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用工荒

用工荒,也称为用工难,是指用工短缺现象。相对于持续多年的民工潮,用工荒的出现是多方原因造成的,当然也包括农民工一些权利还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一些政策在一些地方还没有得到落实。解决这些问题也是解决用工难的有效途径。
中文名
用工荒
解    释
用工短缺现象
原    因
农民工一些权利没有得到保障等
所    属
中国

目录

用工荒是最近几年出现的新现象。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新现象,一边是人口最多的国家,一边却企业招不到人。它暴露了我国以前之政策不合理之处,急需要调整。

“用工荒”,即用工短缺,是最近几年出现的新现象。近几年来,“用工荒”的说法始终在珠三角回荡。虽然此前不断有媒体报道不断增长的用工成本导致不少企业无法招架,但其实珠三角普通工人最近几年的收入并没有明显增长。劳务公司扣压工人、收入增长缓慢、企业不愿招零散工人以及90后工人流动性强等原因都加剧了珠三角“用工荒”现象。同时,很多工厂不仅为招工发愁,更为留不住工人而发愁。

原因

用工荒有出口订单恢复增长、企业纷纷扩大生产的直接原因,但从用工荒本身的出现以及发展趋向看,它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与中国发展模式的结构瓶颈甚至财富分配的调整都有莫大关联。

用工荒相关漫画用工荒相关漫画

短短几十年里,中国建立了一个依托世界贸易、面向全球市场的出口加工型经济结构,支撑它的就是似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低廉劳动力优势。这种优势之所以存在,一方面是因为中国人口多的现实,另一方面也缘于国人易于满足、吃苦耐劳的民族特性,还有打工者对自身权益认识不足的原因。不管怎么说,靠着低廉的劳动力优势,再加上其他有利条件,我们积累了巨大的财富,迅速崛起为世界主要经济体。如今,这种模式遭受了挑战,用工荒也算是对这种发展模式的一个回应。

虽然很多企业为找不到工人而着急,但我们应该更看重用工荒的必然性和它的积极意义。作为一种经济现象,用工荒的出现打破了中国廉价劳动力优势可以永远持续的神话,也将促使那些沿海劳动密集型企业改变在国内一味压榨本国劳动力、在国际上压缩自己利润空间的生产模式。同时,用工荒也会促使企业提高工人工资和福利,使得整个社会正视几十年大发展中被忽视了的人群的正当权益,正视不同群体之间巨大、不合理的收入差异。

中国的崛起不能只依赖沿海地区,沿海地区也不能只把自己变成世界的加工厂。用工荒是民工潮的一个反向运动,从经济领域看,它提醒我们: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时不我待;从社会生活领域看,它会把我们从“为了发展而发展”中解放出来,促进劳动者对自身权益的认识,从而营造一个更加和谐发展、繁荣共享的社会环境。

专家称劳动者权益得不到保障是“民工荒”根本原因。一项对珠三角五市1500余名农民工的最新调查表明,2009年加班费收入为0元者为839人,但工作时间为1至8小时者有640人,也就是说有199人有加班,但是没有加班费,工作时间更长,收入却没有增加。另外,从2007年开始,农民工每月、每周、每天的工作时间均值都在增加。但小时工资却在下降,从2007年的8.0258元/小时,降至2009年的6.9658元/小时。

对策

用“权利”留人

几年前已引起关注的“民工荒”现象,在2011年尤其突出,更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国经济地图的悄然变化,中西部开始与东部展开争抢农民工的激烈竞争。

用工荒导致市内很多企业把橄榄枝伸向沿海回渝过春节的农民工。节后,陆续有企业到火车北站等客流密集的地方招工,不乏富士康、英业达这类世界五百强企业。

随着园区工业的快速发展,中部地区的江西省湖口县劳动力需求迅猛增加,沿海城市的“民工荒”也初露端倪。为了化解这一劳动力供需矛盾,湖口县千方百计吸引农民工返乡就业。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近万名农民工返乡就业。

春节过后,返乡探亲的农民工开始返程。广铁集团旅客发送量超过50万人,滚滚南下的务工人潮,将使节前广州的保姆荒等用工紧张局面得到缓解。

产业转型和城镇化

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中,企业用工的难题会不会通过新产业和服务业发展而得到缓解呢?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车伟认为,未来城镇化的发展将催生新业态的产生以及服务业的发展,将有利于城市吸纳更多就业人口。申银万国宏观经济分析师李慧勇建议,未来改善就业需要合理开发和配置人力资源。相继出现

反思

要破解“民工荒”,必须解决其背后反映出的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各种问题。出现“民工荒”,表面上看是工资待遇相对农民工要求过低所致。但其深层次原因是农民工对城市生活的不适应。只有通盘考虑,采取切实的措施,逐步解决这些城市化进程中的重大问题,才能从根本上破解“民工荒”。

春节过后,东西部开始打起了农民工的争夺战,在东部的上海,一些用工企业开着400辆长途大巴奔赴安徽、江苏、河南、湖北等地,到家门口去接农民工回来。而西部的重庆,当地的官员更是在春节期间有一项特殊的加班任务,就是设法把那些回家过年的农民工截留一部分,能留多少就留多少。

“用工荒”和“就业难”很少在一个国家如此激烈地对抗,说明中国正把一段漫长的历史强行压缩在一个短短的时间段中。这种压缩的疼痛正在释放出来,没有现成的药可以疗伤,我们必须自己配药,还要有对疼痛一定的忍耐力。

如何从“用工荒”的启示中改变企业的用工理念,这才是解决“用工荒”问题的治本之策。要让工人“人怀固志”,与企业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就要做到“以情结其心,以利固其志”,就要切实地做到职工与企业一起分享经营成果。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孙强    下一篇 李先忠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