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敦煌市西部,库姆塔格沙漠以东,东接敦煌市南泉湿地自然保护区和阳关镇,南与阿克塞哈塞克族自治县接壤,西、北分别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敦煌市国家雅丹地质公园毗邻,并与库姆塔格沙漠和罗布泊相连,地理坐标为东经92°45′~93°50′,北纬39°45′~40°36′。保护区总面积66万公顷,其中核心区19.8万公顷,缓冲区14.575万公顷,实验区31.625万公顷。属自然生态系统类的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及国际濒危物种——野骆驼种群,主要保护对象为湿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和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境。
中文名
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建立时间
1992年
级    别
国家级
管理机构
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主要物种
野骆驼种群
主要保护对象
湿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等
保护区面积
66万公顷
气    候
大陆性暖温带极干旱气候

目录

甘肃敦煌西湖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92年2月,2003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及国际濒危物种—野骆驼种群为宗旨,集资源保护、科学研究、生态旅游为一体的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湿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和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境。保护区管理局于2005年3月和2005年8月分别经甘肃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和甘肃省林业厅批准组建。2006年3月7日正式挂牌。管理局属全额拨款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县级建制,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隶属省林业厅管理。

历史沿革

甘肃敦煌西湖自然保护区1992年9月经省政府批准建立,原名“甘肃敦煌西湖湾腰墩自然保护区”。

2000年,敦煌市委、市政府和林业部门遵照国家林业局领导指示精神,开始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02年4月,省政府批准更名为“甘肃敦煌西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并同意申报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03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05年3月,甘肃省机构编制委员会核准管理机构和人员编制。

2005年8月,甘肃省林业厅批准成立甘肃省敦煌市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10月起正式挂牌行使职权。

地理环境

位置

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位于敦煌市西部,库姆塔格沙漠以东,东接敦煌市南泉湿地自然保护区和阳关镇,南与阿克塞哈塞克族自治县接壤,西、北分别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敦煌市国家雅丹地质公园毗邻并与库姆塔格沙漠和罗布泊相连,地理坐标:东经92°45′~93°50′,北纬39°45′~40°36′。

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水资源

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主要径流是疏勒河、党河及南湖泉水,因多种原因现基本断流,其次还有山水沟、西土沟、崔木土沟、多坝沟、小多坝沟、八龙沟等8条沟谷,多在夏季向区内排洪。现保护区内湿地的主要水源由地下潜流提供,西祁连山和东阿尔金山的雪山融水渗入地下,经过地下潜流,在低海拔的地区以泉涌的形式流出地面,形成大面积的季节性沼泽型湿地。保护区湿地分布区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部分区域泉眼较多,四季不竭。

地质地貌

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平均海拔960米,区内地势是南北高,中间低,自东向西微倾斜,区内海拔最高点为卡拉塔格山海拔2238米,最低点为湾腰墩一带海拔820米。保护区属敦煌盆地的一部分,为河西走廊的最低点,是汇集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的盆地,地貌主要有沙漠、戈壁、裸石山地、湿地草丛、荒漠植被区五种类型。

土壤

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壤分风沙土、棕漠土、盐土、草甸土、沼泽土5个土类。

气候

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库木塔格沙漠前沿,属典型的大陆性暖温带极干旱气候区。气候特征是降雨量少,蒸发量大,水源短缺,空气极为干燥,日照时间长,热量资源丰富,温差大,无霜期短,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大风沙尘天气较多,年均气温9.9℃,年均降雨量39.9毫米,年均蒸发量2486毫米,相对湿度40%,干燥度18,全年日照时数3246.7小时。

范围面积

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66万公顷,约占敦煌市总面积的21%,其中核心区19.8万公顷,缓冲区14.575万公顷,实验区31.625万公顷。主要保护范围包括湾腰墩、天桥墩、土豁落、马迷兔、艾山井子、清水沟、火烧湖、后坑子、盐池湾、崔木土沟和卡拉塔格等区域。

保护目标

保护对象

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湿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和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境。

自然资源

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干旱荒漠区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蓄水库。湿地面积达9.8万公顷,约占敦煌市湿地总面积的60%,其中芦苇沼泽3.43万公顷。春夏时节,低洼地形成大面积的季节性积水,植被中芦苇群系是面积最大、最典型的植被类型,在季节性积水的湖盆区,形成了沼泽型芦苇群落。

多枝柽柳多枝柽柳

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地总面积13.76万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0.84%。其中有林地1099公顷,疏林地5567公顷,灌木林地67677公顷,宜林地34556公顷,无立木林地28611公顷,林业辅助用地36公顷。

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种子植物约80种,由于保护区气候干旱,本地植被以超旱生和旱生植物为主,木本植被较少。乔木树种仅有胡杨和梭梭,主要是超旱生和旱生灌木、半灌木和小半灌木,如:膜果麻黄、裸果木、多枝柽柳、白刺、沙拐枣、苏枸杞、霸王、罗布麻等常组成荒漠植被的建群种;草本植物中,芦苇、骆驼刺、甘草等常组成盐化草甸的建群种。

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动物有196种,其中鸟类141种,哺乳类32种,鱼类8种,两栖类2种,爬行类13种,鸟类141种,哺乳类32种,总数为196种。保护区的保护动物可分为国家级保护动物、国际公约或协定规定的保护动物。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有野骆驼、双峰驼、金雕、黑鹳、小鸨、大鸨、波斑鸨6种;Ⅱ级保护野生动物有赤颈鸊鷉、岩鹭、草原雕、灰背隼、猞猁、鹅喉羚等33种。有益或有重要经济和科研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简称“三有”动物)有花背蟾蜍、西域(新疆)沙虎、沙蟒、赤麻鸭、黑颈鸊鷉、斑鸫、金眶鸻、赤狐、狼等111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有黑鹳、白琵鹭、大天鹅、鹅喉羚、狼等36种。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保护候鸟及栖息环境协定》的有大白鹭、苍鹭、凤头潜鸭、灰背隼、灰背鸫等32种。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澳大利亚政府保护候鸟及栖息环境的协定》的有大白鹭、金眶鸻、红脚鹬、矶鹬、普通燕鸥、白腰雨燕、家燕、灰鹡鸰、白鹡鸰、黄鹡鸰、黄头鹡鸰11种。

野骆驼野骆驼

管理措施

基础设施

2000年,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完成了办公、科研宣教和培训接待三位一体的综合大楼12520平米、保护站4个、围栏50余公里、标志牌300多个、巡护道路150多公里以及气象站3座、水文监测点5个、植被监测样地30个。

发展目标

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荒漠生态系统为基础,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为中心,维护敦煌绿洲生态环境的持久稳定,促进地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重点加强对保护区内自然湿地的保护管理,努力恢复湿地的自然特性和生态功能,逐步扭转自然湿地面积减少和功能下降的局面;加大对荒漠化的防治力度,保护和恢复荒漠植被,提高林草覆盖度,遏制土地沙化势头;保护好现有珍稀动、植物资源,减缓保护区内的濒危野生动物种群下降趋势。以科学管理为手段,实现保护、科研、宣教相结合,正确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利益,适度开展生态旅游和多种经营,提高保护区的自养能力,把保护区建成生态平衡、物种齐全、保护到位、利用合理、管理有序,具有自身特色和示范意义的保护区。

管理机构

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2006年3月7日正式挂牌成立。管理局为全额拨款的公益林事业单位,县级建制,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是甘肃省林业厅管理西湖保护区的派出机构,隶属林业厅领导。管理局机关内设办公室、组织人事科、计划财务科、保护监测科、科研管理科、产业开发办公室。下设玉门关保护站、芦草井保护站、崔木土保护站、土梁道保护站,多坝沟保护站、后坑保护站六个保护站。

生态价值

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一个极为典型的内陆湿地、荒漠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是一个极为典型的内陆湿地、荒漠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区内分布有大面积的、原始的天然植被、珍稀野生动植物和天然湿地,在中国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它的兴衰与否关系着敦煌的生态安全。在罗布泊干涸,塔克拉玛干、库姆塔格两大沙漠日趋合扰的形势下,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成为阻挡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东侵甘肃河西走廊的最后一道天然生态屏障,它对保护敦煌乃至中国西部生态平衡,改善区域气候条件,保证敦煌工农业生产和旅游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特别是保护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金雕金雕

开发利用

科研

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积极开展保护与利用基础科学研究。开展保护区的本底调查,建立健全资源档案。积极寻求与有关院校合作开展基础科学研究,积极研究探索保护与资源的适度开发利用等。集中力量建设富有敦煌特色、内容丰富、全省一流的敦煌自然博物馆。

敦煌自然博物馆位于敦煌市沙洲镇城区南、敦月旅游公路西侧,是2007年经省林业厅和建设厅批准建设的重点工程,隶属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管理。主体工程于2007年9月开工至2010年年底竣工,2011年,建设单位委托北京以诺视景空间设计公司进行布展设计。

敦煌自然博物馆敦煌自然博物馆

博物馆展区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其中室内展厅面积4565平方米,分上下三层。展区包括主展厅、多功能厅和庭院展区三部分共12个功能展区。其中主展厅6个(序厅和服务厅,自然环境厅、弧幕体验厅、动物厅、植物厅、生态保护厅),辅助展厅6个。

旅游

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借助敦煌旅游业发展大趋势,利用西湖丰富的湿地、胡杨林等自然生态景观资源,在西湖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建设敦煌荒漠野生动植物园区、沙生植物园区、湿地风光观赏区,建设科学考察探险区,开通敦煌至西湖自然保护区、罗布泊的科考探险路线。

敦煌西湖是阻止库姆塔格沙漠东移、保护敦煌、保护莫高窟的最后一道绿色屏障,是中国第二个普氏野马放归基地,是古代丝绸之路西出玉关第一站;这里有世界第三大胡杨林,有世界唯一的羽毛状沙漠,有屹立两千年之久的汉代烽燧,有令人叹为观止的丹青画山,水沙共生的沙海幽谷。这里是天然的地质博物馆,是西部野生动物的天堂。

敦煌风光敦煌风光

西湖北区海拔较低,受祁连山和阿尔金山雪山融水的补给,形成了大片的季节性沼泽湿地与河流草丛湿地。

敦煌西湖南区以极具大西北风情的沙漠、戈壁为主色调,红柳、胡杨点缀其间,秋天望去,如火欲燃。地处阿尔金山北麓,与库木塔格大沙漠边缘交接,景区内地质构造复杂,有着令人叹为观止的塞外风光与大漠奇观。

①湿地公园大众观光线路:沿途可观赏野生黑枸杞、罗布麻花海、红柳沙包、荡舟湿地苇海、参观普氏野马放归基地,寻找野骆驼踪迹、近观小胡杨树,亲临雅丹湖。

②大海道贵宾观光线路:沿线可荡舟湿地苇海,遨游野麻花海,近距离观赏红花柳,亲密接触世界濒危、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普氏野马,探觅野骆驼踪迹,俯瞰雅丹群落,观赏雅丹湖、亲临湖风盐沼,瞻仰世界保存最完整的汉长城烽燧,穿越戈壁、纵身百花谷、穿越世界第三大胡杨林。

③阳关古道豪华探奇线路:途径古阳关沿阳关古道穿越库姆塔格沙漠到达崔木土沟。沿途观赏阳关葡萄园的绿色风光,参观阳关遗址;享受30公里沙漠越野的惊险和刺激。

违规事件

2015年10月5日,在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的入口处,巨大的红色广告拱门上写着:2015年敦煌西湖第二届胡杨节。一顶红色帐篷和两张桌子组成了临时的收费处,工作人员忙碌地点数着红色的百元钞票:看胡杨林每人150元,看湿地每人100元。

这个栖息着多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在被圈占进行旅游开发:一个名为敦煌市西湖生态探险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湖公司”)用越野车将一车又一车游客送入保护区,收取费用但并不提供发票。

敦煌市西湖生态探险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称,他们收取的是车费,该景区并无门票费。

敦煌市西湖生态探险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曾多次向旅游局递交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的手续,但因该景区地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且靠近已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玉门关,该申请一直未获批准。

敦煌市西湖生态探险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主要投资人也承认,自2012年开始,该公司一直处在试营业的状态,并强调他们收取的是车费。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东钱湖    下一篇 二龙山水库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