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国际大都市

国际大都市,是城市化进程中一顶给城市戴上的皇冠,是一个城市有幸被视为伟大的城市的极高搭配。这样的城市是指那些具有超群的政治、经济、科技实力,并且和全世界或大多数国家发生经济、政治、科技和文化交流关系,有着全球性影响的国际一流都市。理解国际大都市概念的关键点是“影响力”问题,这种“影响力”是奠基在一定经济实力基础上的,这种影响能力既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也是一个相对比较的概念。现今世界公认的国际大都市为纽约、伦敦、巴黎、东京、香港五大城市。根据中国国务院最新发布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北京定位为世界城市,上海、广州、重庆被赋予建设国际大都市的重任。
中文名
国际大都市
外文名
International metropolis
核    心
国际影响力
适    用
城市
属    于
社会学
关键点
影响力
代表城市
纽约、伦敦、巴黎、东京、香港等
中国城市
北京、上海、广州、重庆

目录

从广义上说国际大都市与国际化大都市是一个概念。但从狭义上说,国际化大都市是城市国际化的初级阶段,国际大都市是城市国际化的中级阶段,而世界城市是城市国际化的高级阶段。

国际化大都市最初是由苏格兰城市规划师格迪斯于1915年提出来的。关于国际化大都市还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定义,国际上有代表性的解释定义有两种:

五大世界级都市五大世界级都市

1、英国地理学家、规划师彼得·霍尔将这一概念解释为,对全世界或大多数国家发生全球性经济、政治、文化影响的国际第一流大都市。他认为世界城市应具备以下特征:①通常是主要的政治权力中心;②国家的贸易中心;③主要银行的所在地和国家金融中心;④各类人才聚集的中心;⑤信息汇集和传播的地方;⑥不仅是大的人口中心,而且集中了相当比例的富裕阶层人口;⑦随着制造业贸易向更广阔的市场扩展,娱乐业成为世界城市的另一种主要产业部门。

2、美国学者米尔顿·弗里德曼提出了七项衡量世界城市的标准:①主要的金融中心;②跨国公司总部所在地;③国际性机构的集中地;④第三产业的高度增长;⑤主要制造业中心(具有国际意义的加工工业等);⑥世界交通的重要枢纽(尤指港口与国际航空港);⑦城市人口达到一定标准。

国际观点

国际大都市最初是由苏格兰城市规划师格迪斯于1915年提出来的。至今关于国际大都市还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定义,国际上有代表性的解释定义有两种:

1、英国地理学家、规划师彼得·霍尔将这一概念解释为,对全世界或大多数国家发生全球性经济、政治、文化影响的国际第一流大都市。

他认为世界城市应具备以下特征:

①通常是主要的政治权力中心;②国家的贸易中心;

③主要银行的所在地和国家金融中心; ④各类人才聚集的中心;⑤信息汇集和传播的地方;

⑥不仅是大的人口中心,而且集中了相当比例的富裕阶层人口;⑦随着制造业贸易向更广阔的市场扩展,娱乐业成为世界城市的另一种主要产业部门。2、美国学者米尔顿·弗里德曼提出了七项衡量世界城市的标准:

①主要的金融中心;

②跨国公司总部所在地;③国际性机构的集中地;④第三产业的高度增长;⑤主要制造业中心(具有国际意义的加工工业等);⑥世界交通的重要枢纽(尤指港口与国际航空港);

⑦城市人口达到一定标准。

国内观点

一是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位列世界经济、贸易、金融中心之一,对世界经济有相当竞争力和影响力;

二是经济运行完全按国际惯例,并有很高的办事效率;三是第三产业高度发达,综合服务功能强。大都市,指的是其规模、容量和结构、形象。

一是除了城市本身的人口面积外,还要有向外延伸的广泛空间即经济区域,称大城市连绵区;

二是除了城市据有跨国公司总部外,还要有庞大的企业集团、中介组织和相当的资产存量、要素存量和内外贸易额;三是除了城市的一般基础设施外,还要有显示现代化的公用事业、商住楼群和生态环境。

国际大都市需要国际化人才,外来人才的加入与常住暂住人口的增加、移民的速度是同步的,而其中外国人的多少成为衡量城市国际化的重要可量化指标,反映了城市在国际分工中能在多大程度上吸引外国企业、外国留学生、外国专家和外国人才移民。关于国际大都市外籍人口的比例,存在着5%、8%、15%、20%4种不同的说法。以最低的5%计算,一千万人口的城市必须拥有50万常住外籍人士。从1820年到1920年,有1130万移民从世界各地来到纽约,为纽约超越伦敦成为世界最大城市提供了人力资源。1965年以来,每年仍有75000人获准移居纽约,而外国留学生和暂住型职业人士更是源源不绝。

综合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

上海有387.11万外来流动人口,北京有外来人口300万,广州外来人口突破300万,预计今年的外商投资企业将达两万家,常驻外籍高级管理人员的数量也将超过6万人。

国际大都市通常也是国际会展城市。有一个说法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每年至少要举办150次以上由80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国际会议。巴黎的国际会议更是多达300多个。各类国际会议的召开可以拉动旅游、广告、运输、通讯等第三产业,由它带来的延伸经济效益是不可估量的。国际组织分布列前10位的城市依次是:巴黎、布鲁塞尔、伦敦、罗马、日内瓦、纽约、华盛顿、斯德哥尔摩、维也纳、哥本哈根。纽约市政府曾调查得出结论:纽约为联合国每投入1美元即可获得4美元的收益。小小瑞士就有近400个国际组织,没有沙漠的德国争取到了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UNCCD)秘书处设在波恩,连印度和泰国都各有10多个国际组织机构。

全球国际化程度高的城市,服务业在其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都在70%以上。在这方面,中国目前做得最好的城市是香港,它的服务业比重已达到了82%。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专家杨汝万对北京的城市诊断是,当城市的规模化发展与城市整体生活质量的提高成为一对矛盾体时,北京必须完成从规模化发展向功能化发展的转变,北京的下一步目标应是从大都市(Mega-city)转变为世界性、国际化城市(Worldcity/globalcity)。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贸易促进处处长李仲周提出,高度发展的服务业,连贯性的鼓励竞争制度、完整的服务业发展战略,将是提高经济效益与经济实力的必然选择。

服务业覆盖着金融、保险、商贸、航运、物流、旅游、法律、教育培训、中介咨询、公关、电子信息网络等诸多领域,城市CBD的设立,也是强化金融服务业的重要一环。上海的金融服务和航运实力暂时领先于全国城市,世界几大洲的156家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了上海,看似"亚洲华尔街",但与纽约的380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而广州的服务业也不尽完善,硬件设施和机构上缺陷不少。

国际大都市的魅力"不只是吸引",但一定要有吸引,成为创业与人居之城。

大众传媒体系可谓是城市的神经网络,国际大都市更是传媒之城,尽可能地创造国内外有影响的报纸、电视广播节目、文学作品、出版社、学术刊物、视听发行机构、书店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市场。 在美国,纽约市通过全美三大广播网控制着2139家电台和电视台,通过《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时代周刊》、《新闻周刊》等出版媒体影响全国的舆论界,几乎左右全国的新闻和娱乐。美国学者尼尔·R·彼尔斯说过:"纽约的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书籍和时装,年复一年地塑造和影响美国人的思想,美国任何其它力量都无法办到。"

城市文明和生活质素高,是国际大都市的应有之义。 健康水平最敏感的指标是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和人均寿命。

国外城市

纽约是美国第一大都市和第一大商港,它不仅是美国的金融中心,也是全世界金融中心之一。纽约位于纽约州东南哈得孙河口,濒临大西洋。纽约直接影响着全球的经济、金融、媒体、政治、教育、娱乐与时尚界。纽约在商业和金融的方面发挥影响力。[5]纽约的金融区,以曼哈顿下城的华尔街为龙头,被称为世界的金融中心。

全球第一国际大都市——纽约全球第一国际大都市——纽约

它由五个区组成:曼哈顿、布鲁克林、布朗克斯、昆斯和里士满;面积1213.4平方公里,2011年市区人口为8244910人,包括郊区在内的大纽约市人口为18897109人。按市区人口计算,2010年度纽约市的GDP为1.28万亿美元。

伦敦位于英格兰东南部的平原上,伦敦为英国政治,经济中心,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首都及最大港口,欧洲最大城市,世界顶级的国际大都市和全球最繁华的城市之一,伦敦一直稳居欧洲最大金融中心城市的地位,为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中心。世界上最重要的、欧洲最大的经济中心。

世界级大都市——伦敦世界级大都市——伦敦

伦敦近几百年来一直在世界上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其在政治、经济、人文、娱乐、科技发明等领域上的卓越成就,成为全世界最大的都市。伦敦是英国政治中心,也是国际组织总部所在地。

伦敦是多元化的大都市,居民来自世界各地,一座种族、宗教与文化的大熔炉城市。使用的语言超过300多种。

当中的伦敦城为全英国的金融中心,跨泰晤士河,距离泰晤士河入海口88公里。

伦敦的行政区划分为伦敦城和32个自治市,伦敦城外的12个市区称为内伦敦,整个大伦敦市面积约1570平方公里。2010年伦敦人口为8278251人。伦敦是世界最大的国际外汇市场和国际保险中心,也是世界上贸易中心之一和最大的金融中心。按市区人口计算,2011年GDP达到6955亿美元,2011年人均GDP达到84572美元,双双位居欧盟城市第一。

巴黎是欧洲大陆上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之一。首都巴黎人口为220.1578万人 (截至2009年1月1日) 巴黎还是一座“世界会议城”。它以明媚的风光、丰富的名胜古迹、多姿多采的文化活动以及现代化的服务设施。

东京是日本国的首都,也是是日本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海陆空交通枢纽,根据建成区面积、人口以及国民生产总值等指标,东京是亚洲第一大城市,世界第二大城市。全球最大的经济中心之一。

东京下辖23个特别区、26个市、1个郡、4个支厅(岛屿部)、5个町、8个村,总面积2187.66平方公里,2011年人口为13185502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按市区人口计算,2008年度东京市的GDP为1.479万亿美元。

洛杉矶濒临浩瀚的太平洋侧的圣佩德罗湾和圣莫尼卡湾沿岸,背靠莽莽的圣加布里埃尔山,面积1214.9平方公里。今天的洛杉矶,著名的硅谷就坐落这里。按市区人口计算,2010年度洛杉矶市的GDP为7706亿美元。

芝加哥是美国第三大城市,五大湖地区最大工业中心。位于伊利诺伊州东北部,密歇根湖西南端。面积606.2平方公里,2010年市区人口2897841人。2010年度芝加哥市的GDP为5320亿美元。

中国城市

中国香港是世界公认的五大国际大都市之一。根据中国国务院发布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北京定位为世界城市,上海、广州、重庆被赋予建设国际大都市的重任。

香港

香港是一座高度繁荣的国际大都市,是仅次于纽约和伦敦的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与美国纽约、英国伦敦并称“纽伦港”,在世界享有极高声誉。香港也是亚洲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以廉洁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经济体系以及完善的法制闻名于世,有“东方之珠”、“美食天堂”和“购物天堂”等美誉。

东方之珠——香港东方之珠——香港

1840年之前的香港还是一个小渔村,属广东省广州府。1842-1997年间,香港沦为英国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香港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不仅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更成为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地区之一。

北京

北京(Běijīng)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中央四个直辖市之一,全国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全国经济、金融的决策中心和管理中心,北京同时也是中国陆空交通的总枢纽和最重要的国内国际交往中心。

中国首都北京中国首都北京

据2010年数据统计,北京人类发展指数为0.901(极高),位居中国大陆行政省区第一位。在2014年世界城市排名中,北京位居第8位;2014年全球最具影响力城市排名中,北京位居第8位,均为中国大陆城市第一位。

北京有着3000余年的悠久历史和850多年的建都史,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九大古都之一。[3]其地理位置优越,是中华全国政治中心的理想所在。

上海

上海(Shanghai),简称“沪”,有“东方巴黎”的美称,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之一,中国国家中心城市,中国的经济、金融中心,繁荣的国际大都市,拥有中国大陆首个自贸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上海作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祥地,地处长江入海口,东向东海,隔海与日本九州岛相望,南濒杭州湾,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共同构成以上海为龙头的中国最大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圈”。

国际大都市上海国际大都市上海

上海是江南的吴越传统文化与各地移民带入的多样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特有的海派文化。2010年成功举办了2010年世界博览会、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国际电影节等大型文化交流活动。上海是中国主要旅游城市之一。主要景点有上海博物馆、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上海大剧院、上海豫园、豫园商城、上海外滩风景区、上海新天地娱乐休闲街、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等。

广州

广州是广东省省会,是国务院定位的国际大都市、国际商贸中心、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国家中心城市、国家综合性门户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广州从3世纪30年代起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唐宋时期成为中国第一大港,明初、清初成为中国唯一的对外贸易大港,是世界上唯一两千多年长盛不衰的大港,是“历久不衰的海上丝绸之路东方发祥地”。

国际大都市--广州国际大都市--广州

各国驻广州总领事馆达到54个,数量居全国第二位。广州总部经济发展能力居全国前三位。在广州投资的外资企业达2万多家,世界500强企业236家。广州上市企业数量达118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54家。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66.77%,居全国前三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全国第三位,人均消费品零售额居全国第一位。民生发展指数连续两年居全国第一位。

国际大都市--广州国际大都市--广州

2010年至2015年,广州五次被福布斯评为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第一位。广州港口货物吞吐量居华南第一位、世界第五位。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是中国三大国际航空枢纽之一。跨境电子商务规模居全国第一。正形成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贸易中心和金融服务体系融合发展格局。广州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汇聚了全省70%以上的科技人员、95%的博士、97%的国家重点学科、80%的高校,新型研发机构28家,工程技术研发中心813家,重点实验室337家,数量均居全省第一。广州已建成华南规模最大的科技企业孵化器集群,7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被科技部评为优秀,数量居全国第一。广州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连续6次位居世界第一。

重庆

重庆,简称巴和渝,别称巴渝、山城、渝都、桥都,雾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直辖市、超大城市,国家中心城市,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政治、文化、科技、教育、艺术等中心,国务院定位的国际大都市。中西部地区水、陆、空型综合交通枢纽。

重庆因嘉陵江古称“渝水”,故重庆简称“渝”。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改渝州为恭州。南宋淳熙16年(1189年)正月,孝宗之子赵惇先封恭王,二月即帝位为宋光宗皇帝,称为“双重喜庆”,遂升恭州为重庆府,重庆由此而得名。

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国政府定重庆为战时首都和永久陪都。

共和国成立初期为西南大区驻地和中央直辖市,1997年6月18日恢复成立中央直辖市后,重庆老工业基地改造振兴步伐加快,形成了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综合化工、材料、能源和消费品制造等千亿级产业集群,金融、商贸物流、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十三五”期间,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国家中心城市,加快建设国家重要现代制造业基地,国内重要功能性金融中心,西部创新中心和内陆开放高地。

重庆拥有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国家级新区——两江新区、渝新欧国际铁路,以及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重庆西永综合保税区、重庆铁路保税物流中心、重庆南彭公路保税物流中心、万州保税物流中心,过境72小时内免签,进口整车、水果、肉类、生鲜海产等口岸。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蒋丹    下一篇 盛唐幻夜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