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王泮清

王泮清少将,(1911—2003),河北省盐山县王家窑厂村人,1911年10月出生,自幼家境贫寒,从小就在家中务农。17岁后,为生活所迫,便到天津一个纺织厂当学徒,1931年之后,日本帝国主义陆续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在抗日救亡思想的驱使下, 1935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不久就但任了红25军补充师排长。在1935年9月随红25军最先到达陕北。1936年6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中文名
王泮清
国    籍
中国
出生地
河北省盐山县王家窑厂村
出生日期
1911年
逝世日期
2003年3月18日
职    业
军人

目录

原汉口高级步校校长。

王泮清同志是河北省盐山县人,1935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班长、排长、连长,抗大分校支队长、大队长,军政大学分校副校长,汉口高级步校副校长等职,参加过山东蒙山反扫荡、鲁中县崮顶突围等战役战斗。他1961年由大校军衔晋升为少将军衔。他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王泮清同志,因病于2003年3月18日在武汉逝世,享年92岁。

人物生平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于1936年在瓦窑堡成立了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王泮清调到红大任第三科连长兼教员,西安事变后红军大学第三科进驻甘肃庆阳,改为中央教导师,王泮清任中央教导师副营长兼主任教员。从这个时候起,他就开始终生从事了党的军事教育工作。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为了适应抗日战争形势发展的需要,中央军委决定组建八路军总部随营学校,并从甘肃庆阳中央教导师抽调了校、处领导,并任命韦国清为校长,陈明为政委,阎捷三任教育长。王泮清任八路军随营学校军事总教,当时的政治总教为张平凯。军政教员有:陶汉章、赖光勋、黄经琛、严光、欧阳平、郑文卿、谢振华、刘浩天等同志。

八路军随营学校进驻洛川后,对内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六大队,归抗大领导,但为统战需要,对外仍称八路军随营学校。1938年9月随营学校扩编为三个支队,王泮清为第六支队支队长。在极其艰苦及简陋的条件下,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八路军随营学校共招收二批,培养了近2000名学员。

1938年12月,八路军随营学校和驻庆阳的抗大第五大队、驻旬邑的陕北公学、驻安吴堡的青训班等单位组成抗大一分校,由何长工任校长、周纯全任副校长、黄欧东任政治部主任、韦国清任训练部长,王泮清任抗大一分校大队长。

随后抗大一分校挺进山东抗日前线,在沂蒙山区,抗大一分校边教学边作战,在近七年的时间里,为我党我军培养了大批军政骨干力量。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10月抗大何长工副校长率领第一、三、四大队和校直属队共3000多人,从绥德出发,挺进东北。1946年2月,中央决定,抗大总校改称东北民主联军军政大学,林彪兼任校长,彭真兼任政委 。 此时,抗大一分校也到达东北战场,随即划归总校建制,王泮清为总校大队长。

后来东北民主联军军政大学总校在东北陆续成立了东满、南满、北满、西满四所分校,北满分校对外也称合江分校(或佳木斯分校)。按着惯例,抗大各分校军政一把手都由当地的党政一把手兼任,因此北满分校由东北民主联军总后勤部部长兼政委钟赤兵兼任校长,由东北合江省委书记张闻天兼任政委。王泮清任东北军政大学北满分校副校长、叶明任副政委。在二年期间,东北军政大学为我军培养了四千多名军政干部,有力的配合了东北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1948年初,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东北军政大学进行整编,学员共编为4个团,王泮清任军政大学第二团团长,叶明任第二团政委。1945年5月,奉中央军委命令,东北军政大学副校长倪志亮率军大第二团作为先遣队随四野大军去武汉,为东北军政大学南下作准备,先遣队到达武汉后,即奉命参加军管,倪志亮兼武汉市警备司令,王泮清兼任武汉市第一任纠察总队总队长。

东北军政大学到达武汉后,改名为中南军事政治大学,总校设在汉口,同时在商丘、信阳、长沙、南昌、桂林、广州成立了六个分校,王泮清任直属第一总队总队长。中南军政大学除了继续为中南军区培养军政干部外,还招收了大量的地方知识青年,教育改造了大批国民党军队的起义军官,培训了许多师、团职教育骨干和大量的我军工农出身的高级干部。为刚刚解放的新中国培养了大量的军队和地方急需的宝贵人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二十步兵学校校长,第六步兵学校校长,汉口高级步兵学校副校长,校长。为我国军队院校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呕心沥血,贡献了他毕生的力量。

一九五五年授大校军衔,一九六一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2003年3月18日去世,享年93岁。

人物生活

1961年王泮清以优异成绩从南京军事学院高级系毕业,随后任汉口高级步兵学校副校长、校长。

汉口高级步兵学校是文化革命之前我军培养团营干部的两所学校之一,王泮清在军队院校中严格教育、关心、爱护下属,处处为人师表是有名的。要让学员和下级做到的事,他自己总是身体力行,首先做到,从不特殊,1965年下半年,他已54岁了,但仍坚持随步校学员到外地野营训练,并且一定要同吃、同住、同训练。当时部队都睡在简易的帐篷里,王泮清因受潮和遭受风寒,他突然发高烧达41度,并且很快下肢就不能运动了。王泮清坚持交待完工作后才去住院。武汉军区总医院即刻把他转到北京解放军301医院,但当时的医疗诊断条件有限,医生们会诊,怀疑他是否因脊椎肿瘤而导致下肢突然瘫痪,结果又抽脊液,检查来、检查去,最后排除了肿瘤,确诊为马尾神经发炎,但发了十余天高烧已引起马尾神经粘连,导致下肢瘫痪了。其实当时只要尽快地使用大量的抗生素,病情就能得到有效控制,但为时已晚。接着,刚好又赶上文革初期,301医院已没有了正常的医疗秩序,王泮清也失去了重新恢复得机会。

他先是架着双拐,拖着一条完全抬不起来的腿慢慢走路(还有一条腿勉强可以抬起来一点),后来渐渐体质变弱走不了路,就完全坐轮椅行动。最后几年,几乎就是在医院的病床上度过的,直到去世,他顽强的与病魔抗争了38年。

三十八年,对一个人来说,可不是一个短暂的时间,开始坐轮椅之后,王泮清的行动就大为不便了。长年的卧病在床,由于下肢瘫痪,不能运动,肌肉也慢慢萎缩,神经也变得麻木起来。特别是后几年,稍有不慎, 就会产生褥疮,且伤口也很难愈合。其疼痛是难以忍受的,但王泮清却神态自若。

王泮清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每次去北京开会期间,他都尽量少吃饭、少喝水,怕上厕所不方便,给工作人员带来麻烦。

王泮清虽然常年在病榻之中,但心中始终关心着党和国的大事,关心着国家的每一个变革,对社会上那些贪污、腐败现象深恶痛绝。他被选为所在的湖北军区元宝山休干所的党委副书记和支部书记。

王泮清在2003年3月18日,在他93岁高龄时永远离开了我们。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祁开仁    下一篇 李懋之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