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解暑

中医会把中暑问题分为“阳暑”和“阴暑”,其中阳暑问题,通常是见于长时间在太阳暴晒下的劳动者、运动人士,症状是头晕倦怠、口渴身热等,如不及时补充水分兼休息,甚至会出现热衰竭和休克,危及生命安全。而阴暑问题,则是引致大部分中暑现象的原因。

目录

所谓“阴暑”,是指“暑热在内、寒湿在外”,通常是都市人以错误的方式解暑引起,如在在暴晒后突然受冷。这会引致皮肤毛孔收缩、身体难以散热而中暑。在当下的大暑天,解暑需要适度防晒,避免出入温差太大的环境,并在因闷热而感到不适时,尽快往阴凉通风处让身体散热,并要适当补充水分。如能利用清早、黄昏或夜间做适量运动,不但可健康地排汗,而且更可促进新陈代谢,帮助增加能量消耗和减肥。

避暑方法

1.少吃多餐。多吃流食

一顿饭吃的东西越多,为了消化这些食物,身体产生代谢热量也就越多。 特别注意少吃高蛋白的食物,它们产生的代谢热量尤其多。

2.吃辛辣食物

虽然大热天里吃这些东西的确难以想像,但是辛辣食物可以刺激口腔内的热量接收器,提高血液循环。

3.温水冲澡

使用稍低于体温的温水冲澡或沐浴,特别是在睡前进行。

4.呆在地下室

一般情况下地下室的温度都会比高层楼房温度低10到15度。

5.室内要拉帘

把窗帘拉上,能阻止热量进入,以防形成温室。

6.多喝温水,少喝冰冻酒水

少喝酒(冰镇啤酒),因为酒精可能导致身体缺水。此外,咖啡或是可乐等含有咖啡因的饮料也尽量少喝,它们都会增加体内的代谢热量。夏天出汗多,可以喝点淡糖水或者淡盐水来补充体内流失的有机物补充因出汗而排出的盐和矿物质,最好的办法是饮用果汁和运动饮料。如果未经医生许可,不要吞服盐粒。矿泉水或低糖汽水是更好的选择。

7.女性选用芦荟产品

用冰凉的芦荟油代替保湿霜,早晚使用能够起到降低皮肤温度的效果。

8.放慢动作

避免剧烈活动,剧烈活动将激活身体能量,增加内部温度。如果你有跑步的习惯,最好在每天早上7点前气温相对较低的时候再跑。

9.使用冰袋

可以重复使用的冰袋是很好的降低皮肤温度的工具,里面预充的液体无需冰箱冷冻就有降温效果。

10.选好枕具

使用羽毛或绒毛枕头,枕套最好是棉质的,合成纤维的枕套会积累热量。

11.自制降温用品

如果第二天你要在烈日炎炎中忙碌,最好前一天晚上准备一些湿的绒布放在冰箱里,第二天找个塑料袋装上,开始感觉热的时候用它们擦擦脸,你会备感凉快。

12.睡前冰床单

给床单套个塑料袋,睡前放在冰箱里冰上几个小时。我们入睡时体温会有所下降。

13.做白日梦

坐着休息一下,闭上眼睛,小睡一会儿。研究表明,人体对“白日梦”的反应之一就是降低身体温度。

14.食用菊花茶,绿豆汤,酸梅汁,西瓜,红豆饭,冰棍,花草茶等

专业人士称菊花茶能够降温清脑。绿豆味甘性寒,有很好的解毒作用。冰镇后饮用效果更佳。可以防止中暑,酸梅汁还有开胃、解酒的功效。西瓜味甘性寒,女士在 特殊的几日里最好不要吃。有人在秋后会莫名其妙的腰疼,这时就要想想啦,是不是夏天西瓜吃多了,寒气积于体内,秋后气节一变病发了。所谓一物克一物,可以 用西瓜皮煮水服下驱寒。红豆性寒,也有解暑的功效。红豆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减肥。用冰棍解暑的话治标不治本。红茶暖胃,绿茶败火。而且提神儿,但是睡前不要喝。

15.穿棉质服装

穿上轻薄的浅色棉质衣服,利于排汗,汗水的蒸发又能使你感觉更加凉爽,浅色衣服还能反射更多的阳光。

16.凉水冲手腕

每隔几个小时把手腕放在自来水龙头下冲五秒,因为那里是动脉流过的地方,这样做可以降低血液温度。

17,尽量少出行,出行选择合适时间,佩戴遮阳工具

穿戴轻薄、浅色、宽松的服装。戴一顶宽檐帽,可避免头的受热。尽量打开时间差进行户外活动。比如说中午十一点到下午两点,这段时间最好不要进行与阳光的亲密接触,因为这段时间中,是每一天紫外线放射的最强时期!

18,心静自然凉

总扇扇子可不是好习惯哦,只会越扇越热的,俗话说:扇扇不如自来风~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深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你会发现夏天真的很美好,自然也就凉爽了许多。

19.藿香

藿香具有健脾益气的功效,其药用可做到解暑的作用。(可做药膳)

夏季饮食

对于夏日季节消暑最佳食材,当数瓜类最适宜了,例如冬瓜、笋瓜等,配合中药材如白扁豆、扁豆花,不但能袪湿解暑,更能补脾开胃以消暑热。其中味甘性寒的冬瓜,有清热利水、消肿解毒、生津除烦之效。如在暑热或感冒期间进食冬瓜,可带来解热治疗的作用。由于冬瓜性偏凉,属虚寒人士者,应尽量避免进食。

解暑水果

夏天天气干燥,气温高,容易中暑,所以说大家在选择食物方面一定要选择具有防暑效果的瓜果。而夏季的水果非常多,下面我们就给介绍几个最解暑的瓜果。

西瓜

瓜果之首,不仅具有食用价值,而且医药价值颇高,是消暑、解渴、利尿之佳品,民间有“天然白虎汤”之称。当遇到酷热特别是发烧时,抱着西瓜睡觉,比敷冰袋降温还有效。但西瓜性寒,一次不能吃得过多。

冬瓜

富含维生素b,皮、肉皆可入药,民间有“冬瓜入户,不进药铺”之说。小便不畅,饮冬瓜汤最有疗效。老人夏天消化不良,用冬瓜与莲子、百合和鸭子煮汤饮,能消暑开胃。

黄瓜

瓜类营养最丰富的一种,被誉为“济世良药”。经常食用有利排泄胃肠内腐败食物,对降低胆固醇有益。特别是经常唇焦舌燥、喉头干涸,以嫩黄瓜作水果生吃有奇效。

丝瓜

可解热消毒,通经络、化痰湿。用丝瓜、杏仁与鸡爪煮汤饮,消暑又去湿。夏日生痱子,若用丝瓜汁内服能凉血解毒。

不宜吃燥热食物

夏天一定不能吃太多太热的食物,例如羊肉。现代医学认为,夏季炎热的刺激,令神经中枢处于紧张状态,内分泌腺的活动水平亦会有改变,引致消化能力不佳,胃口变差,不想进食。所以夏天最好多吃一些清淡少油的食物, 这样会较易消化,而太过油腻的食物则不适宜,会令胃液分泌减少,胃部排空减慢。身处暑湿季节,多进食清热除湿的食物,有助预防体内受湿热困扰,对解暑生津颇有帮助。相对而言,煎炸燥热的食物,则应少吃为妙。

体质弱少吃寒凉食物

绿豆性凉、味甘,有清热解毒、消暑除烦、止渴健胃的功效。从食疗的角度来说,食物的温热、寒凉等天然属性要与摄食者的体质状态保持一致,才能起到保健作用。绿豆汤虽具有消暑益气、润喉止渴的功效,但属于寒凉体质的人(如四肢冰凉乏力、腰腿冷痛、腹泻便稀等),吃了绿豆反而会加重症状,甚至引发其他疾病。

寒底人少喝凉茶

不少人在夏天都爱喝一杯冰冻凉茶解暑,但原来饮凉茶都要因应个人体质,如寒底人士,饮得太多凉茶随时会头晕眼花,即使热底人多饮亦不适宜,所以一定要留意自己的体质并适当饮用。因为凉茶的药性偏寒凉,具清热解毒、滋阴降火之效,但易患感冒的寒底人饮用太多,反而会加重感冒的病情,所以寒底人应选择以祛湿寒为主的凉茶,如紫苏叶、生姜及大枣等。

解暑食谱

什锦水果羹

原料梨一个,苹果一个,香蕉一个,菠萝一块,猕猴桃一个,草莓四个,水淀粉20克,白糖15克,蜂蜜10克,冷水适量。

制作程序

1.将梨、苹果、香蕉、菠萝、猕猴桃、草莓洗净,切丁待用。2.锅内加入水适量,放入所有的水果丁,用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熬制。3.待水果煮烂后加入白糖,最后淋入水淀粉,边淋边用勺推,烧开后装入汤盆内放入蜂蜜即可食用。

药膳功效:解暑消烦,祛斑美白。

消暑消食汤

取山楂、甘草、麦芽各五十克,冼净放入砂锅,加入清水。煮沸十分钟后放入薄荷叶五十克,立即盖上并即刻离火。五分钟后,去渣即可饮用。这一剂汤消暑解渴,健脾消食。对于暑天的风热感冒,发热、头痛目赤等有防治作用。

清暑养阴汤

枸杞子、五味子各十二克,甘草九克洗净放入砂锅加水,煮沸十分钟后加九克薄荷叶,加盖离火,五分钟后加白糖搅拌均匀,即可饮用。此汤益气养阴,治中署、内热。

防暑清咽汤

将玄参、麦冬各十五克,桔梗、甘草各五克冼净放入砂锅,加清水煮沸十五分钟后离水,加入白糖、最后加入冼净的胖大海十克。凉后置入冰箱,适时取用,可解口干舌燥并治疗急、慢性咽喉炎。

褪暑凉血汤

大青叶、白茅根、鱼腥草、金银花、淡竹叶各二十克,冼净入砂锅,加水煮沸(沸后小火)二十分钟后离火。去渣,加白糖搅拌匀。凉后置入冰箱,一日二至三次,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此法用来治暑天咳嗽,清热利尿极佳。

祛暑益气汤

将太子参、沙参、石斛、麦冬各十五克用水浸泡一小时后,入砂锅加清水、煮沸三十分钟后离火,加白糖搅拌,晾凉后,挤入柠檬汁数滴,置入冰箱冷藏。此汤益气养阴,润胃生津,适合眩晕、心悸、乏力者以及老人和儿童饮用。饮用时,可取一份加入凉开水稀释冲和。

木瓜杏仁奶茶

原料:杏仁粉60克、木瓜200克、糯米粉25克、奶250克、清水100克、冰糖20克做法:

1、备好食材,木瓜剖半,取出果肉。

2、放入果汁机打成泥。

3、打好的木瓜泥。

4、将杏仁粉与糯米粉用清水拌匀,用滤网过筛。

5、倒入锅中,加入冰糖用中火慢慢煮。

6、直到冰糖完全化开,杏仁茶煮透,就可以成糊状了,再将牛奶倒入放入锅中。小火略煮,边煮边搅拌,香滑可口的杏仁茶就做好,食用时可淋上木瓜汁即可。

豌豆糯米饭

原料:

糯米、咸肉、新鲜豌豆粒、春笋、新鲜香菇。

做法:

1、糯米洗过沥干,咸肉、春笋和香菇都洗净切小丁,豌豆洗净。

2、起油锅把咸肉丁煸炒透,出香味。

3、倒入笋丁和香菇丁,放一点点料酒,炒一分钟。

4、再倒入豌豆和糯米一起炒,炒至米发干。

5、放水至刚刚没过所有材料,煮开。

6、 倒入电饭锅中,插上电,按下煮饭键,等煮饭键跳起,再焖10分钟即可。

木瓜薏仁粥

原料:木瓜400克、糙米50克、薏仁20克、红枣8粒 。

做法:

1、准备好木瓜、糙米、薏仁、红枣。

2、木瓜去皮、去瓤,切小块备用。

3、薏仁、红枣用温水浸泡、洗净备用。

4、糙米洗净、入沙煲,加入适量冷水,煮开后调小火力,熬煮15分钟。

5、倒入泡好的薏仁、红枣;再煮10分钟。

6、加入木瓜,煮5分钟;盛入碗中,可按个人喜好调味食用。

草莓酸奶沙拉

原料:草莓、葡萄、干苹果、橙子、酸奶

做法:

1、准备材料,草莓、葡萄干、苹果、橙子、(柠檬装饰用)、酸奶。

2、草莓不要去蒂,用淡盐水浸泡5分钟。然后摘去叶子反复冲洗干净。

3、苹果切小块用淡盐水浸泡,防止表面氧化变色。橙子剥皮待用。

4、橙子切削块,与草莓、苹果、葡萄干混合。

5、倒上酸奶拌匀即可。

6、简单美味的草莓酸奶沙拉就做好了。

猪心红枣汤

原料:猪心、红枣、桂圆、葱、姜、花椒、大料。

做法:

1、将洗净猪心一切为二,洗净挤出血水,冲洗;2、凉水放入猪心下锅放入葱姜、绍酒、花椒、大料,小火煮好约30分钟;

3、将煮好的猪心捞出晾凉;

4、猪心切成薄片;

5、放入红枣和包好的桂圆;

6、放入蒸锅内盖上保鲜膜,加盖后蒸半小时,取出适当加一点点盐即可食用。

绿豆薄荷茶

绿豆50克加水5杯,浸泡4小时,文火煎至绿豆开花,另取水1小杯煮沸后,将薄荷叶15克投入,半分钟后离火,饮服时取汁加糖适量与绿豆汤同服。本方适宜于烦热口渴或有咽痛、小便短赤、皮疹瘙痒等。有消暑清热、解毒祛风作用。绿豆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A、B1、B2;薄荷含挥发油故不宜久服,有抑菌及止痒的作用

枸杞菊花茶

枸杞子20克,白菊花15克,加水4至5杯,浸半小时煎服,也可直接用开水冲泡饮服。适宜头晕目眩、耳鸣者。本方有平肝潜阳、清利头目的作用。枸杞子含甜菜碱、胡萝卜素、烟酸、维生素B、C等,有降血糖、抗脂肪肝的作用;白菊花可降血压,对某些细菌、病毒有抑制功效。

麦芽山楂茶

焦麦芽50克,焦山楂15克,加水5杯浸泡半小时,煎汤服用。本方适宜于纳差、便溏或成人高血脂,小儿食积等也可饮用,但哺乳期妇女不宜服用有轻度回乳作用。麦芽含淀粉酶、维生素B、卵磷脂、麦芽糖;山楂含苹果酸、维生素C,有扩张血管、降血压、降血脂功效,两药均有增加消化酶、帮助消化的作用。

百合大枣茶

百合干品20克或鲜百合50克,浸泡4小时,煮沸后加入大枣20枚,白糖少许同煎备服。适宜于肺胃阴虚,口渴唇燥,失眠或干咳不止,对病后余热未清或痛风患者尤宜。有养阴润肺、安心宁神作用。百合含淀粉、蛋白质、秋水仙碱,大枣含维生素C、B1、胡萝卜素、烟酸等,二药均有滋养安神的作用。

清暑明目茶

白菊花、决明子和槐花各1撮,煎水代茶饮,有清热解暑,清肝明目,润肠通便之功。此茶有一股咖啡香味,可常年代茶饮用。常服可延缓衰老,明目健身,且可降血脂、降血压,增强免疫力,大有发展前途。

薄荷芦根花茶

薄荷6克,花茶3克,鲜芦根100克洗净切段。取水1000毫升煎汤煮沸后,薄荷用纱布包煎5分钟,过滤即成。本方甘淡清凉,生津止渴,提神醒脑,不但对暑热伤气耗液而津乏口干、心胸烦闷者尤适,还适用于咽喉痛痒、声音嘶哑等症。

菊花茶

白菊5克,金银花、甘草、茶叶适量,沸水冲泡,盖上盖10分钟即可饮用。本方有祛暑生津,清热明目和消炎解毒之功。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等症,尤适于高血压者。疗效温和持久,小儿生痱子者也可服,效亦佳。

防暑清凉茶

香葱、佩兰各10克,茶叶5克,沸水冲泡15分钟后代茶饮。本方有清热解暑,祛浊化湿、解表和中之功。尤适于流感和轻度“疰夏”苦夏,作为大众夏季防暑清凉饮料

决明子茶

决明子15克,夏枯草10克,将决明子炒至稍鼓起、微有香气后放凉,打碎,夏枯草切细末,混合后冲泡开水,10分钟后饮服。本方有清肝明目、通便、降血压的功效,适用于高血压头痛、急性结膜炎、角膜溃疡、青光眼、大便秘结等。

薄荷茶

薄荷 6克 ,党参10克 ,生石膏30克 ,麻黄 3克,生姜3片,将上述药切碎,加水适量,煎取药汁,过滤去渣代茶饮服。本方有辛凉解表、疏散风热的功效,适用于夏天发热头痛、咽喉肿痛、咳嗽不爽、胸闷喘逆等。

双花茶

金银花15克,白菊花10克,用开水冲泡代茶饮。本方有清热解毒,祛暑消炎的功效,适用于流行性感冒、烦躁不安、急性肠炎等。

姜盐茶

生姜2片,食盐4克,绿茶6克,一起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30分钟后饮服。本方具有清热润燥,和胃止呕的功效,适用于口渴多饮、胃部不适、心中烦闷、多尿等。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下一篇 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