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腹滨鹬
目录
体型:中等体型(24厘米)、低矮而腿短的偏灰色滨鹬。深色的嘴短且厚,具浅色眉纹。上体灰色,略具鳞状斑;下体近白,颈、胸及两胁淡皮黄色。飞行时翼具狭窄的白色横纹,腰浅灰。夏季下体棕色。
眼睛:虹膜-深褐;嘴-黑色;脚-黄绿。
叫声:低喉音knutt…knutt声,进食时发出悦耳的叽喳声。
分布范围:繁殖于
红腹滨鹬夏季头顶至后颈锈棕红色,缀有白色,并具细密的黑色纵纹;背、肩黑色,具棕色斑纹和白色羽缘。腰和尾上覆羽白色,具黑色横斑,并微缀有棕色。初级飞羽黑褐色,羽干白色,次级飞羽灰褐色,具白色边缘。三级飞羽黑褐色,羽缘淡褐色。翅上覆羽暗灰褐色,具白色羽缘,微杂有棕色。尾灰褐色,具窄的白色端缘。头侧和整个下体栗红色。下腹中央和尾下覆羽白色而有栗红色。尾下覆羽具黑色边缘。腋羽和翼下覆羽灰色或灰白色。
冬羽棕栗色消失。头顶、后颈、背和肩淡灰褐色,具细的黑色条纹和亚端黑斑与白色羽缘。腰和尾上覆羽白色,具黑色横斑。下体白色。前颈、颈侧、胸和两胁具暗灰色纵纹和横斑。幼鸟似非繁殖羽,但翕、肩和翅上覆羽缀有褐色。胸缀有粉红皮黄色。虹膜暗褐色。嘴黑色,较短,微向下弯,近直形。脚短,暗橄榄绿色或黄绿色。
大小量度为:体重80~148克。体长239~248毫米。嘴峰31~36毫米;翅150~175毫米;尾54~65毫米,跗跖26~33毫米。
红腹滨鹬主要以软体动物、甲壳类、昆虫、昆虫幼虫等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也吃部分植物嫩芽和种子与果实。常在水边浅水处或海边潮涧地带泥地上慢慢的边走边觅食。觅食时常将嘴插入泥中探觅食物,也频繁的在地面低垂着头,边走边快速啄食。
红腹滨鹬的繁殖期为6~8月。繁殖于环北极苔原地带。营巢于冻原山地和低山丘陵及其沿海海边。巢多位于被覆有苔藓和草的岩石地区。巢为地面上的一浅坑,内垫有枯草和苔藓。巢的大小直径在10~11厘米左右,深5厘米左右。每窝产卵通常4枚,偶尔3枚和5枚。卵的颜色为橄榄绿色或掀榄皮黄色,被有褐色或黑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40~45×28~31毫米。雌雄轮流孵卵。
中国东部的不常见或常见候鸟。冬季有少量在台湾、海南、广东及香港沿海。红腹滨鹬在我国迁徙期间见于辽宁、河北、山东、青海湖、江苏、福建、广东、海南岛、香港和台湾。或许部分在广东沿海、海南岛、福建和台湾越冬。国外繁殖于北极和近北极地区。越冬于北海、西非,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和南美洲。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2016年5月16日报道,在新一期美国《科学》期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这种可连续飞行5000公里的小鸟会跨越半个地球到热带过冬,但届时可能会因它们的喙变短吃不到深埋在沙滩中的食物而死亡。
红腹滨鹬繁殖于环北极地区,属长距离迁徙鸟类,每年秋天从北极飞到西非等热带沿海地区过冬,每天春天又飞回北极繁殖,中国的渤海湾等地是它们的中途停歇地。
以往,红腹滨鹬飞到北极正是这里冰雪开始融化之时,昆虫的数量最为丰富,而昆虫是红腹滨鹬幼鸟的主要食物。
荷兰、澳大利亚、法国、波兰和俄罗斯等国研究人员分析了卫星图像后发现,过去33年,红腹滨鹬繁殖地的冰雪融化时间提前约两个星期,这意味着红腹滨鹬的孵化期与昆虫的繁盛期错开约两星期,其结果就是,在北极暖和年份所生的红腹滨鹬,因为食物不足而使得体形缩小。
由于这些红腹滨鹬的喙都比较短,当它们飞到西非过冬时,就吃不到深埋热带沙滩下的双壳类软体动物,只能以海草为食。因此这些红腹滨鹬在第一年的存活率只有体型较大红腹滨鹬的一半左右。
研究员认为,由于短喙不利红腹滨鹬生存,这些候鸟最终可能进化成身体较小但有长喙的模样。
他们还据此提出,未来在北极繁殖的动物体型与外形出现变化可能成为一个普遍现象。这可能对它们的种群数量产生负面影响,这是一个亟须关注的情况。
附件列表
故事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故事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海南省万宁市人民法院 下一篇 元代建筑