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约瑟夫·布罗茨基

约瑟夫·布罗茨基(Joseph Brodsky,1940-1996),俄裔美籍诗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作品以《诗选》(1973)和《言语的一部分》(1980)影响为最大。
中文名
约瑟夫·布罗茨基
外文名
Joseph Brodsky
国    籍
美国
民    族
犹太人
出生地
苏联列宁格勒
出生日期
1940年5月24日
逝世日期
1996年1月28日
职    业
作家
主要成就
198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品
《诗选》、《小于一》、《悲伤与理智》

目录

约瑟夫·布罗茨基(1940—1996)是一位跨越了英语与俄语世界的文学奇才。1940年5月24日,布罗茨基生于

1940年5月24日,布罗茨基生于

布罗茨基从1955年开始写诗,多数发表在由一些青年作家和艺术家所办的刊物《句法》上,并通过诗朗诵和手抄本形式流传于社会。卓异的诗才很快使他崭露头角,被称作“街头诗人”,并受到阿赫玛托娃和其他一些文化界人士的赏识。1963年发表的著名长诗《悼约翰·邓》是他早期创作的代表作。1964年,布罗茨基被法庭以“社会寄生虫”罪判处5年徒刑,送往边远的劳改营服苦役。服刑18个月后,经过一些苏联著名作家和艺术家的干预和努力而被释放,获准回到列宁格勒。从此,布罗茨基的作品陆续在国外出版。从1965年起,布罗茨基的诗选陆续在美国、法国、西德和英国出版,主要诗集有《韵文与诗》(1965)、《

作品名称作品类型创作时间
《韵文与诗》诗集1965
《山丘和其他》诗集1966
《诗集》诗集1966
《悼约翰·邓及其他长诗1967
《荒野中的停留》诗集1970
《诗选》选集1973
《言语的一部分》选集1980
《致乌拉尼亚》诗集1984
《小于一》散文集1986
《二十世纪史》诗集1986
《悲伤与理智》散文集1996

创作特点

主题

布罗茨基1972年前的诗作,题材多为爱情、离别或孤独,其离经叛道之处无非在于背离乐观主义和集体主义观念,和苏联的主流意识形态格格不入,赫鲁晓夫表态说:“凭他那些诗就可以判他五年!”在集权意识形态的高压下,作家的创作空间非常小,不仅物质安康难以保障,还动辄有性命之虞;他们面临的是非此即彼的选择,要么在美学风格上自动撤退,抑制其形而上的能力,降低艺术追求,要么成为读者数量极少的实验作家,期望未来所谓公正评价,靠作品偶尔在境外出版而聊以自慰。

约瑟夫·布罗茨基约瑟夫·布罗茨基

在经历了审判、监禁、流放之后,布罗茨基最终于1972年被迫流亡海外,此生再未踏上故土。因此,回忆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他的文集的开篇主题。与普通人的想象不同,构成这种回忆的最核心要素并非苦难与迫害,也非亲情、友情与爱情,而是美国牛肉罐头、“飞利浦”收音机、好莱坞电影、英国唱片。这些记忆碎片看似杂乱琐碎,但这一块块碎石所铺就的却恰恰是作者自我意识的地基,是催生他最根本的审美观与价值观取向的最初动因。布罗茨基如此评论少年时的他对《人猿泰山》的观后感:当“人猿泰山自布鲁克林大桥一跃而下”时,“整整一代人几乎均选择退出(体制)便是可以理解的了。”甚至可以说,布罗茨基在创作之路上迈出的第一步并不是他的第一首诗作,而是拒绝被同化的个性的声音。

布罗茨基抵达西方,正值后现代主义思潮方兴未艾之际,他所面临的是一种反对精英、解构经典的总体知识气候。从贫瘠封闭的苏联来到后现代美国,看来诗人得经历某种 “时间错置 ”(anachronism),这也使他的俄罗斯人特点变得更为鲜明。他强调精神等级,藐视后现代的价值相对主义,为文学写作提出严苛标准,声称写作是为了与过去时代的大师看齐,认为 “过去是各种标准的来源,是现在所无法提供的更高标准的来源 ”。他的立场与流行的英美文学批评风尚大异其趣。与其说这是一种保守的精英主义趣味,不如说是对文化大传统的自觉追随和维护。

风格

诗歌

在具体作品上,他的声音是安静的,而他本人也一直偏爱诗歌中安静的声音。这又与他强调非个性化有关,这方面布罗茨基从奥登那里获益非浅,尤其是诗中很少出现“我”。他醉心于细节,醉心于具体描写,醉心于名词,醉心于发现。布罗茨基本人的作品是“超然与客观”的最佳范例,而他确实也很注重处理熟悉的事物,处理它们的微妙关系。只是,由于他声音平稳安静,语调倾向于冷淡,词语、意象陌生而坚固,处理的时候又超然而客观,故很多读者(包括中文读者和英文读者)并不能很好地理解他──阅读他的作品同样需要一种安静的、“微妙的”阅读心理,因为布罗茨基“既不大惊小怪,又不多愁善感”。他的诗看上去似乎没有什么起伏、高潮,或者准确一点说,他在诗中把这些东西压住,不对它们作耸人听闻的强调,他是在退潮的时候开始,而不是刻意去营造高潮,因这里“冰河时代前的胃口”仍然会被猎奇的读者看中,但是从“微妙关系”来看,用“立方形”、“长菱形”、“平行六面体”和“几何状”这些枯燥的数学术语来描写(华盛顿冬天的)黄昏,对老练的读者和诗人来说不啻是一种“发现”。

约瑟夫·布罗茨基约瑟夫·布罗茨基

布罗茨基的诗学表述含有犄角推进式的形而上倾向和力度。他强调语言的超越性功能,认为诗歌是探索语言极限,诗歌是一种加速的思想,而韵律是完成这个工作的关键。“精神加速 ”这一概念,成了他衡量诗人的工作及其启示性能量的指标,这么做恐怕也会造成某种局限,使其笔下的阿赫玛托娃、茨维塔耶娃和曼德尔施塔姆带有较为浓厚的布罗茨基意识。不过,从这种混合着教义和激赏的解析文字中,读者的收获仍是难以估量的多。他让人透过分析性语言的局限,抵达白银时代彼得堡诗歌传统的启迪和精髓。

布罗茨基在严谨的同时有非常浓厚的实验倾向,他的诗歌之刀既坚韧又锋利:在传统的、现代的基础上掺入崭新的当代感性。布罗茨基创作过几乎所有诗歌形式和体裁,就《哀歌》而言,他写了很多以“哀歌”为题的诗,包括《几乎是一首哀歌》、《罗马哀歌》;其他标题和体裁如《牧歌》、《变奏》、《诗章》、

1991年 美国桂冠诗人 (获奖)

1987 年 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

1981年  首届麦克阿瑟天才奖 (获奖)

人物评价

“俄罗斯诗歌的太阳,是继普希金之后最伟大的俄罗斯诗人”。——俄罗斯总统叶利钦

“像一枚从另一个帝国射来的导弹,一枚善良的导弹,其承载的不仅是他的天才,而且是他祖国的文学那崇高而严苛的诗人威严感。”——苏珊·桑塔格

威尼斯情结

《水印》:这是一封布罗茨基写给威尼斯的情书

水印:魂系威尼斯水印:魂系威尼斯

1987年诺奖得主约瑟夫·布罗茨基的人生是分成两半的——前半生在母国苏联度过,用俄语创作诗歌,并通过参与彼得堡文化沙龙,与阿赫玛托娃等诗人交流切磋,奠定了其一生的精神底色;1972年,他永别故土、定居美国,从零开始学习英语,进而一举成为英语世界最为卓越的散文大师之一。而致使他离开母国、人生就此分割的,正是苏联当局“寄生虫”的莫须有罪名,以及剥夺国籍的残酷裁决,从此,这位满腔热情的诗人无法再以母语发表作品,也再也没能踏上过故土。

也是从此时起,流亡与乡愁,逐渐成为布罗茨基写作的主题。通过文字来怀乡的布罗茨基,在写作上将俄罗斯文学的特点与西方现代技法融化贯通,成为“世界诗人”并最终摘取了诺奖的桂冠;在生活中,当母国不再温情,异乡也便成了新的故乡……

布罗茨基的墓地布罗茨基的墓地

从1973年到1989年,布罗茨基17次踏入冬日之光中的

翻译唐诗

喜欢外国诗歌的读者,想必知道约瑟夫·布罗茨基(1940—1996)的名字,知道这位俄裔美籍诗人1987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知道他对中国文化感兴趣,写出过跟中国有关的诗歌作品《明朝书信》;可是未必知道他翻译过中国诗歌——早期跟汉学家合作,翻译中国古诗,后来学习汉语,直接依据原作把

布罗茨基美国书房

布罗茨基的遗孀将诗人在纽约莫顿街44号住宅内书房中的全部遗物——一张书桌、一把椅子、两个装着书籍的书柜和三台打字机,捐赠给他的故乡彼得堡。书桌上摆着奥登、阿赫玛托娃等人的照片,打字机前有茨维塔耶娃的肖像……如今“布罗茨基美国书房”陈列在喷泉楼阿赫玛托娃故居博物馆内,意味着两位诗人的紧密联系。

布罗茨基故居博物馆

彼得堡市政府将铸造大街24号诗人当年与父母居住的寓所重新修复,建成布罗茨基故居博物馆。博物馆于2015年5月24日诗人诞辰75周年前夕向公众开放。

《布罗茨基传》《布罗茨基传》

布罗茨基传记

2006年,俄国诗人列夫·洛谢夫写成世界上第一部《布罗茨基传》,由莫斯科青年近卫军出版社收入《名人传记丛书》,此书近年来多次重版,并于2010年由维塔·诺瓦出版社和青年近卫军出版社出了大十六开图文并茂的豪华本,名为“布罗茨基:文学传记的试验”。同年,诺谢夫又出版《作为邻居,索尔仁尼琴和布罗茨基》(伊万·林巴赫出版社)。

2015年是布罗茨基冥寿七十五周年,俄罗斯又出了两部诗人传记,它们是:B .邦达连科著《布罗茨基,俄国诗人》;B .索罗维约夫著《孤独的光荣结局》。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李苒苒    下一篇 瑞恩·戴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