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紫阳民歌

紫阳民歌是产生流传在紫阳一带民间歌曲的总称,是陕南地区民歌中最具代表的曲种。它语言形象生动,曲调优美动听,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地方风格,是紫阳人民在长期劳动中创造出来流传至今的艺术瑰宝。

目录

紫阳民歌是陕南民歌中最具代表性的曲种,较之北方粗犷豪迈之备,她则更显细腻婉转。紫阳民歌语言形象生动,曲调优美动听,其风格颇具抒情性和舞蹈性。适宜于表演动作,表达情节和反映人物复杂感情。千百年来,经代代传唱,辈辈相承已经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延长体系。

位于秦岭与大巴山相接的紫阳,汉江由西而东横贯全境,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南北迁徙之民众汇集,繁衍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花鼓子、八岔、风俗、宗教、新民谣等七大品类的民歌。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省市县各级文艺工作者做过较大规模的采风活动,发现紫阳民歌浩如烟海,无以计数,无论从思想内容或是艺术风格上都可称之为艺术的瑰宝。在这片神气的土地上民歌有着极其深厚的基础。城镇、乡村、市民、村姑、上至八十岁的老人,下至两三岁的孩子,几乎人人吟唱,个个回唱。

历史溯源

紫阳位于陕南中部,因道教南派创始人紫阳真人张伯端而得名。我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周南"和"召南"部分25首歌谣的流传地主要就在包括紫阳在内的汉水上游,紫阳民歌在朝代更迭的过程中,伴随着人们种种生活习俗的形成发展而逐渐成熟,于明清达到鼎盛。

明清两代,由于战乱和灾荒,造成陕南(包括今汉中、安康、商州三市)人口大量死亡和迁徙,以至大批田地荒芜,经济衰落。大批外地流民或因受灾逃生;或因躲避过重的赋税;或因人多地窄,无地可种;或因被朝廷夺去土地;自发流入拥有大量无主荒地的陕南山区。此外,也有一些外地人因经商先客居后入籍,或为官任满定居,或从军退伍落户,而移民陕南。同时,朝廷采取有组织的移民垦荒屯田的政策,强制人稠地窄地区和南方富庶地区的大批农民迁入陕南垦荒,即历史上著名的"湖广填陕西"事件。人口的大迁徙不仅促进了陕南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也造成了不同文化的相互融合,使陕南的民俗风情、民间文艺、方言土语等方面都打上了客民原籍地方的浓重印记。

陕南各县客民源流不尽相同,因之所受文化影响也不尽相同。

紫阳在明清两代移入的客民"以鄂、川、湘、皖人居多,赣、豫、闽、粤人次之。" 考察今天的紫阳民歌,在与四川山水相连,四川移民比较集中的南部高山区,高亢明亮、拖腔悠长、尾音下滑,具有浓郁四川民歌特色的紫阳山歌号子、山歌调子随处可闻;而擅唱小调的民间歌手却多集中在汉江流域的汉城、焕古滩、城关镇、洞河镇一线。这里交通便利,农业灌溉条件较好,商业繁荣,正是两湖、江西、安徽、福建、广东移民的聚居地。特别是在汉江沿岸的各个集镇,聚居着大批来此经商的两湖及江南商贾的后裔,这里所传唱的小调歌词,相当一部分都反映了市民生活情调。这里的小调音乐,具有音调平和、旋律优美、柔丽婉转的南方音乐特点,与用假嗓演唱的高亢明亮、音域宽广的山歌号子、山歌调子形成鲜明对比。以紫阳民歌为典型代表的陕南民歌这种"北地南腔"、"南北融汇"特点的形成,应当说与历史上的移民活动有着直接的关系。 

艺术特点

紫阳民歌分为“山歌”、“小调”、“风俗歌曲”、“花鼓八岔”、“号子?孝歌”等和“新民歌”3个大类、十几个曲种。其音乐风格大多有着较强的抒情性、叙事性和舞蹈性,适于表演动作、表达情节和反映人物复杂感情。劳动号子是紫阳民歌的基础,而船工号子是劳动号子的内核,在紫阳民歌中占有重要位置,风格粗犷豪迈,音调、节奏复杂多变,具有较强的生活气息;山歌指劳动号子以外的各种山野歌曲,是最能代表山区特点的民歌,山歌歌词有很多是在劳动中即兴创作的,见景生情,随编随唱,大多是表现爱情的;小调和山歌一样量大面广,歌词较为固定,其风格特点是曲调细腻流畅,旋律优美动听,节奏平稳细碎,音域较窄,具有较强的叙事性和个人感情色彩;风俗歌曲是流传较广的民间口头文艺形式,是一种即兴创作歌曲,见啥唱啥,想啥唱啥,是反映紫阳人民生活习俗的歌曲,是紫阳民间举行婚丧嫁娶等各种仪式时所唱的歌曲;新民歌是新时代和新生活的产物,是解放后编创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较浓政治气息的新创紫阳民歌。

陕南秦巴山区紫阳县的青年人谈情说爱时,要唱缠绵热情的"情歌"、"盘歌";为老年人办丧事,要唱凄凉、悲哀的"孝歌"、"送葬歌";在地里干活时,要唱高亢、激越的"号子"、"锣鼓草";采茶时,要有悠扬、宛转的"花山姑娘"、"牧羊恋歌";婚嫁时,要唱"哭嫁歌"、"迎亲歌";行路时有"报路歌",上山时有"樵歌"等等。

紫阳人迎亲时,一路上,新郎、新娘、迎亲的、送亲的都要唱山歌、吼号子。沿路边村寨,还有拦新娘对"盘歌"的风俗。若遇上"歌迷",迎亲队伍就停下来,陪新娘对歌。紫阳农民干"帮帮活"时唱的歌,称之"锣鼓草"。"锣鼓草"的演唱方式是由一个人自敲自唱,大伙边劳动,边帮腔。如有人在干活时没把草根刨到土面上,领头的便唱:"哎--薅草末薅连根草,一场雨过又活了。烈日下边流大汗,竹篮提水白费劳!" 如果大伙都干得快,有人拖在后边,他就唱歌督促或善意地讥讽几句: "哎--大雁飞翔不离群,干活就要多鼓劲,莫学地角的懒蛤蟆,一步三停急煞人哟哎!"

紫阳人大多是明末清初从湘、皖、赣、豫、闽、粤各地来的移民后裔,因而紫阳民歌具有明显的南方印记,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直接来源于南方的唱本。如《桑木扁担》、《十绣》、《倒采茶》等等。

紫阳县民间有"山歌无假戏无真"之说,例如"报路歌"。"报路歌"是有韵无一定调子,自由唱、合的"顺口溜"。它是遇啥事说啥话,或为助兴,或为鼓劲对答。

紫阳的"对歌会"即"赛歌会"更有意思。有同村"对"的,有邻村之间"对"的。对歌会有"日间会"和"夜晚会"两种。对歌者双方事先只约定时间、地点、参加人数不论,男女老少均可。双方除有"歌头"、"参唱"的人而外,还有看热闹、帮阵助威的。

"日间会"多在山坡上,双方各站一个小山包,面对面地"对唱"。或在小河、小溪两边隔水对歌。"对歌"多属"盘歌",有盘问历史、古人、地理、神话的,也有盘问鸟、兽、花、草的。有盘问当今时事的,也有歌唱幸福生活的。"夜晚歌会"常在冬春时节举行。在古庙或宽敞的"公房"里。对歌双方各燃一堆木炭火,男女老少围火而坐,你唱问,我唱答;你唱个英雄,我唱个好汉;你唱名山,我对大川;你唱《刘海戏金蟾》,我唱《洞宾戏牡丹》。唱对如流,此起彼落,赛歌喉,赛智慧,气氛热烈,经常是通宵达旦,歌声不停。

紫阳民歌藏量极为丰富,所发现曲目总数已达5028首,编印成册的有828首,体裁包括号子、山歌和小调几大类,其中又包含了社火歌曲、风俗歌曲、宗教歌曲、曲子等不同歌种。紫阳民歌的代表性曲目有《郎在对门唱山歌》、《唱山歌》、《洗衣裳》、《南山竹子》等。由于积蕴深厚、传唱广泛,紫阳县被文化部命名为"民歌之乡"。 

艺术发展

20世纪50年代,紫阳民歌被陕西省音协、陕西省艺术馆和西安音乐院的专家、教授和工作人员在紫阳采风发现后,迅速红遍陕西,成为历次全省群众文艺调演的精品节目,并多次获奖。60年代,紫阳文艺工作者运用紫阳民歌首创了紫阳民歌剧这一新兴剧种,被列入《中国戏曲曲艺词典》。70年代,紫阳民歌进入鼎盛时期。1972年,由刘培森作词、李三存作曲的紫阳民歌《春到茶山一片新》被中央军委选送到福建前线对台广播。1975年7月,陕西省群众音乐活动经验交流会在紫阳召开,紫阳民歌成为全省民间艺术的一个典范。80年代初,紫阳的文艺工作者经大规模采风,采录到紫阳民歌及民间故事传说数千件,整理后编印民歌十册,故事传说5册,作为资料长期留存下来。2002年10月,紫阳被陕西省文化厅命名为“陕西民歌之乡”,被陕西省音协确定为“陕西民歌创新基地”。2003年3月,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民歌)的称号。

艺术高峰

紫阳民歌在历史是上曾有过两次高峰:

一是六、七十年代采风活动红遍陕西,成为历次全省调研中的精品节目,并获得多项大奖,一部《嫁嫂》的成功推出,形成了独特的地方剧种—紫阳民歌剧。并收入《中国戏剧志》;

二是八十年代初,本县文艺工作者经大规模搜集整理,采录到原始民歌和民间故事传说数千件,整理编印十余册,其中典型曲目有《春到茶山一片新》对台湾播放,《郎在对门唱山歌》、民歌剧《三请吹鼓手》、《牧羊新歌》、《异地乡音》等,均在省市调研中获奖。

传承价值

紫阳民歌流传久远,其歌词借喻巧妙,风趣幽默,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所用方言似川、似楚,韵味独具;其旋律优美婉转,高腔唱法中游移于调式音级间的色彩性颤音唱法具有独特的价值。紫阳民歌的传承直接依托于各种民俗活动,反映出丰富的民俗文化内容。紫阳民歌对于丰富中华民族音乐宝库、弘扬中华民族音乐文化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南卡罗来纳州    下一篇 纽瓦克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