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辛夷坞

辛夷坞,女,1981年生,原名蒋春玲,北京儒意传媒旗下北京儒意欣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金牌作家。当下最炙手可热的80后女作家,青春文学新领军人物,独创“暖伤青春”系列女性情感小说,其所有作品均长居销量排行榜冠军位置,并陆续被改编成影视作品,累计销量突破300万册。2011年7月始,辛夷坞在北京儒意欣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全新推出《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原来你还在这里》《晨昏》《山月不知心底事》《许我向你看》《我在回忆里等你》等修订精装典藏版。其中《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被赵薇拍成电影,创下票房奇迹。
中文名
蒋春玲
别名
辛夷坞
籍贯
广西
出生地
南宁
性别
民族
汉族
国籍
中国
出生年月
1981年4月10日
职业
作家
毕业院校
广西师范学院
代表作品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原来你还在这里》、《山月不知心底事》

目录

早年经历

辛夷坞辛夷坞
  辛夷坞从小喜欢广泛地阅读,梦想是成为超市售货员抑或是老师,2001年考入广西师范学院进修,大学期间对社会学、应用文写作等课程感兴趣。2004年毕业后进入南宁电力公司从事文秘工作。

写作经历

2006年因阅读的网络小说再次停止更新,使辛夷坞产生自己写作的想法,并以王维的诗名《辛夷坞》作为笔名开始文学创作。

200611月,辛夷坞在晋江原创网连载现代言情小说《原来你还在这里》,书籍于200710月出版。

20074月连载现代言情小说《致我们终将腐朽的青春》获得广泛关注,20077月更名为《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出版。

2013511日加入南宁市作家协会,同年125日,辛夷坞以500万版税居第八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第18位。

2015年出版现代言情小说《我们》,同年参与电影《应许之日》编剧工作。

主要作品

出版作品

作品名称出版时间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原名《致我们终将腐朽的青春》)
2007-08(朝华出版社)
《原来你还在这里》
2007-10(朝华出版社)
《晨昏》
2007-10(朝华出版社)
《山月不知心底事》
2008-05(朝华出版社)
《许我向你看》
2008-12(河南文艺出版社)
《我在回忆里等你》
2010-02(江苏文艺出版社)
《浮世浮城》
2011-04(江苏文艺出版社)
《原来》
2011-11(朝华出版社)
《蚀心者》
2012-12(江苏文艺出版社)
《应许之日》
2014-06(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我们》
2016-01(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编剧作品

播出/上映时间影视作品形式
2016(预计开机年份)
《应许之日》
电影

创作特点

作品构架

辛夷坞作品辛夷坞作品
  辛夷坞的故事存在上下两个部分,一是书中人物在读书时代的故事,一个是他们毕业后步入社会参加工作的种种,两个阶段首尾相连,浑然一体。学校的感情与社会的现实激烈地碰撞,造成感情悲剧后,又随着书中人物的成熟在结局化为团圆。

人物形象

每个故事的人物都相互认识,并且都与书中城市G市有渊源,通过这样的方式,将辛夷坞的所有小说有机串联并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每一部小说凸显一个人物的主要性格,在另一部小说中将此人物以配角形象出现,展现出另一性格,人物的正反面形象因此被剖析得淋漓尽致。

作品特色

因辛夷坞写作素材皆来源自日常的都市生活,故作品中呈现出的都市文化表征和大众消费文化表征显著。辛夷坞采用都市的标准性“符码”来都市文化,曾有读者考证,书中出现的地点虽被隐去真实的地名,但根据书中的线索,能将实有其名的地点代入,形成真正的都市“符码”。而对于都市生活场景的描述在作品中少有大段描写,往往用三言两语便将生活场景简单而精炼地描述。小说中对于消费文化的符号有着大量描写,是为了迎合并满足读者的消费心理,同时也提高了小说本身的消费价值。作品拥有时代特色能够引起读者共呜,将时代特色融入文字产生感染力便形成艺术特色,两种特色构成辛夷坞小说独具的魅力,也是其脱离青春小说套路,深入体现出现代文化状态对人方方面面的影响的原因。

写作观点

在辛夷坞看来,她这个年龄的女孩基本都是看琼瑶的小说、席慕容的诗歌长大的,即使很多人不看了,也不能否定那些作品对自己潜移默化的影响。

“同是写言情,我觉得我的作品跟她们最大的区别还是由于时代不同导致的,她们的作品代表了她们那个年代的价值观、爱情观和抉择取向,我的更与当下的现实贴近。”辛夷坞表示,她小说里的人物是生活在当代的,他们更敢于大胆而直接地追求想要的东西,懂得正视自己的内心需求,也许更浮躁一些。

辛夷坞读过许多文学作品,让她印象最深的是大学时代看到的网络作家蓝莲花的作品。“只是很遗憾蓝莲花已经许久没有作品了,她的小说《千帐灯》《湄澜池》《一树碧无情》均文笔清丽、故事哀婉,很见功力。很多年前我还没开始写作的时候,曾激情澎湃地给蓝莲花的网络专栏写过一篇长评。那是我至今写的唯一一篇以读者身份写的长评。非常希望能看到

她的新作品。

创作之路

辛夷坞作品辛夷坞作品
  走上写作道路是因为“闲”

辛夷坞现供职于一家电力国企,对于走上文学创作道路,她也觉得偶然:“跟很多网络写手一样,我写作的初衷也是一个‘闲’字。2006年我有一段特别空闲的时间,一个星期六中午,我抱着笔记本电脑在床上看小说,忽然想,要不我也试着写点什么吧。一时冲动就开始写了,到黄昏的时候我已经写了近两万字,那就是我最早在网上连载的第一部小说《原来你还在这里》的开头。”在辛夷坞看来,写作于她,是本职工作之外的一种愉悦,“我热爱我的笔下的人物和他们的故事,随他们的悲喜去尝试另一种人生。我期望我的小说能触动越来越多的人内心柔软的部分,让他们觉得,看这本书绝对是值得的。”

有人将包括《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等在内的作品定义为“新都市言情小说”。对此,辛夷坞说:“我个人的理解,这样定义可能主要是因为小说讲述的多是80后年轻都市男女的故事。80后是新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的思维方式跟生活方式有这个年代生人的特别之处,我作品里的人物设定和情节都是他们所熟悉的,也比较普遍典型,因此称之为‘新’都市小说吧。至于我,我定义我的作品,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故事’。”

期待偶像蓝莲花出新作

在辛夷坞看来,她这个年龄的女孩基本都是看琼瑶的小说、席慕容的诗歌长大的,即使很多人现在不看了,也不能否定那些作品对自己潜移默化的影响。

“同是写言情,我觉得我的作品跟她们最大的区别还是由于时代不同导致的,她们的作品代表了她们那个年代的价值观、爱情观和抉择取向,我的更与当下的现实贴近。”辛夷坞表示,她小说里的人物是生活在当代的,他们更敢于大胆而直接地追求想要的东西,懂得正视自己的内心需求,也许更浮躁一些。

辛夷坞读过许多文学作品,让她印象最深的是大学时代看到的网络作家蓝莲花的作品。“只是很遗憾蓝莲花已经许久没有作品了,她的小说《千帐灯》《湄澜池》《一树碧无情》均文笔清丽、故事哀婉,很见功力。很多年前我还没开始写作的时候,曾激情澎湃地给蓝莲花的网络专栏写过一篇长评。那是我至今写的唯一一篇以读者身份写的长评。非常希望能看到她的新作品。”

荣誉成就

辛夷坞作品辛夷坞作品

文学奖项

▪ 2015-11-02    第一届    网络文学双年奖    《应许之日》(获奖)   

个人奖项

▪ 2013-12-05    第八届    中国作家富豪榜第18  (获奖)   

▪ 2008    网络盛典年度人气作家   (提名)   

人物评价

辛夷坞语速不快,态度温和,观点鲜明(中山商报评)。

辛夷坞内敛沉静。她总是用淡然的笔尖触碰记忆中的青春。她的语言不煽情,却有一种不可抵御的力量,她书中俯拾即是的幸福以及贯穿始终的小幽默,皆剑指读者的心房深处,让人欲罢不能(齐鲁晚报评)。

辛夷坞在众多言情写手中是个异数。她总是能跳出言情俗套,写出女性的坚强隐忍和男性的虚伪柔弱(扬子晚报评)。

辛夷坞小说的结构方式独特,每一个看似可能只是配角的人物,总会在另一部小说里成为主角。通过前伏后起的方式,将读者带入她所构造的城市,道尽现代男女的悲欢离合(黑龙江日报)。

人物语录

辛夷坞辛夷坞

  1、时间真是一个可怕的东西,它能抚平一切,将心里好的或是坏的痕迹一刀刀刮去,只留下个面目模糊的疤痕。

2、人和人之间的气场是很奇妙的东西,上一秒还粉饰太平,相谈甚欢,下一秒却是僵持。

3、谁是路人,谁又将陪我们到终点?

4、原谅她不能给他安慰,每个人最终都能自己舔着自己的伤口。

5、阮阮,有时候我们要的,也不过是一个可以依靠的肩膀。

6、天赋这种东西是与生俱来的。

7、男人的心都是硬的,只有在面对某些个特定的人时才会变得柔软。

8、命是你的,请自珍重。

9、正如故乡是用来怀念的,青春就是用来追忆的,当你怀揣着它时,它一文不值,只有将它耗尽后,再回过头看,一切才有了意义——爱过我们的人和伤害过我们的人,都是我们青春存在的意义。

10、世事岂能两全,我们的一生中,得到的同时也总在失去,幸与不幸的区别只在于得失之间孰重孰轻。

11、连他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可以拥有,所以注定得不到。

12、为什么我们总要到过了半生,总要等退无可退,才知道我们曾经亲手舍弃的东西,在后来的日子里再也遇不到了。

人世间的感情为什么不能像打地基一样,挖一个坑,就立一个桩,所有的坑都有它的那根桩,所有的桩也能找到它的那个坑,没有失望,没有失败,没有遗恨,永不落空

13、她来过,她爱过,她努力过,得之是幸,不得是命。当然,年少时的我们如何会相信会有得不到的宿命。

14、纵使她的计策比他高明上无数倍又能如何?乞求爱的人费尽心机,不爱的人不需要任何手段,所以他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将她击溃。

15、我的人生是一栋只能建造一次的楼房,我必须让它精确无比,不能有一厘米差池——所以,我太紧张,害怕行差步错。

16、曾经我们都以为自己可以为爱情死,其实爱情死不了人,它只会在最疼的地方扎上一针,然后我们欲哭无泪,我们辗转反侧,我们久病成医,我们百炼成钢。你不是风儿,我也不是沙,再缠绵也到不了天涯,擦干了泪,明天早上,我们都要上班。

17、我们一生里有可能遇到很多人,有时正好同路,就会在一起走一段,直到我们遇到了真正想要共度一生的那个人,才会把余下的旅途全部交给交给这个人,结伴一起到终点。

18、很久以后,当有人称赞你为人精明谨慎,讲话做事滴水不漏,你都在心里苦笑着感激上苍,感激那些给你上过一堂又一堂课的凉薄的人们,其实并不是这个世界变得丑陋,世界原本如此,不过是他往日太过痴傻,等她终于一觉醒来,心怀孤勇,不顾一切的小飞龙已消失在身后。

19、有些人觉得住得越高,视野就越广阔,当然也看得更远。其实城市的远方是什么?是另一个城市。站在高楼上,只能看到更远的高楼,有何意义?还不如小小的一个院子,抬起头,看到一片切割得很平整的天空。

20、然而她还是犯了和所有故事里可悲的主角同样的一个错误,错在脱身前回头贪看的那一眼,那一眼她看不清前尘后事,看不清对错是非,只看见了他,叶骞泽,还有他身后的似是而非的月光。

21、在任何时候,她的心里都不忘给自己留一条救命的绳索,假如这条绳索救不了她的命,至少她还可以拿来上吊。不管好的记忆,坏的记忆,忘不掉的话就干脆记得吧,就像你一直按着自己伤口,然后再松开,忽然就觉得没有那么痛了。

家庭生活

2013年,就在电影《致青春》热映之时,辛夷坞正在广西南宁做着全职妈妈,小孩出生才几个月大。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滇式月饼    下一篇 区块链技术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