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英联邦

英联邦(英语:Commonwealth of Nations)由53个主权国家(包括属地)所组成,成员大多为前英国殖民地或者保护国,英联邦元首为英国现任王储查尔斯王子。 前任元首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同时身兼包括英国在内的16个英联邦王国的国家元首,此16国构成了一个现代版的共主邦联。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势力遭到削弱,各殖民地人民纷纷要求独立,便逐渐用英联邦代替英帝国的称号。英联邦不是一个共和国,也没有中央政府。英王是英联邦的名义元首。英联邦不设权力机构,英国和各成员国互派高级专员,代表大使级外交关系。主要组织机构有:联邦政府首脑会议、亚太地区英联邦政府首脑会议、联邦财政部长会议及其他部长级专业会议。1965年起设立英联邦秘书处,其职责是促进英联邦的合作,筹划英联邦各级会议。秘书处设在伦敦。
中文名称
英联邦
英文名称
Commonwealth of Nations
首都
英国-伦敦
主要城市
多伦多、悉尼、奥克兰、约翰内斯堡、新德里等
官方语言
英语
时区
除UTC-1和UTC-9外所有时区
政治体制
君主立宪政体
国家领袖
伊丽莎白二世
人口数量
2,100,000,000(2005年)
人口密度
61.09人/平方公里
主要宗教
基督新教、天主教、印度教等
国土面积
3367万平方公里
道路通行
靠左驾驶(大多数)

目录

秘书处

英联邦没有书面章程,也没有中央政府。1965年,各成员国政府首脑决定在伦敦设立秘书处。英联邦秘书处是英联邦的行政机构,同时也承担各成员国间交流和协商的工作。

主权国

各个主权国都是自愿加入英联邦的,也可随时退出英联邦。附属国在独立后可自行决定是以主权国身份(若得到其他成员国的承认)留在英联邦还是退出英联邦。

英联邦成员英联邦成员

各个独立的成员国都是由其民选政府管治,内政和外交完全独立。

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是英联邦的元首,她是成员国自由和平等联合的象征。其实,她只是象征性的元首。除了有自己君主的成员国(如马来西亚)和实行共和制或总统制的成员国,伊丽莎白二世是其他所有 成员国的女王,总督代表她出驻在这些成员国(英国除外)。女王根据相关成员国政府的推荐任命总督。成员国之间互派高级专员(不是大使)为外交代表。

各成员国的总理或首相定期在不同地方举行会议。但这些会议只是供他们交流意见和商讨问题,并且所做决策对与会国没有约束力。

附属国

尚未实现完全自治的领地成为附属国。英国的附属国基本上全部都在逐步走向全面自治,他们拥有独立的行政、立法和司法系统。除了英国附属国之外,还有一些受其他成员国管治的领地。

职能机构

(1)英联邦政府首脑会议:前身为帝国会议,1944年易名为英联邦总理会议,1975年改现名。通常两年举行一次,以前一直在伦敦举行, 1966年起轮流在成员国举行,由东道国政府首脑主持。会议不通过决议,会议发表的总原则对与会国无约束力。

(2)亚太地区英联邦政府首脑会议:1978年起每两年举行一次,讨论共同关心的地区性问题。

(3)英联邦部长会议:每年举行一次的有教育部长会议,卫生部长会议、司法部长会议和电信部长会议;不定期举行的有贸易和经济会议、青年会议、工业合作会议、农业会议等。

(4)英联邦秘书处:1965年成立,负责组织成员国间的协商和合作、交流情况、组织会议等。秘书长每五年改选一次,可连任。

(5)英联邦基金会及其他组织:英联邦基金会成立于1966年,1983年改组成一个国际基金组织,资金由成员国政府提供,用于推动英联邦内专业及其他非政府间的更密切的合作。英联邦研究所主要靠英政府资助,通过举办展览、讲座、放映电影、开放图书馆等活动促进人们对英联邦的了解。此外,还有一些专业性组织,如英联邦议会协会、英联邦新闻联盟、英联邦广播协会、英联邦青年交流理事会、英联邦体育运动联合会和英联邦艺术协会等。

国际影响

英联邦它在极大程度上是大英帝国的延续。这个帝国曾经覆盖了世界1/4的领土。冈比亚退出后,该俱乐部仍有53个会员国,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尼日利亚和南非,当然还有大不列颠,这些国家经由自愿联合结合在一起。当"英联邦"这个词在20世纪20年代第一次被使用时,它形成一种保持联系的方式而没有"帝国"这个词所含的令人不愉快的殖民地味。

第二次世界大战,特别是1942年新加坡的沦陷,清楚表明大不列颠已没有能力保卫其帝国,而笼罩其权力的神秘性也同时被去除。在20世纪50和60年代,英联邦是大不列颠管理那些它已无法统治或保卫的非殖民化国家(这些国家多数碰巧都渴望独立)的工具。对于这些前殖民地而言,英联邦的好处一目了然。大不列颠有特殊的贸易措施,例如,在香蕉进口上其前加勒比海领地优于中美洲。英联邦国民有权移居英国,许多人都这样做了。居住在英国的英联邦公民至今仍享有某些选举特权,而这些特权是其他外国人﹑甚至其它欧盟国家的公民所没有的。

然而,自英国加入欧盟的30年间,上述许多好处已经消失。欧盟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建立区域性自由贸易区,因而英国被禁止给予其前殖民地特权。英国的移民政策亦已收紧,现在只有那些亲属已在英国的英联邦公民才有特殊权利。

英联邦商会,一个由该俱乐部出资的机构,坚称英联邦仍存在显著的贸易和投资利益。一位发言人宣称,由于享有一种共同语言(英语在整个英联邦为第一或第二语言),不成文法传统和会计规范,英联邦成员国相互之间的合作可以提高10-15%的效率。这个效应可能不像听起来那么含混,某些经济学家指出了不成文法和民法经济体之间的差异。 最重要的是,英联邦将其目标主要限定在社会文明方面:鼓励民主﹑人权及稳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在英国,联邦对不同的人似乎有不同的意义。因循守旧者喜欢它与跨掉的帝国之间的联系。其他人认为它是鲁迪亚德-基普林(Rudyard Kipling)关于殖民地观点的现代注释:殖民地是"白种人的负担",简言之,西方国家有责任让发展中世界文明化。某些左翼人士把它看成为无人想要的老古董,而另一些人则争辨它是英国为其殖民罪恶补偿的一种方式,同时为民主化进程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英联邦的支持者还指出对这些前殖民地来说存在某种有益的文化纽带。英国的大学与英联邦国家保持着牢固的联系。英国外交部,全称"外交及联邦办公厅(the Foreign and Commonwealth Office)",设有偏向英联邦国民的实习交流计划,例如专为印度记者而设的薛维宁(Chevening)奖学金。

此外,尽管某些人批评英联邦只是一个清谈馆,那也是一个穷国(津巴布韦除外)喜欢的议论场所。对前殖民地而言,它是非美国主导的最重要的国际组织。虽然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是英联邦的元首,但英国并无特殊地位。事实上,联邦内所有表决必须一致,前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Tony Blair)曾对此表露出沮丧之情。他对于有可能解除对津巴布韦的禁令极为愤慨,而英国和其反穆加贝同盟军不能凌驾其上。英联邦是为数不多的国际机构之一,其中像圣卢西亚这样的弹丸小国与英国和加拿大这样的七大国(G7)成员可以平起平坐。

承担作用

英联邦是国际合作的一种独特试验,促进来自不同种族、文化和环境的民族之间的协作。各成员国享有平等地位,但在处理英联邦事务上英国常扮演主角。

成员国在许多领域进行商讨和合作,包括贸易、金融、国防、教育、技术、科研、法律、医药和农业。但是成员国享有的主要利益为各种贸易协议和资本投资配置带来的经济效用。

英国和其他富裕的老成员国是新加入或贫穷成员国工业发展的主要资本来源。援助计划由英联邦开发公司(CDC) 等机构执行。

有些成员国根据英联邦特惠制互相实行关税优惠,以促进互相之间的贸易往来。1973年,英国加入欧共体(今欧盟),退出了英联邦特惠制。根据协定,其他英联邦成员国可以与欧盟协商特别的贸易协议。

成员国

英联邦成员分别为:

成员国

元首

安提瓜和巴布达

英国君主

澳大利亚

英国君主

巴哈马

英国君主

孟加拉国

孟加拉国总统

巴巴多斯

英国君主

伯利兹

英国君主

博茨瓦纳

博茨瓦纳总统

文莱

文莱苏丹

喀麦隆

喀麦隆总统

加拿大

英国君主

塞浦路斯

塞浦路斯总统

多米尼克

多米尼克总统

加纳

加纳总统

格林纳达

英国君主

圭亚那

圭亚那总统

牙买加

英国君主

肯尼亚

肯尼亚总统

基里巴斯

基里巴斯总统

莱索托

莱索托国王

马拉维

马拉维总统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最高元首

马尔代夫

马尔代夫总统

马耳他

马耳他总统

毛里求斯

毛里求斯总统

莫桑比克

莫桑比克总统

纳米比亚

纳米比亚总统

瑙鲁

瑙鲁总统

新西兰

英国君主

尼日利亚

尼日利亚总统

印度

印度总统

巴布亚新几内亚

英国君主

圣基茨和尼维斯

英国君主

圣卢西亚

英国君主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

英国君主

萨摩亚

萨摩亚国家元首

塞舌尔

塞舌尔总统

塞拉利昂

塞拉利昂总统

新加坡

新加坡总统

所罗门群岛

英国君主

斯里兰卡

斯里兰卡总统

斯威士兰

斯威士兰国王

坦桑尼亚

坦桑尼亚总统

汤加

汤加国王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总统

图瓦卢

英国君主

乌干达

乌干达总统

英国

英国君主

瓦努阿图

瓦努阿图总统

赞比亚

赞比亚总统

卢旺达总统

巴基斯坦曾于2007年11月22日被终止成员资格,2008年5月12日再次恢复英联邦成员资格。因拖欠会费一直未交,斐济于2009年9月2日被终止成员资格。西非国家冈比亚2013年10月2日宣布脱离英联邦。

在16个英联邦王国中,14个曾经是英国的自治殖民地。值得一提的是,斐济虽然公认英王为最高酋长,但这个并非国家元首的称号,因此斐济不算为一个英联邦王国。现时大多数前英国领土和殖民地都留在英联邦,除了下列国家和地区:

缅甸:1948年独立。

爱尔兰:1921年从英国独立以后,曾经是会员国。1949年建立爱尔兰共和国以后离开英联邦。

津巴布韦:在2002年时,被英国以该国执政者藐视人权并在大选中舞弊为由暂停该国在协会内的会籍一年,导致津巴布韦政府愤而主动退出此组织。

斐济:由于斐济未在规定期限内答应英联邦提出的举行民主选举的要求,于2009年9月2日被终止成员资格。

冈比亚:西非国家冈比亚2013年10月2日宣布退出英联邦,使得英联邦成员国由54个减少到53个。

冈比亚没有说明决定退出英联邦的原因。冈比亚曾为英国殖民地,1965年加入英联邦。冈比亚现任总统叶海亚·贾梅自1994年7月发动政变上台后,与英国关系不和。贾梅指责英国在2011年总统选举前支持冈比亚反对派,而英国政府则批评冈比亚政府的人权纪录。

巴林:英国的保护国到1971年。

埃及:从1882年到1922年为英国殖民地,但英国军队仍然在为埃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帮助培训和控制埃及军队。并控制了苏伊士运河到1956。

厄立特里亚:由英国统治到1951年。

伊拉克:英国统治到1932年。

以色列:为部分的巴勒斯坦英国委任统治地,英国统治到到1948年。在2006年,英联邦秘书长宣布以色列有资格加入英联邦。

约旦:保护约旦1921年–1946年。

科威特:英国的保护国到1961年。

利比亚:1943年英国管理它的省份的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直到1951年。

卡塔尔:英国的保护国,直到1971年。

南苏丹:1899年-1956年属于英国(南苏丹已申请加入英联邦)。

苏丹:英国-埃及公寓但英国的殖民地在现实中直到1956年(苏丹已申请加入英联邦)。

苏里南:英国的殖民地从1650年到1667年,再由英国从1799年到1816年。2012苏里南表示计划加入英联邦而英国政府已经将申请英联邦成员苏里南提供指导优先。

阿联酋:七英国的保护国,统称为阿联酋,直到1971年。

也门:南也门是英国的殖民地(亚丁)和英国的保护国(除了亚丁)直到1967年(也门已申请加入英联邦)。

索马里兰:1840年到1960年为英国殖民地。

一系列其他国家已经表达了加入联邦的正式或非正式的利益或只是打听会员(他们是否希望成为会员表示没有,尽管有些观点)不符合爱丁堡标准的现在。然而,与标准重新检查,他们可能倾向于在未来推出会员出价:

阿尔及利亚:表示有兴趣。

安哥拉

布隆迪

柬埔寨

民主刚果

东帝汶

马达加斯加:表示有兴趣。

格鲁吉亚:1902年巴伦·罗斯柴尔德有一个炼油厂在巴统他的“里海和黑海石油公司至少1000的员工被雇用。英国军队驻守在1918和1920之间的巴统。

法国:最后有说。

相关事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摆在法国人民面前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国家。

由于德国的占领和维希政府的统治,再加上大战后期多次军事行动在法国本土进行,战争使法国经济遭受的损失高达47930亿旧法郎。

全国约有100多万公顷的耕地因战火而荒芜,有1/5的房屋被毁坏,牲畜减少了一半,大批工厂被摧毁。其中交通设施的破坏尤为严重,铁路桥几乎全部被毁,铁路线近一半不能使用,土伦、布列斯特、勒阿弗尔等重要港口陷于瘫痪。

法国经济陷入了严重的混乱之中,并且似乎正在向衰退的泥潭中滑去。

1956年1月31日,以社会党总书记盖伊·摩勒为首的共和阵线政府宣布成立。当时,法国不仅面临极为严峻的经济困境,而且苏伊士运河危机也进一步升级。法国希望凭借英国的帮助,重新从埃及手中取回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在法属阿尔及利亚,埃及总统纳赛尔也一直在暗中资助分裂分子。

寻求帮助的方式很多,但最新解密的档案资料却显示,总理盖伊·摩勒的选择与众不同。他亲自前往伦敦,寻求与英国组建一个统一的联邦制国家。

一份所属日期为1956年9月28日的档案资料显示,英法两国的历史1956年险些发生重大改变。盖伊·摩勒1956年来到了英国首都伦敦,与英国首相安东尼·艾登(Anthony Eden)举行会谈。

英国内阁当时的一份文件对此进行了如下的记录:“当法国总理盖伊·摩勒先生最近访问伦敦时,他向首相提出法国与英国组建联邦国家的可能性。盖伊·摩勒先生还保证,尽管法国人民此前曾数次将国王送上断头台,但今后决不会这样对待英国女王。”

在今天看来,法国总理摩勒的这一举动简直会让所有法国人目瞪口呆。但在当时的特定的政治环境下,这一提议却并非是天方夜谭。

在资料档案中,人们无法确定摩勒所说的接受女王的管辖,到底是像其他联邦国家那样承认女王是他们国家元首,还是仅仅接受她为联邦的元首。事实上,这两种可能性都存在。英国政府在经过慎重的研究和考虑后,拒绝了摩勒总理的这一提议。

但是这位执着的法国总理并不放弃,他仍然在进行着尝试。

另一份标注日期也为1956年9月28日的秘密文件显示,此后不久,艾登访问巴黎,摩勒又提议法国加入英联邦,这同样意味着法国接受英女王为国家元首。摩勒甚至向艾登保证:“法国接受英国女王的管辖,在法国国民中不会存在任何困难。”

艾登回国后,与内阁大臣诺曼·布鲁克讨论摩勒的提议。显然,艾登对这项建议非常热心,文件记录一名官员的话说:“诺曼·布鲁克爵士今天上午要求见我,告诉我他已经从乡间返回,这是因为他接到首相从威尔特郡打来的电话。”

他介绍说:“首相在电话中向他谈了自己与法国人会谈后的想法,其中包括:我们应该立即考虑法国加入英联邦的提议;摩勒先生认为法国接受女王为国家元首没有困难;如果获得像爱尔兰在英联邦一样的地位,法国表示欢迎。”

面对这些最新解密的档案资料,英法两国评论人士都有些瞠目结舌,但表现也有所不同。

英国广播公司(BBC)在报道中,把合并后的国家成为“盎格鲁法兰西”(Franglaterre)。英国前国务大臣丹尼斯·马克沙恩认为,这些材料是英法两国“痛苦罗曼史”的最佳例证。自1000多年前的“诺曼征服”开始,这种关系事实上就已经存在了:“英法总是分不开,福也好,祸也好,这是一个绝佳例子,是永久纠缠的又一个可爱篇章。”

他介绍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Churchill)1940年曾希望与法国完全合并,但遭到了法国方面的拒绝。盖伊·摩就任总理前曾在法国加莱地区担任过英语教师,我怀疑他在面对阿尔及利亚和苏伊士运河危机时,试图复制此前的一提议。”

这个英国官员认为,英法两国将来也会维持这种“爱恨交织”的关系。他把这种关系比喻为“一对老夫妻,经常梦想着要杀对方,却从不打算离婚。”

约翰·霍尔姆斯认为:“英法两国具有很大的文化差异,真正合并将非常困难。英国人非常重视繁文缛节,世界上的大多数行政体系都是他们设计的。他们认为非常完整的行政体系是一种规矩。而法国是一个非常优雅的民族,与法国人在一起,要显出生活的优雅。法国人在设计政治体制时,事实上也显示了他们优雅的浪漫主义。”

而在法国,巴黎索邦大学的历史学教授亨利·苏图接受英国广播公司采访时明显有点语无伦次:“我真的有点结巴了,因为这种说法是荒谬的。加入英联邦,接受英女王为国家元首当时不会被顺利接受。如果这一提议提出的时间距离更近一些,摩勒可能会落得被送上法庭的下场。”

法国律师雅克·米亚尔补充说:“实话对你说,我看到文件时感到非常惊奇。我以前对摩勒先生的印象良好,现在我的看法要改变了。”

不过,讨论此后就没了下文。后来事态的发展似乎表明,法国总理决定忘掉他有关英法合并的奇特建议,法国档案里从来没有出现过这些记录。可能的原因,是英国决定了从苏伊士运河撤出以及对埃及的战事失利,因此所有结盟的讨论也告一段落。

不过,更为讽刺的是,1957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6国签订《罗马条约(Treaty of Rome)》,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时,把英国撇在了一旁。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    下一篇 维谢格拉德集团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