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和南美东南部。由于远离海洋,或者地形阻挡,湿润气团难以到达,因而干燥少雨,气候呈极端大陆性,气温年、月较差为各气候类型之最。在中国,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平均年降水量一般不足500毫米,属于半干旱区、或干旱区。土地荒漠化严重,水土流失严重。其气候特征是:冬冷夏热,年温差大,降水集中,四季分明,年降雨量较少,大陆性气候较强。广义温带大陆性气候包括温带沙漠气候、温带草原气候及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狭义将湿润的后者除外。由于远离海洋,湿润气团难以到达内陆,因而干燥少雨,气候呈极端大陆性,气温年、月较差为各气候类型之最。而且,越趋向大陆中心,就越干旱,气温的年、日较差也越大,植被也由森林过渡到草原、荒漠。
中文名
温带大陆性气候
外文名
Temperate continental climate
分布区域
北纬40°至60--65°之间
最冷月气温
南部为0℃以下,北部接近-40℃
最热月气温
南部26--27℃,北部接近20℃
生长季
南部约200天,北部仅50-70天
气候区分布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部
气候特征
夏季炎热湿润,冬季寒冷干燥

目录

温带大陆性气候位于北纬40°至60--65°之间的内陆与大陆东岸。冬季在大陆性气候控制下,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南部为0℃以下,北部接近-40℃。最热月的平均气温,南部26--27℃,北部接近20℃。生长季南部约200天,北部仅50-70天。

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广义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包括

温带大陆性气候位于北纬40°至60--65°之间的内陆与大陆东岸。属于这一气候区的有:中国西北、蒙古国、西伯利亚大部分地区、阿拉斯加与加拿大大部分以及美国东北部地区。

特征

冬夏温差大,寒暑变化剧烈(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降水少(500mm-600mm,主要集中在夏季)。

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受高压控制,绝对最低温达-70℃;夏季普遍升温,南部7月平均气温达26~27℃,北部接近20℃,绝对最高温可达50℃。 最大年较差达62.3℃。

降水从南向北(北美从西向东)增加,年降水量从200mm以上到400mm左右,北部达300~600mm。年降水量少,集中在夏季,其他三季基本无降雨,冬季偶有降雪。

成因

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40°~60°的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由于远离海洋,湿润气候难以到达,因而干燥少雨,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较大。而且,越趋向大陆中心,就越干旱,气温的年、日较差也越大,植被也由森林过渡到草原、荒漠;

(1)大面积分布于亚洲内陆区域,如我国西北地区、中亚,等。此外,北美洲中东部,欧洲中东部,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深居内陆,降水较少,也属于此气候。

(2)南美洲的巴塔哥尼亚高原也有该种气候,是因为西风越过高大的安弟斯山,过山后下沉形成焚风,又鲜有锋面气旋活动,加之东岸福克兰寒流流经,因此全年少雨。

(3)温带大陆性气候是相对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的一种气候类型,因为远离海洋,所以干燥少雨;因为受大陆气团的控制,所以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都极大。

植被

温带大陆性气候自然植被由南向北,从温带荒漠、温带草原,过渡到亚寒带针叶林。

温带半干旱气候对应植被类型为温带草原,典型土壤为黑钙土。

温带干旱气候对应植被类型为温带荒漠,土壤是荒漠土。

典型区域

亚洲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最为典型。

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首先,亚洲的广大内陆地区和高纬地区与其它大陆同纬地区相比,具有冬寒夏热、春秋短促、气温年较差极大、降水季节集中等气候特点。维尔霍扬斯克、雅库茨克和赤塔都在亚欧大陆的东侧,而博多、特隆赫姆和比尔特三地在同纬度亚欧大陆的西侧,它们的气候类型迥然不同。前三地的共同特点是冬冷、夏暖热、气温年较差大。尤其是西伯利亚东北部的维尔霍扬斯克—奥伊米亚康地区,冬季酷寒,一月平均气温低达-50℃,绝对最低温度曾达-71℃,成为北半球的“寒极”;七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上。维尔霍扬斯克绝对年较差曾高达105.1℃,是世界上年较差最大的地区。另外,维尔霍扬斯克、雅库次克和赤塔3~4月升温的幅度和10~11月降温的幅度都很大,且春温高于秋温,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因此,三地属大陆性气候。在亚欧大陆西侧相应纬度的博多、特隆赫姆和比尔特,冬温在0℃左右,夏季凉爽,年较差仅15°~18℃,春秋月际变温不超过4°~5℃,春温低于秋温,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其次,亚洲内陆气候要素变化极端,这也是大陆性气候的一个突出特点。

亚洲陆地面积广大,内地距海遥远,大陆轮廓完整,又缺乏伸入内地的海湾;同时本洲又是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削弱了西风环流和大西洋暖湿气流对亚洲气候的影响。根据纬度愈高和距海洋愈远气温年较差愈大的原理,亚洲广大的内陆和高纬地区的气候与其它大陆同纬地区相比,具有强烈的大陆性。维尔霍扬斯克—奥伊米亚康地区,地处高纬,冬季受热很少,又位于亚洲的东北部,很难受到西风暖流的影响。从环流因素上讲,冬季这里是处在强大的反气旋控制下,剧烈的冷却作用而引起低温;而这里向北倾斜的盆地和洼地地形,更有利于冷空气的集中和反气旋的发展。因此,使这里成为北半球最寒冷和世界上气温年较差最大的地区。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证券公司债券管理暂行办法    下一篇 冰原气候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