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宁古塔

宁古塔(满语:ningguta)是清代宁古塔将军治所和驻地,清政府设在盛京(沈阳)以北统辖黑龙江,吉林广大地区的军事、政治和经济中心。清太祖努尔哈赤1616年建立后金政权时在此驻扎军队。从顺治年间开始,宁古塔成了清廷流放人员的接收地。宁古塔有新旧二城,新城在今黑龙江省宁安市(即宁安县城),旧城在今海林市西南、海浪河南岸的旧街乡古城村。
中文名
宁古塔
满语(转写)
ningguta
所属地区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建立时间
1616年
历史地位
清代宁古塔将军治所和驻地
原址
今海林县旧街古城村附近
现址
牡丹江海林市旧街乡古塔村

目录

宁古塔旧貌宁古塔旧貌
宁古塔不是“塔”,而是一个城名,是清朝时期的关外流放罪犯场所。旧城位于松花江左岸支流海浪河南岸,今为黑龙江省海林市长汀镇旧古塔村。其地原为渤海故壤、上京龙泉府故址,距今县城35千米(今宁安东京城)。

顺治十年(1653)设昂邦章京(意为总管)镇守,长期为清统治东北边疆地区的重镇。每年六月,派出官员至黑龙江下游普禄乡,收受库页岛(今萨哈林岛)居民贡貂。

17世纪中叶,俄国哥萨克侵扰黑龙江流域,清朝多次由此地派兵征讨。

康熙元年,更昂邦章京为镇守宁古塔等处将军。十五年,将军移驻吉林乌拉(今吉林)城,以副都统镇守此地。光绪二十九年(1903)设绥芬厅于宁古塔,与副都统同城治理军政事务。三十三年裁副都统。

宣统元年(1909),绥芬厅升为府,迁驻三岔口,1910年此地改置宁安府。1913年改为县。

今为黑龙江省宁安市治所在地。

历史地位

宁古塔宁古塔

宁古塔辖界在顺治年间十分广大,哈尔滨以南、以东皆归其统。随着设厅,疆土逐渐减少。作为国防重镇的宁古塔,是向朝廷提供八旗兵源和向戍边部队输送物资的重要根据地,也是十七世纪末到十八世纪初,东北各族向朝廷进贡礼品的转收点,因此宁古塔与盛京齐名。

宁古塔古城原在今海林县旧街古城村附近,清太宗皇太极建国号大清后,任命吴巴海为镇守宁古塔副都统,前后共有73任。

历史典故

名字由来

宁古塔遗址
宁古塔遗址

    宁古塔,并不如其字面上的意思那样乃为一塔。宁古塔为古地名,约在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一带,旧属吉林管辖。据《宁古塔记略》载:相传兄弟六人,占据此地,满语称“六”为“宁古”称“个”为“塔”,故名“宁古塔”。

宁古塔流人吴兆骞之子吴桭臣在《宁古塔纪略》中说:“相传昔有兄弟六个,各占一方,满洲称六为宁古,个为塔,其言宁古塔,犹华言六个也”,另一流人杨越之子杨宾两次来宁古塔探亲,他在《柳边纪略》中说:“宁古塔之名不知始于何时,宁古者汉言六,塔者汉言个。”

关于宁古塔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此地为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六祖”曾经居住过的地方。

据《清太祖实录》记载,清太祖努尔哈赤的曾祖父生有六子,六子成人后,“环卫而居,称为宁古塔贝勒,是为六祖云”。其实,六祖建城的遗址今天依然存在,位于今天的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境内,史载“德世库居觉尔察地;刘阐居阿哈河洛地;索长阿居河洛噶善地;景祖居祖基赫图阿喇(今辽宁省新宾境内)地;包朗阿居尼麻喇地;宝实居章甲地”。可见,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境内的宁古塔城与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境内的宁古塔贝勒旧址并非为一处,所以,此宁古塔非彼宁古塔,只是牵强附会罢了。

流放刑法

宁古塔属边远地区,旧时,这里环境恶劣,气候异常,寸草不生,五谷不长,类似沙俄时代的西伯利亚。“按宁古塔在辽东极北,去京七八千里,其地重冰积雪,非复世界……诸流人虽名拟遣,而说者谓至半道为虎狼所食、猿穴所攫,或饥人所啖,无得生也。” “弥望无庐舍,常行数日,不见一人。”

王家祯《研堂见闻杂录》称“宁古塔,在辽东极北,去京七、八千里。其地重冰积雪,非复世界,中国人亦无至其地者。”吴兆骞在给其母的信中说:“宁古寒苦天下所无,自春初到四月中旬,大风如雷鸣电激咫尺皆迷,五月至七月阴雨接连,八月中旬即下大雪,九月初河水尽冻。雪才到地即成坚冰,一望千里皆茫茫白雪。”方拱干曾说:“人说黄泉路,若到了宁古塔,便有十个黄泉也不怕了!”

把罪犯流放到宁古塔,有两层含义:一是惩恶与扬善,让犯了罪的人背井离乡受尽磨难,到关外去自首、自思、自悔,接受风沙洗涤;二是为清皇族的老家“增砖添瓦”。宁古塔是满族的发源地,是清皇族的老家。罪犯来到这里不仅要开荒种地,修桥筑路,改变清皇族老家的面貌,而且还要忍饥挨饿,为当地官员、满人当牛做马,沦为家奴,以显示祖上的荣耀。

清代,不少文人学子因文字狱或科场案被流放宁古塔。他们当中有郑成功之父郑芝龙,大文豪金圣叹的家属,思想家吕留良的家属,安徽方拱乾、方孝标家庭,浙江扬越、杨宾父子,著名诗人吴兆骞,佛学家函可,文人张缙彦等等。

文人境遇

1658年(顺治十五年)6月14日,清廷规定:挟仇诬告者流放宁古塔。宁安与海林就是当年“宁古塔”的所在地。清代,不少文人学子因文字狱或科场案被流放宁古塔。他们当中有郑成功之父郑芝龙,大文豪金圣叹的家属,思想家吕留良的家属,安徽方拱乾、方孝标家庭,浙江扬越、杨宾父子,著名诗人吴兆骞,佛学家函可,文人张缙彦等等。当他们历经了人生的浩劫,生活进入常态,文化意识顽强复苏之后,这片相对蛮荒的土地便有了人文的色彩和真理的力量。

佛学家函可传授佛法,教授农耕和商贾;杨越传播耕作技术,并教人改“掘地为屋”为“破木为屋”;方拱乾著《宁古塔志》;吴振臣著《宁古塔纪略》;张缙彦著《宁古塔山水记》;杨宾著《柳边纪略》。而早在南宋时期,具有“宋代苏武”之称的南宋名臣洪皓,在出使东北,被金人扣留的时候,已经在晒干的桦树皮上默写出《四书》,教村人子弟。在宁古塔众多的流人中,文学造诣最高,名气最大的是吴兆骞。他五十四年的生命中,在宁古塔生活了二十二年,宁古塔这个“塞外绝域”的山山水水,风土民情深深地留在了他的记忆中,凝固于他的笔端,他将自己戍居塞外的不同思绪,写成著名诗词集《秋笳集》和《归来草堂尺牍》流传于后世,让今天的人们有幸了解三百多年前的东北和宁古塔。

宁安市政协主席关治平,在《流人吴兆骞与“秋笳集”》一文中写道:流人到宁古塔各旗,都分给住房、耕牛和土地。

宁古塔的官吏及当地百姓十分敬重这些读书人,高看一眼。流人在宁古塔,虽是刑余之人,尚且自由,从大将军到副都统、协领、佐领大都与交结为友好,而文人们还可经常相聚。

吴兆骞虽有文才在身,但不会耕作,又无生存之道,初到之时意气消沉。后来,吴兆骞就利用自己的长处开馆授徒。他的文采被官方和同去的流人所看重,第一个教的是宁古塔第一个流人陈嘉猷的长子陈光召,他也是吴兆骞最钟爱的弟子。后来,巴海将军专门聘吴兆骞为书记兼家庭教师,教授他两个儿子额生、尹生读书。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流放在宁古塔的文人,时而相聚饮酒赋诗,时而又寻密探幽,登临山水。他们都撰有宁古塔的记述,以山川风土人情为最多,还为宁古塔的名胜命名。吴兆骞、张缙彦在新城西门外的鸡陵山下发现了著名的泉水,称之为北国名泉。张缙彦为之命名“泼雪泉”,并请来石匠帅奋于此泉附近悬崖的石壁上勒石。游西山,探访东山白石崖,到东京城(渤海上京城)去寻访古迹。寄情于山水之间,是流人的苦中之乐,形成了文武相融的和谐时代。吴兆骞等一批著名流人在宁古塔,受到了宁古塔将军巴海、副都统安珠瑚、萨布素等人的优待。

历史人物

史料记载,宁古塔将军巴海身材魁梧,威风凛凛,浓眉亮眼,方口直鼻,稍见狭长的脸盘呈现松果籽般的紫铜色。当边境发生战事,这位英武的大将军便披盔挂甲,头顶红缨。每临战阵,他都气宇不凡,“左手按刀,右手执令旗”。巴海任宁古塔将军25年,开基建设宁古塔新城,招抚团结满洲各部,抗击防御沙俄入侵,重视融合满汉文化。

康熙大帝诗称:“丰沛旧臣,疆场重寄,宣威布德,招来远人,联甚嘉焉,爱赐篇章,以旌乃绩。”宁古塔副都统,首任将军萨布素,在宁古塔土生土长。据史料记载,萨布素气宇轩昂,墩实得如半截黑塔,宽宽的额头闪着亮光,向外突出的浓眉下,是一双充满智慧的虎眼。他天资聪慧,性格朴素,幼年跟随父亲习练骑射,深得老将军沙尔虎达的赏识,被选拔到宁古塔读书。

因为有著名的长白山、黑龙江和松花江,中国东北被称为“白山黑水”。满族人视长白山为发祥地,尊为神圣。长白山雄踞东北大地,绵延八千余里。为朝拜自己的发祥地,康熙帝钦点内大臣爱新觉罗武默纳到长白山瞻礼。萨布素带着吴兆骞一同勘察长白山主峰,于是有了《长白山赋》。

在吕永林编著的《宁古塔人物》中,有这样一段话:月余返回,宁古塔将军衙署设宴欢迎萨布素。吴兆骞感激萨布素,席间构思长白山赋构思,即兴诵出,满座皆惊。成篇后,萨布素请武默带回京城,康熙帝亲阅《长白山赋》后,赞赏有加。与流人交情深厚的萨布素,是继巴海之后总理新城军政的又一位奠基人,正是因为他的文韬武略,成就了宁古塔两个世纪的辉煌。他以自己非凡的智慧和壮举赢得了宁古塔民众的拥戴,因抗击沙俄入侵功勋卓著,被誉为中华名将。

吴兆骞以诗赞颂:“丹墀诏下拜轻车,千里雄藩独建牙。共道伏波能许国,应知骠骑不为家。星门昼静无烽火,雪海风清有戍笳。独臂秋鹰飞鞚出,指挥万马猎平沙。”

文化发展

商业繁荣

宁古塔宁古塔

    当流人来到宁古塔时,带来了中原的先进文化,也带来了先进的经营方式——“倡满人耕而贾”。在这方面卓有建树的当属杨越。这位被描述为大个头、大脸盘、大眼睛、大胡子、大嗓门儿的人,任侠慷慨。

刚到宁古塔时没米下锅,他就在街头摆上地摊,拿自己的物品与当地人换粮食。杨越的妻子烹饪技术出色,夫妻二人开了一座糕饼铺,还制作绍兴风味小吃,每天食客盈门。当有人求艺的时候,杨越与吴兆骞是邻居,两人交往密切,“谈心夜夜入三更”,和其他流人也是“雪窖联吟,冰天共酌”。当有人求艺的时候,他毫无保留。他把从家乡带来的布帛、丝絮拿来与人交换,教当地人把人参、貂皮拿到市场上交易。

因宁古塔盛产人参、貂皮,从北京、盛京(今沈阳)等地来的商人多了起来,商业贸易活动繁荣起来,建立起了跨区域的贸易体系,并与图们江对岸的朝鲜建立了贸易关系。《柳边纪略》载:“宁古塔人每年一次,往高丽会宁府互市,亦以八月。然命下遣官监视,每年十一月方行。市会宁者,多以羊皮袄、布匹,往易牛、马、纸、布、瓮,而书特贵。康熙初,姚琢以《明季遗闻》易牛一头。”商贸的繁荣,使宁古塔新城呈现出“商贩大集,南产珍货,十备六七,街市充溢,车轿照耀”的景象。为了开发交通,以利通商,发展经济,萨布素亲自丈量宁古塔至吉林的里程,建立驿站,便有了商贾络绎不绝的景象。

杨彬在《柳边纪略》载:“康熙十六年,宁古塔梅勒章京萨布素,以绳量道里,两庹为丈,百八十丈为里。自宁古塔西关门始,至船厂东关门止,凡九万八千丈,为五百五十里。今分八站,作六百三十余里,然以中国之里较之,直千里之外矣。”萨布素对流人礼遇有加,“雅重文士待以殊礼”。受流人学者的影响,萨布素建起了藏书二百余卷的书房,命名“经文纬武书房”,匾额高悬正堂,侧幅为“万里壮龙韬旌鼓生风气自壮,三军雄虎节笳角晓鸣天为高”。他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大胆启用流人学者。当流人学者生活遇到困难时,官方长进行接济。他们行动有一定的自由,耕种土地,也进行一些经商活动。

吴兆骞在《归来草堂尺牍》写道:“宁古塔地方,乡绅举人俱照中国(内地)一样优免。”

文化传播

为改变当地人“耕者绝少,弥望无庐舍”的状况,积极传播中原地区先进耕作技术,并教人们“破木为屋,覆以其皮(兽皮)”。在自己家中设立“读书草堂”,把《五经》、《史记》、《汉书》、《李太白全集》作为教材,义务教书育人。巴海将军请杨越到自己家中给两个儿子讲授汉学,受到启发后,办起了龙城书院——宁古塔第一所官学。

宁古塔时期,流人可以不当差,不纳粮,生活困难时,还能得到救济;流人们常常是官吏们的座上客,经常陪宴、陪饮,每当将军、副都统有重要差事,如巡边、作战、进京朝见出行之前,吴兆骞都要做诗相赠。在《秋笳集》中有许多这样的诗,《陪诸公饮巴大将军宅》、《奉送大将军安部海东》、《送阿佐领奉使黑斤》,描写的大都是为官吏送行,也看出彼此间相交浓厚。

在谪戍宁古塔的二十多年中,吴兆骞看到这里物产富庶,有许多特产,多年之后,他都不能忘怀,如人参,饮人参水可以强体。各种动植物都常常出现在吴兆骞的笔下。在《宁古塔纪略》中有这样一段,吴兆骞南归之后,病重之时,仍想用他在宁古塔所居的寒舍外采的蘑菇来熬汤喝。同时,他也看到当地满族人有着十分纯朴的民风民俗。

关治平在文章里写道:“苦寒绝地的山山水水和风土民情,都收入到诗人的笔下,读他的《秋笳集》,你会感到那漫天白雪中的金戈铁马,大河日落的壮丽图景,仰望万古悲凉中的豪迈,审视一枝一叶的情结。”

历史以残酷的方式做出了多情的选择。流人们对这块土地进行了文化的启蒙,并延续了绵绵不绝的灵脉。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说:“东北这块土地,为什么总是显得坦坦荡荡而不遮遮盖盖?为什么没有多少丰厚的历史却快速进入到一个开化的状态?至少有一部分,来自流放者心底的那份高贵。”

旅游景点

宁古塔遗址

地址:海林市长汀镇古城村西

最佳时间:牡丹江市素有“林海”、“雪城”的美誉,由于受温带大陆性季风的影响,气候呈现四季分明、冬冷夏热、雨热同期的特点,平均温度为4.6℃左右。每年的夏秋两季是到牡丹江旅游的最佳时间,这段时间里全市气候温暖湿润,天气晴朗少风,最适合人们出游。

宁古塔历史文化博物馆

地址:黑龙江省宁安镇中心东街32-3号

旅游看点:宁古塔历史博物馆对游人开放后,会将宁古塔时期的历史文物陈列出来展示,并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全面介绍宁古塔时期的服饰、饮食、歌舞、满族祭祀等。还会将宁古塔将军巴海、清代抗俄名将萨布素、宁古塔流人张缙彦、吴兆骞等的雕像及遗物进行集中展示,再现他们当年的风采。

交通信息

从牡丹江市搭乘火车前往海林市,约半小时左右。随后建议在海林市区打车前往遗址,约8公里的路程。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温尼伯    下一篇 硬件测试工程师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