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荆州古城历史文化旅游区

荆州古城,又名江陵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保存较完好的荆州古城墙,城内东西直径3.75公里,南北直径1.2公里,面积4.5平方公里,城墙周长10.5公里,高8.83米,共六座城门,每座城门上均建有城楼。荆州古城墙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曾是楚国的官船码头和渚宫,后成为江陵县治所,出现了最初城廓。经过三百五十多年的风雨,现存的古城墙大部分为明末清初建筑。现耸立在人们眼前的雄伟砖城,为明清两代所修造。砖城逶迤挺拔、完整而又坚固,是我国府城中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垣。

目录

魏、蜀、吴荆州之争,构成了三国历史发展的主轴,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历史经验。终三国之世,无论是三国鼎足局面的形成,还是魏、蜀、吴霸业的兴衰,无不跟荆州的得失相关;而其中兴衰成败的历程,也无不给后人以有益的启迪。荆州城,位于荆州市城区西部,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组成部分之一。

其城名因地处荆山之南而得。荆州为天下九州之一。西汉时,改九州为十三刺史部(州),荆州居其中。魏晋以降,荆州均为州、府之名。其治所多不固定,直到明初,荆州才作为城名固定下来。荆州城又称江陵城,是因此地在秦破郢后置江陵县,作为县城而得名。其后两千多年里,江陵作为地名,历代沿用,故有一城二名。荆州城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689年楚文王迁都郢(今荆州城北5公里的纪南城)后,这里就是楚国的官船码头。楚成王(公元前671-前626年在位)还在此修筑了别宫,取名渚宫。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占郢都,这里成为江陵县的治所。

西汉初年,封临江王于此地。其后有东晋安帝、南齐和帝、梁元帝、后梁、隋末梁王、唐代南都、荆南国等在此建都。楚、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宋、明等朝,封王侯于此地。荆州城的城郭,在战国末年形成。汉代已有城墙。蜀将关羽、吴太守朱然,东晋桓温、梁元帝、南平王高季兴等,都对荆州进行修葺,北宋末年,城毁。南宋淳熙年间,重修城墙,淳祐十年(公元1250年)挖城壕。

元初,忽必烈下令拆除荆州城。元末,朱无璋称吴王时,派员依旧基重建荆州城。明末,张南忠率义军攻占荆州城,将城墙拆毁多半。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又依明代城基重新修筑荆州城,并重新命名城门:东门曰寅宾门,东南门(小东门)曰公安门,西门曰安澜门,南门曰南纪门,大北门曰拱极门,小北门曰远安门。荆州城现存砖城为明末清初建筑。整座城呈不规则长方形,东西长3.75公里,南北宽1.2公里,城垣周长10.5公里,城内面积4.5平方公里,1970年后,随着交通事业发展的需要,经国务院批准,城垣上新开3座三孔城门,原有的6座城门,共有9座城门。砖城内有土筑城墙,与砖城相依,城上可通行。砖城外有外环道与水城环绕。水城俗称护城河。

荆州城墙高9米左右,城墙厚10米左右,城墙上有3座藏兵洞,24座炮台。原有城楼6栋,其中5栋毁于战乱,仅存拱极门(大北门) 城楼朝宗楼。八十年代,政府拨款重建寅宾门城楼,沿用旧名,曰宾阳楼。荆州城自明末清初最后一次修复以来,已有350年历史, 至今保存完好,是中国现存为数很少的古代城垣中较完好的一座,是长江中游地区唯一一座完好的古城垣,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尤其是《三国演义》故事的广泛流传,使得荆州名扬四海。荆州城已成为中国三国旅游线上的一个重要的旅游区,有30多处三国遗踪和文化景点供游客探寻。荆州古城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荆州城内及其城周附近,有着众多的古迹名胜。

大禹治水的息壤,雄楚立国的故都,三国纷争的遗迹,历代名人的胜踪,似繁星点点,数不胜数。荆州古城墙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最有分量的古迹之一。据《后汉书·地理志》记载,荆州古城墙的修造史,可以追溯到2800多年前的周厉王时期。

经最新古城垣考古发掘实物科学验证:荆州古城墙是中国延续时代最长、跨越朝代最多、由土城发展演变而来的唯一古城垣。1998年3月,考古工作者先后发掘出了宋朝和五代时期的砖城;两晋、三国时期的土城。叠压在现城墙10米以下的五代砖城的发现、使荆州城砖城的修造历史从始于明代的普遍认同,又上溯了400多年。这次考古发掘还证实:从三国时代起,荆州古城墙没有发生过大的变迁,移位距离仅在50米左右范围内;土城墙远远早于砖城墙。2000年8月,考古工作者在荆州城小北门西侧,发现了一段长近20米的明代成化年间夯筑的石灰糯米浆城墙。此段城墙虽经500多年,至今仍坚如磐石,世所罕见。

发展建设

全市总面积1.4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37万,其中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58.6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0万。荆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建城历史长达2600多年,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和三国文化的中心。公元前689年,楚文王建都于郢(现荆州区纪南城),历20个楚王,定都长达411年,创造了堪与古希腊雅典文化相媲美的楚文化。三国时期,荆州为群雄逐鹿之地,境内三国文化遗存遍布。在近代成为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四大内河港口城市之一。现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长江中游重要口岸和鄂中南部中心城市。

荆州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城市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一个以荆州市中心城市为核心,连结6个中等骨干城市,依托84个小城镇的梯级城市框架体系已经构成。市域城镇体系的合理布局促进了城镇之间的有序发展,交通、信息、资源等优势互补性日益增强;一个以荆州市为中心,立足鄂中南面向湘北腹地的水、公、铁、空综合发展的区域交通中枢已经形成,随着荆州长江公路大桥、荆沙铁路下河线、盐卡工业港码头、荆襄高等级公路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的建成,荆州作为长江中游重要口岸的作用日益凸现。

中心城区通过多年的规划用地调整,已经形成武德、玉桥、古城等六大功能分区。按照“退二进三”、退城进郊的原则,一批污染比较重的工业企业相继从旧城迁出,向荆州工业新区聚集,工业空间换商业空间的战略举措取得初步成效,洪城商港、蓝星建材城、大田化工基地等一大批新型工业和商业项目陆续建成,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荆州先后荣获“全国十佳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湖北省园林城市”等称号,现正着手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力争用3到5年的时间,把荆州中心城市建成风景优美、环境宜人的山水园林城市。荆州中心城区现有主次干道79条,立交桥4座,道路总长770公里;城市排水管网总长370公里;规划建设污水处理厂3座,其中,红光污水处理厂日处理量达10万吨。拥有自来水厂5座,供水管网总长695.33公里,日供水能力72万吨;城市公园20个,街头小游园49个,绿化覆盖面积1967.4公顷,公共绿地面积479.5公顷,绿化覆盖率38.12%,人均拥有公共绿地面积7.9平方米;日道路保洁面积360万平方米,日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350吨;己建成城市公厕236座;城市公交车总数556辆,开通营运线路48条,总长569公里;城市天然气年供应量5000万立方米,铺设主干管网120公里,天然气用户5万户,城市气化率达到87%荆州古城墙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墙体保持完整,形制完备,在中国七大古城墙中排名第二,被专家们誉为“中国南方不可多得的完璧”。几年来,围绕古城墙大举建设,实施了三大工程:一是建设环城公园。环城公园总面积2.5平方公里,围绕古城垣,内建行车道,外铺步行道,串连8大景区和36大景观,实现了“城墙上走人,内环道行车,外环道跑马”的建设目标。二是建设九龙渊龙舟赛场。九龙渊龙舟赛场位于九龙桥以南,总面积35万平方米,其中水面16.8万平方米,包括仲宣楼、金龙轩、屈原祠等8大景区。三是建设凤凰广场。

凤凰广场位于九龙桥以北,总面积19万平方米,其中陆地面积12万平方米,包括双凤朝阳广场、伴凤池、百凤画壁等9大景区,是一座以弘扬荆楚文化为主题的城市大型文化广场。这三大环绕古城墙工程的建设,强化了对古城的保护,盘活了历史文化资产,改变了城市北大门形象,对形成荆州城市的独有景观风貌发挥了巨大作用。《荆州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年)正在修编之中,荆州城市建设正向着结构合理、产业发达、布局完善、环境良好、风貌独特的宜居城市目标奋力迈进。规划到2010年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71.2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75万;2020年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02.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100万。

交通信息

荆州市内乘坐公交1路、15路、19路、33路、34路、51路、101路到三监狱站下,12路、14路、18路、20路、21路、22路、23内环、23外环、32路、104路到碑苑站下可到。

历史名人

楚庄王熊侣

楚庄王熊侣,楚穆王之子。公元前613年—公元前591年居于王位。楚庄王熊侣在前人的基础上,领导楚国当上了春秋五霸之一的霸主。楚庄王的名言是:“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庄王执政第八个年头,带兵到洛阳,“观兵于周郊”、“问鼎小大轻重”。他执政的第十六个年头,创造“县”这一地方政制,是后来秦的郡县制之胚模。庄王在内政上起用贤臣孙叔敖等,并着力发展经济,提倡勤俭,改革兵制,使国力兵力日盛。楚两次伐宋,晋国不敢出兵,宋遂臣服于楚。鲁、郑、陈相继俯首。庄王终于完成霸业。公元前591年,楚庄王因病逝世,归葬纪南城郊八岭山。

楚威王熊商

楚威王(前339年至前329年在位),芈姓,原名熊商,楚宣王之子。楚威王七年(前333年)打败越王无疆,尽取吴地,在长江边在石头山(今清凉山)上建立金陵邑(南京城)。宋代有所谓威王埋金的故事,楚威王觉得南京“有王气”,吩咐在龙湾(今狮子山以北的江边)埋金。楚威王七年(前333年)大军伐齐,与齐将申缚战於泗水,进围徐州,大败申缚。威王十年而卒,子楚怀王继位。

屈原

屈原(前339~前277)世界文化名人,战国时楚国诗人,战国时期黄老之学的传播者。名平,字原,又名正则,字灵均。出生于郢都屈姓贵族家庭。父亲伯庸曾任楚国大夫,为楚武王子瑕之后裔。屈原博闻强记,熟悉政治情况,善于外交辞令,楚怀王时任左徒很得信任,但为佞臣所不容。上官大夫向怀王进谗,诬屈原贪怀王之功以为己有,怀王由此而疏远了屈原,乃至免其左徒之职。秦大破楚于丹阳、蓝田之后,屈原受命使齐以修好。回郢都后,一再进谏,始则劝怀王杀了张仪,继而劝怀王不入秦。怀王俱不从,遂被秦国掳去囚死。顷襄王即位后,屈原曾任三闾大夫,掌公族子弟的教育。不久又受谗见斥,放逐于江南。他深恶楚国政治之腐败,痛感国家之沦亡,悲愤难禁,于公元前277年在湖南抱石投汨罗江而死。屈原学识渊博,志洁行廉,抗“溷浊”之世,违“工巧”之俗。他政治上不得志,遂将其理想、遭遇、忧愤、抱负形诸笔端,铸成宏伟诗篇。其代表作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他的诗篇在博采民歌精华、广泛吸收民间文学艺术营养的基础上,创造出"骚体"这一崭新诗歌形式,以其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想象融入神话传说,塑造出鲜明的形象,富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影响巨大。鲁迅赞道:“被谗放逐,乃作离骚,逸响伟辞,卓绝一世。”相传屈原死后,才有了端午节,以示纪念。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决定纪念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屈原为其一。

孙叔敖

孙叔敖(约前630—前593),蒍氏,名敖,一字艾猎,蒍贾之子于庄王十五年(前599)任令尹,是协助楚庄王完成霸业的首要人物。概括他的业绩和品格是勤国、利民、廉身六个字。楚庄王十五年(公元前599年)孙叔敖拜为充尹,主张“施教于民”,“布政以道”。他极为重视民生经济,制定、实施有关政策法令,尽力使农、工、贾各得其便。他在汉西利用沮水兴修水利,还在江陵境内修筑了大型平原水库“海子”。鼓励农民秋冬上山采矿,使青铜业大力发展。楚国出现了一个“家富人喜,优赡乐业,式序在朝,行无螟蜮,丰年蕃庶”的全盛时期。孙叔敖还是杰出的军事家,他选择适合于楚国的条文,立为军法,对各军的行动、任务、纪律等都制定了明确规定,运用于训练和实战。庄王十六年(公元前598年),楚军在诉地(今河南正阳一带)修筑城池,由于他用人得当,计划周密,物资准备充足,30天就完成了任务。次年,楚与晋大占于邲,他辅助庄王机智灵活地指挥了这场战斗,刚一出动战车,他即鼓动楚军勇猛冲击,一鼓作气,迅速逼近晋军,使其措手不及,仓惶溃散,逃归黄河以北,中原霸主的地位便转向楚国。去世后,归葬于江陵白土里。另在沙头镇(今沙市区)有衣冠冢。清朝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 立有“楚令尹孙叔敖墓”石碑。墓在今中山公园东北隅. 司马迁评价说,孙叔敖“三月为楚相,施教导民,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缓禁止,吏无奸邪,盗贼不起”。

伍子胥

伍子胥(前559~前484)春秋时吴国大将。名员,字子胥。春秋末期楚国大夫伍奢之次子,先祖原姓乾, 名荒,因有功于周,被赐封为伍哲功,其子孙遂以伍为姓。荆州监利人。一说襄樊谷城人。主要政绩在吴国。辅佐过两代吴王,对吴国的强大起了巨大作用。

申包胥申氏,名包胥,又称王孙包胥,生卒年待考。荆州监利人。春秋时楚国大夫。原与伍子胥友善。楚平王七年(前522),伍子胥因父亲冤案逃离楚国,途遇申包胥道“我必覆楚”。申包胥答曰:“子能覆之,我必能兴之。”楚昭王十年(前506),吴王用伍子胥计破楚入郢。申包胥随昭王撤出辗转随国。后自请赴秦,求秦哀公出兵救楚。初未获允,乃七日不食,日夜哭于秦廷。哀公为之感动,终于答应发兵车五百乘前往救援。在秦、楚军队的反击下,楚人驱走吴国军队,收复了郢都。申包胥归郢后,昭王对他欲予奖赏,他声称请救兵是为了楚国人民,拒受赏赐。随即隐居山中,以度余年。

老莱子

老莱子,生卒年待考。春秋晚期思想家,道家人物。荆州人。著书立说,传授门徒,宣扬道家思想。鲁哀公六年(前489),孔子应楚昭王之邀来楚国,会见老莱子,请教如何辅助国君。老莱子要孔子改变那种经营四海、以贤能自负的态度,表露出戒除骄矜、淡泊名利、忘却善恶、顺乎自然、清静无为的道家思想。其言论在战国时期多为各国策士征引。老莱子不愿"受人官禄,为人所制",长期隐居山林。楚惠王十年(前479),发生"白公胜之乱",继而陈国南侵。为避世乱,他携妻子逃至纪南城北百余里的蒙山之阳,"葭墙蓬室,木床著席,衣?食薮,垦山播种"。楚惠王曾亲自驾车前往蒙山迎接老莱子出任官职,辅助国政,老莱子婉言谢绝。为避免楚惠王再来聘求,他舍弃茅屋,渡过长江,至荆州南部地区栖身,过着"鸟兽之解毛可绩而衣,其遗粒足食"的生活。楚惠王末年卒。遗著有《老莱子》16篇(一说15篇)。

岑文本

岑文本(595~645)唐朝宰相。字景仁。邓州棘阳人。博通经史,善写文章。后更家荆州。14岁时,其父岑之象仕隋陷冤狱,他至司隶府申辩,辞情剀切,官员惊讶,令其作《莲花赋》,下笔即成,观者莫不赞叹。父冤因此得以昭雪,文本也由此扬名。入唐后,先任荆州别驾,继任秘书郎兼直中书省。贞观元年(627),擢为中书舍人,诏诰及军国大事文书皆出其手。忙时拟稿,常令属吏六七人各执纸笔,分别口授,须臾即就,各成文章,太宗深为器重,迁为中书侍郎,专典机要。又与令狐德?撰《(北)周书》。其中史论多出岑手。书成,封为江陵县子。贞观十一年(637),?NC029?洛大水泛滥。时魏王泰盛修第宅,他上奏,劝崇节俭,侈不可长。太宗嘉许,赐帛三百段。贞观十七年(643),加银青光禄大夫,迁中书令,但仍以"汉南一布衣"自称。不营产业,俭朴节省。贞观十九年(645),随太宗出征辽东,负责筹措军中辎重,积劳成疾。四月,在幽州病逝。赠侍中、广州都督,谥“宪”,陪葬昭陵。诗多散佚,仅存诗4首、文20篇。

岑参

岑参(约715~770)唐代诗人。荆州人。岑羲之侄。少年孤贫,刻苦读书。天宝三年(744)进士,始任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天宝八年(749)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中掌书记。天宝十三年(754),随封常清赴北庭,任节度判官,往来于北庭、轮台间。八年边塞生活期间,其诗歌创作呈现高峰。肃宗时返京,历任右补阙、起居舍人、虢州长史。大历初年(766~768),任嘉州刺史,故称岑嘉州。后欲返故里,因蜀中战乱,终未成行,卒于成都。岑参早年写山水诗,意境新奇,后几度出塞,久佐戎幕,诗境大为开阔,着力描绘军旅生活及边塞风光,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等皆为唐代边塞诗代表作。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等名句脍炙人口。陆游称誉其为"太白、子美之后一人而已"。传世作品有后人所辑《岑嘉州诗集》8卷

戎昱

戎昱(744~800)唐代诗人。荆州人。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进士。宝应元年(762),从滑州、洛阳西行,经华阴,遇见王季友,同赋《苦哉行》。大历二年(767)秋回故乡,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幕府中任从事。后流寓湖南,为潭州刺史崔?、桂州刺史李昌?幕僚,颇受信用。建中三年(782)居长安,任侍御史。翌年贬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职,流寓桂州而终。他是中唐前期比较注重反映现实的诗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羁旅游宦、感伤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腊友》较有名。存诗125首,明人辑有《戎昱诗集》。

陈友谅

陈友谅(1320~1363)元末农民起义领袖。荆州洪湖人。出身渔家,饱尝生活艰辛。自幼崇尚武艺,至元六年(1340)五月,到玉沙(洪湖)县城考试武科,虽"神力"过人,但名落孙山,只被任为录事。至正十年(1350)八月在洪湖率渔民千余人起义,到至正十三年已有二万余人。后投靠徐寿辉,被封为中书省平章政事兼都元帅。至正十八年至十九年,利用元军主力在北方与红巾军作战之机,加紧扩充地盘,使其领导的南方红巾军已拥有湘、鄂、赣以及皖、浙、闽部分地区。至正二十年陈友谅派人在江中沉杀了徐寿辉,于江州(九江)称帝,国号汉,年号大义。随即统军沿江东下,攻打朱元璋的据点应天(南京),因部下或自立为王,或被敌重金收买不战而降,只得放弃江州退都武昌。后经两年的准备,于至正二十三年五月率两湖军马25万(号称30万)并战舰500余艘进攻洪都(南昌),历85天久攻不下,后遭敌火攻,且被切断退路,被迫水上突围,陈友谅的座舰搁浅于泾江口(九江口),在换乘小船出舱指挥战斗时不幸被流箭射中头颅而死。

张居正

张居正于嘉靖四年(1525)出生在荆州城东门外的草市,明朝宰相,字叔大,号太岳,少名白圭。参加郡试时,大司徒李士翔替他更名为居正。张居正自幼好学,5岁启蒙,7岁即通六经大义,12岁考中秀才,16岁中为举人,被称为“江陵神童”,驰名湖广。他幼年读书的地方,位于荆州城东门外的古柏堂。张居正23岁经会试、殿试取中进士。三年后由庶吉士(见习官)升授翰林院编修。他43岁进入内阁,当上了大学士。48岁成为内阁首辅(宰相)。前后主政10年。其时国家危机四伏,为维持明王朝的统治,他厉行改革,于万历元年(1573)提出“考成法”,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虽万里之外,朝下而夕行”。万历六年提出丈量天下土地,使大地主豪强隐瞒的土地被清查出来,改变“小民税存而产去,大户有田而无粮”的现象。万历九年又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将田赋、徭役及各项杂税合并,按亩折纳,征收银两,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他任用名将戚继光等练兵,加强防御鞑靼贵族的攻击掠夺,使明王朝北部边关数十年无烽火之惊;任用潘季驯主持浚治黄、淮,成效卓著。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改变了嘉、隆以来政治混乱,财政匮乏的窘境,国势出现中兴景象,受到上至皇帝、下至僚佐的敬重,李贽赞他为“宰相之杰”。万历十年病卒于北京,谥“文忠”。

袁宗道

袁宗道(1560~1600)明代文学家,“公安派”的发起者和领袖之一,与弟宏道、中道并称"三袁"。字伯修,号玉蟠,又号石浦。荆州公安人。万历十四年(1586)礼部会试第一,次年任翰林院编修,授庶吉士。万历二十五年八月,以翰林院修撰充东宫讲官,“鸡鸣而入,寒暑不辍”。万历二十八年秋,在北京“竟以惫极而卒”。终年41岁。光宗继位,赠礼部右侍郎。在文学上既反对模拟复古,又注重学习前人“古文贵达”的精神,先后发表《论文》上下两篇,在中国文学史上起过重要的作用,至今仍有一定的进步意义。这两篇论文批驳前后“七子”违反文学发展规律,倡导剽窃蹈袭、复古倒退的谬论,主张作家应“从学生理,从理生文”。万历二十六年,三袁共同发起,在北京西郊崇国寺组织“蒲桃社”,吟诗撰文,抨击“七子”。为人神清气秀,稳健平和。居官15年, “省交游,简应酬”,“不妄取人一钱”,身为东宫讲官,死后竟仅余囊中数金,几至不能归葬。著有《白苏斋集》22卷行世。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公安派”主帅,袁宗道二弟。字中郎,号石公,又号六休。荆州公安人。生性直爽,喜游山水。万历十六年(1588)乡试中举。翌年考进士落第,回乡与因公归里的胞兄宗道朝夕切磋学问。万历二十年中进士。万历二十三年出任吴县县令,不到两年,“一县大治”,“吴民大悦”。但他厌恶官场陋习,曾七次上书辞职。宰相申时行赞叹“二百年来,无此令矣!”获准离任后,遍游东南名胜,写下《虎丘记》、《晚游六桥待月记》等名篇。万历二十六年(1598),再次入京,先后任京兆校官、礼部仪制司主事。又作《满井游记》、《徐文长传》等名篇。胞兄袁宗道辞世,他悲痛不已,告假归里建"柳浪馆",栽花种柳、吟诗著文、参禅悟道、闲游山水达6年之久。万历三十四年(1606),又入京任礼部仪曹主事,两年后调任吏部验封司主事,致力整顿吏治。著名的《摘发巨奸疏》就作于这时。万历三十七年,被派往陕西任主考官,次年春天获假南归,同年九月初六因病去世。其文学主张的核心是“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强调文学要表现个性,道出真情,“一一从自己胸中流出”,随着时代前进,文学应不断创新。传世的有诗歌1700多首,游记、书札、序跋、碑记、传状、日记、杂文等近600篇。成就最大的是山水游记,清新秀俊,自成一家。后人将其全部诗文编为《袁中郎全集》行世,近有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袁宏道集笺校》本。

袁中道

袁中道(1570~1626)明代文学家,“公安派”领袖之一,袁宗道、袁宏道胞弟。字小修。荆州公安人。16岁中秀才,以豪杰自命,性格豪爽,喜交游,好读老庄及佛家之书。成年后科场考试,几经落第,至万历三十一年(1603)34岁时才考中举人。考进士又多次名落孙山,从此更加纵情山水,学禅悟道,以诗酒自娱。宏道病逝,他悲恸过度而隐居玉泉山读书学佛、修身养性,但未移昔日处世之志。万历四十四年考中进士,次年朝廷授徽州府教授,后升国子监博士。此间他系统地整理、校对、出版了两胞兄及自己的著作,使“三袁”的作品及其文风发扬光大。万历四十八年升南京吏部主事。天启四年(1624)升南京吏部郎中。两年后病逝于南京,终年57岁。他的文学主张基本与两胞兄相同,反对模拟剽窃,崇尚个性。著作有《珂雪斋集》、《游居柿录》等。

现代名人

谌龙

中国羽毛球国家队队员,生日:1989年1月18日,持拍手:右手,打法特点:身高臂长,拉吊突击型打法,擅长防守反击。主要成绩:2007年全国青年赛甲组、全国冠军赛男单亚军 2007亚青赛男单冠军 2007年世青赛团体、男单冠军。

吉新鹏

中国羽毛球国家队队员。生日:1977.12.30 身高:183cm 运动生涯:1986年至2002.10 加盟国家队时间:1996年2月 身份:国家羽毛球男单一队主教练 迄今为止:第一个中国羽毛球奥运会男子男单打冠军 第一个沙市奥运会冠军 国家教练组第一个奥运会冠军 以往战绩:1996年全国锦标赛,男单第五名; 1999年中国公开赛,男单第五名; 1999年荷兰公开赛,男单亚军; 2000年3月瑞士公开赛,男单亚军; 2000年3月全英公开赛,男单季军; 2000年4月日本公开赛,男单冠军; 2000年9月悉尼奥运会男单冠军; 2001年苏迪曼杯冠军

袁泉

中国著名电影演员。出生日期:1977年10月16日湖北沙市女孩袁泉11岁时便已离开亲人独自远涉千里学习进修,在学校的时候,性格内向的袁泉同样出类拔萃,1996年袁泉考入了中央戏剧学院,与章子怡、梅婷、刘烨成为同班同学。还在上中戏时,袁泉就与第五、六代导演滕文翼、霍建起等合作了《春天狂想曲》《蓝色爱情》《上海纪事》等影片,其中《春天狂想曲》获得了当年金鸡奖的最佳女配角奖,《上海纪事》获当年金鸡奖的最佳女主角提名,《蓝色爱情》获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同时获得当年金鸡奖的最佳女演员提名,到2002年,电影《美丽的大脚》让这位只有25岁的女孩再次夺走了“金鸡奖最佳女配角”的桂冠。

曾黎

中国电影女演员,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2005年《理发师》 陈逸飞导演 饰 演 宋嘉仪电视剧2005年 《别问我是谁》 潘 峰导演 饰 演 赵 灵2005年 《票 友》 方军亮导演 饰 演 女主角2005年 《此情可问天》 江 澄导演 饰 演 聂凯凯

相关诗句

登荆州城楼【登荆州城楼】张九龄天宇何其旷,江城坐自拘。层楼百馀尺,迢递在西隅。暇日时登眺,荒郊临故都。累累见陈迹,寂寂想雄图。古往山川在,今来郡邑殊。北疆虽入郑,东距岂防吴。几代传荆国,当时敌陕郛。上流空有处,中土复何虞。枕席夷三峡,关梁豁五湖。承平无异境,守隘莫论夫。自罢金门籍,来参竹使符。端居向林薮,微尚在桑榆。直似王陵戆,非如宁武愚。今兹对南浦,乘雁与双凫。

荆州歌【荆州歌】李白白帝城边足风波,瞿塘五月谁敢过。荆州麦熟茧成蛾,缲丝忆君头绪多。拨谷飞鸣奈妾何。

荆州泊【荆州泊】李端南楼西下时,月里闻来棹。桂水舳舻回,荆州津济闹。移帷望星汉,引带思容貌。今夜一江人,唯应妾身觉。

荆门行【荆门行】王建江边行人暮悠悠,山头殊未见荆州。岘亭西南路多曲,栎林深深石镞镞。看炊红米煮白鱼,夜向鸡鸣店家宿。南中三月蚊蚋生,黄昏不闻人语声。

生纱帷疏薄如雾,隔衣噆肤耳边鸣。欲明不待灯火起,唤得官船过蛮水。女儿停客茆屋新,开门扫地桐花里。犬声扑扑寒溪烟,人家烧竹种山田。巴云欲雨薰石热,麋鹿度江虫出穴。大蛇过处一山腥,野牛惊跳双角折。斜分汉水横千山,山青水绿荆门关。向前问个长沙路,旧是屈原沈溺处。谁家丹旐已南来,逢著流人从此去。月明山鸟多不栖,下枝飞上高枝啼。主人念远心不怿,罗衫卧对章台夕。红烛交横各自归,酒醒还是他乡客。壮年留滞尚思家,况复白头在天涯。

荆州歌二首【荆州歌二首】刘禹锡渚宫杨柳暗,麦城朝雉飞。可怜踏青伴,乘暖著轻衣。今日好南风,商旅相催发。沙头樯竿上,始见春江阔。

古城特产

雪里藏凤:“松滋菜肴美味多,难比远华雪里凤”。这是人们对新神洞宾馆特级厨师李远华独创地方风味名菜“雪里藏凤” 的赞誉。雪里藏凤的选料是:嫩母鸡、蛋清、葱节、姜末、花椒、味精、精盐、料酒、酱油等。其烹饪方法是:将鸡宰杀洗净去肠肚,放入汤锅内同各种调料一起炖。鸡将炖熟时起锅,砍成4分见方鸡块后拼成全鸡模样,放入少许味精,回笼清蒸。然后,将6个鸡蛋清倒入汤盘中,用筷子顺方向搅成蛋泡,直到筷子能直立蛋泡中不倒时,再将蛋泡入笼上灶,用旺火蒸半分钟取出,用勺子将蛋泡覆盖在全鸡上面即成。蛋泡洁白松软,酷似雪团,凤者,鸡之雅称也,故名“雪里藏凤”。雪里藏风的特点是:外观新颖别致,洁白一片,似雪铺盖;吃时鸡肉鲜嫩,食而不腻,营养丰富,香味无穷。

麻鸭:荆江鸭,即荆江麻鸭,鸟纲,雁形目,属蛋用型地方优良品种。因其主要产于荆江沿岸,故称荆江鸭。监利县地处长江中游平原湖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应荆江鸭的生长发育。且地广田多,沟河纵横,湖塘密布,盛产鱼虾螺和泽草。有丰富的饲料资源,是荆江鸭的主产区。荆江鸭头稍小,额微隆起,似“鳝鱼”头型,眼大有神,眼上方有一长条眉状白毛。劲细长而灵活,体躯稍长,户部较窄,背平直向后倾斜并逐渐变宽,腥部深。鱼糕:鱼糕是荆州一带特有的风味,以吃鱼不见鱼,鱼含肉味,肉有鱼香,清香滑嫩,入口即溶被人称道。又名百合糕,俗称荆州花糕,作为荆州的八大名肴其历史渊源流长,相传为舜帝妃子女英所创。传说舜帝携女英、娥皇二妃南巡,经过荆州时,因路途劳累,娥皇染疾喉咙肿痛,唯欲吃鱼而厌其刺,于是善良的女英结合当地一渔民的指导,融入自己的厨艺,用鱼、肉、莲子粉等蒸成鱼糕,娥皇吃后,病情迅速好转,舜帝闻之,对鱼糕大加赞赏。鱼糕因此在荆楚一带广为流传,春秋战国时开始成为楚宫庭头道菜,直到清朝,仍是一道宫廷菜,据说乾隆尝过荆州花糕后脱口而咏:食鱼不见鱼,可人百合糕。八宝饭:八宝饭是荆州“聚珍园”传统名小吃,相传为清末慈禧太后御厨萧代所创制。萧代流落荆州城,被“聚珍园”老板留用传授技艺,从此,八宝饭便成为聚珍园珍品而名播四方。八宝饭主要原料是糯米、红枣、莲子、苡仁米、桂圆肉、蜜冬瓜条、蜜樱桃、桂花糖等。先蒸制成坯,再加白糖、猪油散烩而成。色泽光亮,油而不腻,甜而不厌,素有“浅盏小勺细品尝,离席数时回味长”的美誉。千张扣肉:也叫千张肉以肥瘦兼有的五花猪肉为原料,经煮炸,上红糖色,切成薄片,以碗扣住蒸熟,由于肉片薄如纸,形如梭,片数多,故名千张扣肉,又名梳子肉。相传此菜为唐宰相段文昌回江陵省亲时,在传统的梳子肉制法基础上加以改进而成,并将其带回长安供朋友品尝,自此,此菜名扬八方。

古城申遗

荆州市政府高度重视荆州城墙文物保护和环境整治工作,共筹集资金1.3亿元,用于荆州城墙保护范围内约30万平方米违章建筑的拆除、内外环道的建设、护城河的疏竣和污水治理及周边环境整治。从2004年开始,就一直着手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2005年,通过湖北省政府正式向国家文物局递交“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07年1月,国家文物局同意将荆州城墙与西安、南京、兴城共四个明清城墙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北京市红十字基金会    下一篇 李楠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