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经管为主,法、文、理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是全国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由教育部、财政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建。 学校源于1917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开设的商科,它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研究商学的学府;历经“国立上海商学院”、“上海财政经济学院”、“上海财经学院”多个历史阶段,在1985年9月更名为上海财经大学。
中文名
上海财经大学
英文名
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简称
上财
创办时间
1917年
类别
全国重点大学
学校类型
财经
属性
211工程
所属地区
中国上海
主管部门
教育部
主要院系
商学院、会计学院、金融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等
硕士点
95个
博士点
53个
现任校长
樊丽明
校训
厚德博学、经济匡时

目录

上海财经大学已有95年历史,现为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并进入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项目行列。1997年,江泽民同志亲笔题词:“面向新世纪把上海财经大学建设成为具有一流水平的社会主义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源于1917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创办的商科,著名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杨杏佛任商科主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扩展为国立东南大学时,为适应商学人才培养的需要,商科迁址上海,于1921年成立上海商科大学,这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商科大学,著名教育家郭秉文任校长,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任教务主任。几经变革,1932年8月独立建校,定名为国立上海商学院,时为国内唯一的国立商科类本科高校。

1950年8月,学校更名为上海财政经济学院,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和姚耐为院长、副院长。20世纪50年代初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圣约翰大学、沪江大学、厦门大学、东吴大学等20余所高校的商学院或财经系科相继并入,上海财政经济学院遂成为华东地区唯一的财经类高等学校,云集了褚凤仪、褚葆一、李炳焕、李鸿寿、孙怀仁、吴承禧、王惟中、杨荫溥、龚清浩、许本怡、周伯棣、邹依仁、薛仲三、周有光、尹文敬、刘絜敖、彭信威、胡寄窗、娄尔行等各学科著名教授。1980年3月,学校隶属财政部领导。1985年9月,学校更名为上海财经大学。2000年2月,学校划归教育部领导。

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创业和努力奋斗,学校现已成为一所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经、管、法、文、理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重点大学。在全国财经院校中,我校最早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81年国家首批),也是首批设立社会科学(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的高校之一。1996年,学校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2000年和2007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优秀评价;2007年,学校进入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项目行列。

学科实力

截止2013年,学校有国家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设有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后流动站,4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专业硕士学位点。

2013年1月29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发布全国第三轮学科评估结果,上海财经大学财经主干学科成绩位列财经类院校第一名。

科研实力

科研机构

截止2013年,学校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1个,拥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牵头或参与组建的协同创新中心6个;另设有财经研究所、会计与财务研究院、高等研究院、中国公共财政研究院、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中英金融信息服务工程联合研究中心、国学研究所等数十个学术科研机构。

学术成果

自2009年至2013年四年,学校师生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American Economic Review、Econometrica、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Annals of Statistics、Journal of Finance、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Accounting Review以及国际权威和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18篇,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国内权威期刊发文97篇。

根据荷兰蒂尔堡大学发布的“全球经济学研究机构排名”,2012年上海财经大学在国际权威经济学期刊论文发表,位居大中华区第1名,亚洲第6名,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波士顿学院等并列世界第69名。

师资力量

截止2012年9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019名,其中教授、副教授541人,有“千人计划”10人、长江学者9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全体教师的比例为81%。

现任领导

中共上海财经大学委员会书记:丛树海    

中共上海财经大学委员会副书记:刘永章 陈宏

中共上海财经大学纪律委员会书记:刘永章

校长:樊丽明       

副校长:孙铮、周仲飞、刘兰娟、方华、黄颖、蒋传海

院系设置

截止2013年,学校设有12个专业学院,在36个本科专业招生。学校下设商学院、会计学院、金融学院、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法学院、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人文学院、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统计与管理学院、应用数学系、外语系和经济学院。

文化传统

校训

学校校训为:“厚德博学,经济匡时”。

厚德:增厚美德。语出周代《易经·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隋代《止学》亦云:“服人者德也。德之不修,其才必曲,其人非善矣。”

博学:增广学识。语出《礼记·儒行》:“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厚其德,博其学”是高等教育的永恒使命。

经济:经世济国。校训中的“经济”二字既包含经世济民、治理国家之意,又体现了办学特色。

匡时:匡扶时局。1934年,著名学者马寅初为上财人题词“经济匡时”,寄望上财人“胸怀祖国、志存高远、服务于国家、奉献于时代、担负起天下兴亡的重任”。

校徽

学校校徽主图为一本翻开的书和一枚古代货币。书籍象征学问,与校训“厚德博学”对应。货币象征经济,与校训“经济匡时”对应。该货币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安阳币”,币身镌刻古体“安阳”二字,寓意吉祥。

新闻事件

上海财大一教授被解聘 9名硕博连读生处境尴尬

2016年,43岁的教授茆长暄这次彻底与自己所供职的学校——上海财经大学闹掰了。这个在2010年被上财从美国引进回来的青年教授被校方告知,在2016831日“常任轨”教授6年聘用期满后,不再续约。

尴尬的是,9名跟着他进行硕博连读的学生,有的已经拿到硕士文凭,正处于攻读博士的关键期;有的刚刚入学一年,啥情况还不知道,就换了导师。

如今,事件正朝着茆长暄和学生们难以控制的方向发展。一方面,自认为学术水平很高、教学水平很高、论文被引用率NO.1的茆长暄多次向学校索要解聘自己的具体理由,却无果;另一方面,9个学生因为没有同领域导师指导,担心自己将来毕不了业。

学生们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要么退学,拿着硕士文凭找工作去;要么重考,换一个有能力指导自己的导师再继续学业。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    下一篇 私立大学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