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阿拉伯国家

阿拉伯国家是指以阿拉伯人为主的国家。他们有统一的语言——阿拉伯语,有统一的文化和风俗习惯,绝大部分人信奉伊斯兰教。 阿拉伯国家和地区共有18个,总面积约1300多万平方千米,人口总数约3.39亿。
中文名
阿拉伯国家
外文名
Arab States
含义
以阿拉伯民族为主的国家
包含国家
18个国家和地区
面积
1300万平方千米
总人口
约3.39亿
民族
阿拉伯族
信仰
伊斯兰教
语言
阿拉伯语

目录

政治

阿拉伯国家政治体制各异。现有7个君主制国家,其中沙特和阿曼实行君主专制,约旦、科威特、巴林、卡塔尔和摩洛哥实行君主立宪制。其余15个阿拉伯国家实行共和制,均为总统制,其中多数国家建立了领导社会政治生活的政党和集权的国家政治体制,如埃及、叙利亚、也门等;黎巴嫩实行分权制总统制;伊拉克、阿联酋实行联邦制。

阿拉伯国家版图阿拉伯国家版图
人口

约3.39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5%,其中埃及人口最多(8171万)。(截至2007年7月,根据CIA WORLD FACTBOOK 2008数据统计)

国家 人口

埃及86,000,000

阿尔及利亚37,100,000

苏丹34,848,000

伊拉克33,425,000

摩洛哥32,666,179

沙特阿拉伯28,660,000

也门25,502,000

叙利亚21,740,340

突尼斯10,673,800

阿联酋8,089,000

利比亚6,449,000

约旦6,345,023

黎巴嫩4,268,000

毛里塔尼亚3,378,254

科威特2,889,000

阿曼2,883,000

卡塔尔1,921,000

巴林1,341,000

民族

主要为阿拉伯民族。另有库尔德人、柏柏尔人、努比亚人等民族。

历史沿革

公元前8世纪,阿拉伯半岛南部就出现了早期的阿拉伯国家。

7世纪,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统一了阿拉伯半岛。随后,阿拉伯统治者逐步建立了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国。阿拉伯帝国于11世纪初解体,此后历经塞尔柱土克曼人(11-12世纪)、蒙古人(13-14世纪)、奥斯曼土耳其人(14-20世纪初)的统治。

巴以分治巴以分治

17世纪起,阿拉伯世界逐渐沦为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斯曼帝国瓦解,埃及、沙特、伊拉克、阿曼等少数国家获得形式上的独立。二战后,阿拉伯国家民族解放运动兴起,阿拉伯国家相继取得民族独立。1988年,巴勒斯坦宣布建国,定都耶路撒冷,成为倒数第二个建国的阿拉伯国家。

国际组织

阿拉伯国家联盟

阿拉伯国家联盟Arab League:

Algeria阿尔及利亚,Bahrain巴林,Egypt埃及,Iraq伊拉克,Jordan约旦,Kuwait科威特,Lebanon黎巴嫩,Libya利比亚,Mauritania毛里塔尼亚,Morocco摩洛哥,Oman阿曼,Palestine巴勒斯坦,Qatar卡塔尔,Saudi Arabia沙特阿拉伯,Sudan苏丹,Syria叙利亚,Tunisia突尼斯,United Arab Emirates阿联酋,Yemen也门。

阿拉伯国家联盟会旗阿拉伯国家联盟会旗

观察员国及加入日期:厄立特里亚 - 2003年1月、印度 - 2007年4月、巴西 - 2007年4月、委内瑞拉 - 2007年4月。

马格里布联盟

Arab Maghreb Union:(马格里布联盟)

Algeria阿尔及利亚,Libya利比亚,Mauritania毛里塔尼亚,Morocco摩洛哥,Tunisia突尼斯。

海湾合作委员会

海湾合作委员会GCC(Gulf Cooperation Council):

Bahrain巴林,Kuwait科威特,Oman阿曼,Qatar卡塔尔,Saudi Arabia沙特阿拉伯,United Arab Emirates阿联酋。

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

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OAPEC

(Organization of Arab Petrolium Exporting Countries):

伊斯兰国家组织

Afghanistan阿富汗,Algeria阿尔及利亚,Bahrain巴林,Bangladesh孟加拉国,Benin贝宁,Brunei文莱,Burkina Faso布基纳法索,Cameroon喀麦隆,Chad乍得,Comoros科摩罗,Cyprus塞浦路斯,Djibouti吉布提,Egypt埃及,Gabon加蓬,The Gambia冈比亚,Guinea几内亚,Guinea-Bissau几内亚比绍,Indonesia印尼,Iran伊朗,Iraq伊拉克,Jordan约旦,Kuwait科威特,Lebanon黎巴嫩,Libya利比亚,Malaysia马来西亚,Maldives马尔代夫,Mali马里,Mauritania毛里塔尼亚,Morocco摩洛哥,Niger尼日尔,Nigeria尼日利亚,Oman阿曼,Pakistan巴基斯坦,Qatar卡塔尔,Saudi Arabia沙特阿拉伯,Senegal塞内加尔,Sierra Leone塞拉利昂,Somalia索马里,Sudan苏丹,Syria叙利亚,Tunisia突尼斯,Turkey土耳其,Uganda乌干达,United Arab Emirates阿联酋,Yemen也门。

与中国关系

早在西汉时期,中国使节就曾到达阿拉伯国家。历史上,中阿通过“丝绸之路”的间接和直接贸易活跃,人员交往频繁。阿拉伯历法、数学、医药学等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和火药等发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伊斯兰教于7世纪中叶传入中国。

1956年,埃及、叙利亚、也门等阿拉伯国家陆续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他们成为最早与中国建交的阿拉伯国家。1990年7月,我国与沙特建交,至此我国与所有阿拉伯国家均建立了外交关系。

双方政治交往密切,高层往来增多。我国与埃及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与阿尔及利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与沙特建立了战略性友好合作关系。2004年“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建立,双方同意建立平等、全面合作的新型伙伴关系。

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第26届会议上,部分阿拉伯国家(阿尔及利亚)向联合国提交了决议草案A/L.630以及附加文件1、2号使联合国通过了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这些决议捍卫了中国主权和尊严,使得中国得以让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承认她的政府的代表为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并立即把蒋介石的代表从它在联合国组织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所非法占据的席位上驱逐出去。这是阿拉伯国家与中国友好关系的明证。

1988年11月20日,刚刚建国的巴勒斯坦就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2005年3月,以埃及为首的阿拉伯国家宣布,支持中国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埃及外交部部长助理萨米哈·苏克尔说,作为第一个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的阿拉伯和非洲国家,埃及及其他阿拉伯国家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原则立场。

阿拉伯国家在台湾问题上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在涉及人权、西藏、北京奥运会等问题上给予中国重大支持。阿拉伯国家联盟首脑会议及外长理事会连续通过加强对华关系的决议。中国始终坚定不移地支持巴勒斯坦和阿拉伯人民恢复合法民族权益的正义事业,在地区热点问题上采取公正、平衡立场,受到阿拉伯国家欢迎。中阿在一些重大国际与地区问题上保持着良好的协调与配合,我国与阿拉伯国家在安理会改革、气候变化、反恐、多哈回合谈判等问题上立场相近。

从2003年至2013年10年间,中国对阿拉伯国家的进出口商品总额从255亿美元增至2389亿美元,年均增幅达25%;中国从阿拉伯国家进口原油从4058万吨增至1.33亿吨,年均增幅12.6%;中国企业在阿拉伯国家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从26亿美元增至291亿美元,年均增长达27%;中国企业对阿非金融类直接投资从1725万美元增至20.4亿美元。

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从阿拉伯国家进口原油达1.33亿吨,占中国总进口量的47.2%。为加强双边能源合作,双方分别在三亚、喀土穆和银川召开了三次中阿能源大会,会议成为双方围绕能源开发和安全、新能源利用等问题开展集体对话、协调和合作的新平台。

2016年1月13日中国政府发布《中国对阿拉伯国家政策文件》,这是中国政府制订的首份对阿拉伯国家政策文件。

经济

阿拉伯国家均属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发展较慢,经济结构普遍比较单一,石油、天然气、旅游以及农牧业是主要经济支柱。石油也不是所有的阿拉伯国家都有,只是少数阿拉伯国家才有。

阿拉伯国家普遍加大了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积极推动私有化,鼓励吸引外资,加之受惠于高油价,经济增长加速。根据CIA WORLD FACTBOOK 2008数据统计,2007年,22个阿拉伯国家GDP总和为24304亿美元,增长了5%,人均达7169美元,但彼此差异很大。海湾6国和黎巴嫩、利比亚人均GDP均超过1万美元,其中最高的卡塔尔人均GDP达7.59万美元,位列世界前茅。而也门、苏丹、毛里塔尼亚等国为最不发达国家。

中东海湾地区素有“世界能源库”之称。已探明石油储量1000亿吨,约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三分之二;石油年产量33亿吨,约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三分之一;石油出口量12亿吨,约占世界石油出口总量的三分之二。阿拉伯主要产油国均为欧佩克成员。

特产

黎巴嫩人将雪松奉为国树,其国家公园--雪松公园中,墨绿荫郁的高大雪松纵横排列,显出一派粗犷伟岸的气势。公园深处雪松林,一些树树龄已千年,这些雪松围粗4--5米,树高40余米,树冠遮天蔽日,林中绿草如茵,信步其中,松涛阵阵,欢快的松鼠、山雀窜来飞去一派生机,夏天可以休闲避暑,冬天雪景美丽,而且是滑雪的好去处。黎巴嫩还盛产柠檬的,凡到阿拉伯世界旅行,都希望来亲口尝尝黎巴嫩的柠檬。

突尼斯的橄榄树一片绿海,一吨橄榄果可以出二百五十公斤椰榄油。内含维生素高,并有药物作用。平时烧菜,还可以点灯,还可以治疗心脏病和胃溃疡,多好的橄榄树啊。

摩苏尔在伊拉克北部,以盛产大麦、柑桔、椰枣驰名于世。每当黄昏,狭长的夜帝小街上,人声喧嚷,灯大辉映,戴着缠头巾,身穿阿拉伯大袍的居民,手捻项珠;小汽车、驼骆和挂着铃铛的毛驴车招摇过市,往来穿梭,流动货车上的伊斯兰食品,香味扑鼻;小茶馆里飘逸出薄荷茶的清香……

阿拉伯出产的桔子柑子很有名,摩洛哥的桔子树多的不可胜数,公园、广场、居民住宅周围,到处都有桔子树,许多游客称摩洛哥是桔子王国。

埃及的水果有些很特色,西瓜重约20公斤,柚子大的达到一公斤左右。番石榴可能不为人熟知,其一般有拳头大小,黄颜色,外形如鸭梨,吃起来有一种奇特的臭味,但有人却非常喜欢吃它,正如中国有些人爱吃臭豆腐一样。

伊拉克盛产蜜枣,索马里香蕉果实硕大,甜润可口,阿尔及利亚的无花果,叙利亚的玫瑰、也门的咖啡都是举世闻名的。

节日

开斋节

斋戒,是伊斯兰教的五功(心有念功、身有礼功、性有斋功、财有课功、命有朝功)之一。伊斯兰教的斋戒,重在信念。少数民族语言为“肉孜节”。

开斋节是阿拉伯语“伊德菲图尔”的意译,“伊德”就是节日的意思,回族将开斋节视为最大的节日,因此将开斋节称为“大尔迪”,但维吾尔族认为下面介绍的古尔邦节才是最大的节日。因为新疆是维吾尔自治区,所以政府规定古尔邦节全体放假3天(无论是穆斯林还是非穆斯林);开斋节全体放假1天(无论是穆斯林还是非穆斯林);其余六大节日均不放假。

伊斯兰教规定,9岁以上的女性和12岁以上的男性穆斯林,每年斋月即希吉来历的莱买丹月即九月,都要封斋一个月。在封斋期间每日两餐,大约在日出前1小时和日落后1小时进餐,白天禁止吃喝和性行为。

宰牲节

亦称“古尔邦节”(阿拉伯语“伊德古尔邦”的意译,“伊德”就是节日的意思),回族将宰牲节视为小节,因此将宰牲节称为“小尔迪”。古尔邦节在肉孜节后70天举行,即希吉来历12月10日。此节日是根据古代阿拉伯地区的宗教传说演变而来的:

四千多年前,阿拉伯人易卜拉欣,为了感谢真主的恩赐(老来得子),常常宰牛、羊和骆驼献祭。

一天夜晚,易卜拉欣梦见真主,真主命他宰杀自己的独子易司玛仪献祭。梦醒后,易卜拉欣反复考虑。

当夜,易卜拉欣又梦见真主,真主继续命他宰杀自己的独子易司玛仪献祭。梦醒后,易卜拉欣终于认识到这是真主的启示,决定第二天宰子献祭。

当易卜拉欣和独子易司玛仪遵命执行时,安拉又遣大天仙哲布拉伊牵一只羊赶至现场,命易卜拉欣以宰羊代替献子。

从此阿拉伯人便形成每年宰牲献祭的风俗。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中东    下一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