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守锷
屠守锷,火箭专家。是中国航空学会第二届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宇航学会第一、第二届理事会理事,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92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院士)。
目录
从1958年起,屠守锷先后担任中国近程、中程导弹的副总设计师,远程导弹和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的总设计师,主持解决了若干重要型号特别是远程运载火箭、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和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中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并参与了我国火箭技术发展重大战略问题的决策,从技术上主持制定了中国运载工具的研究发展规划,为我国航天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加深,他的名字才渐渐为人所知。人们开始从各种荣誉册上发现他的名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获得者,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求是”科技奖获得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翻看荣誉册,让人看到的是屠守锷非凡的一面;而只有那些和屠守锷接触比较多的人,才能了解他普通的平凡的一面。在航天机关大院,人们经常能看到一个戴着眼镜,身材不高、身体稍胖的老人,在老伴的陪伴下,缓慢地散步。他永远身穿一件灰色的中山装,脚踩一双黑色布鞋,神态永远那么平和、悠闲,从外表判断,你永远不可能想到他会是一位功勋卓著的火箭总师,一位声名显赫的科学家。
除了散步,屠守锷还有三大爱好:打太极拳、听古典音乐、读书。屠守锷是一个有鲜明个性的人,他从来不爱抛头露面,更不愿接受记者的采访。这固然是因为他的谦逊,但也与他的性格有关。屠守锷是一个喜欢静的人,因此他的一切,包括爱好,无不是在静谧的氛围中进行。少年时的屠守锷便不喜欢竞争激烈的体育运动,而爱上了“以静御动,虽动犹静”的太极拳。20世纪60年代初的困难时期,为了克服营养不良对身体造成的影响,他坚持每天打一套拳,并一直坚持到晚年。读书是他的另一大爱好。他读书的范围很广,除了专业书外,文史哲都有涉猎。他也看小说,魏巍的《地球的红飘带》曾在他的案头放了很久,读了好几遍。读书对他来说,是娱乐,是休息,是对自己知识结构的补充,也是开阔思路的手段。没事的时候,他也喜欢听听古典音乐,贝多芬、柴科夫斯基、勃拉姆斯等音乐家的作品,使他进入了一个音乐的世界,忘记了长时间伏案工作后的劳累。
屠守锷也是一个很有趣的人。他年轻时,曾将教老母认字当作一项任务来完成。虽说比教大学生难多了,但在他的坚持不懈下,母亲终于“扫盲”,从目不识丁,到可以看信、读小人书。他平时工作忙,对家和孩子照顾得较少,但他并不因此而感到“气短”,当孩子们与老伴发生矛盾时,他总是无原则地站在孩子们一边,以至于几个孩子都认为爸爸亲切,妈妈严厉。屠守锷也并非不苟言笑之人,在试验队的时候,没事儿时他也和试验队员们开开玩笑。在同事们的眼里,屠守锷是一个平易近人的、没有一点架子的、可敬可亲的老总。
退居二线后,屠守锷先后担任了航天工业总公司和航天科技、科工两大集团公司的高级技术顾问,工作依然很多,日程依然排得很满。这位从少年时代起便矢志报国的科学家,到现在已近90岁的高龄,依然为航天科技事业奉献着自己的余热。虽远离了科研生产第一线,但每一次火箭发射、导弹试验,都牵动着他的心,作为一代共和国神剑的铸造者,他的心永远留在了火箭发射场。
他的名字也与他的神剑一起,永远刻在了共和国的航天史册上。
中科院士屠守锷:事故不能阻挡人类开发太空脚步
中国航天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屠守锷对本报记者表示,江泽民主席给美国总统布什的电报,表达了中国航天科技工作者的心情。我们对“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表示遗憾,对遇难的7名宇航员表示哀悼。屠院士说,人类探索太空的旅程充满艰险,发生事故在所难免,但事故并不能阻挡人类开发太空的脚步。
中国今年将要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对此,屠院士强调说,作为中国的航天科技工作者,关键是要吸取教训,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得更好,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飞天梦。
对于“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事故的原因,屠院士说这要等到调查后才有结论。对于有人说是否是太空碎片撞击所致,他说可能性不大,但也不能排除。
“哥伦比亚”号失事后,北京景山学校的师生也表示震惊和伤心。在“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上搭载了由该校学生参与设计的一项太空实验———“蚕在太空吐丝结茧”。这项实验主要研究太空失重环境对蚕卵、蚕的幼虫和成虫等发育的影响,以及探讨通过太空环境改善蚕丝品质的可能性。2000年,在中国各地中小学生提出的近900项方案中,北京景山学校女生李桃桃提出的“蚕在太空吐丝结茧”入选,获得搭载资格。“哥伦比亚”号此次共搭载了包括中国在内的6个国家学生设计的实验项目。师生们在对遇难宇航员表示哀悼的同时,也纷纷表示,不会因为这件事就对太空科学实验失去信心,还要积极参与太空实验,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