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亚夫
- 本 名
- 陈亚夫
- 别 称
- 陈凤元
- 出生地
- 河北省满城县
- 出生时间
- 1914
- 去世时间
- 1990
- 主要成就
- 少将
目录
总参谋部三部副政治委员兼工程技术学院政治委员。
陈亚夫是河北满城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参加八路军。抗日战争时期,他担任连政治指导员、营政治教导员、县支队副政治委员、团政治委员、旅政治部副主任。解放战争时期,担任随营学校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旅政治部主任,师政治委员。参加了百团大战和黄土岭、绥远、清风店、平津等战役、战斗。1951年2月他率部入朝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回国以后,历任军政治部主任、某步兵学校政治委员、某军事学院政治委员等职。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十年动乱中,他同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作了坚决的斗争。他衷心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陈亚夫同志几十年如一日,英勇奋斗,忘我工作,为祖国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为加强我军的政治建设,为培养合格的国防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坚强的党性和组织纪律性。他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正直坦荡,光明磊落,关心群众,团结同志,艰苦朴素,廉洁奉公。
陈亚夫同志,因病于1990年7月1日在北京逝世,终年76岁。
陈亚夫,1914年出生,河北省满城县人。原名陈凤元。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参加八路军。
(一)
陈亚夫曾在保定地区从事党的秘密工作。
抗日战争时期,陈亚夫历任晋察冀军区第3军分区第10大队连指导员、营教导员、易县支队副政委、45团政委、晋察冀军区第2纵队6旅政治部副主任。
(二)
抗战胜利后,陈亚夫任晋察冀军区第2纵队随营学校副政委、政委、华北野战军第2纵队4旅政治部主任。
1949年2月,华北野战军第2兵团第8纵队23旅改编为华北军区第19兵团65军194师(属主力师),陈亚夫任194师政委。
1949年4月,华北军区第19兵团(辖第63、64、65军)划归第一野战军建制,陈亚夫任第65军194师政委。
有资料显示:陈亚夫曾任第19兵团65军独立31师政委。
解放战争时期,陈亚夫参加了黄土岭战斗和平津、太原、兰州、宁夏等战役战斗。
(三)
1949年11月,第一野战军兼西北军区成立,陈亚夫任第19兵团65军194师政委。
1951年2月,陈亚夫参加抗美援朝,任志愿军第65军194师政委、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参加了1951年夏、秋季防御作战、1952年春、夏季巩固阵地作战和1952年秋季战术性反击,获得朝鲜二级国旗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
1952年,巴金来到朝鲜前线,到第65军采访,恰好陈亚夫升任军政治部主任,巴金就在他的介绍下,多次到张振川团采访。张振川除介绍全团指战员英勇杀敌的战况外,还把赵先友烈士视死如归的情景说给巴金。作家激动不已,随后又赴赵先友生前所在的6连进行采访,写出小说《团圆》。小说发表后,引起当时主管电影的夏衍的注意,文化部遂责成长春电影制片厂将其搬上银幕。长影最终敲定由武兆堤执导,由曾任总政副主任傅钟上将秘书的毛烽编剧,制作成家喻户晓的《英雄儿女》。
1953年10月回国后,陈亚夫任第65军政治部主任。
1961年,陈亚夫毕业于高等军事学院。后任第65军副政委、石家庄步兵学校政委、解放军工程技术学院政委、第一外国语学院政委、总参谋部三部副政委。
陈亚夫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0年7月1日,陈亚夫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7岁。夫人,李军;子女,陈冀宁、陈小莉。
1929年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参加八路军。
抗日战争时期,他担任连政治指导员、营政治教导员、县支队副政治委员、团政治委员、旅政治部副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担任随营学校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旅政治部主任,师政治委员。参加了百团大战和黄土岭、绥远、清风店、平津等战役、战斗。
1951年2月他率部入朝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回国以后,历任军政治部主任、某步兵学校政治委员、某军事学院政治委员等职。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十年动乱中,他同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作了坚决的斗争。他衷心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陈亚夫同志几十年如一日,英勇奋斗,忘我工作,为祖国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为加强我军的政治建设,为培养合格的国防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坚强的党性和组织纪律性。他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正直坦荡,光明磊落,关心群众,团结同志,艰苦朴素,廉洁奉公。陈亚夫同志,因病于1990年7月1日在北京逝世,终年76岁。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