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汉清
- 中文名
- 阮汉清
- 出生地
- 湖北省通山县
- 出生日期
- 1913
- 逝世日期
- 1984
目录
第二军医大学原政治委员
阮汉清将军是湖北省阳新(今通山)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8军鄂东南指挥部第3医院31卫生所所长,湘鄂赣省军区卫生部科长、卫生部部长。参加了湘鄂赣苏区反“围剿”和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1支队医务主任,第4支队军医处处长、第2师4旅卫生部部长,师后方医院院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淮南军区卫生部第一副部长,华中军区卫生部第6后方医院院长,第三野战军10纵卫生部部长,第8兵团卫生部部长。参加了济南、淮海、渡江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政大学卫生部部长,军委卫生部医务处处长,计划检查处处长。1953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回国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副校长,齐齐哈尔军医学院院长,第二军医大学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
阮汉清将军于1984年6月9日逝世,终年71岁。
阮汉清,1913年出生,湖北省阳新(今通山)县燕头岩村人。原名阮名燔。1930年7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5月转入中国共产党。
(一)
阮汉清生于贫农家庭。他仅读私塾两年即辍学,在家放牛、种田。
1927年,鄂东南农民运动兴起,阮汉清在其四伯阮贤桐(中共地下党员)的引导下,带头成立了儿童团,开展反封建、破迷信等活动。
1930年,阮汉清参加红军,被分配到红8军后方留守处当医兵。
1931年,阮汉清成为甲等医兵。
1932年,阮汉清任医疗组组长。
1933年,阮汉清任红8军鄂东南指挥部第3医院医生。四个月后,升任第3医院第31卫生所所长。
1934年,阮汉清任赣西北分区医院院长,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保证了伤病员的安全。后任湘鄂赣省军区卫生部卫生科科长。
1936年12月,阮汉清任湘鄂赣省军区卫生部部长。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阮汉清参加了湘鄂赣苏区反“围剿”作战和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在历次反“围剿”作战的极端艰苦环境中,多次安全转移大批伤病员,完成了战伤救治的任务。
(二)
1937年7月,阮汉清任新四军第1支队医务主任。
1938年1月,第4支队高敬亭向第1支队傅秋涛说第4支队缺乏医疗骨干。傅秋涛向周恩来做了汇报,提议从第1支队调医疗骨干支援第4支队。阮汉清遂调任第4支队军医处处长。他领取了一批药品器材,迅速集中伤病员突击治疗,健全了第4支队卫生组织机构。
1941年,阮汉清任新四军第2师4旅卫生部部长。
(三)
1945年9月,阮汉清任淮南军区第2师医院院长。在此期间,除完成繁重的医疗救治任务外,对部队卫生医疗机构的组织建设、专业干部培养、技术训练等工作花了大量心血,作出了贡献。
1945年11月,阮汉清任淮南军区卫生部第一副部长。
1946年10月,阮汉清任华中军区第6后方重伤医院院长、党委书记。
1947年5月,阮汉清任华东野战军第10纵队卫生部部长。
1949年2月,华东野战军奉命改编为第三野战军,下辖第7、8、9、10兵团,阮汉清任第8兵团后勤部卫生部部长。
1949年8月,阮汉清任华东军政大学卫生部部长。
解放战争时期,阮汉清在淮南战斗和睢杞、济南、淮海、渡江等战役中组织和实施了有效的卫勤保障。
(四)
新中国成立后,阮汉清任华东军政大学卫生部部长、总后勤部卫生部医务处处长。
1950年2月,阮汉清任军委卫生部计划检查处处长。
1953年2月,阮汉清参加抗美援朝,任志愿军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协助部长规划当年医院调整部署、反细菌战、部队卫生防疫、伤病员后送工作。他提出组织卫生列车大队,使伤员回国有专车,有专门护理和饮食供应。朝鲜停战后,他组织了交换战俘中的卫生防疫工作。阮汉清获得朝鲜二级自由独立勋章。
1959年9月,阮汉清任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副校长,分管临床教学和医疗,重视提高医疗质量和医德养成,为维护军队医院在群众中的威信,作出了贡献。
1965年,阮汉清任齐齐哈尔医学院院长。
1970年7月,阮汉清任第二军医大学政委。
1975年7月,阮汉清离职休养。
阮汉清1961年8月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84年6月9日,阮汉清因病在上海逝世,享年72岁。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