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神庙
目录
炉神姑的传说最早源于
这天早晨,有个叫李娥的姑娘来为爹爹送饭。李娥的父亲是奉旨熔化铁牛的工匠,想到自己明天就要身首异处,不禁泪如雨下。李娥见爹爹暗自流泪,慌忙上前问爹爹原由,爹爹就将逾期不能完工,明天就要被斩首的事告诉了李娥,说罢,父女抱头痛哭。李娥心如刀绞,抱起一捆干柴投到炉中,恨不能一下就把铁牛化掉。没曾想就在她投柴时把一只耳环掉在了炉中,铁牛的一只耳朵慢慢地熔化了,李娥又惊又喜,又将另一只耳环投到炉中,铁牛的另一只耳朵又化掉了。李娥又将自己的手镯、鞋子放下去,铁牛的四条腿也慢慢的化了。于是她想:若是我全身投到炉里,铁牛不就全化了吗?爹爹和各位叔叔伯伯就都有救了。想到这里,趁爹爹不注意,纵身跳入炉中,李娥的爹爹见李娥往炉中跳下,大惊失色,赶忙来救,可为时已晚,眼看着女儿葬身炉中,铁牛终于化成了铁水,而李娥却化成一缕青烟,飘然而去。顷刻,天空乌云密布,电光闪闪,雷声大作,震耳欲聋,大雨倾盆而下,随之雨过天晴,百姓无不惊讶。这是李娥的至孝至善,感动了上苍,被玉帝接上天庭,收为义女,故此来告知当地百姓。
为了纪念这位无私无畏、勇于献身的李娥姑娘(另传为中埠镇大寨村丁氏女),人们尊称她为"炉神姑",并为她修建庙宇,塑神像,以资怀念和祀奉,每逢久旱不雨,附近群众纷纷赶来梵香烧纸,祈求显神灵落甘雨,赐吉利。化掉神牛的地方形成了一个万丈深坑,人们叫它"神牛坑"。安置工匠们居住的地方"冶里",渐渐形成一个村子,叫"铁冶村"。
炉神姑庙坐落在
炉神姑传说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主要在于传承了"孝 "文化。当今,很多家庭仍然沿袭了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妇女是孝顺老人的主要力量。所以,传承和发扬炉神姑的"孝女"精神极具现实意义。。。
炉神庙坐落于孝妇河西岸的桑园村即现老干部活动中心后。
炉神庙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九年 (公元1611年),是由当时炉行中徐应元倡导,并征得炉行着名士绅孙延寿的支持集资而建。
初建时的炉神庙,规模较小,只有三间殿堂,殿内供奉着女娲氏。女娲炼石补天,世人皆知,琉璃业也炼"五色石",于是炉行公庆就把女娲氏认作炉行的"祖师",庙名定为"祖师炉神庙"。
明万历四十六年,以孙延寿、房宗义、徐应元三人为首,邀集23人共结"炉行醮会"。他们规定每年的上巳月(三月初三)为祭祀祖师的日子。每到这一天,全炉行都要歇业停产,到炉神庙共同举行祭祀活动。由此产生了博山三月三的"炉神庙会"。
经过岁岁年年的风风雨雨,祖师炉神庙岁久失修,日见破败。乾隆元年,由李元和、姚可章等人出面,筹集资金对其进行了修葺,并改为女娲宫。自此以后,炉行日益兴盛。至道光初,由石经、李鼎钟、姚潭等人为首倡率,用五年时间对女娲宫进行了扩建,并改名为"炉神庙"。新修的正殿坐西面东,南、北两厢各为三间厅房。东面临街的高堰上建"对厅"三楹,名如意厅。临街二面全安木格棂扇,明亮轩敞。此外,还在西大殿的南山墙外置道房数椽,北首则建厨房两间。重修了高大的门楼,门下修了20余级石阶,阶下还修了路。
清咸丰二年,炉行再次修葺炉神庙,并加了神龛,在女娲像两侧,添了十二扇铺丝屏风。又于庙南隅筑高堰,构亭其上。咸丰十一年二月,捻军攻打博山,炉神庙的器物受到了一些损失。于是,在同治十二年再度重修,修补了十二扇铺丝屏风,给女娲加上了一袭"神衣",神龛上加了"神帐",神桌上加了桌衣,又新添了铺丝灯十对、配搭12个。特别是在南厅内加塑了一个不大的火帝神像。
民国以后,炉神庙曾作为小学,后改为"炉业公所",解放后,炉神庙驻过华东印刷厂、《淄博工人报》社等机关,后为公园路小学的民办分校。作学校期间,南北厅及小北厅墙内所嵌历代碑刻皆用灰泥抹盖是以保全。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 下一篇 道滘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