬着罗佃帮到警察局门前,欲要钱给罗治病,但门卫不予通报。等了许久,张英杰出来便火冒三丈,破口大骂,并用皮带抽打罗佃帮。村民们只好将罗抬回,重病的罗佃帮受了张的毒打,一气之下,含冤而死。

1938年,临沂、郯城等地被日寇侵占。这颗钻石又被日军驻临沂伪道尹公署顾问川本定雄从张英杰那里强行要走。据说,川本定雄得了这颗钻石后,在侵华的日寇上层头目中又引起了互相争夺金鸡钻石的轩然大波。

1948年,《人民画报》第四期载文报道此事:“1937年秋,郯城县农民在金鸡岭下地干活,拾到重281.25克拉的金鸡钻石,后被日本侵略军掠走。”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人造钻石    下一篇 常林钻石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