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新农村商网

2006年4月商务部启动了"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程"建设,该工程通过建立"一网一报一站",为农民架起了一座了解与开拓市场的信息桥梁。"一网"是指建立"新农村商网",通过公共信息服务的方式,为农民实时发布有关政策和农村商品供求信息,提供咨询和供求信息网上对接服务。五年来,新农村商网建设取得初 步成效,特别是通过举办"农产品网上购销对接会"有效地帮助部分农民解决了"卖难"、"买难"问题,农民们高兴地称新农村商网是帮助他们发家致富的"金桥"。

目录

利用互联网为农民提供购销信息对接服务,是商务部贯彻中央1号文件,为农民办实事的一项重要举措。对接服务的重点是大宗的、需要远距离特别是需要跨省销售的农产品。自2006年下半年以来,新农村商网通过举办网上农产品购销对接会、特色农产品网上对接专场、应急性对接专场和常态化的购销对接服务等多种形式,为全国1400个县的各类农产品提供了及时有效的对接服务。

发展历史

2006年8月25日,时任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同志亲自邀请时任农业部部长的杜青林同志参加了开通仪式,并共同点击开通新农村商网,新农村商网正式担负为农民提供商务信息服务的任务。

2007年3月30日,组织省(区、市)、部分县商务主管部门负责对接工作的领导,召开“农村商品购销对接会工作总结座谈会”,交流对接工作经验,总结对接工作情况,要求各级商务部门要加强对接工作的领导,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对接工作为农民多办实事。

2007年4月30日,商务部办公厅下发《关于新农村商网购销对接常态化有关问题的通知》(商信字[2007]19号),新农村商网购销对接工作常态化。

2008年1月,商务部办公厅印发《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办法》, 20个省的20个县(市)开始进行试点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各试点点都建立起了服务当地农村流通主体的服务平台、服务站网络、商务信息员的完整的商务信息服务体系。

设计背景

2006年8月25日,商务部“新农村商网”开通、《新农村商报》首发仪式在京举行。时任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和农业部部长杜青林共同点击开通了“新农村商网”,并为《新农村商报》首刊揭牌。农业部、信息产业部、交通部、国务院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等相关部门有关领导参加了开通(首发)仪式。

为贯彻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商务部开展了新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简称“信福工程”)。其主要目的是以商务信息服务推动农村流通发展,拉动农村消费,向农民提供农副产品购销信息,引导和方便农民推销农副产品,购买质优价廉的生产资料和消费品,促进工业品下乡,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新农村商网”和《新农村商报》作为信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商务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出的重要举措。“新农村商网”以收集、发布涉农政策信息和农副产品流通信息为主要内容,同时与其他相关部门开展信息合作。网站已开发建成“信息发布、交易对接、咨询互动”三大功能平台。其中,交易对接平台设有八个栏目,为农民发布求购、求售信息,进行交易对接服务,促成购销。信息发布平台为农民发布各类涉农信息。平均每天发布各类信息超过1万条;咨询互动平台设立七个栏目,为农民解答问题,协助农民订制和发布信息。自2006年6月22日“新农村商网” 开始试运行至今的两个月内,“新农村商网”已发布各类信息70余万条,日均访问量近50万次,仍在不断上升。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年鉴学派    下一篇 关于石化产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指导意见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