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景宗中兴

景宗中兴指的是辽国皇帝辽景宗耶律贤在位时期的治世。辽景宗耶律贤是辽国一位非常有作为的皇帝。辽景宗在位期间,辽景宗对辽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开始重用汉官,改革吏治,促进了辽国的封建化。景宗励精图治,善于采纳良言,赏罚分明,大胆用人,使得辽国在经历了辽穆宗时期的衰败之后,又迎来了中兴的契机,开始再次步入鼎盛时期,也为辽圣宗时期的全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外,辽景宗虽然在满城曾经战败,但他又在高梁河、瓦桥关等地大败宋军,挫伤了宋军的锐气,使得辽国对宋朝的军事交锋中开始转为优势。人们把这段历史称为景宗中兴。
中文名
景宗中兴
时    间
辽景宗在位时(969——982年)
国    别
辽国
主要措施
重用汉官,整饬吏治,大败宋军
影    响
使辽国复兴,步入鼎盛

目录

辽景宗耶律贤之前的那任皇帝是辽穆宗耶律璟。说起景宗中兴的背景,就不得不从穆宗时期说起。辽穆宗时期,由于穆宗昏聩无比,而手段又极其残忍,生性残暴。晚年时期,左右侍从、辽国官员等等稍有过错,他就不分青红皂白将其杀死。从应历十三年(963年)到他死,耶律璟每年都会无端杀人,史册中他每年都有杀人的记录,可以说穆宗嗜杀成性一点也不过分。

辽史辽史

辽穆宗不仅嗜杀成性,而且他有三大爱好:打猎、睡觉、喝酒,作为一国之主,他几乎从不治理朝政,放纵自己。他动不动就外出游猎,游猎后然后常常喝个酩酊大醉。晚上他也常常喝酒,喝个大醉,到到第二天白天就呼呼大睡,再也不顾朝中的大事,因此,得了个“睡王”的雅号。

元朝宰相脱脱编纂的《辽史》是这样评价辽穆宗的:“穆宗在位十八年,知女巫妖妄见诛,谕臣下滥刑切谏,非不明也。而荒耽于酒,畋猎无厌。侦鹅失期,加炮烙铁梳之刑;获鸭甚欢,除鹰坊刺面之令。赏罚无章,朝政不视,而嗜杀不已。变起肘腋,宜哉!”

因为辽穆宗昏庸无能,残暴无比。辽国正面临着内忧和外患,内部皇族、大臣等纷纷叛乱,争权夺位。而公元959年,周世宗柴荣又率军北征,后周从辽国手里收复了宁州(今天津静海)、瀛州(今河北河间)、莫州(今河北任丘)、益津关(今河北霸县境内)、瓦桥关(今河北雄县旧南关)和淤口关(今河北霸县东),共三州三关。还好上天给了辽国喘息的机会,周世宗柴荣不久病逝,再加上后来即位,建立宋朝的宋太祖赵匡胤采取了先南后北的错误方针,使得宋朝失去了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大好机会。

应历十九年(969年),辽穆宗在酣睡之际被自己的近侍杀死。辽景宗耶律贤被大臣萧思温(就是著名的萧太后萧燕燕的父亲)和高勋等人扶上了帝位。辽景宗即位时,他接手的是穆宗留给他的一个烂摊子,辽国内忧外患,民不聊生。辽国,正急需一位明主去中兴自己的国家,急需一位明主去安抚自己的人民。而上天也给了辽景宗这么一个重大的历史使命。景宗中兴正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中产生的。

辽景宗简介

耶律贤(公元948~982年),中国辽朝的五代皇帝。是辽世宗次子。4岁时,父亲就被杀害。辽景宗在位14年,病死,终年35岁,葬于乾陵(今辽宁省北镇县医巫闾山)。耶律贤在历史上是一个比较有作为的皇帝;但因长期患病,由皇后萧绰(又称萧燕燕,萧太后)执掌朝政。公元982年9月,景宗外出游猎,病死于云州焦山(今山西省大同市西北、内蒙古丰镇以南旧长城附近)。遗命由太子耶律隆绪继位,大臣韩德让和耶律斜轸辅佐,军国大事最后由萧皇后决定。耶律贤死后谥号为景宗。

内政

辽景宗即位后,采取了如下措施:

重用汉官

在辽朝,汉族官员被大量重用时期,开始于辽景宗时期。

景宗即位后,先将拥立他即帝位的汉族官员高勋封为南枢密院使,又加封为秦王。(《辽史》记载:”己亥,南院枢密使高勋封秦王。“)。景宗又封汉官韩知古的儿子韩匡嗣被任命为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留守,后来改任南京(辽的南京不是今天的江苏南京,而是今天的北京市)留守,加封燕王,身居要职。而原先只有契丹贵族才能进入这样的中枢机构,汉人是没有资格进去的。而辽景宗打破了这样的常规。这些汉族官员进入辽国的中枢机构,可以说明汉族官员地位的提高。

由于对汉官的重用,极大地促进了政权机构的进步和工作效率,也促进了契丹的封建化。汉官的重用,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契丹学习汉族的封建文明和农耕文明的历程,也是辽国一步步走向鼎盛的重要原因之一。

整顿吏治

辽景宗为了防止辽穆宗的悲剧再次发生,做了很多事。整顿吏治也是他改革的措施之一。为了彻底改变辽穆宗时期腐败与混乱的局面,景宗对吏治进行了改革。他向汉官室昉询问治国之道,研究古今各朝代的经验教训,然后运用到改革实践中去。在实施过程中,景宗赏罚分明,大胆地用人,即“任人不疑”。这使得百官克尽职守,丝毫不敢懈怠。穆宗时期的许多弊端很快被清除掉。这样在君臣的共同努力下,政治开始显现出一派清明气象。

清明的政治是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正因为辽景宗整饬吏治,政通人和,从而辽国国力也因此随之而上升,这是和北宋交战获胜的主要原因。

虚心纳谏

景宗的纳谏历史也有记载,大概是因为契丹人游牧而传承下来的旧俗吧,辽景宗非常喜欢打猎。这时,一位名叫郭袭的汉族官员向他上书。奏折是这样写的:

“昔唐高祖好猎,蓟世长言不满十旬未足为乐,高祖即日罢,史称其美。伏念圣祖创业艰难,修德布政,宵肝不懈。穆宗逞无厌之欲,不恤国事,天下愁怨。

陛下继统、海内翕然望中兴之治。十余年间,征伐未已,而寇贼未弭;年谷虽登,而疮痍未复。五宜戒惧修省,以怀永图。

辽景宗耶律贤辽景宗耶律贤

侧闻您意游猎,甚于往日。万一有衔橛之变,搏噬之虞,悔将何及?况南有强敌伺隙而动,闻之得无生心乎?伏望陛下节从禽酣饮之乐,为生灵社稷计,则有无疆之休。”

意思是劝谏辽景宗控制一下打猎的次数,借鉴唐高祖李渊罢猎图治,为其子唐太宗李世民奠定”贞观之治“的经验,吸取辽穆宗游猎放纵,导致国政混乱的教训。还提醒辽景宗不要忘记南面的强敌——北宋王朝。辽景宗看了这封奏书,非常高兴,对郭袭十分欣赏,赐郭袭协赞功臣这样的封号,并拜他为武定军节度使。

尽管辽景宗并没完全采纳郭袭的意见,有时依然会故态复萌,出去打打猎,但是辽景宗也对打猎这事有一定程度上的收敛。

虚心纳谏也是帝王可贵的品质,当年,唐太宗李世民虚心纳谏,造就了”贞观之治“,而辽景宗的虚心纳谏,也给辽国带来了中兴和鼎盛的契机。

其他措施

除了以上措施外,辽景宗也做了以下事情:

辽景宗的皇后——萧燕燕辽景宗的皇后——萧燕燕

辽景宗也重视农业生产,他也让人开垦土地,发展生产。为保护农业生产,防止没有重农习惯的契丹族人有意无意的破坏,辽景宗下令禁止随从们随意践踏庄稼,行军时也命令部队绕开农田。足可以见辽景宗对农业生产的重视。

另外,辽景宗也尽量征召人才,尤其是汉族人。他曾经选拔了一批汉族的知识分子治理各州的事务,其中有不少能干的良才。辽景宗又仿效汉族皇帝的做法,让下属举荐有才德的人任官。后来又下诏书招聘贤才,如果考核时确实很突出的,就马上可以担任很高的职务。

景宗还复回登闻鼓院,令百姓有申冤之地,又宽刑减法,对百姓加以安抚,

另外,他还废除了婚姻制度中姊死妹续的旧契丹民俗(也就是姐姐死了,妹妹出嫁),允许汉族和契丹族通婚,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汉族与契丹族的融合,为民族融合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因为契丹作为一个较为落后的游牧民族,而且还要统治汉族地区(比如燕云十六州地区),这就必须促使辽国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而辽景宗正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可以说,辽景宗治理辽国的过程也是他学习当时较为先进的汉族文化,总结汉族治国经验兵运用于实际的过程。这些措施使得辽国在经历了穆宗时期的萧条后再一次复兴,最终在辽景宗的儿子辽圣宗在位时走向了鼎盛,也为他对北宋的战争取得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军事

景宗中兴也表现在军事方面,尤其是辽景宗多次击退宋朝的猛烈进攻。虽然辽景宗也有满城之败,但辽国在景宗朝对宋的军事开始处于优势,逐渐占据上风。

高粱河大战

辽景宗在位后期,辽国边境面临着重大的考验。那就是宋太祖赵匡胤在976年驾崩,赵匡胤的弟弟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宋太宗即位后,先是降服了占据今浙江和上海、苏州一带的吴越国,后宋太宗又一举拿下了占据山西,作为辽国附属国的北汉政权。辽国边境形势不容乐观。

燕云十六州地图燕云十六州地图

刚刚取得灭北汉的胜利,宋太宗便过低地估计了辽的力量,有些飘飘然了。他想一鼓作气将燕云地区收复,觉得收复燕云,如同热锅里翻饼那么容易,故而他仓促发动战争,准备不足,结果落得个惨败的结局。

刚灭掉了北汉,宋太宗便将军队调到了河北地区,准备进攻辽的南京(今北京)。手下将领说战争刚结束,应该有个休整准备的时间,而且粮草也很匮乏,难以支持长久作战,但宋太宗觉得辽刚吃了败仗,士气正在低落时期,应该乘胜追击,再扩大战果。

战争开始很顺利,涿州(今河北涿州)、易州(今河北易县)很快就被宋军兵不血刃地攻克了,宋军兵临南京(即幽州)城下。守卫南京的辽将耶律奚底和宋军在沙河初次交战,被宋军打败,退到了清河北面。宋军便将南京包围起来,辽军则坚守不出,等待援军。

景宗见形势紧急,便派名将耶律休哥领重兵相救。耶律休哥将军队兵分两路,一路只有五千人,佯装主力去南京城下引诱宋军交战。而主力骑兵三万则在夜里绕行南面,到了宋军的背后,号令之下,三万精锐以席卷之势猛攻宋军。在今北京市西南的高粱河一带双方展开了激战,结果,腹背受敌的宋军惨败而退。在此情况下,辽军耶律沙部、耶律斜轸部和耶律休哥部会同幽州守军韩德让部四路出击,追击宋军,宋军死伤将士遍及高粱河沿岸。耶律休哥命令300辽军轻骑兵星夜追击,辽军双持火把迷惑宋军,宋军溃不成军。宋太宗大腿上还中了两箭,还好在名将杨业(就是赫赫有名的杨家将的杨令公)的掩护下,宋太宗只身出逃,才保全了性命。宋太宗狼狈逃窜,很像在淝水之战的苻坚,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宋太宗一直到了涿州(今河北涿县)才弄了辆驴车逃出重围。

这一战,宋军损失惨重,元气大伤。而辽国取得了胜利,保住了燕云十六州。从此,战争的天平开始向辽国倾斜。宋军自此开始衰弱,辽军开始转为优势。可以说,不仅仅是高粱河之战的胜利,乃至辽国对宋战争的全面胜利,和辽景宗的英明统治是分不开的。

满城大战

高粱河一战,辽军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景宗还不满足,为了报北宋围困南京之仇,在高粱河大战结束不久,就在九月发兵讨伐北宋。

十月,两国军队在满城(今河北满城)对阵。

宋军开始时按照宋太宗的命令将军队布成八阵,每阵距离百步,这使得士卒们非常恐惧,心里没有了斗志。而辽军的骑兵已经滚滚而来。宋朝将士进登高望去,只见辽军东西相连,看不到头。宋军的一位将军觉得这样布阵不对,兵力太过分散,就向主帅请求改变阵型。宋军主帅十分犹豫,因为毕竟是皇帝意旨,不可随意改变和违抗。另一位将军(实际上是一位监军)也劝说利害,宋军主帅才改变阵型,集中兵力,将宋军由原来的八阵变成了两阵,出兵迎战辽军。再加上宋军实施了诈降计,辽军督统韩匡嗣信以为真,想纳降,随行的耶律休哥赶忙劝阻道:“宋军军容整齐,锐气十足,这肯定是不肯屈服的,这是在用诈降来引诱我们上当。我们应该严阵以待,静观其变。”而韩匡嗣一点也听不进去,想纳降,宋军突袭成功,把辽军打了个大败。还好宋军在乘胜追击时遭到了耶律休哥的顽强抵抗,只得退回,辽军这才免于全军覆没。

虽然辽景宗在满城大战中失败,但辽国实力并没有很大的损失。这不,一年后的瓦桥关大战,辽景宗再一次挫伤了宋军的锋芒,打退了宋军的进攻。

瓦桥关大战

满城决战的第二年,即980年的三月,辽军又开始和宋军交战。辽军用十万重兵围攻雁门(今山西雁门关),宋的代州(今山西代县)刺史杨业领兵大败辽军于雁门之北。这次打败辽军之后,辽军一听说杨业的名字,一看见是杨业的旗帜,闻风丧胆,他们便望风而逃,匆匆退去。

到了十月,辽景宗亲自到了南京,领兵伐宋。先是围攻瓦桥关(今河北雄县旧南关),在宋军救援时,被早有准备的耶律休哥击败。宋军在守将张师的率领下想突围而去。辽景宗亲自督战,耶律休哥也亲自临阵指挥,最后张师战死,宋军败退又回到城中。

宋军又隔河与辽军对峙,耶律休哥则率领精锐骑兵强渡,过河与宋军决战,宋军不敌大败而退,辽军又追到了莫州(今河北任丘),与宋军再次决战,宋军损失很大,几员战将也被俘获。辽军也遭到重创,无法取胜,只好退兵。

耶律休哥因为瓦桥关一战立下战功,被加升为辽的于越(一种封号)。辽景宗再一次取得了胜利。

纵观上述战役,辽景宗虽然在满城失败,但瓦桥关、高粱河的胜利,使得辽景宗挡住了北宋的猛烈进攻,保障了辽国的边境,尤其是燕云十六州的安全,是宋太宗收复燕云十六州的远大抱负化为了泡影。可以说,大败北宋,也是辽景宗的武功之一。辽景宗时期,辽国对宋的军事的军事由此前的劣势转为优势,甚至到景宗的儿子辽圣宗时期,辽国有时还主动出击宋朝,转为了攻势。辽景宗多次大败宋军,为后来辽国取得宋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战之后,辽对幽云十六州的军事控制增强,战争也从本来的自卫反击变成主动出击,这三次胜利,使得辽军基本挫败了宋朝企图借助灭北汉余威收复幽云的计划,但这也为986年的雍熙北伐买下了伏笔。

辽景宗的中兴

辽景宗对内改革吏治,重用汉官,虚心纳谏,改革了辽国的一些旧俗。使得辽国再度复兴,乃至走向后来的鼎盛。对外(军事上),辽景宗在高粱河等地大败宋军,使宋太宗收复燕云的抱负化为了泡影,保障了辽国的边境安全。辽景宗是辽国名副其实的中兴之主,是历史上一位非常有作为的帝王,故而,历史上,把辽景宗统治时期称为“景宗中兴”,就好像唐高祖李渊为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清朝雍正为乾隆时期的鼎盛那样,辽景宗的改革和统治为辽国后来(辽圣宗时期)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辽史》的编纂者元朝宰相脱脱是这样评价辽景宗的统治的:“辽兴六十馀年,神册、会同之间,日不暇给;天禄、应历之君,不令其终;保宁而来,人人望治。以景宗之资,任人不疑,信赏必罚,若可与有为也。而竭国之力以助河东,破军杀将,无救灭亡。虽一取偿于宋,得不偿失。知匡嗣之罪,数而不罚;善郭袭之谏,纳而不用;沙门昭敏以左道乱德,宠以侍中。不亦惑乎!”可见对辽景宗的褒扬和赞美。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重熙增币    下一篇 阿保机建国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