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朱耀华

朱耀华(1917—2009),江西省瑞金市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军团第二师四团营青年干事,二团排长、代连长;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至五次反“围剿”和直罗镇、东征、西征、山城堡等战役战斗,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中文名
朱耀华
国    籍
中国
出生地
江西省瑞金市
出生日期
1917年
逝世日期
2009年6月18日
信    仰
共产主义

目录

朱耀华是江西瑞金人,原福州军区副司令员。

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历任干事、班长、排长、代连长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至五次反“围剿”和直罗镇、东征、西征、山城堡等战役战斗,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连长、参谋、营长、团副参谋长、科长、团参谋长,参加了平型关、反“扫荡”等战役战斗。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团长、师参谋长、副师长、师长等职,参加了莱芜、孟良崮、开封、济南、淮海、渡江、福州等战役战斗。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处长、副军长兼参谋长、福建省军区司令员等职,为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贡献。

平型关大战

1937年9月22日至25日,八路军115师在山西省平型关地区伏击日军,歼灭日军王牌———板垣第5师团第21旅团一部3000人。平型关战斗是抗日战争开始后,中国人第一次完全主动的损失最小的、战果最大的战斗。此战大大挫败了敌人的锐气,振奋了我军的士气,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1955年第一次授衔时,他成为福州军区最年轻的少将,离休前是福州军区副司令。朱将军是江西瑞金人,13岁参加红军,经历过许多著名战斗,如五次反围剿、喋血湘江、四渡赤水、激战乌江、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等。平型关大战是他在抗日战争时期打的第一场硬仗。

当时,朱耀华奉命带一个加强连狙击日军。全连180人一色步枪装备,每人只有20发子弹,而面对的却是9000个一律新式装备的日本鬼子兵。朱耀华指挥战士们浴血拼杀,子弹打完了就与敌人拼刺刀。有的战士肚破肠流,抓起肠子往肚里一塞,继续与敌人肉搏。战斗胜利后,全连只剩下朱耀华和一位通讯员。

“你知道撤离战场时我的心情吗?想回头再看一眼都不忍,因为没有一位战友的遗体是齐全的,有的身上有十多个枪眼,嘴里还咬着鬼子的耳朵。战友们是与日军拼到生命的最后一分钟呀!整个山头被鲜血染红。不忍看又忍不住要看,因为他们是与我一道爬雪山、过草地的战友呀!九死一生才活下来,又被日本鬼子夺去了生命!我恨呀!”说到这,老人的眼里有泪光闪过。

朱耀华后来出任115师侦察科长,到山东开辟抗日根据地。问他八年抗战杀了多少日本鬼子?老人说:“来一个杀一个,数都数不清。”

所获荣誉

朱耀华是党的九大代表、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他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病逝

朱耀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9年6月18日在福州逝世,享年92岁。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朱绍清    下一篇 大卫·戴维斯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