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旅游教

旅游在当代,早也成了“苹果教”那样的东东,所谓“旅游教”。旅游教的教主当然是金钱,成千上万信徒,虽然心甘情愿奉上钞票,却是罪人也是未必自知的受害者。然而旅游教的最大受害者,该是世界各地人满为患的各类“景点”:原住民的生活被干扰,教主和教徒形形色色的欲望,几乎改变一切生态。

目录

Terrorist

旅游或旅游业的英文是tourism,游客叫作tourist。有一则英文报道,作者把tourist变音成terrorist。游客变成“恐怖分子”,在英国《卫报》网站也有新闻称威尼斯民众烦了无休无止的豪华游轮“入侵”,拥到港口抗议高枕无忧环游世界的terrorist到访。

Gentrification

Gentrification是个英文字,未必都是褒义,讲的也是城市改造,但是延伸其义到旅游教,似乎也讲得通:即让一个地方面目全非。

观点

布鲁斯·查特文

英国作家布鲁斯·查特文(Bruce Chatwin)引用过德国电影导演赫尔佐格(Werner Herzog)一句话:“走路是美德,旅游乃原罪。”(Walking is virtue, tourism deadly sin.

诺曼·刘易斯

一九五零年代初,以旅行文字著称的英国作家诺曼·刘易斯(Norman Lewis),在西班牙一个偏僻宁静的渔村法罗(Farol)断断续续生活了几年。他住在村里的寻常小屋,晚上爱去渔民光顾的唯一一家小酒馆,听他们用当地方言吟诵诗句,那是本地人之间的“交谈”。

渔民文化不高,刘易斯帮他们算账,渐渐交到朋友,并随他们出海捕鱼(让外来者跟着出海,这是渔民对你的莫大信任)。这段经历,作家后来写成一本旅行文学经典《老海洋的声音》(Voices of the Old Sea):“在法罗度过的日子,是我一生最好的日子之一,我似乎偶遇一个小社区,地理上与世隔绝,却有着最令人愉快的发展形式。”

旅游旅游

《老海洋的声音》并非《桃花源记》。在渔村第三年,刘易斯目睹法罗怎样抓住“空前的发展机遇”:连接外界的道路修缮一新,村里有了游客酒店,已有渔民不再捕鱼,而在酒店和咖啡馆当招待。“更大的发展机遇”还在后头,巨资汇入,小渔村将变成一个有郊区的市镇。小别返来,刘易斯发现,就连村里那家小酒馆也面目全非,都是外国游客,喝酒的渔民不见了,渔民喜欢的美人鱼标本也因为害怕吓着游客收起来了,颜值不高的酒保换成光鲜却又面无表情的侍者,酒水则比去年涨了三成。酒馆老板告诉作家:“从前我们苦于瘟疫,而今我们苦于游客。就这么一年,这些人把我们腐蚀了。”

法罗渔村的故事还有后续。一九九七年,刘易斯写了一篇《挡住人群》(Hold Back the Crowds),讲到旅游业或旅游教的“祸害”。文章提到一九八四年,间隔三十四年,作家重返法罗。不出他的意料,渔村面目全非:经过一番塞车,他来到一个仿佛工业化的城镇。昔日的曲折街巷现已整整齐齐,两旁都是标准设计的房屋。广告牌挡住大海,海滩大半成了停车场。街上有汉堡包快餐和娱乐场。村民不再捕鱼,舍不得旧营生的渔民在船底装上透明玻璃,带着游客探索“珊瑚花园之美”,海底的珊瑚和贝类却来自太平洋。

走火入魔的旅游教,给法罗带来“空前的发展”,也带来“空前的损害”。这次重返,刘易斯见到一位老朋友,他俩一起捕过吞拿鱼和沙丁鱼。作家问朋友,渔民还在酒吧吟诗么?朋友答说,你现在要是吟诗,人家会觉得你有毛病,“不是我们抛弃了诗歌,而是诗歌把我们抛弃了”。

刘易斯最后写道,一九八四年,法罗市政当局很骄傲地宣称,从前的渔村及其周边现有两百家酒店和露营地,在“恐怖分子”或旅游教的狂热信众蜂拥而至的高峰期,可以容纳十万人度假。十万人在一个从前的小渔村度假!

质疑

旅游教是一个怪胎

20世纪上半叶或更早之前,人类还没有当今这样的旅游教。那时交通不便或缓慢,除了有闲阶级可以游历四海,在路上的,只有出门办事的官员商贾、朝圣的旅行者和雄心勃勃的探险家。等到朝发夕至的喷气客机成了远程交通利器,更多人有了闲暇和闲钱,旅游,不论环球旅游还是国内旅游,才有可能变成利润多多的产业,不同种族的terrorist才会横行天下。

当然,你可以说这是一大进步,人都有审美心好奇心,都有权利畅游祖国或看世界。但是,就像伴随所谓工业化商业化现代化和城市化而来的雾霾,旅游教也是一个怪胎。问题并不在于旅游是否创造就业拉动经济,促进不同文化相互了解,而是一旦成了教,它的走火入魔过犹不及,只会酿成“祸害”。

这方面,中国当代的例子太多也太不堪,不妨继续放之四海,看看西方从前的教训。

但我完全可以想象,即使那是一九八四年,这番景象,也跟三十多年后在中国长城集体散步的黄金周“亲们”没有任何区别!

“旅游即真理”?

每个大假前,网上就会涌出很多漫画和段子,大家都预测到了旅游景点人山人海的样子。到了那天,果然应验。网上又会涌出许多摄影图片,关于这些由人构成的山和海。

唠叨了这么多,都是旅游的种种辛苦,那为什么大家还要去旅游,去和陌生人亲热地挤在长城上,挤在九寨沟的木栈道上,挤在华山一条路上,挤在清迈,挤在巴厘岛。

有些人写文章的时候,喜欢用这样的句子:“兄弟我在纽约的时候”,“兄弟我在巴黎的时候”。你看到这句,不要以为这是一篇关于旅游的文字。这句话一般只是起个兴,后面的内容跟这个地方并无关系。但文章有了这样的金句傍身,马上见识就要高很多一样,你们反对我的观点,只是因为没出去,你们没有第一手真理。

有位专栏作者喜欢仿用此句:“兄弟我在双流的时候”,“兄弟我在府河左岸的时候”(这说的是同一个地方,他家住在成都近郊)。他有时也用“兄弟我在曼哈顿的时候”,然后再注明一下,“呃,在曼哈顿广场的时候”。

这么反讽了几年,那种“兄弟我在美国”的文章少了,到现在几乎绝迹。我还以为是我那位朋友的功劳,现在一想,不对,功劳属于人民,属于拜旅游教的广大人民。

优越感?

每个人都在晒自己旅游照,全世界的任何角落都可能找到中国游客的时候,仅靠“在美国”这几个字,就不能表明自己见多识广了。

这旅游教真是拉平大家的差距。你先去的不能算辈分高,我现在才去也不能算低一等,先去看见的是旧面貌,现在去掌握的是新消息;你自助游的也不见得比我跟团游的了不起,我跟团游也可以拍到一两张背景没什么游客的照片。

或许比拼的是不是豪华团和私人定制团。

当很多人在抱怨旅行社强迫购物,旅行社反过来抱怨这些人缴钱太少的时候,有人跳出来说,高价豪华团和私人定制团就没有这些事,那种旅游接近完美。

我前面提到的那种五日七国游,就是私人定制团。

更多,更快,一直是旅游教的宗旨。

关于旅游的金句,有一句是:“什么都不留下,只留下脚印。什么都不带走,只带走照片。”

早先游客到少数民族地区,把镜头抵到那些淳朴的当地人脸上,被人反对;后来,游客到了欧洲,又把镜头对准惊讶的当地人,也被反对。现在他们只好把镜头对准了动物了。这样一退再退,你们就放过旅游教众了吧。

据说,跟团游的主力成员五六十岁的妇女,她们退了休,又有精力又有时间,跳个广场舞都被别人笑话,不去旅游干啥?据说,自助游的主力成员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没有工作,啃着自家的老,背着自己的包,全世界旅游,也是减轻社会压力。

旅游教的人民辛辛苦苦花自己的时间和金钱,把自己变成游牧民族,每个假期都在外流浪,做一小段时间的“移民”,用行为抹淡国与国的分别,这种虔诚之心,他人不应置喙。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秦皇岛鹏远淀粉有限公司    下一篇 山海关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