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
目录
十几年来,融侨开发区经济增长高速平稳,一直发挥着福清“特区”的作用,成为福清市“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对外开放的窗口”,成为海内外客商竞相投资的热土、福建闽江“金三角”和东南沿海开放地区的一颗璀璨明珠。开发区的建设发展一直得到中央、省、市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高度重视, 1994 年江泽民同志莅区视察时,盛赞其为“不是特区的特区”。 2006 年底,累计批准企业 519 家,总投资 36.8 亿美元,完成工业总产值2507.8 亿元,出口 214 亿美元,财政收入 47.6 亿元。 2006 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 465.66 亿元,出口 41.2 亿美元,新批外资项目 39 个,实际利用外资 8521 万美元。
目前,开发区已形成“一区多园”(宏路中心区、洪宽工业村、出口加工区、电子信息产业园、光电科技园、大埔工业园)的区域联动发展布局和电子主导、玻璃、铝业、塑胶、食品等多轮驱动的产业联动发展布局,为我区进一步构建外向型经济和打造现代化产业基地提供了坚实载体。
一、是经济实力增长快,在当地经济发展中发挥着示范、辐射作用。目前,全区已投产企业 232 家,电子技术密集型企业占主导地位。不仅推动全市外向型经济不断向高水平、深层次发展,而且充分发挥了示范辐射作用,有力促进了周边区域发展。
二、是优势产业迅速崛起,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目前,全区形成了包括电子、塑胶、玻璃、食品等支柱行业群,被核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有 16 家,年产值超亿元 35 家,其中超 10 亿元 4 家,冠捷电子公司年产值逾 300 亿元,产量位居全球第一。
三、是经济外向度高,形成以侨台资金为重点的引资格局。融侨开发区通过“以侨引台,以台促侨”的措施和办法,形成“侨台港外联合开发”的局面,区内投资者主要来自: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台湾、香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台资在开发区占据较大比重,现有企业 78 家, 2006 年完成工业产值378.18 亿元,行业涉及电子、塑胶、染织,其中又多集中在洪宽工业村。为此,洪宽工业村被海内外媒体誉为“福州小台湾村”。
四、是引资项目起点高,规模大,产业优势突出。建区以来,一批颇具影响的知名企业先后落户开发区。目前,进区投资的跨国公司有林氏财团、台湾爱得蒙、印尼金锋集团公司等。冠捷公司的电脑显示器,福耀的汽车安全玻璃,明达的塑胶制品,南方铝业的铝箔等产品享有较高知名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外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五、是服务功能日臻完善,效率机制逐步凸显。开发区始终把完善优化投资软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来抓,从开放初期创造性实行“五带七自”开发模式,到近年,通过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完善一站式和全程代办服务功能,实行项目密切跟踪制度等措施,初步形成了“精简、统一、高效”的服务型政府,全过程、全方位的服务体系、“公开、公正、公平”的市场秩序和“科学、规范、透明”的法制化环境。管委会还率先在全市市直机关全面推行 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
融侨开发区昨日的辉煌,饱含着海外乡亲披肝沥胆的支持与慷慨无私的奉献。他们放弃海内外诸多发展机会,独厚家乡山和水,把主要精力和财力投放在家乡,并以其在商界的威望和信誉,穿针引线,搭桥铺路,带动诸多业界朋友来福清投资兴区,形成开放、开发新格局。融侨开发区今日成绩也浸润着福清人民和开发区建设者们智慧与汗水。他们以思想解放促进观念更新,以放开眼界促进思路盘活,艰辛摸索,择利行权,不断在克服重重困难中寻求新出路。
2007 年是融侨开发区建设发展二十周年暨国务院批准十五周年,开发区将紧紧围绕福建省八次党代会精神和“锻造省会南翼强市、建设海峡西岸名城”的战略部署,按照“三为主,两致力,一促进”的方针,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推进扩区申报工作和福清光电科技园建设,努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持续改善、优化投资软硬环境,竭尽全力为企业排忧难,办实事,致力培植区域发展沃土,努力为福清乃至福州市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