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
- 中文名
- 人性
- 外文名
- human nature
- 拼 音
- rén xìng
- 类 别
- 词语
- 范 畴
- 人类学 社会学
目录
1.[humanity]∶在一定的社会制度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品性。
2.[normal human feeling nature]∶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和理智。如:不通人性。
1.人的本性。《孟子·告子上》:“人性之无分於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於东西也。” 宋欧阳修《诲学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人性因物而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鲁迅《华盖集·这个与那个》:“然而人性岂真能如道家所说的那样恬淡;欲得的却多。”
2.犹人情。礼节应酬等习俗。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跋禄迦国》:“土宜气序,人性风俗,文字法则,同屈支国 。”
3.犹人情。恩惠;情谊。《西游记》第十四回:“ 行者笑道:‘那是唐僧不识人性。有几个毛贼剪径,是我将他打死, 唐僧就绪绪叨叨,说了我若干的不是。’”
4.犹人情。人们所具有的正常情感、理性。萧红《永久的憧憬和追求》:“父亲常常为着贪婪而失掉了人性。”杨朔《印度情思》:“ 赭堡还有象,更通人性。”
现代社会学家认为,世界上只有一个人类,只有一种人性。这是不同民族之间能够交流、达成理解的前提。根据对婴儿反复实验,显示人性是进化的结果。人性中与生俱来即存在由于祖先生存的险恶环境衍生的对生存的渴望,对胜利的渴望,对与自己相似的伴侣的渴望,对同类间自己地位的关心,及由于史前人类的习惯和同理心还有对同类帮助的冲动。从人脑的结构来看,这些都直接对前额叶造成影响,可以被出生后的记忆和周围事物所改变。
在中国文化中,对人的本性,大致有四种观点:
人性本善论,以儒家孟子为代表。《三字经》开篇即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人性本恶论,以儒家荀子为代表,荀子有“人之性恶,其善伪也”的论断。
人性无善无恶论,代表人物为告子,他认为人性无善无不善,“生之谓性”,“食色,性也”。
人性既善又恶论,代表人物是西汉的扬雄,他认为“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
(注明:这四种观点都不全面,唯有将其整合才会完整,人生而自然无善恶,后因社会而形成集合人性优缺点的善恶一体两面之人。)
马克思主义虽承认人性的存在,但否认存在普遍抽象的人性,认为只有从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出发,才能得出对人性的正确解释,并由此断言,在阶级社会中没有超阶级的人性。无产阶级有一个人性,资产阶级有另一个人性,这两种人性是不可调和的,只能通过斗争解决。
西方谚语:正因人性本恶,民主是必须的;正因人性向善,民主是可能的。
郭念锋经自1986年至1999年的审慎思考,结合临床案例的对比分析,再对各种心理学理论重新学习,最后认定,只有从“人的本质属性”,即“人性”出发,才能摆脱当今临床心理学“各执真理一面”的局限,去正确地阐明人的心理活动、心理结构、心理动力、个性及其发展、心理病理变化以及心理诊断、咨询和矫治等问题。
(1)它是被精神属性和社会属性制约的生物属性。它体现为人作为生物体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新陈代谢)的过程;
(2)以生物属性为前提、社会属性为内容的精神属性。它体现为为生存发展而对外界环境进行的探究反射,这是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过程;
(3)以生物属性为基础、以精神属性为表现形式的社会属性。它是个体对群体的依附本能,体现为个体与群体间的利益交换(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人的这四种属性,决定了人有四种本能,一是“生命本能”,二是“社会认同本能”,三是“自我认同本能”,四是“解脱本能”。
这四种本能对应了人应该有的人生目标分别是”健康“、”成功(社会认同)“、”幸福(自我认同)”、“智慧”。
人性本善还是本恶?关于该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然而其实人性本无善恶,善恶之分不过是人为定义的罢了,比如益虫和害虫。人是一种特殊的动物,这包含了两层意思,人首先是一种动物,具有动物的基本属性,然后人才是特殊的动物,有一般动物所没有的东西。人依据自己对自己的认知,将本性中的一部分称之为善,另一部分称之为恶。每个人的本性中皆有这两面性,因为它们本就浑然一体,只是我们进行了人为区分而已。所以性善性恶之论其实没有什么意义,用辩证的观点来说惩恶扬善即可,何必去争论性本善还是本恶呢?从逻辑上来讲,这两个命题本身也都是错误的。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