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话
- 中文名
- 豫语
- 外文名
- The Henan dialect
- 语言分类
- 汉藏语系—汉语—中原官话
- 地 位
- 二千年之“普通话”
- 使用人口
- 约1.06亿
目录
狭义上,河南古称中州、中原、中国,为南宋以前中国历朝历代政治、文化、经济中心,自唐代以来,历朝文人墨客均把天地之中“洛阳”一带的方言当做通行全国的通用语,但是目前已经被北京官话所取代。
[唐]李 涪:凡中华音切,莫过东都,盖居天地之中,禀气特正。
[宋]陆 游:中原惟洛阳得天下之中,语音最正”《老学庵笔记》
[宋]寇 准:惟西洛人得天下之中,语音最正。《说郛》
[宋]路德章:浙近中原语音好,不知淮水是天-涯。《盱眙旅舍》
[宋]陈 鹄:乡音是处不同,唯京都天朝得其正。《西塘集》
[元]周德清:欲正语言,必宗中原之音。《中原音韵》
[元]范德机:四方偏气之语,不相通晓,惟中原汉语,四方可以通行。《木天禁-语》
[元}孔 齐:北方声音端正,谓之中原雅音。南方风气不同,声音亦异,至于读书字样皆讹,轻重开合亦不辩,所谓不及中原远矣,此南方之不得其正也。《至正直记》
[明]沈宠绥:以吴侬之方言,代中州之雅韵,字理乘张,音义径庭,其为周郎赏者谁耶?不揣固陋,以中原韵为楷!《弦索辩讹》
[明]吕 坤:中原当南北之间,际清浊之会,故宋制中原雅音。
[明]陈全之《蓬窗目录》:杭州类汴人种族,自南渡时,至者故多汴音
[明]郎锳《七修类稿》:城中(杭州城内)语音好于他处,盖初皆汴人,扈宋南渡,遂家焉。故至今与汴音颇相似
[明]王伯良:"识字之法,须先习反切。盖四方土音不同,故须本之中州"-------《方诸馆曲律·论须识字》
[明]杨文骢:"得中原之正音,去五方之啁杂"---------《同文铎》
[清]朴隐子:"词严声律,韵必中州。盖河洛当九域之中,其音可通于四方耳"-------《诗词通韵·序》
[清]潘耒:"河洛天地之中,雅音声韵之正"--------《类音·南北音论》
[清]罗愚:"摄以开合口呼,正以中州音"--------《切字图诀》
[清]阎若璩:洛阳为天下之中,南北音词,于此取正
[清]王德晖:"天下之大,百里殊音,绝少无病之方,往往此笑彼为方言,彼嗤此为土语,……愚窃谓中原实五方之所宗,使之悉归中原音韵,当无僻陋之诮矣"-----------《顾误录》
[清]张燮承:"填图字样皆系按中州韵填入,学者不可因今古音讹、南北音异妄自更改"-------《翻切简可篇·读横直图口诀》
[清]毛先舒《与婿徐华征书》:汴为中州,得音之正。杭多汴人,随宋室南渡,故杭皆正音。
[清]周 赟:夫中国车书一统, 而音韵必叶中州。《山门新语》
到了清朝中期以后,由于北京长期居于全国政治中心地位,逐渐完成官话由河南话向辽东汉音(普通话前身)的转变
一、黄帝打败炎帝,二者联合击败了东夷,华北平原西部、汾河渭河平原的炎黄后裔逐渐融合成华夏族,夏、蓟就是华夏族的两个分支。夏朝统治中原西部(河南省,山西省南部),其语言乃炎黄融合的原始华夏语;蓟统治北京,其语言乃黄帝的原始华夏语。
二、商族语言最初是华夏化很深的东夷语,流行于中原东部(今鲁西南-冀南-豫北-皖北-徐州),商朝统治中原几百年后,逐渐与中原的夏族语言融化成今日中原官话的雏形--华夏语。
现在最早的有关河南地区的方言记录便是《诗经》,语言学家从中已经基本整理出上古汉语的脉络,其虽记录不同诸侯国的诗篇,但是其音韵基础却是相同的,古人认为洛阳居天下之中,是为“中国”,《诗经》代表了先秦时代通用的语言“雅言”,也就是那个时代洛阳一带的方言。
先秦的雅言,到汉代进成为扬雄《方言》提及的“通语、凡语”,与先秦一样,属上古汉语。
唐代标准语便是以当时洛阳、长安两京的方言为基础的,唐朝强大的国力,使得通用语的使用更加普及,从而使现代汉语方言,除去闽语之外,均为《切韵》为代表的中古汉语变化发展而来,所有的变化做种都能归结到中古汉语的音系之中。
北宋定都开封,洛阳为西京,宋代河南方言比唐代略为简化,但仍属于中古汉语范畴。由于首都的原因,宋代开封洛阳的方言仍为全国通行语。北宋败于金,一部分汴梁城军民随皇室南迁,一部分汴梁平民及工匠被金人大量掳掠到黑龙江地区,中原一带的大量移民对当时讲吴方言的南宋首都杭州的方言产生巨大影响,也对黑龙江一带的方言产生巨大影响,以至于到了现代,杭州方言仍能看到当时北方方言影响的痕迹。金元之后,政治中心逐渐转移到北京,河南方言渐渐趋于稳定,但河南方言仍然是通行全国的官话。明代中期以后,由于成祖开朝时把都城迁往北京,渐与南京和河南疏远,遂以北京方言取而代之。民国的国语、共和国的普通话,后渐改以北京方言为标准音。
洛阳话:中华音初,莫过东都凸显了古代洛阳话做为“国语”在中华数千年灿烂历史文明长河中的卓著贡献。作为古代的“标准普通话”,皇帝、官员、知识分子等上层社会人士均以会说“洛阳音”为荣,认为这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建都最早,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异常显赫。从汉朝起,凡洛阳作为首都或陪都的朝代,洛阳城内太学的“读书音”,自然而然地成为士族阶层的标准音。何为“读书音”?由于汉族在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都体现出强大的实力,逐渐形成一种颇为强势的文化,汉语也随着汉族影响力的扩大,逐渐从中原地区扩展到全国各地并影响周边国家。由于汉字作为汉语的载体,是夏、商时期在中原地区形成和成熟的,所以其读音就反映了中原音。要学汉字就得学其读音,于是形成了“读书音”传统。周代把殷商贵族集中于成周,向他们学汉语,因此就传承了这个中原音传统。南北朝时期,尽管洛阳处在少数民族的统治之下,但北魏孝文帝成为保护、推广“洛阳普通话”的功臣,他毅然迁都洛阳,要求鲜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学汉语、穿汉服,不但进一步确认了“洛阳音”为标准音,而且直接影响了隋、唐的“正音”。
河南方言特别是豫北方言有着丰富的变音现象。如获嘉方言的Z变韵、D变韵等变韵现象,在整个豫北以及附近毗邻地区(包括黄河沿线,以及山西、河北地区)都有广泛的分布。这方面的代表性研究成果有《获嘉方言研究》(侧重描写)、《音节与意义暨音系与词汇化、语法化、主观化的关联:豫北方言变音的理论研究》(侧重理论)等。
河南话中含有大量儿化韵尾词,以量而论,与郑州话和其他河南方言区相比,当以开封话最为突出。有人把郑州话比作“河南味的普通话”,把开封称作是“河南味儿的北京话”,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其儿化音的大量使用。且儿化音往往伴随着缩减词句的功能(这一点与北京儿化音同),如把“绳子”直接儿化读作“绳儿”(读音:shèngr),把“筷子”读作/kuǎr/。省去了“子”字。开封话中的儿化音与北京话中的儿化音在语法应用上基本上是一致的,如:事儿,脸蛋儿、花儿、小孩儿,碗儿,米粒儿、门缝儿、蛋黄儿,老头儿,粉末儿,味儿,一对儿,边儿……诸如此类。唯一需要特别提出的不同之处就是,开封话与北京话中的儿化音由于末字韵尾的原因,少量部分在发”儿“音时是不同的。另外还需要提一下的就是杭州,杭州这座与开封相去千里之远的城市,却与开封是同源,因为南宋迁都而同时也把语言特点也带到了杭州。今天你到杭州也许会发现,杭州城如今也保留着相当数量的儿化音,还有其用词方面也与开封些许类似,再加上两地的一些风土人情。虽然时过境迁,但依然不难看出这中原和江南两座古城原本是同源。
开封话与其他中原官话相比也有一些特殊字的使用。如“抓小偷”说成“/kie/(发音:可+衣+国际音标e音)小偷”,而/kie/音在“现在汉语”中不存在。类似的情况有不少,这些特殊字的使用往往成为区分开封人的标志之一。
一部分开封人认为郑州话是一种新兴的语言,因为郑州在不到100年前是开封的一个县城,人口很少。由于交通便利,省会前往郑州。后因发展迅速,各地居民(河南人居多)迅速涌入郑州。语言混杂,于是按照普通话的语法用词标准直接念成河南音调,形成了郑州话。不能代表河南话。但是同样有人认为郑州话由于没有大量的特殊字词发音,因此与外省人沟通方便,利于交流。事实上,如今电视节目中的河南方言大多是郑州话,这种话很容易被官话语系的人听懂。这样引起了一些认为开封话才是正宗河南话人士的反对,因为开封长期作为河南省会,其语言在郑州崛起前一直被视作河南话的代表。但是有人认为开封话读音使用都与普通话有较大区别,会给外地人以“难以理解”的感觉。
河南方言表示数词的“一个”(河南话连读:yuò),经常被错误解释为“一”,“一个”与“一”所表达的意思是不同的,前者表示数量,后者表示顺序。河南话中表示“一”的依然是“一”(读音:yí),表示“一个”的才是“一个”(河南话连读:yuò)。究其原因,汉语中的“个”本音是“guuo”(读音类似于“过”,今粤语、客家话、大部分官话区仍读此音),而河南话中连音现象严重(这个不难发现),于是就把“一个”两个字连读了,成了今天的“yuò”,而表示“两个”的是“俩”(河南话读音:liā),表示“三个”的是“仨”(河南话读音:sá)
自国家推行普通话之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学习并经常使用普通话交流,日常使用河南话的人数大为减少。时间久了,甚至使得河南话语法和用词越来越向普通话靠拢,丧失了河南话里本所应具有的重要的词汇语法特性。且很多年轻人经常使用普通话与河南话之间的规律来推测河南话读音,而不知道或不使用河南话的原本读音。以上情况在河南省会郑州大量出现,现在郑州话读音与普通话读音除了声调上的不同,字音基本是保持一致的,所以能听懂普通话的人一定能完全听懂正常语速的郑州话,但却不一定能完全听懂正常语速的开封话和洛阳话。但郑州话因为与普通话用词相近,更易为外人所听懂,所以电视荧屏(不包括网络)上出现的河南方言基本是讲的郑州话,但也恰恰是因为郑州是一个大融汇的新兴城市,所以相对于河南方言区其他城市来说,不算太正宗。
河南省内晋语区只有晋语邯新片,包括安阳市、安阳县、汤阴县、林州市、鹤壁市县城(市区多为郑开片河南方言)、淇县、新乡市、辉县市、卫辉市、获嘉县、焦作市郊区、修武县、武陟县、博爱县、温县、沁阳市、济源市等这些靠近太行山区一带。鹤壁市市区因建市后涌入大量的中牟县,荥阳等地移民,是现代豫北五市里唯一存在郑开片口音的地域。
该区方言最明显的特点是保留中古汉语的入声调,和大量的“圪头词”。一般有五个声调:
阴平(如“三”),
阳平(如“人”),
上声(如“五”、“九”),
去声(如“四”)
入声(如“一”、“六”、“七”、“八”、“十”)
入声保留有喉塞音的韵尾,例如安阳县方言的“一”读为[j??]“十”读为[s??]“八”读为[bo?]等。
中原官话本身包含15个小片,有兖菏片、邢邯片、徐淮片、郑开片、洛嵩片、南鲁片、漯项片、商阜片、信蚌片、汾河片、关中片、秦陇片、陇中片、南疆片,其中河南境内的有兖菏片、郑开片、安新片、洛嵩片、南鲁片、漯项片、商阜片、汾河片8片。其在河南省内分布如下:
1、兖菏片
河南省:范县、台前县。
2郑开片
河南省:郑州市、开封市、开封县、封丘县、荥阳市、荥阳县、兰考县、民权县、杞县、通许县、中牟县、尉氏县、荥阳市、新密市、新郑市、鄢陵县
3、洛嵩片
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巩义市、登封市、偃师市、孟州市、孟津县、伊川县、新安县、宜阳县、渑池县、洛宁县、三门峡市、义马市、栾川县、卢氏县。
4、南鲁片
河南省:南阳市、鲁山县、长葛市、临颍县、郾城县、平顶山市、舞钢市、襄城县、郏县、禹州市、汝州市、汝阳县、宝丰县、叶县、舞阳县、西平县、遂平县、方城县、南召县、西峡县、淅川县、内乡县、镇平县、社旗县、泌阳县、唐河县、邓州市、新野县。
5、漯项片
河南省:漯河市、项城市、扶沟县、西华县、周口市、淮阳县、商水县、上蔡县、汝南县、驻马店市、确山县、正阳县、平舆县、新蔡县。
6、商阜片
河南省:商丘市、睢县、太康县、宁陵县、柘城县、虞城县、鹿邑县、夏邑县、永城市、郸城县、沈丘县;
7、汾河片
河南省:灵宝市、陕县
8、安新片
河南省:安阳市市区、安阳县部分、内黄县、滑县、南乐县、清丰县、浚县、卫辉市、新乡县、长垣县、原阳县
另外,一般意义上,人们也会认为,临近河南的一些讲中原官话的省份的一些地区的方言,也被认为是“河南话”,例如,河北省南部的大名县、山东省西南部与河南接壤的县市、安徽省淮河以北亳州、阜阳等地、陕西省宝鸡、安康市白河县,除西安道北的河南话外,近代河南的移民往往在异乡仍保留自己的方言,如南水北调工程初期从河南淅川移民到湖北柴湖的河南人,三十多年过去了,这些移民还是讲着河南话,如果以语言和文化认同来区分人群,他们无疑成为湖北籍的“河南人”。
传统的音韵学认为语言含有声、韵、调等因素,现代音韵学又拓展了一些新的领域,如韵律音韵学(Prosodic)和节律音韵学(MetricalPhonology)。这说明,音韵中不仅含有语言的节律,而且还有声调的高低诸因素。河南方言以特有的四声调值规律影响了旋律的发展形态,同时也赋予了它独特的音乐色彩和浓郁的地方风格。
中原官话:声调分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类,个别地区如渑池、义马、洛宁等县市仅有三个声调,入声归派入阴平和阳平,晋语声调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五类。
中原官话最常见的调值类型 阴平24、阳平42、上声54(55)和去声312,下面具体列举几种河南省内方言的调值:
城市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入声
郑州
24
42
54
312
无
南阳
24
42
54
31
无
洛阳
44
42
54
21
无
灵宝
31
213
53
55
无
洛宁
55
42
无
312
无
牧野
44
213
434
313
无
济源
44
312
424
13
3
安阳
44
42
45
213
3
大部分河南方言的声母跟普通话接近,一般在二十个左右,其中,晋语区普遍缺少zh、ch、sh、r,豫西三门峡保留有声母ng,例如三门峡“我”读nguo。
至于韵母的特点,元音的开口度没有普通话的大,有几个特别的韵母,其中一个音值接近于三号元音(ε),比如“白”在我们的方言中读作[pε]42。
语音
1.调型。
河南话较之普通话字的调类存在不同,主要就是古入声字在二者中的调类分派不同.根据有关资料和语音实际统计,全部常用800来个古入声字,分派不同的约占50.2%.这主要是前者阴平居多,约占总数的56.2%,而去声仅占13.0%;后者去声居多,约占总数的43.6%,而阴平仅占19.4%;当然二者其它各个调类所含古入声字也均有不同.从多种角度进行的比较研究,可以给人较为准确和清晰的认识.据此掌握住每一个古入声字的普通话声调,对河南人学好普通话至关重要。
2.尖团音的区分
河南省内90%的中原官话地区有尖音与团音的区分,二者读音不同。如:奇qi---齐ci,西si-希xi,酒ziu---久jiu,小siao---晓xiao,等。但也有很特别的,如:妻(qi)---欺(qie),这种情况很少很少。
3.个别字的韵母变化
除了尖团音的区分是一个与普通话的系统性区别之外,河南话中还有一些零散的字读音比较特别,其中有代表性的是某些韵母是ui的字河南某些地区读ei,如推tei24、腿tei55、退tei31、对dei31、堆dei24、队dei31、兑dei31;一些韵母是ue的字读uo,如学xuo42、穴xuo42、雪siuo24、却quo31、缺quo24、确quo31、月yuo31、约yuo24、悦yuo24。另外一些字的地道读音是,国guai24、斜sia42、深chen24、倾qiong24、绿lu24、伯bai24、牛ou42、没mu42、涩shai24、色shai24、角juo55、脚juo24、某mu55、谋mu42、车ch?24、扯ch?55、热r?24、惹r?55、乐luo24、跃yao31、药yuo31、责zhai42、择zhai42、册chai24、侧chai24、策chai24、所shuo55、略liuo24等。另外,还存在一些场合性的变音情况,也就是一些字在某些词语中其正常读音发生改变,而约定俗成地读另一种读音,这可能与习惯有关。例如,留下(xie31)来,你回(hu42)来了。
4.声母的变化
这种情况很少见,只有个别的字如:水好深(chen)---深(shen)渊,欺负(hǔ)---负(fu)担,等。
5.声韵母完全变化的。很少,如:二----liã。
6.连读,使得两字音都变,甚至合为一个音。
如:没有---munǘ老年人快读成mou;干什么说成弄啥,读作nua,老年人读作,zhua。洛阳话里“没有”读作miao或者miu;
7.h-f分混
驻马店人一般都分这两个声母,但京广线西的一小片人却混,但也要分词而讲。如欺负---qiehǔ,法律----hualǘ,刮风---guahong。
8.儿化音很多
口语中,一句话(不带语气助词)的最后一个字一般都儿化。如,你多高(gaor)?还有一些昵称,如,小孩(hair),小花(huar),老头(tour)等等,大部分和普通话有点相似。
9.混音(周口地区)
周口人的口语,c读成q,s读成x。还有一些变音,在此罗举几个:“脚”读“jue”“弄”读neng;“用”读rong,“龙”读liong,容易把 “红色”(hong se)说成(keng se)、zh和z不分。
①人称代词
我(wō),——我
你(nī) ,——你
俺(ān),——我们
恁(nēn),——你们
②疑问代词
咋(zā),——怎么
谁(sèi),——谁
啥(shǎ),——什么
哪儿(nār),——哪
弄啥(nuà)&弄啥嘞啊(nuà lia&nòng shà lia&nèng shà lia),——干什么
③指示代词
这(zhǐa)&(zhǒ),——这,这个
那(nǎ)(nǒ)(něi),——那,那个
这◥啌(zhǐa qiáng)& 这边儿(zhǐa biánr),——这里,这边
那◥啌(nǎ qiáng)& 那边儿(nǎ biánr),——那里,那边
①结构助词
嘞(lei),——的,地,得
样(yāng),——似的
②动态助词
着(zhuō)&(zhīa),——着
了(liāo),——了
③语气助词
哦(io),——吗
嘞(lei),——呢
呗(bæ),——呗
1.河南话总体特点就是:通俗化、简练化。如一个很有名的例子:谁?我。啥(zhua)?尿。
2.河南话的标志性字:中(可以,愿意的意思)
3.词音的差别:水好深(chen)---深(shen)渊,拖(tǔ)拉机---拖(tuǒ)鞋
4.词频的不同这主要表现在地名的用字上,如,从用字的频率有大到小排列:庄(张庄,李庄)----楼(马楼,李楼)----店(流水店,沙河店)------庙(玉皇庙,三皇庙,胡庙)----集(李集,臧集)---平(遂平,西平)
6.全能词:给这个词既可以做动词:给我一本书又可以做介词:他给人打了可以表主动:你给我一般高又可以表被动:他给人打了(他脸上有伤)
7.语气词比较丰富:如:你干啥来(音同)?写字了(啊)。 河南方言啥字哎?毛笔字啊。写哩好呗(bai)?凑合呗(bai)。其中“来”用的最为普遍,“哩”用的也很普遍,但从不用“呢”。
8.指示代词:两指法:近指:这儿(儿化十分轻)远指:那儿(同上)
9.从词源角度看,河南方言和普通话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对古语词的继承程度的不同;河南方言中存在一些普通话没有与之对应的地方特色词语。相比较而言,河南方言对古语词的沿用要多于普通话。河南方言承传了许多古语词,而且大多是普通话中没有或不常用的。例如,搦(紧握)、抪(抱)、焯(把蔬菜放锅里用滚水烫)、勜(推)。笿(竹篓)、薅(拔)、胮(肿胀)、艮(食物坚硬而不松脆)、爒(火烧)、缭(缝)、旋(随即)、煞(收束)、醭(酒、醋及其它物因腐败或受潮后表面所生的白霉)、蔫(植物因失去水分而枯萎)、穅(虚,空)。
10.其它常用的方言词汇:如日头,月姥姥,月娘头,月亮头,月黑(xie,或者歇字)头,扁食(水饺),前儿个(前天),明儿(明天),后阴(音同)个(后天),抓?(干什么)喝汤(汤是面粉做成的汤),削皮(头屑),水滚了(水开了),luo chi(田螺),烤熰ōu了(烤焦了),老飞头/老扁单(蝗虫),喷快儿(聊天),弄啥(干什么),闻早wèn zāo(趁早),熥téng干(加热,烘干),趿拉板ti la banr(拖鞋),噘人juan ren(骂人),入他姐ri ta jie(语气词,常被误写作“日他姐”),欂栌盖bo luo gai(膝盖),拃zha(表示张开的大拇指和中指或小指两端间的距离),撧断que duan(折断),排场pai chang (漂亮),缏袖子bian xiu zi (卷起衣袖),ge jiu(蹲下),发癔症fa yi zheng(发呆),尺不住chi bu zhü(表示程度很深的副词,例如:天冷嘞尺不住)婞或行(四声,表示牛、厉害的意思,多用于郑州)等等。
河南话是中原官话,5000年来一直作为中国古代的“普通话”,所以和现代普通话的语法很是相似,故很少有不同之处。 1.重叠:形容词:ABB干净净,明晃晃,香喷喷 AABB干干净净,漂漂亮亮 ABAB呼哧呼哧 动词:AA(把桌子)擦擦,(把瓶子)摇摇,看看,听听 A里A气:土里土气 A不BC:傻不垃圾 2.虚词的使用: 程度副词:恁---你咋恁好耶。你咋恁些钱耶(你怎么那么多钱啊)。你读的书咋恁多耶? 很---非常的意思,而且放在形容词之后。如,他好哩很啊/她长哩好看哩很啊/吃哩饱哩很。助词:哩----你哩(的)/我哩(的)/我看住你哩/我借点你哩钱? 来(音同)----干啥来? 了,哎,呗(bai)用的也很普遍。 这些助词一般用于疑问句,陈述句,而感叹句和祈使句却很少用,或者说就不用。 时态助词:住(音同)---表“着”意,表示事情正在进行。 如:动 住 宾:吃住饭(哩) 动1 住 动2:吃住看(电视) 动1 住 动2 住:吃住(碗里)看住(锅里) 3.句式: 比较句,无论是平比还是差比句都和普通话极为相似,如:他给我吃的一般多(只是有些词汇不同而已)/他比我吃哩多。
4.语序
语序和句式一样也是和普通话极为相似:如:v adv:走快点
o s v:饭我吃了
但也有很个别的例子:S 有 O2 V O1:你有本书给我?你有钱借给他吗?
(左侧汉字并非河南话中的写法)
平展(ping42 zhan)—— 形容东西很平,平坦(一般形容床单、桌布、衣服等)
XX(sí24 qī42)—— 食物有怪味了,变质了
治啥(zhi31 sha31)—— 做什么? / 干什么?
弄啥(nong31 sha31)—— 干什么
X球(xin31 qìu42)—— 傻蛋
瓷器疙瘩(ci42 qi ge24 da42)—— 不可理喻
夜个儿(yer31 ge)—— 昨天
中(zhong24)—— 好、行
得劲(dai42 jin)舒服(河南话中“得”读dai)
顶帮(ding55 bang)—— 结实
安生(an24 sheng24)—— 老实,不乱动
X(kai42或tai42)—— 动词,抓,捉
恁——(nen55) 你;(nen31)副词,那么
玉蜀黍 (yu31 shu55 shu南阳话叫包谷)—— 玉米
胡嘟(hu42 du24南阳话叫包谷渗shenr24)——稠玉米粥
落瓜生儿(luo42 gua shengr24)—— 落花生
俺(an55)——人称代词,我,我们
抪拉——(bu24 la42)用手来回拨弄;(bu42 la)用手擦。例句:他魂不守舍地抪拉着手中的笔。‖他在朋友进屋前赶紧抪拉了一下桌子上的灰。
当故儿(dang24 gu-er42)——故意
当碗儿(dang24 wu er ) ——什么时候
扁嘴 (bian zuen)-------鸭子
称谓
五辈以内,父辈称爹,母辈称妈,如二爹,二妈。父辈中排行老大的也称“伯”。读“bai”二声
兄里 弟弟
姊妹 兄弟姐妹
阿伯子 丈夫的哥哥
爷们儿 父子(女)
客(kai) 女婿
喝汤吃晚饭
就吃 指吃饭时的小菜
后院儿 厕所
茅子 厕所
地名
某些字作地名时,其字的写法与标准读音不变,只是在内乡口语中有变(括号内为内乡口语发音)。
崔(cai才)岗 陈(chan)寨
程(chang长)岗 刘(liao撩)营
李(lie列)岗 雷(la来)沟
吕(luo罗)营 孙(suan酸)洼
杜(dao道)川 胡(hua花)洼
魏(wai歪)营 穆(muo磨)胡
薛(xia下)岗 齐(qie切)营
陆(lao涝)营 师(she舍)岗镇
侯(hao好)营 徐(suo锁)坡
默(mu木)河 封(Fang方)营
褚(chuo)湾 尹(yan言)庄
朱(zhuo捉)沟,岗
镇平县口语发音举例如下:
杜庄(duo zhuer) 杨庄(ya zhuer) 李(lie列)寨 宋(sua或suang)营
程庙(cha miaor) 戴(de)营 大陈(cher)营 郭(guor)营 彭(pang)营
狄(dir)庄 姚(yaor或yier)庄 耿梁(gerliao)庄 苏庄(suo【锁】 zhuer)
时空概念
今儿个(Jinr ge)今天
镇这儿(zhen zher)说话的当时
言木儿(yan mer)说话的当时
江江儿(jiangjiangr)刚才
芽儿(yer)昨天
前儿(qianr)前天
大前儿(Daqianr)大前天
明儿(mingr)明天
后儿(hour)后天
晌我 (shangwo)晌午
外后儿(mwihour)大后天
年时个儿(nianshiger)前一年
恁少儿(nenzhaor)那时候
段晚儿(dangwar)何时
晚上下午
迎黑儿傍晚
黑上晚上
前半儿前半天,上午
后半儿后半天,下午
端走朝前直走
如今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推广普通话以及城市化的影响,河南话正在逐步向普通话靠拢。一些重要的语音特征在大城市以及在年轻人口中已经很难见到。比如以上的第二条“尖团音的区分”,如今在老年人中常见,而在年轻人中很少;第六条的“子变韵”,也处在明显的消亡过程中。而许多入声字的读音和声调,被一些年轻人从普通话类推成了河南话,即采用普通话的读音,而将声调调型变化成河南话的形式。比如“药”,在郑州正确的读音应是[yo24],阴平,而在不少年轻人口中变成了[iao21],即变成了去声。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