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死语言

死语言,又称灭绝语言、灭亡语言、死语、绝迹语言,指一种已经不再有人以之作为母语的语言。根据估计,每两星期就有一种人类的语言灭亡,变成绝迹语言。
中文名
死语言
外文名
extinct language
别    称
灭绝语言
释    义
已经不再有人以之作为母语的语言
例    子
吐火罗文

目录

死语言是没有人能够读出或说出的语言,如吐火罗文可以称作死语言——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人会讲这种语言了,甚至古文字学家也只有不多的几个懂得这种语言了,只能在中国新疆找到的吐火罗文的残卷,几乎没有一页是完整的,现在更没有人用它来作交际工具了——也许可以把吐火罗文叫做死语言,死文字吧。

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中,某些帝国需借助之前已灭亡帝国的威名来保持自己的势力,跟这个已灭亡帝国有关的语言就得以持续被使用在科学、律法、或宗教等各种方面,即使它已经是个绝迹语言,这样的绝迹语言就仍然会被保存下来,并继续以非母语的方式使用,例如拉丁语与古希腊语被用来造科学方面的新词,而其他如古教会斯拉夫语、阿维斯陀语、科普特语、及吉士语则仍然用于宗教仪式上。

其他有些组织则会为了特定情境、文化的气氛营造,而偶尔使用这些绝迹语言,例如美国童子军就会在他们一个童军仪式“圣箭盟”里使用一种北美印地安人的绝迹语言伦尼莱纳佩语。

已经消失的语言

详细

以最后一位将其作为母语的说话人之死亡日期为判定基准:

利沃尼亚语:(2013年)

巴宰语:(2010年,潘金玉)

阿岱语(Adai):(19世纪末叶)

阿卡波语(Aka-Bo):Boa Sr(2010年)

埃雅克语(属于纳-德内语系):Marie Smith Jones(2008年1月21日)

格陵兰诺尔斯语:(至15世纪末叶,最晚至16世纪)

北波莫语:(1994年)

瓦波语:劳拉·费雪·索莫萨(Laura Fish Somersal,1990年去逝)

威托语(Weyto):有证明最后的母语使用者于1770年仍存在,不过18世纪的探险家却找不到流利的说话人。

维约特语(Wiyot):Della Prince(1962年)

亚纳语(Yana):Ishi(1916年)

约拉语:中古英语的分支(19世纪中叶)

其他

诺恩语

吐火罗语

渤海语

中俄混合语

哥德语

白狼语

伊特拉斯坎语

坎伯兰语

粟特语

凯尔特伊比利亚语

埃兰语埃雅克语

苏美尔语

加拉提亚语

奥斯坎语

西拉雅语

匈奴语

威尼托语

赫梯语

南皮赛恩语

察合台语

阿卡德语

南越语

尤比克语

高句丽语高卢语

南阿尔卑高卢语

普鲁士语

鹆语

破译“死语言”

通过破译从中国新疆吐鲁番出土的2件药方残片,英国学术院院士、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教授辛姆斯·威廉姆斯近日宣布他的结论:叙利亚语的《医经》所代表的医药传统曾被传播到吐鲁番盆地。

北京大学中古史研究中心主任荣新江教授指出,新疆10世纪前的历史在中西方史书记载中十分有限,而近代从新疆地下的墓葬、遗址、洞窟中出土的大量非汉文文书表明,这个地区的历史是非常丰富多彩的,翻译这些未经修饰的、原始的“第一手档案”,可以生动地再现当时社会风貌和世俗文化,甚至可以用来校勘传世文献。

以吐鲁番为代表的西域地区,是人类四大文明即中华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古希腊罗马文明汇聚的地方,也是古代世界宗教最为活跃的地方。根据最新研究发现,吐鲁番历史上共使用过24种语言、18种文字,如梵文、突厥语、波斯语、叙利亚语等,这些语言文字大多在几百年前乃至几千年前就已经消逝,被学术界称之为“死语言”、“语言化石”。它们是人类不同种类的文明在吐鲁番留下的鲜活见证。

在荣新江教授的“还原”下,人们得知,唐朝统治时期的于阗地区,政府下发的令文、收税的文书和老百姓之间买卖物品的契约,是用汉语和于阗语写成的双语文本,使不懂对方语言的人们均能了解其内容。

事实上,从20世纪初起,一些探险家在吐鲁番地区发现大量文献与文物,随后吐鲁番学在学术界日渐兴起。

辛姆斯·威廉姆斯是当今世界上少有的粟特语专家,他花费40年时间用于研究吐鲁番地区出土的非汉文文书,在他看来,吐鲁番学研究对东西方学术界意义重大。

他告诉记者:“我们得到了许多新的、从未知晓的语言,它们对于我们开展语言学、比较语言学的研究,尤其是对印欧语系的研究非常重要。它们的出现可以重建古代或者更久以前的语言史。”

而近年来越来越密切的国际学术交流合作,也使东西方学者联手破译“死语言”成为可能。日本国学院大学教授、回鹘文专家梅村坦介绍说,目前,德国柏林勃兰登堡科学院吐鲁番研究所、日本国学院及中国新疆吐鲁番学研究院正在进行为期3年的合作研究,专门针对吐鲁番柏孜克里克石窟出土的非汉文文书进行整理研究。

吐鲁番地区作为古丝绸之路重镇,东西方文化积淀厚重,地上地下文物遗迹丰富,近年来仍有大量非汉语文书出土。

新疆吐鲁番地区文物局局长、吐鲁番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肖表示,将这些宝贵的材料展示给国际上研究西域古典语言的“大家”,是希望通过专家和学者的智慧把它们释读出来,使它们成为全人类所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同时尽可能还原这片土地上的历史变迁。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希腊语    下一篇 波斯语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