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博山文石

博山文石名称的由来;文石的命名最早来源于博山,七十年代末有博山的玩石者命名,称博山文石,文同纹,指有纹的石头,后来淄川的玩石者参照博山的命名,把采集于淄川的文石称作柳泉文石(因产地在蒲松龄家乡的柳泉附近),随着淄博地区赏石的发展统一名称为淄博文石。

目录

博山文石的赏玩最早见于<<后汉书·应邵传>>,到了宋朝杜绾<<云林石谱>>载”青州石,产于土中,大者数尺,小亦尺于或大于权,细碎垒块,皆成物状”。那时的博山区属青州管辖。明清时期淄博地区的文化名人王渔洋,赵执信,蒲松龄均是赏石爱好者,并有诗文记述和遗留的赏石。现代的赏石是从七十年代开始的。

制作工艺

产于山东淄博博山,系石灰岩。硬度在3-4度左右,叩之有声。大都深埋于酸性红土之中,经地下水长期溶蚀,形成沟壑孔洞等形态,特别是因点划交错、延伸、平行或弯曲等变化多端的脉络,形成不同的皴折效果,典型有荷叶皴、卷云皴、蜂窝皴、斧劈皴、核桃皴、折带皴,披麻皴等。立体纹理丰富,色泽灰黑、褐黄,间有白筋。博山文石分为山形石,象形石,玲珑石。山形石山是自然山峰的浓缩,山峰要雄奇俊秀,高低错落, 外部轮廓要具有峰、峦、壑、坡之变化,此类石头大多切底,以全石(不切底)最有收藏价值。象形石以象形状物为主,自然天成,追求形象逼真,栩栩如生,以形神兼备为上品。也有人重神似,形在似于不似之间为妙。玲珑石讲究玲珑剔透,瘦骨嶙峋,挺拔突兀,以瘦、皱、透、奇、巧、丑谨具者为精。

收藏观赏

博山文石的形状多种多样,在收藏时候要偶得而不可强求,尽量能依原石风貌,避免人工处理,好的博山文石具备很高的收藏价值,深受人们喜爱。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沈海高速    下一篇 大连电子信息高级技工学校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