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龙舟饭

赛龙舟(俗称“扒龙船”)是珠三角水乡的一项传统民间体育活动,由来已久。清初著名学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一书中,对珠三角每年端午节期间的赛龙夺锦以及赛后的喜庆场面皆有描述:“岁五六月间斗龙船。”主办者给全胜者赠“与状元标,张伎乐,簪花挂红”。龙船“得胜还埠,则广召亲朋燕饮”。这种宴饮,珠三角人称为食“龙舟饭”。 龙舟饭它是用糯米加上腊肉丁、虾米、墨鱼丁,香菇粒做成,特别顶饱。听介绍说最早主要是给划龙舟的人吃的,让他们吃了划船特别有力气。后来慢慢所有的来宾、观众等也一起吃,最后演变成热热闹闹的一种龙舟前仪式。

目录

龙舟饭龙舟饭场面
    食“龙舟饭”,是珠三角农民的大聚餐,是传统的社日宴饮的继续。宴会开支的款项来源,主要是村内工厂、店铺、专业户、个体户和普通村民的捐赠,港澳同胞、

准备龙舟饭准备龙舟饭
    虽然各地的“龙舟饭”大同小异。传统的做法是,先从村民中挑选多名业余烹调高手作师傅,到各家各户借来炊具、碗碟,就可以炒大锅菜了。炒菜的大锅是专门为做龙舟饭购买的,直径就有一米五。垒好大灶,煮的是大锅饭,炒的是大锅菜,久而久之,一些厨艺精湛的乡村厨师便脱颖而出,成为民间的烹饪精英。他们专门组建了流动厨工队伍,不少烹饪队,因接到不少龙舟饭订单,生意红火,好好赚上一笔。有名气的烹饪队,往往“浩浩荡荡”转战于深圳、珠海、广州、肇庆、高明等地。如今,这些专业烹饪队的厨师相继获得政府部门颁发的烹调师职业资格证书。酒楼食肆也瞄准龙舟宴这一商机,走出厨房在村里垒灶煮食。

其实,还有一些地方有很特别的做法,他们的龙舟饭是扒龙舟前吃的饭,材料用糯米加上腊肉丁、虾米、墨鱼丁、香菇粒做成,非常“顶饱”,能让人划船的时候更有力气。后来很多人也慕名到村子去觅食,却发现依然是端午时节吃的更有风味,但估计是心理作祟。

代表性地区

芳村区代表:沙溪

龙舟饭龙舟饭

曾经举办过“千人龙舟饭”,吃掉100只鸡、260斤猪肉、2000斤冬瓜、800斤沙葛和500斤大米!沙溪是按照传统习俗举行吃龙舟饭仪式,超过1000名村民聚首一堂喜吃筵开140多席的龙舟饭,不仅仅赛龙舟,对龙舟饭的重视程度也很高。

番禺区代表:沙湾镇龙岐村

这里欢迎外来人员一起吃龙舟饭,而且是摆流水酒席,龙船饭这一传统民俗已演变成“龙舟嘉年华会”。辣椒头菜,豆角猪肝是当地龙舟饭最有特色的“龙船菜”,而且还能保证更多的客人来吃饭,因为吃完后,把酒席撤了,重新摆好,恭候下一轮的客人。

海珠区代表:小洲村

这里还曾被人评为最有书卷味的村落,端午的活动同样生龙活虎,尤其是龙舟饭,一连摆几天,非常吃香。本地的习俗是吃了龙舟饭,来年会更加“旺”,因此慕名前往参观、蹭饭的人不在少数。

经费来源

清朝诗人黎简描写顺德乡饮用过这样两句诗:“村饮家家醵酒钱,竹枝篱外野棠边。”这两句诗形象概括了这种民俗古风的经费问题和环境特点,移之写照龙舟饭也是很合适的。

如今的龙舟饭经费来源有四种,其一是捐助,来自村内工厂、店铺、专业户、个体户和普通村民,以及港澳同胞、华侨的捐赠和赞助,最普遍的形式是给神庙“添灯油”;其二是龙船部件的投标所得,能保管龙头、龙尾、船鼓或木桡,能在龙船中摆动龙头,这些对于村民来说,不仅是个“好意头”,添更多福气,而且还能显示经济实力,所以村民往往会争出高价;其三是新龙船巡游各村所得的“谢仪”(礼物、礼金等);其四是龙舟竞赛所得奖品,比如金猪、美酒等。

美好寓意

“吃过龙舟饭,饮了龙舟酒,全年身体健康无忧愁”这一俗语,印证了大家对龙舟宴的美好寄托。食龙舟饭能沾上龙舟“灵气”,能使生意兴隆,家人吉祥平安,是珠三角地区人们的共识。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原始存款    下一篇 货币均衡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