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库-中国往事  > 所属分类  > 
[0] 评论[0] 编辑

印度苦行僧

印度苦行僧(Sadhu)是印度盛行的修练方式,常有苦行僧蓬头垢面、衣衫褴褛,带着象征湿婆神的三叉杖,边走边吟诵古经文。苦行僧必须忍受常人认为是痛苦的事,如长期断食甚至断水、躺在布满钉子的床上、行走在火热的木炭上、喝尿吃屎、忍酷热严寒等事情,来锻炼忍耐力和离欲。

目录

苦行僧苦行僧

印度的苦行僧约有400至500万人,占全国人口的0.5%,其中女性占10%。初入门道的苦行僧必须举行加入某一派的仪式,表示“过去种种譬如昨日死,未来种种譬如今日生”

苦行僧之所以叫苦行僧,是因为他们视自己的身体为罪孽的载体,必须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方能获得精神的自由和灵魂的解脱。按照行规,苦行僧必须做到“三不”,即不性交、不撒谎、不杀生。印度苦行僧被尊称为巴巴,每隔12年在哈瑞德瓦都会举办大壶节,届时全印度的巴巴都会聚集到哈瑞德瓦。大壶节会举办104天。

人员组成

苦行僧苦行僧

苦行僧中多数是穷人,但也有中产阶级、百万富翁甚至达官显贵。他们在进入苦行期后,一朝顿悟,便散尽家财,远离父母妻儿,背着简单的行囊向深山进发,找到自己心仪的精神领袖,拜在他的门下,从此过着居无定所、漂泊流浪的生活。一些苦行僧一般居住在远离尘嚣的喜马拉雅山上,或寄居在某个庙里苦行修炼。

一般来说,苦行僧是温顺平和的,但也有些好勇斗狠的武装分子,曾跟其他教派、宗教和曾经的英国殖民统治者进行武装抗争。由于他们无惧生死,因此战斗起来勇猛刚强,令人生畏。他们原先的武器有棍棒、长矛、佩剑和三角铁叉。苦行僧今天也还携带棍棒或三角铁叉,但仅仅是个象征了。

苦行僧之所以叫苦行僧,是因为他们视自己的身体为罪孽的载体,是臭皮囊,必须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方能获得精神的自由和灵魂的解脱。

虽然一般来说人到中年,结束修行期进入苦行期才会去当苦行僧,但也有些人从少年起就愿意过上这种流浪的苦行生活。苦行僧的年龄限制很宽,大概从6岁到65岁都可加入这个特殊的行列。

按衣着来分,苦行僧又可分天衣派和青衣派。

天衣派

天衣派即为裸体派,全身一丝不挂,最多用一条窄窄的布条遮住下身的敏感部位。天衣派与崇拜湿婆神有关。湿婆神是破坏之神和创造之神,总是裸着身体,表示追求原始状态,远离凡尘,与世无争。身上总是涂抹着灰烬,表示罪孽、死亡和再生。

青衣派

青衣派则穿衣服,一般都是黄色的棉布服。

修行方式

初入门道的苦行僧必须举行加入某一派的仪式,表示“过去种种譬如昨日死,未来种种譬如今日生”。他们要像出家人一样剃度削发。他们此后的年龄计算要从削发后的新生开始。按照行规,苦行僧必须做到“三不”,即不性交、不撒谎、不杀生。

据说,修行者通过修炼瑜伽能把体内的潜能调动和激发出来。有的修行者能两手同时打两面鼓,且两手击打节奏不同,没有高度的注意力是做不到这一点的。至于在刀尖上行走,在荆棘上睡觉,在火上赛跑,也都是瑜伽大师们的绝活。

有些苦行僧的眼睛是红的,这是因为他们吸了大量的大麻脂,他们认为这可以获得洞悉别人心思的能力,即所谓的“神功”。

佛教苦行僧

有时人们把佛教中刻苦修行的僧人也称为“苦行僧”,其实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佛教僧人的苦行不同于印度教徒的苦行,佛教的苦行,是相对世间安乐而言,是指僧人舍弃诸如好衣、三餐、多眠等世间贪欲,精进办道,修行无我的”正道苦行“,如经中所言的出家苦行、头陀苦行等。

佛教称其它宗教的苦行为”外道苦行“,这类苦行是指以我执“贪求世福天乐”而行的种种无益极端之苦,如裸形无衣、受持牛戒狗戒、事火、卧刺等等,此非佛法。经云:“此苦行为下贱业,至苦至困,凡人所行,非是圣道。”

附件列表


0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巴拉奥林匹克公园    下一篇 巴蜀人家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 友情链接:
  • 中原企业家
  • 华锐社区
  • 法学学习
  • 故事库
  • 舆情信息
  • 郑州商业观察
  • 美丽中国
  • 药食同源
  • Lovely China
  • 纯欲天花板
  • 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