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李德胜

李德胜是毛泽东于1947年到1948年期间使用的别名。

目录

1947年到1948年胡宗南率领30万国民党部队对我西北解放区大举进攻,即所谓的重点进攻。驻扎在延安的中央军委决定放弃延安城,转战陕北。为了保密,中央军委化名“昆仑纵队”,毛泽东也取了一个别名——“李德胜”。用他本人的话说,其意义就是,中国人民理应得胜,而且,这三个字的谐音是“离得胜”,意为“离开延安,取得胜利”。所以,毛主席十分喜欢这个名字。也就在转战的过程中,毛泽东把他的两个女儿的姓氏改为“李”,即李讷和李敏。另外的一方面是为了保护两个女儿。

化名原因

毛泽东在他的一生之中,曾经使用过不少的化名。这些化名,都具有它特定的历史含意,并与毛泽东这一时期的思想发展紧密相联。为他喜欢的,就是取名“李德胜”。“李德胜”就是他对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延安充满必胜信心的一个化名。1947年,毛泽东暂时撤出延安,留在陕甘边区领导全国解放战争,为了保密需要,起名字“李德胜”。他说,“我叫李德胜,取革命一定胜利的意思”。文革时期毛泽东被敬为“我们心中最红最红的红太阳、伟大领袖、伟大导师、伟大统帅、伟大舵手”。再联想英语中的红太阳是“RED SUN”,如果音译就是“瑞德森”或“李德胜”。而且李德胜这个名字也具有在斗争中获得胜利的寓意,这个名字确实很好。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2·9法国核电站爆炸事故    下一篇 明日战纪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