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豫东琴书

豫东琴书是一种河南省永城市、民权县、柘城县的汉族戏曲剧种,其发源地就在以商丘为中心的豫东、皖北、鲁东南一带。
1988年,当时的商丘地区文化部门曾对全地区琴书艺人进行普查,得到的数据是
全地区登记艺人972人,豫东琴书艺人233人,占艺人总数的24%。就人数而言,在商丘,豫东琴书是仅次于河南坠子的第二大曲种。
中文名
豫东琴书
种 类
戏曲
地 位
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申报区域
永城市

目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豫东琴书非物质文化遗产豫东琴书
琴书,因演唱时用扬琴为主要伴奏乐器而得名。在中国,琴书的种类很多,有北京琴书、翼城琴书、武乡琴书、豫东琴书、徐州琴书、山东琴书等。各种琴书起源不一,大多是由当地汉族民歌、小调发展而成。

流传于商丘的琴书统称豫东琴书,具体起源年代不详。据宁陵县琴书老艺人张继孔讲:传说,琴书最初发源于周朝。当时伴奏乐器较多,谓之大曲子,仅限于宫廷演唱。在以后普及流传过程中,伴奏乐器逐渐减少,遂转化为小曲子流传民间。据《商丘地区曲艺志》记载,夏邑县的豫东琴书有6代传人,第一代何新广(1851年生),第二代何振成(1883年生),第三代何思功(1909年生),第四代何福功(1915年生),第五代蔡永连(1933年生),第六代王子亮(1954年生)。从第一代何新广算起,豫东琴书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清朝末年、民国初年一段时期,河南坠子在豫东民间异军突起,大行其道,很多大鼓、评书艺人开始改唱坠子。在这种情况下,豫东琴书仍然稳住了市场,并得到发展。

艺术特点

琴书艺人的人数不固定,少者1人,多者5人;乐器的位置一般固定,其主要乐器扬琴居中,软弓京胡、二胡在左,曲胡、三弦置右,呈扇面形。豫东琴书的演唱方式分单口、双口和群口3种。以商丘市流传的豫东琴书多为群口,一般表演者3人以上,分担曲目中的不同角色,把唱、念、做、打(扬琴)、拉紧密地融合为一体,声情并茂。

豫东琴书擅长于叙述故事,抒发感情,有说有唱,以唱为主。豫东琴书的道白简约,旋律优美婉转,抒情缠绵。因此,琴书艺人要有高超的乐器演奏技能。在琴书场所,听众不仅为听故事之奇,更是为了欣赏琴书那清丽动情的唱腔和悠扬悦耳的音乐。

发展历程

豫东琴书豫东琴书
琴书刚形成的一段时期,琴书艺人一般是被一些达官贵人或有钱乡绅请入客厅演唱的。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农村庙会上没有琴书艺人的位置,琴书艺人不在庙会这样的杂乱场合演唱。即使被盛情相邀去庙会演唱,琴书艺人也要求组织方在庙会旁边专门找一个大院子。琴书艺人不像其他曲艺艺人可以手舞足蹈、随心所欲。在达官贵人及有钱乡绅家里演唱,要双目微睁,不能左顾右盼、摇头晃脑。因为听书的不是老爷太太,就是夫人小姐,稍有疏忽,就可能带来麻烦。琴书艺人一般只在唱、弹、拉、打(扬琴)方面做文章,不得有任何表演动作。表演时,大多耷拉着眼皮,打琴人的视线一直在琴身上。

新中国成立后,琴书从达官贵人的庙堂之上逐渐走进民间,成为庙会及农村街头上的曲艺品种。因这种场所的改变,表演形式也随之有了很大的改变,很多琴书艺人开始在表演中吸收其他曲艺的特点,加进了一些手势、步法、躯体语言。拉软弓京胡和弹三弦的艺人有时候也配合剧情,时而站立,时而原地转体,时而昂首扬目,时而低头晃脑。其他人还会把手中的乐器当成戏中的兵刃,舞动起来作策马扬鞭状或舞枪弄棒状。这些躯体语言的融合,使琴书的表演效果明显地向前迈了一大步。

1978年,为了适应农村群众文化生活的需求和农村文化宣传工作的需要,柘城县人民政府组建了以著名豫东琴书艺人刘广会、韩巧莲、徐长峰等为骨干的说唱团(又叫曲艺团)。说唱团勤奋敬业、锐意创新,经常在戏台上以河南坠子、豫东琴书等形式进行表演。1980年,刘广会、马忠臣等人大胆创新,将传统曲目《回龙传》、《五侠剑》改编成连台曲艺剧,以河南坠子和豫东琴书的唱腔韵调,以戏剧舞台形式演出,很受群众欢迎。

1998年,河南省著名曲艺作家张久来应邀至柘城采访并编写戏剧《黑老吉》时,受柘城县说唱团连台曲艺剧的启发,将《黑老吉》一剧的唱段全用河南坠子、豫东琴书、河洛大鼓等曲艺唱腔演唱,称为“曲艺剧”。此剧经省歌舞剧院排演,在河南省第七届戏剧大赛中一炮打响,荣获一等奖。2002年冬,柘城县说唱团资深演员徐长峰自掏腰包,投资3万多元,购买了服装、道具、音响等舞台设备,组织20多名曲艺人员重新排演连台曲艺剧。2004年春,该团正式把这种以河南坠子、豫东琴书唱腔为主的连台曲艺剧的表演样式定名为“坠琴剧”。

坠琴剧是河南坠子、豫东琴书等曲艺的合成剧,它并不是豫东琴书的演变,在坠琴剧中,只是有豫东琴书的表演形式。随着这种表演形式,豫东琴书也彻彻底底地从庙堂走进民间,成为群众闻乐见的民间曲艺品种。

传承人物

在豫东琴书传唱的过程中,我市涌现出很多著名的琴书艺人,如苏登海、肖书太、张继孔、何思功、聂大桂、张巧云、刘广会、韩巧莲、徐长峰、王保聚等,记者摘其中4名琴书名家简历,以飨读者。

苏登海(1902—1985)

永城市裴桥乡苏窑村人。自幼家贫,幼时常随父母外出讨饭。13岁时,其父母将其送到本乡万庄村拜琴书艺人万新太为师。他苦练3年,学会了拉京胡、二胡,尤其是古筝拨得异常出色。18岁时,苏登海在当地已小有名气。苏登海最拿手的曲目是《水漫金山寺》,艺人常说的“九腔十八弯,七十二哼哼”,他都能用得上、唱得巧。中年时授徒近百名。

何思功(1909—1980)

夏邑县罗庄乡何岗楼村人。出身于琴书世家,其父何振成曾参与成立夏邑县最早的琴书社。何思功9岁开始学艺,12岁时在安徽亳州与当地一著名艺人对戏而一举成名。后来,何思功又投另一琴书艺人姬茂义为师,技艺精进。其足迹遍及豫东、皖北、苏北,以乐器清雅、音韵和谐、唱词干净、艺风正派而受到群众喜爱。在琴弦技艺上的造诣很深,可拉7个相同的曲牌而不让人感觉重复。到上世纪40年代,何思功艺至顶峰,声名远播,与任东河、董训朋并称夏邑县琴书“三把弦”。新中国成立后,夏邑县又有“三功一谋”(何思功、何福功、何勋功与董训谋)之说,而他居首。

聂大桂(1930年— )

原籍山东省定陶县,曾任商丘曲艺队副队长、商丘说唱团副团长等职。她11岁随父学唱琴书,15岁时已经名扬鲁西南。她吐字清晰,行腔圆润味正,表演自然细腻。新中国成立后,她大胆创新,吸收豫剧、河南坠子的优秀唱腔及表演语言,增强了琴书的表现力。她在1953年河南省第一届民间艺术会演中获一等奖,在1957年河南省第一届曲艺、木偶、杂技、皮影会演中获优秀演员奖。

王保聚(1948年—)

民权县林七乡林七集村人。14岁开始学艺,有一副好嗓子。1973年,在商丘地区组织的曲艺会演中崭露头角,受到与会专家的好评和观众的欢迎。他演唱的琴书《三打雄州》被录制成磁带,在上世纪80年代发行全国。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大连万达星海人家幼儿园    下一篇 中国徐州媒体融合暨互联网+电子商务信息交流会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