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天河工程

“天河工程”是研究大气中水汽输送方式及调控水汽输送可行性的科研项目,该科研项目由清华大学与青海大学联合团队主持,旨在科学分析大气中存在的水汽分布与输送格局,进而采取人工干预手法,实现不同地域间大气、地表水资源再分配。

目录

“天河工程”论证启动会暨第一次专家组会议于2016年9月9日至11日在青海省西宁市举行。

“‘天河工程’一旦成功,有望实现跨区域空中调水,构建南水北调‘空中走廊’。”中国科学院院士、青海大学校长王光谦在“天河工程”论证启动会上说。

王光谦介绍,观测结果显示,在大气边界层到对流层范围内存在稳定有序的水汽输送通道,可将其称为“天河”,基于大气空间的跨区域调水模式就是“天河工程”。

“我们首先将通过对大气中水汽含量及‘迁徙’路线的监测,掌握水汽‘迁徙’规律,并在有条件的地区进行人工干预,解决北方地区地表水资源短缺的局面。”王光谦说。

重要性

权威监测报告显示,近30多年来,我国北方地区主要河流径流量总体呈下降趋势,2025年将有可能面临物理性缺水。作为国家重要战略性工程,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工程已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北方地区缺水问题,但西线工程由于海拔较高、地形复杂、生态脆弱等原因,尚处于论证阶段。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员会主任包为民认为,“天河工程”及未来南水北调“空中走廊”的构想,有助于实现青藏高原地区生态效益最大化,促进全国特别是北方经济社会发展。

规划

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天河工程”有望每年在青藏高原的三江源、祁连山、柴达木地区分别增加降水25亿、2亿和1.2亿立方米,中远期有望实现每年跨区域调水50亿立方米,大约相当于350个西湖的蓄水量。

相关信息

科学论证尚未明确

学者张田勘认为,“天河工程”是一个美好的理想,目前尚无科学论证。其能否实现,仍待观察。

“天河工程”是一个比喻说法。通俗地说,就是通过空中搬运水汽到干旱地区降雨,供给缺水地区以水,满足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需求。科研人员现在提出的“天河工程”设想存在三种范式,一是神话,二是科学,三是自然。

神话的范式以《西游记》的描写为典型。在车迟国里,孙悟空帮师傅求雨,请来雨神,后者挟持几朵云彩到车迟国就降下雨来。这种神话的调水是完美的,可以定向、定量和定点。科学的调雨和降雨在今天也能部分做到了,这就是人工增雨。

人工增雨是用高炮把含有碘化银的炮弹打入有大量积雨云的4000至5000米高空,碘化银在高空扩散,成为云中水滴的凝聚核,水滴在其周围迅速凝聚达到一定体积后降落成雨。

自然降雨是一个随机的过程,但是也有定向、定量和定点的因素。例如哈尼梯田所用的水就是一个大自然搬运水的过程。哀牢山的水从低纬度红河蒸发升空,来自南边海洋上空温暖而湿润的气流沿哀牢山南坡上升,这些气流随气温的逐渐下降而冷凝成雾和雨,降落到原始森林,形成涓涓细泉,下泻江河。哈尼人在靠近森林的地方挖筑大沟,把下泻之水悉数截流,引大沟之水灌溉梯田,水又沿层层梯田注入江河,再度蒸发升空,形成一个完整的水系循环。

这种自然的水调配就是一种自然形成的天河,但是跨越的地区和空间不大。现在,科研人员要通过天河实现不同地域之间的水的搬运,在大气边界层到对流层范围内存在稳定有序的水汽输送通道(即“天河”),科研人员要通过对大气中水汽含量及迁徙路线的监测,掌握水汽迁徙规律,并在有条件的地区进行人工干预,把水搬运(降雨)到缺水的北方地区。

但是,科研人员如何能找到一个像哀牢山地区那样有规律的定向、定量和定点的空中搬运水的“天河”,如何论证“天河工程”的实现,现在还语焉不详。作为一个美好的理想,“天河工程”未来能否实现,仍待观察。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巴黎危机    下一篇 密探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