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鹤岗市豫剧团

鹤岗市豫剧团于1959年11月正式成立。鹤岗市豫剧团成立后,鹤岗书文教局派林治昆、王凌、闫万春等到关内选招演员。从河南、山东、江苏、安徽等地共招来二十多名演员和伴奏员。豫剧团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广大煤矿工人及其家属。除在各矿区俱乐部演出外,每逢节假日都要到煤矿、井口为矿工进行慰问演出。煤矿工人一看到自己的家乡戏,感到分外亲切。多年来,豫剧以煤矿为扎根土壤,以矿工为服务对象,在中国东北煤城得以生存下来。
中文名
鹤岗市豫剧团
成立
1959年11月
负责
鹤岗书文教局
职责
慰问演出

目录

豫剧从流入鹤岗到“文化大革命”前,共演出三十多台传统戏和二十多台现代戏,以演群戏和现代戏为己之长。其中邱子木、周怀玉、彭国英编创的反映煤矿生活的现代戏《实验前后》,1964年参加了黑龙江省现代戏汇演,引起轰动获得好评。中共黑龙江省委领导欧阳欲、李范五接见了全体演职人员并合影留念。黑龙江省广播电台将《实验前后》一剧全部录音在省台播放。该剧在全省现代戏汇演中,荣获优秀剧目奖,奖金一万元。汇演期间,大会快报刊登了主要演员闫荣卿同志代表鹤岗市豫剧团的发言。黑龙江日报刊载了鹤岗市豫剧团“勤俭办团”的经验。当时的首任团长毛子英、党支部书记张云生。豫剧团在这期间排演现代戏较多:《女飞行员》、《红珊瑚》、《海防线上》、《南海长城》、《朝阳沟》等现代戏和传统戏百余出。

发展历程

1970年6月24日豫剧团宣布解散。人员分配到鹤岗市京剧团、文工团、钢铁厂、选煤厂等单位。原豫剧团主要演员杨学亮、白云等一行十五人选调到山西省阳泉市豫剧团工作。

在文工团工作的部分豫剧团演职人员组建了鹤岗市文工团豫剧队,排演了大型豫剧样板戏《龙江颂》,还排演了小豫剧《山鹰》、《渡口》、《分家》、《划线》等豫剧,深受全市人民欢迎。

1977年豫剧队从文工团分支出来,排演的《朝阳沟》、《小刀会》在公演时场场爆满,座无虚席。当时的市委宣传部部长刘澎看完戏后曾赋诗一首:“一举粉碎四人帮,豫剧之花迎朝阳;永远服务工农兵,艰苦创业向前闯”。1978年市委决定恢复鹤岗市豫剧团的建制,尹学礼任党委书记、团长。谢广野任业务副团长,王成敏任行政副团长。由金学启、彭国英改编,金学启执导的大型神话剧《宝莲灯》在我市戏曲舞台上公演首次超百场、收入三万多元。省委书记陈建飞观看了此剧并上台接见了全体演员。

1979年,鹤岗市豫剧团获黑龙江省上山下乡演出先进集体一等奖,省文化厅奖励八千元,拨给解放牌汽车一台。1980年,鹤岗市豫剧团被黑龙江省政府评为先进剧团。

鹤岗市豫剧团恢复以来,演出了新编历史剧、传统剧、现代剧:《白蛇传》、《屠夫状元》、《逼婚记》、《双借亲》、《五女拜寿》、《小二黑结婚》、《爱情审判》、《梅花案》等四十余出。由彭国英编剧、陈新礼(特邀河南省豫剧院三团导演)指导的《郑子清外传》一剧,被列为黑龙江省重点剧目。1985年,鹤岗市拨专款为该团建造一座七百平方米的办公楼。演职人员由五十人增加到七十多人,其中一部分演职人员是原鹤岗市文工团解体后调入的。同年冬,豫剧团和新光电影院合并,豫剧团又搬迁到新光电影院办公。

1986年,鹤岗市豫剧团首次赴山东等地演出。《铡赵王》、《泪洒相思地》等剧目在山东齐鲁大地受到欢迎和好评。1987年,该团由文化局副局长张佐理带队赴江苏省沛县、徐州等地演出。新编历史剧《鸳鸯戏水》在江苏演出一百多场,剧场效果颇佳,深受观众好评。同年,豫剧团又排演了《秦香莲后传》和《鸳鸯戏水》由鹤岗电视台录制播放,并和三省十七市电视台交流播放。1987年,该团参加了黑龙江省艺术节,演出了《抬花轿》一折,门丽华获表演二等奖,于爱贤获表演三等奖。

自1984年至1987年间,豫剧团共排演了《鸳鸯戏水》、《秦香莲后传》等十余出大型豫剧。1989年,鹤岗市豫剧团被解散。演职人员被分流到市群众艺术馆、图书馆、创评室等单位。因此,这一远离家乡的古老剧种在东北的黑土地上断断续续连绵三十余年,最终,随着时代的发展画上了句号。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黑龙江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    下一篇 天津塘沽科技园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