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里香
目录
【名称】:
九里香
【别名】:
千里香、满山香、五里香、过山香、千只眼、水万年青、千枝叶、千只眼跌打、臭千只眼。
【药材类别】:
根茎类
【性味】:
味辛;微苦;性温;小毒。
①《生草药性备要》:味辛,性温。
②《福建中草药》:辛、苦,温。
【归经】:
心;肝;肺经。
①《广西中药志》:入心、肝、肺三经。
【入药部分】:
为芸香科植物九里香和小叶九里香的茎叶。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2g;或入散剂;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注意事项】:
《广西中药志》:阴虚火亢者忌用。
九里香产中国云南、贵州、湖南、广东、广西、福建、台湾 海南 等地,以及亚洲其他一些热带及亚热带地区。
1.九里香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3-8m。树皮苍灰色,分枝甚多,光滑无毛。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3-9枚,卵形、倒卵形至近菱形,长2-8cm,宽1-3cm,先端钝或钝渐尖,有时微凹,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全缘,上面深绿色光亮,下面青绿色,密生腺点,腺点干后褐黑色,中脉凸出,均无毛,纸质或厚纸质。3至数花的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花轴近于无毛;花大,直径达4cm,极芳香;花柄细长;萼片5,三角形,长约1-2mm,宿存;花瓣5,白色,倒披针形或狭长圆形,长2-2.5cm,有透明腺点;雄蕊8-10,长短相间;子房上位,2室,每室有2胚珠,花往长4-6mm,柱头极增广,常较子房宽。浆果米红色,球形或卵形,长12-20mm,厚5-10mm,先端尖锐;有种子1-2颗,种皮具棉质毛。花期4-6月,果期9-11月。
2.小叶九里香 与九里香不同处:奇数羽状复叶,具小叶3-7,小叶片较小,倒卵形,长2-4.5cm,宽1-2cm,中脉在两面不凸出,革质较厚;花序有花较多,花较小,直径2-3cm,雄蕊及雌蕊均较短小;花药背面有2颗突起的小腺体。子房每室仅1胚珠。果实较小,长8-10mm。花期4-6月,果期7-9月。
行气活血;散瘀止痛;解毒消肿。主胃脘疼痛;跌扑肿痛;疮痈;蛇虫咬伤。主治跌打肿痛,风湿骨痛,胃痛,牙痛,破伤风,流行性乙型脑炎,虫、蛇咬伤,局部麻醉。
①《生草药性备要》:止痛,消肿毒,通窍,能止疮痒,去皮风,杀螆疥。
②《岭南采药录》:患百子痰打,用叶一撮,捣烂煮粥,和糖服之。
③《广西中药志》:行气止痛,活血散瘀。治跌打肿痛,风湿,气痛。
治湿疹:九里香鲜枝叶,水煎,擦洗患处。(《福建中草药》)
《岭南采药录》:患百子痰打,用叶一撮,捣烂煮粥,和糖服之。
治肚痈,以九里香草捣碎浸酒服,疑即本品。《本草纲目》引傅滋《医学集成》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