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川北薅草锣鼓

薅草锣鼓是一种广泛流传于四川北部山区农村的群众性民间文化,俗称“打锣鼓草”、“薅锣鼓草”、“撵锣鼓草”。是一般在每年的七、八月份大伙在一起除玉米草、黄豆草时唱的一种山歌。薅草锣鼓不仅能保证除草的进度和质量,还可使繁重的体力劳动在笑声中变得轻松,让劳动者充分享受到劳动的愉悦和快乐。川北薅草锣鼓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其典型的川北音乐特色,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

目录

川北薅草锣鼓是在生产过程中(薅玉米草或锄黄豆草)为鼓舞劳动干劲,辅之以敲锣打鼓唱山歌的艺术形式,主要分布在广元市四县三区境内,其中尤以青川薅草锣鼓为代表。青川薅草锣鼓遍布全县37个乡镇,以板桥乡、大坝乡、青溪镇、三锅乡、瓦砾乡、茅坝乡6个乡镇的薅草锣鼓更具特色。

青川地处川、甘、陕三省交界处,三省的民间文化在此得以交流和相互渗透,加之受本土山歌、小调、灯调、情歌、堂匠歌、佛歌、神歌的影响,具有多元化发展共存的特点。川北薅草锣鼓的调式、打法、唱法简约、明快、豪放,有固定的调式、打法和唱法,各个区域曲目繁多,品种齐全,且唱法打法各有特色,传统唱词与即兴演唱相结合,具有鼓动性和号召力,又经本土民间艺人不断整理挖掘和完善,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川北薅草锣鼓解决了农忙时间紧任务重的问题,在农忙季节,农民自发组织,几家联合,互相换工,歌郎换工一抵三,联手换工一抵二,有促生产、求丰收的实用价值。川北薅草锣鼓有丰富的内容,不拘一格的形式,真率、质朴的唱打方式和悠久的传承历史,口头传唱歌词万余首,其曲调各有特色。它简约明快的曲调和生动的敲打方式,在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中实属罕见,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

随着时代的进步,受现代生产方式的影响,川北薅草锣鼓已经很少有人使用,加之老年歌手的相继过世,年轻人多外出打工,造成川北薅草锣鼓后继乏人,濒临灭绝。 

艺术特点

薅草锣鼓一天的过程大致分为:牵线子、扎盖子(起歌头或排歌头)、安五方(或拜五方)、说正文、耍歌子、办交接。早上八点左右,锣声一响,就告知人们该出工了。锣手走在前面,其余人闻声跟在后面,在山间小道上逐渐连成一线,俗称“牵线子”。到达农活目的地,歌郎首先起歌头,在锣鼓齐鸣中高腔开场。接下来是“安五方”,有的歌郎拜东西南北中五方神灵,有的则直接拜天地人,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演唱作品主要有《韩湘传》、《八仙图》、《鹦哥记》、《清官图》等,以及一些山歌如《二面麻柳叶》、《三月百草青》等。

薅草锣鼓唱词内容既有成书的唱本,也有民间口头流传的有固定格式的七字文或十字文。在特殊的红色年代,毛泽东的七律、七绝,郭沫若的七言诗也成了正文的唱词内容。劳动中,若发现有人落伍掉队了,歌郎就会来到其身后,用力敲锣打鼓,激励催促落伍者赶上来。歌郎引吭高歌、激情飞扬,劳动者快速除草、你追我赶,呈现出鼓乐喧天、欢歌笑语的热闹场面。

川北薅草锣鼓把民间文化与音乐融入艰苦的劳动中,是川北山区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也是历代先贤为我们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川北薅草锣鼓是川北山区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代先贤遗留下来的优秀民间音乐文化。川北薅草锣鼓在田间作业中发挥了指挥劳动、活跃现场气氛、调节劳作者情绪的作用。它具有率真质朴的音乐个性,拥有数千首曲目的丰富蕴藏量,明快简洁的音乐语汇中保留了大量古代体力劳动中的音乐文化信息,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川北薅草锣鼓内容丰富,唱打方式真率、质朴,传承历史悠久,口头传唱歌词万余首,其曲调简约明快,独具特色,极富感染力,极大地丰富了大山深处群众的文化生活。保护和传承川北薅草锣鼓,必将丰富和完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

主要内容

薅草锣鼓在每年的七八月份除玉米草、黄豆草时,几户或几十户劳动力集结在一起,一字型沿山坡地排开,一人敲着锣,一人击着鼓,有节奏地边敲边打边歌唱,为劳动者鼓舞士气,统一步调,消除疲劳。敲锣打鼓者多为地方有知识、有威望的老者或有培养前途的年轻人。敲锣者称"歌郎",打鼓者叫"联手"、"同路"。

薅草锣鼓一天的过程大致分为:牵线子、扎盖子(起歌头或排歌头)、安五方(或拜五方)、说正文、耍歌子、办交接。早上八点左右,锣声一响,就告知人们该出工了。锣手走在前面,其余人闻声跟在后面,在山间小道上逐渐连成一线,俗称"牵线子"。到达农活目的地,歌郎首先起歌头,在锣鼓齐鸣中高腔开场。接下来是"安五方",有的歌郎拜东西南北中五方神灵,有的则直接拜天地人,讲究"天时、地利、人和"。

在一天劳动中占去大部分时间的是说正文。唱词内容既有成书的唱本,也有民间口头流传的有固定格式的七字文或十字文。在特殊的红色年代,毛泽东的七律、七绝,郭沫若的七言诗也成了正文的唱词内容。劳动中,若发现有人落伍掉队了,歌郎就会来到其身后,用力敲锣打鼓,激励催促落伍者赶上来。歌郎引吭高歌、激情飞扬,劳动者快速除草、你追我赶,呈现出鼓乐喧天、欢歌笑语的热闹场面。薅草锣鼓不仅能保证除草的进度和质量,还可使繁重的体力劳动在笑声中变得轻松,让劳动者充分享受到劳动的愉悦和快乐。

薅草锣鼓的锣鼓节拍主要有七拍子、九拍子、十二拍子、花拍子几种。曲调和唱词按字数分为七字谱、十字谱,此外还有五字谱等多种曲调及口授心传的传统唱词和即兴唱词等。演唱作品主要有《韩湘传》、《八仙图》、《鹦哥记》、《清官图》等,以及一些山歌如《二面麻柳叶》、《三月百草青》等。

川北薅草锣鼓内容丰富,唱打方式真率、质朴,传承历史悠久,口头传唱歌词万余首,其曲调简约明快,独具特色,极富感染力,极大地丰富了大山深处群众的文化生活。保护和传承川北薅草锣鼓,必将丰富和完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

传承价值

《川北薅草锣鼓》把民间文化与音乐融入艰苦的劳动中,是川北山区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也是历代先贤为我们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川北薅草锣鼓是川北山区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代先贤遗留下来的优秀民间音乐文化。川北薅草锣鼓在田间作业中发挥了指挥劳动、活跃现场气氛、调节劳作者情绪的作用。它具有率真质朴的音乐个性,拥有数千首曲目的丰富蕴藏量,明快简洁的音乐语汇中保留了大量古代体力劳动中的音乐文化信息,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如今,由于受现代生产方式的影响,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川北薅草锣鼓的生存空间正在日益缩小,有濒临失传的危险--老年歌手相继过世,年轻人多外出打工,劳动力大量外迁,歌手队伍青黄不接。因此,保护、传承川北薅草锣鼓的工作已到了关键时刻。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湖北省教育厅    下一篇 壮族宗教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